序
何为文学?按照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学说,文学并非客观的存在。“构成文学的价值判断会受到历史变化的冲击”,“文学中的价值判断与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伊格尔顿一方面强调文学、文学批评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文学会因读者和社会的接受而被再次创造。在这个意义上,张秀强教授的著作采用了伊格尔顿的理论与方法,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中日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尾崎红叶文学研究》一书之中。
尾崎红叶(1867—1903)是日本近代文坛上的知名作家。曾就读于东京大学法科政治学专业,后转入文学科。其文学创作之始,提倡尊崇古典之精神;与志同者结“砚友社”(1885),出版杂志《我乐多文库》。此时的尾崎红叶,仅仅是大学预科的学生。“砚友”,其意或为研墨挥毫者,或有意针对当时趋鹜西洋之世相。尾崎红叶的早期创作,多有拟古典文学之风格。甚至有后世学者将尾崎红叶的文学与幸田露伴的文学并称为明治文坛上的“拟古典主义”,更有的学者称尾崎红叶与幸田露伴的文学创作时期为“红露时代”。尾崎红叶的小说《金色夜叉》早在我国翻译出版,并且曾经于20世纪末由大连电视台拍制成电视连续剧。
尾崎红叶的主要文学作品有《二人比丘尼色忏悔》(1889)、《伽罗枕》(1890)、《二人女房》(1891—1892)、《三人妻》(1892)、《心之阴翳》(1893)、《不言不语》(1895)、《多情多恨》(1896)、《金色夜叉》(1897—)等。《金色夜叉》还未写完作者便因病离世,给读者留下遗憾。尾崎红叶的小说,多描写女性人物,或困于理,或苦于情,而其理其情,又或受情理之外的各种牵制,或伦理、或利益。而在尾崎红叶看来,那些牵制人之情理的各种利益,才恰恰是明治社会世风可叹的根本所在。尾崎红叶的小说,文辞华美,擅长以内心独白或自我叙述的形式描写女性心理。但是尾崎红叶的小说,并没有停留在人物的描写上,而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的故事,或命运多舛,或一己私心,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价值观的变化,更通过作家最擅长描写的人物内心独白,表现了不同人物在价值观的多元化面前难以抉择时的内心挣扎。
尾崎红叶的文学创作,在文体上亦有所建树。他在一部分小说里使用了“である”调的文体写作,即“言文一致”。当时还有其他作家也各自使用不同的口语文体写作,可见文学写作的语言改革,也是当时社会文化发展所需。尽管尾崎红叶小说中言文一致文体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言文一致文体的小说写作,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写作样式,从文体及话语上提升了明治文学的近代性,同时更是为日本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秀强教授的《中日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尾崎红叶文学研究》,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研究尾崎红叶文学的专著,也是一部在材料、视角、方法等几个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的优秀科研成果很值得一读。
首先在材料方面,尾崎红叶的早期小说《二人比丘尼色忏悔》,迄今的研究都认为是比较典型的拟古典文学作品,小说接受了井原西鹤文学的影响。张秀强教授的研究充分解读了日本古典文学文本,将小说《二人比丘尼色忏悔》对日本古典文学的继承,上溯到了《万叶集》的和歌、《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的故事,以及《今昔物语集》的词语称呼,认为尾崎红叶的拟古典文学,并不是单一地对某个作家作品或风格的模仿,而是扎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学文化土壤之上的再生意义上的创作。而且他还认为尾崎红叶的文学,如果没有早期写作过程中摄取了大量古典文学的精华,也不会有后期作品的巨大成功。
张秀强教授的研究,在尾崎红叶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也有所发现和突破。通过翔实的资料考证,不仅客观地描述出了尾崎红叶本人的汉文学素养,同时指出了文学中汲取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素材。如尾崎红叶晚年的短篇小说《伪金》(1902),素材来自中国清代慵讷居士的笔记小说《咫闻录》第九卷里的《嫁祸自害》。还有尾崎红叶的小说《巴波川》(1890),先行研究已经考证过几种中国典籍中的小说素材,在这个基础上,这本研究专著首次提出该小说与广东民间故事的关系,并做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希望这一部分能够给读者带来阅读论证的快乐,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尾崎红叶文学印象。
小说《金色夜叉》,最初发表于1897年,后断续连载。1897年的日本刚刚策划和实现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武力对外扩张,迈出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步伐。1894年的甲午战争,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下关条约;清政府赔款,日本在台湾设殖民地总督府。1897年3月,日本公布货币法,实现了金本位货币制。一边是媒体上的军国主义叫嚣,一边是部分民众的民族主义思想膨胀,一边是银行发行新货币,一边是物价上升。小说《金色夜叉》的“金”指的就是货币意义上的金钱。张秀强教授的《尾崎红叶文学研究》,作为文学研究的专著,特别注意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社会以及文人作家等与战争的问题,并且在结尾部分做了观点明确的论述。
毫无疑问,小说《金色夜叉》是作者观察社会、思考社会的产物。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两个人的青春迷失,实质上是反映了这个时期整体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迷失。曾经两小无猜的青年男女,由于女主人公选择了更有经济实力的求婚者,男主人公愤而自甘堕落,做了高利贷的手下,只认金钱不认人。故事表面上看,是最常见的爱情与金钱的问题,而实质上是在讲述价值观的根本分歧。尾崎红叶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在他的笔下,小说人物的最大痛苦,居然是自己内心的良知与新价值观选择之间的互不相容。归根结底,终极是要叩问自己。这就使小说《金色夜叉》远远地超越了所有描写青年男女爱情悲剧故事当代文学,远远地超越了一般言情小说的范畴。
张秀强教授的研究,用了一整章的篇幅,以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小说《金色夜叉》发表之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接纳与改观——翻译、翻案、改写、改编、小说、电视剧乃至流行歌曲。这一部分的研究,对于尾崎红叶文学的整体研究非常重要。——都市空间的物化感,更多依赖于货币的生存,多元化价值观下人与人的分歧,受教育获得的良知与利益选择之间的矛盾,甚至,曾经的社会共同体伦理约束力的丧失——重要在于能够帮助研究者更深层地理解小说《金色夜叉》描写情感男女青春之殇的问题本质,进而更准确地把握尾崎红叶的文学思想。
张秀强教授读书广泛,勤奋严谨;连续多年研究尾崎红叶文学,文本解读和基础研究都做得非常扎实可靠,已发表论文多篇,亦不乏独到的见地。多年的学术积累,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了这本有特色的专著。希望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新的视野、新的启发。
林岚
2021年9月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