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唐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6章 人之道

元整一天下来,李隆基觉得自己快要散架了,长安的太极宫太大了,长安的宫城叫太极宫,位于长安城正北居中的位置,其北宫墙就是长安城的北城墙。太极宫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相当于后世六个故宫的大小。

太极宫的建成,要感谢隋文帝杨坚。隋开皇二年(582年),他命“太子左庶子宇文恺创制规谋”。27岁的宇文恺在吸收洛阳、邺城建城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势水脉,借助八卦乾坤卦意,遵照六爻意向,沿都城中轴线,规划布置,采取“先筑宫城,次筑皇城,次筑外郭城”的顺序施工,新都仅用9个月宣告落成。杨坚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宫城取名大兴宫。隋亡唐兴,“唐高祖、太宗建都,因隋之旧,无所改创,特取宫基故名而易之耳”,因此,太极宫基本保持了大兴宫的原貌。值得一提的是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正是李世民弑兄夺权之地。而著名的阎立本的“二十四功臣像”就挂在凌烟阁内。可以说,太极宫对初唐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宇文恺建造太极宫时,只注重城市布局,忽视了宫城整体地势偏低。每年夏天,太极宫湿热难耐,皇帝不得不出宫避暑,为后来大明宫的建造埋下了伏笔。太极宫经历了高祖和太宗两朝,高宗李旦陆续在太极宫住九年后,迁居大明宫,太极宫的地位逐渐降低。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太极宫虽是老大,更似新妇,惹得大明宫和兴庆宫登台争宠。

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在监察御史马周的劝说下,决定为父亲兴建避暑寝宫。经过两年的筹备,新宫顺利开工,取名“永安宫”。贞观九年(635年)5月,李渊病逝,永安宫改名大明宫。

而李隆基现在基本上全在大明宫内举办朝会,办理政务。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被称为“东内”。宫殿周长7375米,占地面积约为2.95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多,是三大内中规模最大的宫殿。

办理完政务,就回到位于长安的兴庆宫,地处东南,被称为“南内”。宫殿东西宽1080米,南北长1250米,占地面积1.34平方公里。兴庆宫由兴庆殿、勤政务本楼、德风讲经楼、花萼相辉楼、南面沉香亭、龙池等宫楼亭池是各位贵妃和妃嫔的住所。

新年伊始,李隆基现在接手了一个在当代最为庞大的国家,自然要把家底盘算一下,大唐的户部有铁矿场46,隶属皇家的冶铁工坊20余座,年产铁一千四百万斤。

唐朝几代帝王都知“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数十年开垦的良田增多、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兴修以及农业灌溉工具的改进等,差不多是亩产334斤。

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即“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的一项复合税制。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棉三两”全国共有耕地5亿余亩,有四成种粮,粮食年总产量达595亿斤。不过一年的税收确是不那么好看只有文钱650万贯,粮食28亿斤,绢布82万匹,商税450万贯,另百姓每年要服徭役20-30天,不愿意服徭役每天三尺绢布或者文钱12文。

租庸调破坏的原因是因为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是要配合均田制的,其后均田制破坏,租庸调亦不可行。均田令虽然有限制土地买卖和私人占田过限的规定,但同时也放宽了对土地买卖的限制,田地仍可出卖,使免课户如官僚,寺院等可以兼并土地。后世的许多历史学家都说中国历史的王朝亡与土地兼并,李隆基看着史书确有自己的看法。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样,整个历史就是一个从分到合从合到分的循环,每个地方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却没有办法跳出循环,总会有一部分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封建王朝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叫做历史周期律的理论,并将这个循环的周期定义为。

每一次都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均导致整个社会撕裂,然后就是被人推倒从头再来,但也要注意一下,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历史之中,在所有文明的历史中,这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没有,那说明他并不成熟,比如说曾经的,奥斯曼帝国存在了600多年的时间,之所以他能够跳出这个周期就是因为它的文明并没有进化而是停止在了文明的出现,就好比是我们的周朝从将近800年,也是因为它并不发达,之所以西方社会对周期律并不敏感,或者说之所以我们能够得出这个周期记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悠久,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们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相对高级的文明,这一点绝对不是自夸,我们解释一下。只要存在这个周期律,就必须要有私人产业,雇佣关系,自由场等这些促进社会发展,但也会拉大贫富差距的举措,但很显然奥斯曼帝国和周朝并没有同时具备这些条件。

那应该如何跳出周期循环,古代圣贤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相关历史循环这件事,几乎每个帝王都心知肚明,而如何对抗循环算是帝王术中的高阶课程,在帝王眼中认为之所以王朝要步入灭亡,主要就是因为资源的过度集中,所以他们对抗这个周期的方法就是打压门阀士族,避免他们垄断所有资源。

比如说我们可以从古代经济系统的构成大体归类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土地,劳动力与金钱社会,想要运转这三个因素就要流动。如果有人占据了大半财富,使得这些财富不再流动,不再参与到生产与消费领域中,那就会让整个社会经济停止摆动。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们再解释一下,在古代土地就是决定王朝生存的根本,从商鞅变法开始,土地私有制度正式被确定,这个时候就进入了周期,循环到了汉朝,董仲舒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提出了限田政策,就是说避免让一小部分人占据绝大多数土地,但在和汉武帝不同意,最终未能执行,于是有一小部分人就开始了土地兼并到。到了汉哀帝时期土地资源已经被垄断这些人避免税收拉大,贫富差距使得国家经济受损又没有能力安抚底层民众,这个时候就已经走到了绝路,这时候也没办法打算推行限田政策,就是诸侯王就算知道天下大乱,他们也不愿意将自己手中财富分割出去,分配财富权利被财富拥有者把持,皇帝想再次分配财富根本没有办法执行,这就导致了王朝的灭。

西汉被压垮后往往王莽也看到了这个困局,于是就跨时代的王莽提出了天下田为王田不许私相买卖,就说你们不愿意分田那就收回来统一分配。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得罪了门阀贵族势力,还因此搭上了性命。这时候你会发现,如果分田贵族就不同意对方没有能力执行,如果不分田,自然就会愈加集中,有一些人受不了压迫,最终就导致了台下动乱,大家从头在来到了。

汉朝之后,三分天下的曹操、孙权、刘备君王和谋士重新拿出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治政之道与治邦之道中探讨,孔子就说要人治帝王要以人为本,并没有后世的儒家已经渐渐沦为了帝王的武器,韩非子则说要法制制定合适的方法,却是秉承法家的秦国获得了一场胜利,但可惜也没有逃脱历史周期这个问题,那应该如何做呢?

老子的道德经中曰:“”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按照治国的道理理解:就是君主治政之道就是要像拉弓一样,对社会的财富进行调控,把拥有多余财富的人的资产,向缺少财富人给于调解,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现实人类的生存法则却不是这样,人世间总是盘剥资产少的人来奉献给拥有很多资产的人。那么,谁拥有权利能够减少有余的来补给天下呢?只有治理台下君王和拥有权力的官员可以做到。能做这点的就是得道的圣人,圣人不应该以此为傲,以为功劳,这是贤德的人应该做的。

也就是说土地兼并财富过于集中原因其实就是拥由国家官员贪腐和官商勾结导致长期的结果,形成控制国家经济垄断的阶级集团,并且为了稳固自己的财富,不断的想方设法固定自己的权利。只要权力集中,财富就会集中,财富集中系统就失去了平衡,贵族们不想放弃财富只能被迫催生出一个皇朝。

通俗点来说就是门阀世族的垄断会使得贫富差距,但不会直接导致朝代的覆灭,从差距过大到秩序崩溃之间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天灾,比如说自然环境突变使得土地产量下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灾荒,一般来说出现灾荒就需要人为的进行调控,但土地兼并使得我们没有能力调控,这就造成了秩序的崩溃。我们大概明白了周期出现的原因。

从这里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实施均田制和府兵制就是努力让天下财富均分,并培育出新的阶级来抗衡自秦汉以来的门阀氏族。只是可惜独立单个的百姓始终是无法和拥有权利的门阀乡绅争斗,所以帝王和官员必须在百姓保护自己资产和财富的靠山,因为朝廷的赋税大部分是来自百姓。最可怕是执行律法的官员和剥夺财富商人勾结在一起,一面挖朝廷赋税的墙角,一面残酷剥夺百姓仅剩余粮。这就是中国帝王几千年来一直抑制商人地位的原因。

可是人性趋利,治国之道始终逃不掉“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所以历史王朝周期循环始终不停。老子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而这个道又该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