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体系试验理论与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装备体系试验军事需求

装备试验鉴定是装备建设决策的重要支撑,也是摸清装备效能底数、确保装备实战适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我军在装备试验鉴定方面,存在不少短板或弱项,特别是体系化、实战化检验考核方面存在不足。

1.1.1 装备体系化发展对装备试验鉴定提出了“四个转变”要求

装备定型试验是检验装备是否达到设计需求的检验性试验,其目的是“交装备”。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装备试验在验证装备性能效能底数、保障“交装备”的基础上,探寻装备作战运用规律,以形成装备运用、人员培训及装备携行标准等体系化作战运用成果,实现“交能力”的目标,并缩短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装备试验“交能力”迫切需要实现“四个转变”。

(1)试验目的由“考性能”向“考效能”转变。装备列装后,仍然会暴露出一些不适应作战使用要求的问题,如装备不好用、不耐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我军装备技术状态的鉴定,侧重于装备的技术指标,而对装备的作战效能、作战适用性的检验和评价严重不足。这就要求既要考核性能,还要在体系中按照作战流程来考核装备的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

(2)试验环境由“标准化”向“实战化”转变。装备性能指标试验通常在标准条件下进行,而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装备的作战使用性能,装备试验必须在尽可能逼真的、接近实战的环境下进行。这就要求考核装备既要考核典型、理想条件下的指标,更要考核边界、极限、复杂条件下的指标,努力在近似实战的对抗环境中将装备性能底数摸清摸透,从而确保装备实战适用性。

(3)试验对象由“单装”向“体系”转变。传统的装备试验对象大多是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单装(单系统),而作战效能和适用性考核需在体系环境中完成,以体现装备体系化发展运用对装备提出的需求。这就要求试验对象由“单装”向“体系”转变,既要考核单装性能,更要考核装备体系作战效能。

(4)试验方法从“实装试验为主”向“实装与仿真相结合的一体化试验”转变。装备体系效能考核,采用实装试验法,其试验可信度高,但参加试验的装备(以下简称参试装备)规模难以满足成体系要求,且试验周期长、成本高,也难以实施破坏性试验;而采用仿真试验法,虽然安全、经济、高效,但试验可信度难以评估。采用实装与仿真相结合的一体化试验法,可综合实装试验与仿真试验的优点、克服二者的不足,成为装备体系试验方法的发展方向。

1.1.2 装备试验研究成果不能满足装备试验体制改革需求

2016年,随着军队领导机构改革调整落地,新的试验鉴定体制诞生,全新增加了装备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的内容,因而有很多工作需要从头做起。一是理论上,装备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理论缺失、法规标准空白;二是方法上,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体系化、实战化的试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估都缺乏有效方法指导;三是技术上,虚实结合的一体化仿真试验分布交互架构不成熟,导致实时性难以保证、虚实要素配置难以确定,以及异构系统难以快速柔性集成,制约了部分体系试验任务的开展;四是应用上,装备作战试验与在役考核试点任务全面展开,在组织实施上缺乏工作指导,影响了体系试验任务的有效展开。

1.1.3 装备试验学科建设需要装备体系试验理论和方法

军事装备试验学已成为军事装备学下的二级学科。但目前装备试验主体是型号试验,未能反映装备体系试验本身固有特征,难以满足装备体系化发展对军事装备试验学理论和技术的要求。开展装备体系试验理论与技术研究,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对装备体系试验活动进行科学抽象和概括,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一般性规律的总结,以形成理论边界清晰、层次衔接严密的理论体系和能够指导装备体系试验活动的技术体系,这是丰富和完善军事装备试验学内容体系的现实需求。通过强化学科建设,将有利于全面系统、持续深入地推进装备体系试验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