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球观测与古代历法
1.1.1 月球观测源远流长
人类很早就开展了对月球的研究。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文明日渐繁荣,仅在天文学领域就出现了多个学派,其中亚历山大学派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阿里斯塔克、依巴谷和托勒密都是其代表人物。这一学派通过推算认为:地球的周长约为39 625km,月球半径约是地球半径的1/3,地月距离约是地球半径的59倍,这些数字已经和当代的测量结果较为接近。
我国在东汉时期对月球的研究也有杰出的成果,比如李梵、苏统通过观测发现月球在“天球”上的运动速度不稳定,时快时慢;不久之后,著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也观测到这一现象,并提出“月行有迟疾”,每9年循环一次,这些发现后来逐渐都被科学家证实。现在,我们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已经知道: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快,在远地点时速度最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观测月球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月球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1609年,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用一架32倍的望远镜观测了月面,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人造光学设备对月球进行科学观测。伽利略发现,月球的表面粗糙不平,既有较暗的大块平坦区域,又有不少陡峭的山脉,还有许多像火山口一样的撞击坑。
开普勒第二定律示意图
伽利略手绘的月球表面图
1.1.2 月亮与古代历法的关系
说到古人观月,很难不提到历法。历法,就是计算日期和时间的整套方法,这套方法依据自然规律得出,它根据天象的变化来推算日期和时间。有了历法,人们才能预测季节的往复更替、气候的常规变化。古代的天文学家、历法学家通过长期观测,掌握了月球的运动规律,并以此作为重要的依据,制定出了历法。绝大多数文明古国曾把月相的圆缺变化作为制定历法的参照,并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祭祀等活动。这种根据月相制定出的历法,统称为“阴历”;而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转周期制定出的历法,则统称为“阳历”。
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汲取前人的成功经验,经过多年观测和推算,完成了我国历法史上的第二次大改革。他制定出了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历法,简称“大明历”。这部历法提出:应在每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 9日,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 8日。这与实际的天象十分吻合,与我们利用现代天文手段测出的数值极其接近!
祖冲之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