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内克的规划案例
玛丽安·耶利内克(Mariann Jelinek)在其著作《制度化创新》(Institutionalizing Innovation)一书中,提出了支持战略规划的一个观点,这是少数经过精心论证的观点之一。耶利内克试图为正式化做辩护,她的观点基于管理科学的历史发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科学管理。这个术语来自20世纪早期泰勒的研究成果。
耶利内克指出,泰勒在他那著名的关于手工劳动的正式研究和惯例试验中所做的贡献,不仅极大地改进了流程,而且在工作的组织方式上掀起了一场真正的革命,即“将日常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泰勒“第一次使大规模的细节协调成为可能,包括规划和策略层面的思考,超越了任务本身的细节”。这让任务的执行和协调之间形成了基本的劳动分工。这反过来又使管理“抽象出来”,即从日常经营中抽离出来,从而“可以专注于例外情况”。
耶利内克还指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Alexander Hamilton Church)将泰勒的成果拓展到管理职能上,在成本会计方面,“通过明确描述和监控绩效,来提供使管理抽象出来的手段”。之后,由于出现了部门制的组织结构,所以科学管理方法进一步拓展到管理层,最初是在杜邦公司推行,随后通用汽车公司也开始推行。这一创新使企业经营和制定企业战略两个任务正式地分离开来。
(这)第一次使这类组织中协调一致……以及制定真正的策略成为可能。只要管理层被任务执行的细节压得无法喘息,就不会出现规划和策略……也就是说,只有实现管理系统化和绩效可复制化且无须管理层广泛关注,管理层的注意力才会从日常工作上移开。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的时期,任务规范已经从规范工人的日常活动发展到规范管理者的日常活动。
耶利内克基于这一发展过程提出了她的基本观点:泰勒在工厂中发起的变革向最高层发展,而且基本一直是在重复,没有什么变化。新变革的核心与泰勒的工作方法研究的核心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在更高的抽象层次上,即“建立正式的战略规划和控制系统”“只有通过管理系统,规划和策略才有可能存在,因为只有系统能捕捉到关于任务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创建一种共享的思维模式,使重点明确地转移到模式上,而不是转移到具体的内容上”;管理系统“对知识的归纳远远超越了知识最初的发现者或发现情境”,并且“在这种归纳过程中,知识也得到了改进和精进”。因此,“真正的例外管理和真正的策略导向现在是可能实现的,因为管理不再完全沉浸于任务本身的细节中”。
耶利内克著作的主要内容是OST系统。(5)这个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德州仪器公司开发的。在她看来,这个系统的出现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是20世纪又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它“与更高的逻辑层次有关”。
OST系统的侧重点不是协调多个常规任务,而是生成新的、最终可能成为常规任务的任务……作为一个系统,OST概括了获取新知识的必要过程,创建了一个创新性思维共享模式……OST系统规定了如何开展、监控和评估创新。
因此,耶利内克强调了战略规划实践的一些核心前提:战略管理可以与经营管理彻底分离,战略形成过程是可以通过正式系统程序化的,用她的话说就是“制度化”;只要通过“制度化”,就能实现两者的分离。泰勒在工厂中实现了的变革,现在规划系统只需要在高管的办公室里通过外推就能完成。凭借正式化的力量,规划已经成为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手段。换句话说,战略规划过程就是战略形成过程,至少在最佳实践中是这样的。因此,人们普遍倾向于交替使用这两个术语。
耶利内克的观点是很基本的观点,也许还是规划文献中最大胆的观点。它揭示了关键的前提,如果这些前提是真的,就为支持规划提供了基础;如果是假的,就会推翻规划领域中一些最积极的成果。因此,我们将在下文讨论的一个关键点上回到她的观点(包括她后来的观点)。但在此之前需要探讨最后一个问题,同时我们要开始考虑战略规划和战略形成是同义词的这一前提,至少在最佳实践上是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