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和国际经济秩序转型(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灵活适度让步

纵观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美国的经贸摩擦历史,日本一直在妥协和让步,但这并不意味日本一直是吃亏的。李红亮、李海燕、徐启元、陈卓、李湛杰:《日美贸易战 日本真的输了吗?》,《财经界》2018年第9期。日本在与美国的经济摩擦中,主动做出一定的承诺,放弃一部分经济利益,从长远看,这是为了服务日本长期的经济利益,赢得比较好的日美关系,为其经济发展争取了一段战略稳定期和发展期。

尽管日本对美贸易依存度较高,但在20世纪80年代两国间贸易摩擦最频繁、最严重的阶段,日本经济增长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日本的产业实力强大,贸易摩擦与日元升值只减少了低端产品的竞争力。二是日本采取措施规避了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例如汽车行业自主限制出口数量,并转而向美出口高端车型,通过出口高附加价值产品,在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出口收入。三是日本企业实现了转型与升级。例如,日本富士公司转向数码相机研发,实现企业转型。四是日本特殊的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日本国民有很强的危机感,内心对外国资本和外国产品是比较排斥的,存在许多非关税性的障碍。李红亮、李海燕、徐启元、陈卓、李湛杰:《日美贸易战 日本真的输了吗?》,《财经界》2018年第9期。

随着USMCA中“毒丸条款”的签订和美欧日三方达成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联合声明,美国将贸易斗争目标直指中国。特朗普政府企图构建一个以西方大国为主体、广大伙伴共同参与的贸易体系,以便在全球自由贸易系统中孤立中国。针对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有观点认为,就美国政府限制从中国进口产品、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中国应采取相同的反制措施,限制和惩罚美资企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过去40年,中国是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受益者,经济效率大幅提升,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若意图进一步参与全球供应链,中国还面临如何保证上升空间、平衡效率和风险等问题。如果排斥美国企业,中国将部分地脱离全球供应链,在一定程度上重回“闭门造车”的处境。因此,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我们要谨慎对待、充满诚意地推动达成共识,甚至可以在保证核心经济利益在中美贸易冲突当中,关于中国经济核心利益的准确界定,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徐奇渊指出维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当中的地位是当前中国的核心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有所取舍,借机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实质性改革。徐奇渊:《应对贸易战的第三种策略:“紧抱”住美国》,2018年9月26日,https://mp.weixin.qq.com/s/gDUncE1tGuijkrwt_reuhA,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2月23日。笔者认为,我们应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更加谨慎、灵活地对待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适时推进国内产业改革与本国市场开放。

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可以通过合作谈判加以解决,进入对抗和僵持模式,对两国进出口结构和产业链都将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国家的发展进程和节奏。日美贸易摩擦表明,日本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以贸易冲突为契机,通过国内产业调整的方式加以配合,舒缓了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也适时调整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策略,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相反,如果采取长期对抗的模式,结果会比较被动,对应性的措施除了货币或财政政策之外,选项比较少,可能比较多的产业和行业会为持续的贸易摩擦买单,产业政策的调整也可能会丧失机遇。因此,参与贸易摩擦的国家对贸易摩擦的应对应该有比较理性的考量,也需要综合考虑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