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漫过的乡味
代序
老家村后那片山岭,很早划入了脐橙场栽种果树。我去到山脚下放牛、打猪草、割鱼草,看见橙园隔着篱笆,搭了简易帐篷,尽是陌生工人埋头劳作。到了冬季,橙子透黄,挺耸脐眼,香气馥郁。职工日夜轮流看护,并非像门前屋后的桃李可以随意采摘,我闻其香而望“橙”莫及,感觉它稀有金贵,渴望它哪个年月会盛多起来。
那些年农忙时节,场里职工下到村组义务劳动,村民一有空闲便去果园务工创收。记得有个夏天“双抢”,开手扶拖拉机耙田的赖师傅,午间休憩时摘了我家几个梨子,我叫嚷着催他归还,奶奶拿根鞭条追着责怪我不懂事,一位带队领导批评了赖师傅几句。我听大人们称他袁场长,说他最早引进橙树在这里种植,我不晓得他的官职多大,只对他的脐橙“手艺”顿生仰慕。自此,袁守根的名字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上世纪90年代我初入职场,与赖师傅住同一层楼,有次他聊起“还梨”细节,我不由一阵脸红,听他回忆脐橙“大会战”往事,更是浮想联翩。
我的生活空间橙味充堂,初中时写了一篇脐橙丰收的习作居然被发表了。在脐橙场的光阴里,我思想的行囊、工作的笔记中装满了脐橙素材、故事……那期间,我陆续写过些许“脐橙”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随风飘零,有的根植内心。我离开老家的二十多年,赣南脐橙产业突飞猛进,我一直有个愿望,要把这方水土的脐橙人写丰满,写结实。这愿望好比一枚沉甸甸的橙子,在我心头挂了很长时间。友人们采写的脐橙动态报道频频登场,脐橙科普书刊年复一年多了起来,我时常关注、阅读,不时同他们交流探讨,从中汲取新的知识营养,说不定哪天就能迸发出最想表达的灵感。
我无数次地回归橙园,凝视橙园,越来越多的容颜脱颖而出,构成了橙子应运而生的色泽,汇聚成各种命运交响的河流。我把面目已然清晰的人和事集合起来,列队成一座可视、可触的峰峦,琢磨他们的情感、意识、理想和信仰,这或将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赣南脐橙”是一个很有写头的现实题材,一度激起了我的创作兴趣。信丰籍著名作家郭晨有次从北京回到信丰,对我说:“你适合去书写脐橙。”郭老师语重心长的寄望,助推了我的“橙”心归往,却又让我诚惶诚恐。我对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小心翼翼,生怕有失偏颇写出来味同嚼蜡。2018年年底,我参加江西现实题材文学创作研讨会,将“脐橙”创作思路作了抛砖引玉的发言,得到一些作家的认可和鼓励,促使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感知、认知脐橙的醇厚丰美,“脐橙帝国”的亮光在我眼前再度闪耀。
的确,“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赣南与脐橙的缘分情有独钟,甜蜜事业的路径柳暗花明,这带给我超乎脐橙本身的启迪和思考。2019年下半年,我赴赣南橙乡定点深入生活,以“一滴水”的功夫循序渐进,沉浸在橙子浸过的乡味当中。我伫立脐橙小镇,那栋场部办公大楼物是人非,早已转作它用,被新兴的建筑群环包,陈旧的墙体遍布沧桑,仿佛低吟着曾经的“国营”岁月,倘若将之翻新成赣南脐橙发展史馆,其意义可想而知。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流光溢彩,三棵脐橙“母亲树”返老还童,它们荟萃“人信物丰”精华,见证了过往,昭示着未来。桃江两岸,山依旧青,水依旧绿,“百里脐橙带”浑然天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从切身体验到心灵震撼的过程,是创作纪实文学《奔跑的橙子》的过程,也是与作品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因为我的创作生涯一贯专注散文,著作纪实文学尚属半路出家。门类有别,大道相通,记得在鲁院研修班上,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授课时对我们提到,他最初的写作是从小说开始的,所以在进行报告文学创作时,常常会把小说艺术引用到笔端的文本之中。此外,他还主张借鉴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形式的表现样态,尝试一种适合现代人阅读趋向的新类型的报告文学,使之又可以当作诗体和散文来阅读。我有些篇什或多或少运用了这种艺术表现手法。
在《奔跑的橙子》中,我比照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展开叙事,依据时间节点梳理重要事件,宏观描摹脐橙星火燎原的前因后果,微观体察脐橙长盛不衰的秘诀门道。选取各个时期的果业代表性人物串成一线,凝炼提纯他们的生活背景、举止言行、性格爱好,以及为人处世等等,在真实可信的前提下谋篇布局,务求各自形象清晰独立和精神世界脱俗高蹈。比如,首章《“橙色”老人》以袁守根2019年12月在北京受到习总书记接见为由头,拉开赣南脐橙产业50年来众多先锋典范故事的序幕;《果园开“莲”》探寻钟八莲扎根脐橙事业的巾帼人生轨迹,揭示科技引领、兴果富民的深层谜底;《接力效应》记录果业干群如同行走长征路般的喜怒哀乐,省思他们与脐橙血脉相连的本善人性;《小镇快跑》剖析赣南脐橙发祥地的果敢作为,阐释脐橙文化、品牌价值的实质内核;《红土实录》撷取赣南乡村农业产业融合升级片段,讴歌赣南人民价值追求、奋斗进取的命运交响,展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和新时代精神。橙子原本意犹未尽,我未必“一叶知秋”,遗珠之憾,恳请大家斫正。
橙子一路向前奔跑,周而复始;我脚踏实地追赶,永无止境。
是为序。
刘景明
2020年10月7日 于信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