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俗语也应著书入典
一九八五年九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孙治平、王仿两位先生合编的《俗语二千条》一书。到八七年九月,又再次印刷出版发行。
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人圈子中,可是响当当的“工具书”呀!
我刚一开始接触它,还是抱着懵懂的心情。可当翻开书后,却再也爱不释手了。
一口气把它看完,深深地被它里面生动的语言惊艳到:它们虽然语俗但理不俗,简直可与成语媲美,同歇后语争辉。
看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覆!
看似普实无华的语言,却显得那么富丽堂皇。
二千条?这么好的语言怎么也不止二千条吧?!
俗语,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文明古国——中华大地上,浩如烟海。
在历史的长河里,它应运而生。
它之所以具有民族气息、地域特色,是因为它在各时期的各个阶层中展现了本民族、本地域的风土人情、伦理和道德。
这样,有表达劳动者的本色,亦有表现统治者的享乐,这就形成了民间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景象。
俗语,它植根于华夏民族的沃土里。
千百年来,它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简练、通俗、富有意义的短句,写在文章里还是在交谈时用上它,使语言可以含蓄、曲折,有的也有幽默、讽刺的趣味,表现力很强。
俗语,既有对真、善、美的讴歌,也有对假、恶、丑的鞭苔,是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
炎黄子孙孕育了它,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蕴藏着悠久、深邃的特殊艺术。
所以,它的生命力很强,不但久不凋零,而且还逐渐增多壮大。
多年来,我对俗语一直很感兴趣,这是因为在我写作时,用的恰当,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令人耳目一新。
俗语,可以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相媲美,它也是语言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俗语,虽然是过去在民间长时期历史文化的沉积语言,可那些文人骚客在写作中用上它,也无不现出吐纳英华、倾诉心曲的绝妙语言,这些妙语就现实来说,也有益于文学事业的作家和社会上各个阶层。
正因如此,人民才喜欢它。
从此以后,我对这方面的语言就特别留意。
不管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纸和笔,听到就把它们记下来。
日积月累,慢慢的也记得有好几本了。
为中华儿女、儿孙后代能从中受到教育,更好地为文学艺术提供点依据。
因为我居住在淮北,这个广袤的平原之地,我收集的俗语也只有九牛一毛。
这“一毛”的俗语也难免没有阶级的烙印;其中有精华,但也有糟粕。虽其如此,亦有实用价值,也有研究价值,所谓“各附其俗”。
我没有写长篇大论的本事,没有拼凑文字的功力。
但我可以搜集、收集。
这是基于我把祖国的宝贵遗产弘扬光大,流传下去。
为满足广大群众、作家及各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让其卓有成效地为人类服务。
从这个意义来说,我的行动与考虑,不是无聊的,更不是多此一举的吧!
但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又时间仓促,这些俗语一定多有讹错及缺陷,祈望专家学者斧正赐教。
本书以首字笔划及拼音开始,又有第二字也从拼音分组排序,第三、四字或许不够完美…
希望语言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文人之士补充、修正。
也敬请广大读者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以便能及时修改、补充。
————贾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