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历史-城市:1891年以来深圳的变迁与重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城市的形貌与情绪

《世界之窗》,2016,巴勃罗·巴萨罗穆(Pablo Bartholomew)[6]232/1

对于移民来说,深圳是梦想之城,象征着离乡的渴望与恐惧。对于生活在梦想之城的居民来说,深圳缺乏传统,迎合全球化的大潮,被不断地符号化。对于深圳,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简单的叙事:“小渔村”的起点和“奇迹”般的崛起,感叹它没有羁绊的活力和年轻的精神。然而,深圳的内涵自东晋就开始并不断地延展开去。它曾以南头古城的方式,具备了全面的行政系统,成为岭南地区的中心,还在19世纪时就与世界开始了碰撞和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当“陌生”的另一面浮现,我们才能重获“熟悉”感:现代深圳的富裕是一种延续,延续自历史和变革中的大事件,延续自承载着集体记忆的空间。

无论是文本、影像还是地图,都具有提供“城市形象”的功能,呈现城市空间中的不同体验,并通过参与当地的知识生产制造出关于地域的视觉知识。当游客看到的都是摩天大厦的鲜亮外壳,感受到的都是年轻都市浓郁的现代感,获得的都是依靠地图实现的多方位视角时,本地居民看到的却是由街巷、城市角落或是常去的小吃店构建出的亲切的另一面;当西方人看到的是逐渐融合进世界版图的东方色彩时,中国人却是在感官、身体和情感进行了深刻的互动之后,体验到城市的变迁、兴盛……都市带给人的情绪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与“陌生感”和“游戏感”对应的是“联结感”和“归属感”;丰富和灵动的细节能带给人们感动,宏大和硬朗的城市框架也能震撼人心。

城市的本质是人。在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概念:精神地图(mental map)。城市居民创造出了不同的节点,那些地标象征着实体或是虚拟的“中心”和“边缘”,而连接每个地标的“道路”则形态各异,成为具有精神性的承载体。城市是拥挤的,不同的阶层拥有不同的实体空间,无论是奢侈的无限视野,还是窘迫的有限格局,我们都在不断地寻找一种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延伸性的图景。文本、图像和创造,以及纪实摄影的历史叙事和对城市空间体验的艺术重构,为我们提供了获取空间的可能。我们的观看经验在不断地变化和叠加:多元的媒介表达以重构和分层的方式把近和远、荒诞和逻辑、有边界的地域和无限的空间结合在了一起。而我们不禁感慨,在越来越丰富的视觉知识和视觉内涵中,是应当感知城市有序的肌理,承认城市无序的荒诞,服从城市的规则,还是反叛城市愈渐清晰的逼仄?当所有外在的色泽暗淡,光影消失,深烙在人们心中的感触,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