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想中反思科学:江晓原科幻评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PREFACE


为什么需要在科幻中反思科学

江晓原

2015年8月,《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举行新书发布会,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和俞晓群、著名影评人毛尖等出席,著名电视主持人李蕾主持,一时各方媒体颇多报导。更出人意表的是,两天后从美国传来消息,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获雨果奖,这是有史以来亚洲人首次获此奖项,于是网上“刘慈欣为江晓原新书站台错过了雨果奖领奖仪式”“刘慈欣刚给江晓原站完台就得了雨果奖”等耸人听闻或半开玩笑的说法不胫而走。后来《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引起更多媒体关注,2016年获吴大猷科普佳作奖(这是笔者第三次获此奖项),重印数次之后,版权于2020年转入三联书店,成为“江晓原作品集”第一辑中的一种。

笔者在本书中谈到,如果以国际科幻的反科学思想潮流作为背景,那么以刘慈欣自己也不讳言的科学主义观念来说,他在思想上就是一个反潮流者;然而他《三体》中的黑暗未来却又和国际潮流殊途同归。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相当奇特的现象,就是因为刘慈欣在他设计的故事中,对人性“严刑逼供”,最终将人性的黑暗暴露无遗。

在科幻作品所设计的故事中拷问人性,恰恰是科幻最重要的价值——思想性和对科学的反思——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其实各种类型小说或电影作品都可以拷问人性,科幻作品在这方面的特殊性在于,只有科幻作品,才能够反映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对人性形成的考验。其他类型作品当然可以反映来自别处对人性的考验,比如金钱对人性的考验、爱情对人性的考验、野心对人性的考验……但这些都不是来自科学技术的考验,而一旦作品故事中出现了科学技术对人性的考验,那这部作品当然就成为一部科幻作品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可以——而且实际上是必须——在科幻中反思科学的原因。

就文学艺术而言,一旦作品涉及科学技术对人性的考验就会成为科幻作品(这有点概念游戏的嫌疑),那么现在还剩下一个领域:科普。在科普中反思科学,从理论上来说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在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却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在我们多年来已经普遍习惯的科普理念中,科普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二是唤起公众对科学的热爱。这第二个任务,在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科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对第二个任务的强调,必然会对所普及的科学知识形成选择和过滤,所以我们传统的科普通常都是“隐恶扬善”的。要么只说成绩不说困难,比如关于核电的科普,通常就只讲核电的绩效,却不讲核电造成核废料的处理难题。要么只展望美好远景不介绍目前局限,比如关于星际航行的科普,通常都是展望人类如何移民月球、火星乃至遥远的恒星/行星系统的美好远景,却不讲以人类目前掌握的宇航能力,即使去到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也需要航行远超过43000年,因而毫无现实意义。显而易见,在被上述两个任务所限定的科普中,反思科学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看到对科学的反思,我们唯一可以指望的,就只有科幻作品了。

如果说科幻的初级境界是对科学的憧憬和科学知识的普及,那么科幻的最高境界则是哲学,是对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的无限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入思考。科幻作品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虚拟语境,由此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因为有许多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情境中是不会被思考的,或者是无法展开思考的,而幻想作品能够让某些假想的故事成立,这些故事框架就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思考空间。这方面小说往往能做得比电影更好,例如刘慈欣对人性的“严刑逼供”就是这样的例子。

然而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科幻作品在另一方面的贡献更为独特,也是其他各种作品通常无法提供的。这就是对技术滥用的深切担忧,这至少可以理解为对科学技术的一种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幻作品无疑是当代科学文化传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看来,至少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只有科幻在承担着这方面的社会责任。和科普相比,科幻在这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确实要更为重大。

那么,我们能不能以科幻作品之外的形式反思科学?从理论上说当然可以,比如我们可以用学术文本来反思科学。

笔者多次告诉媒体,笔者的科幻影评书评都只是笔者“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的副产品,在这个副产品背后,是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提供的支撑——这些成果既表现为十余篇 CSSCI 期刊论文,也表现为笔者和穆蕴秋合作的《新科学史:科幻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Nature 杂志与科幻百年》(海豚出版社,2017)、《地外文明探索:从科学走向幻想》(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1)等专著。

“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是笔者这些年经营的“学术自留地”之一,就是将科学幻想作品——有些是成功的文学创作,有些是失败的科学探索——纳入科学史的研究范畴之内。这可以说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因为科学史领域以往一直有“只处理善而有成之事”的潜规则,遮蔽了科学发展历史的很大一部分。

近年来笔者更感兴趣的事情,是我们还可以用科幻评论的形式来反思科学。本书可以说是《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科学出版社,2017、2021)的姊妹篇,共收入43篇文章,内容包括对著名科幻作品的深度分析、为中外著名科幻作品写的序言、对一些科幻影视作品和科幻小说的评论,还特意收入了几篇批评性质的评论。我在评论中强调的,是科幻作品的思想性,通过深入挖掘作品对科学的反思,突显出那些优秀科幻作品隐秘的思想价值。

2022年4月28日深夜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