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理工男的财富观
你好,我叫王喆,一个标准的理工男。高中在理科班,大学在清华大学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算法工程师的工作,现在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经理。纵观这几十年的学习工作经历,我走出了一条典型的理工男“升级打怪”路线。
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年的理工男,我有两个不算远大的愿望。
第一个愿望,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精做深,树立自己的技术影响力。所以,除了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挑战自己,我还出版了几本技术书,申请了近十项专利,发表了十几篇论文,领导了几个开源项目。我并不是行业大咖,但我相信,自己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也会坚持在技术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第二个愿望,是管理好自己的钱,让自己的财富稳健增值。这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使家人充满幸福感,也是为了能够在未来,自己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约束,去追求更遵循内心的理想。
在这本书里,我希望跟你聊聊自己追求这两个愿望的心路历程,特别是站在一个理工男的角度,从财富管理的视角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用理工科的思维构建一个稳健的投资理财体系。我不是什么投资大师,也不可能给你什么财富密码,我只是希望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分享一些财富管理的经验,希望能让你有所收获,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的“爱财”之路
我第一次接触理财的时候还在上小学,那时每天中午的《新闻30分》都会在结束时播报沪深股市的情况。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电视上那些红红绿绿的数字产生了兴趣,总感觉这后面藏了什么惊人的“秘密”。
大一时,我有了一定的空闲,也从生活费和奖学金里挤出来上千元的理财启动资金,终于如愿以偿地买入了人生的第一只股票。刚开始,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怀才不遇十八年,憋了一身本领终于可以在股市中大杀四方的天才少年。结果当然是被市场教做人。
时间一晃已过去了十五六年,这期间我踩了不少坑,也积累了大量投资理财的经验,并从中受益颇丰。无论是房产,还是基金、股票、期货,又或者是创业、期权,这些和钱有关的项目我都参与过,管理的可投资资产也从最开始的几千元,逐渐上升到千万的级别。我的投资理念也从莽撞到理智,从懵懂到有序,最终形成了一套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财富观体系。
有了丰富的投资经历和一定的理论积淀,我开始有意识地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整合和输出。2014年,我跟另一位理工男,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师兄,当时银华基金的投资经理李腾,共同创建了“科学投资”网站和知乎专栏。从那时起,我会定期跟包括李腾在内的几位专业投资人进行交流讨论,总结自己投资行为的得失,提炼投资经验。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我们都看到过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因为陷入各种投资误区,蒙受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都有一个愿景,就是让科学的财富管理理念影响身边的普通投资者。本书也是我们实现这个愿景的又一次尝试。
所以,在本书中,我会从“爱管钱”的理工男的角度,背靠李腾等投资专家的支持,给你讲一讲,怎么管理好自己的金钱财富和职场财富。
利用5%的时间产生50%的收益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理工男朋友,都是非常聪明且努力的。在我将近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的同事也大多是工作非常认真,本身非常聪明的程序员。从收入上来说,他们往往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些理工男朋友,很少被工作中的困难绊倒,却总是在“管钱”这件事情上栽跟头。
买房嫌太贵,不知道该不该出手,总是错过最佳时机;对炒股充满热情,投入大量业余时间,却总是被割韭菜;随大流买基金,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挑,随便选的基金总是表现平平……
有时我就在想,是因为“管钱”这件事情太难吗?难道比我们遇到的各种编程语言还难学吗?比理工专业课堂上教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还难搞定吗?比一张张设计图、一本本技术书还难钻研吗?
我看未必。
我们会在“管钱”这件事情上栽跟头、走弯路,不是因为它有多难,而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像重视自己的工作一样重视它。
也许你会说,我当然重视工作了,不然挣不到钱又何谈管钱呢?这种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在“工作”和“管钱”这两件几乎同等重要的事情上的时间投入严重失衡。为了挣钱而行色匆匆的我们,愿意花100%的时间在工作上,却从没有停下脚步,花哪怕是5%的时间认真思考关于“钱”的问题。为了挣钱,我们可以用“996”的节奏工作,但真的挣到钱了,要么是还各种超前消费的贷款,要么是把钱放在工资卡里,不闻不问,任其贬值,或者随便投到某些看似会赚钱的理财项目上,被别人收割。这不是很荒谬吗?
英文中有个短语叫“low hanging fruit”,字面意思是“挂得很低的、容易摘的果子”,含义是那些容易实现的目标。我相信,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应该学会用极少的精力去摘那些生活中的“low hanging fruit”。和解决你工作中那些极端刁难人的问题相比,进行有效的财富管理就是“容易摘的果子”。而本书希望做的,就是通过阐明一种正确的财富管理方法,让你能不那么费力地跳一跳就摘到这些果子。
如果你现在把100%的时间放在工作上,那么不妨挤出5%的时间,学习正确的财富管理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财富管理带给你的收益将逐渐超过工资收入。用5%的时间,换取至少50%的收益,聪明的你不可能错过这笔买卖吧?
为什么说拥有理工思维是学习理财的前提条件?
看到书名叫《理工男谈理财:构建受益一生的财富体系》,你可能有些好奇:理财每个人都能学,理工男理财有什么优势吗?
当然,不是说只有“理工男”才能理好财,而是说拥有理工思维是理好财的一个前提条件。“理工男”不是指男生,而是指用理工思维思考问题的人群。只有当你用正确的思维方式,用严谨的逻辑去管理你的投资行为时,才具备管好自己的钱的基础。具体来说,拥有理工思维在理财时的优势主要有下面三点。
优势一:理性的思维方式,正是一个成功投资者最宝贵的品质。
大部分拥有理工思维的人,在从事工程、科研类工作时,会把产品、业务的逻辑梳理出来,形成规则,变成程序、图纸、报告,这跟投资理财的过程太像了。投资的过程,就是从一次次的投资行为中提炼规则,形成交易系统,然后根据反馈不断调整。
我们中的很多人有不少投资失败的经历,原因可能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要把工作中严谨的思考方式迁移到财富管理的过程中。而这一点,就是本书希望解决的最关键问题。
优势二:“理工男”往往拥有巨大的工具优势。
理工男往往都是使用工具的高手。就拿程序员这个群体来说,我们可以用编程这个工具,快速验证大量别人花很多时间都讨论不清楚的问题。我记得我在第一次买房的时候,跟很多购房者一样,不知道贷款到底贷多一点好,还是贷少一点好;是早点还完好,还是晚点还完好。
后来,我干脆编了一个程序,模拟了我之后的还款、投资、工资收入等变量的变化过程。最终,我根据自己的理财能力,做出了长贷款、晚还款的决策。事实证明,这个决策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是非常正确的,帮助我抓住了后续的很多次投资机会。
当然,每个人的客观条件、投资能力都不一样,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你,需要你自己去分析。但这个利用工具高效分析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我们理工男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最擅长的事情。
优势三:“理工男”的职业生涯,有挖掘不完的价值。
我一直坚持的理念是,想理好财,先理好自己。特别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在你的理财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把自己理好,把更多精力放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上,是更具性价比的做法。而“理工男”从事的往往是技术性较强、行业天花板较高的工作,本身就有挖掘不完的价值。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座金矿,也是广义理财的一部分。
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拥有理工思维的人,却在手握思维优势、工具优势、职业优势这三大“利器”的情况下都不好好学习理财技巧,那么还有谁更适合学呢?
这本书是怎么设计的?
既然作为“理工男”的我们,在理财上有天然的优势,那如何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最大呢?这正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为你解决的问题。
在写这本书时,我希望它能够为读者树立起一个广义上的理性财富观,涵盖生活中跟“钱”相关的方方面面,从管理投资到管理职业规划,从跳槽到做副业,从买房到炒股,从基金筛选到量化投资。其中每个点都不会触及太多、太深的细节,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树立起理性的财富观念才是最重要的——用5%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远远比用95%的时间在错误的方向上狂奔收益更大。
具体来讲,我把本书分成“财富框架”“个人发展”“理财实战”“进阶策略”“量化投资”五章,按照由总到分、由浅入深的逻辑,帮读者搭建起个人的财富体系。图a就是由这五章构建起的财富体系,其中也包含了各章的要点,使本书的内容一目了然。
图a 本书内容结构框架
财富框架:从0出发,搭建正确的财富管理体系
前面提到本书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帮读者搭建起个人的财富体系。所以,在第一个模块,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厘清一个稳固的财富框架到底是什么样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谈细节才有意义。
在这一章,我会帮读者充分发挥理工男在逻辑思考能力上的优势,搭建逻辑自洽的“财富双塔框架”,纠正那些普遍存在的投资误区,建立“讲逻辑”这个最重要的投资支点。
个人发展:自己的发展才是最大的财富
我们已经明确了一点:理工男的职业道路本身就是一座大金矿。那么对我们来说,财富管理的范围绝不仅仅是投资理财,自己个人价值的提升才是最大的财富源泉。所以在这一章,我会和读者谈谈从事技术岗位的工程师、程序员最关心的几个人生话题,包括职业规划、跳槽涨薪、主业副业等。
理财实战: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我们程序员总是讲“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其实投资理财也是一样的。理论我们都知道,但在实战中能不能应用好却是另外一回事。
本章我们少谈理论,多讲实战,用真实的例子和数据讲清楚买房、炒股、选基这几个普通人最感兴趣的投资问题。在投资的具体方法上,我也会结合理工男的优势,讲一讲如何把这些优势发挥在投资理财的各个领域。
进阶策略:让我们从专业投资者那里汲取营养,为自己所用
本章我会和李腾一起讲解专业投资团队的投资理念和主流策略,比如耳熟能详的价值投资、趋势跟踪,A股投资经常使用的轮动策略,专业投资领域非常主流的对冲思想、多因子模型等。
希望通过这一章的内容,帮助你用专业的投资知识武装自己,将它们应用到你的投资行为中。如果你想进阶成一名专业的投资者,也可以从中一窥投资领域的前沿知识,让它成为你专业投资之路上的第一课。
量化投资:把理工思维发挥到极致的投资体系
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量化投资。其实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量化投资是一个门槛高、耗费精力的投资手段,但我仍希望读者能熟悉量化投资的思路,因为它是一套能把理工思维发挥到极致的投资体系。即使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一套量化投资系统,也可以从量化的思想中收益颇多。
努力做一个更好的、普通的自己
最后,我想送读者一句话:努力做一个更好的、普通的自己吧。接纳自己的“普通”是做好理财的前提,99.9%的人都不是投资天才,只有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去面对财富管理这件事情,才能够扎扎实实地积累自己的财富,否则只能搭建一个由自负和运气组成的空中楼阁。
本书不是致富宝典,能让你直接实现财富自由;更不是什么仙丹妙药,能解救你于生活的水火。但是,只要你有一颗平常心,跟我一起走上财富管理的旅程,那么在前进的路上,你一定会变成更好的自己——这甚至是比赚更多的钱还重要的事情。
财富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件要陪伴你一生的事情。我很荣幸你能看到这里,也希望这本书能在你的脑海中埋下一颗财富的种子。下面,就正式开始我们的财富之旅吧!
谨以此书献给刚刚康复的母亲和从小带我看《新闻联播》的父亲,你们的健康才是我最大的财富。
王喆
2022年9月12日
美国旧金山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