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底线思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和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在实践中思考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本书作者毛振华与我的交集源于他的老师、我的挚友董辅礽先生。20世纪90年代末,按照董辅礽先生的要求,博士在读的毛振华旁听了我开设的经济史课程。他的博士论文《资本化企业制度论》提交答辩时,我受邀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给了论文较高的评价。后来,此论文由商务印书馆成书出版,听说好评不少。董先生2004年逝世后,以他的学生们为主,发起设立了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奖,毛振华是主要的操办者,我也是支持者。

毛振华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那一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开创者,毛振华的事业平台越来越大,但他不忘初心,在把中诚信做成国内最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后,2007年选择了转身——将大部分精力转向了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目前,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他在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指导了一批学生。他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参与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已成为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宏观经济研讨会,已持续了13个年头,每季一次,已开了50次,如此坚持实属不易。他在这个宏观经济研讨会上发表的很多观点,也引起了学界、决策层和市场的关注。这次,毛振华以他在这个论坛上的讲演发言稿为主,整理成书,体现了他对中国经济运行和政策的观察思考。可以看出,很多见解是很有价值的。2009年,他发布了题为《次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原有动力发生变异,中国经济已告别超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次高速增长阶段,这与后来中央关于“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新常态”的提法高度吻合。他执笔的2016年年度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中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双底线思维,并将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一政策建议也与2017年中央开始更加关注防风险甚至将此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的经济政策高度吻合。2018年,中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上扬,企业债务违约常态化,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毛振华当初的判断具有很强的预见性。他提出的以中央政府、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和家庭部门之间的债务“大腾挪”来缓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企业部门信用风险的主张,以及把提高企业股本率作为降低负债率的主要措施的主张,很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对于他这些学术成绩的取得,我并不意外。多年来,毛振华在学术上孜孜追求,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不断思考,这本《双底线思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和探索》是他回归研究后交出的一份答卷。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多国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多国经济学家积极参与了这一现实课题的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成果。经济学家们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的判断,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从以下角度看,毛振华这本书是独一无二的:把研究起点拉回到十年前,以中长期视角重新分析和判断2008年的这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审视在政策应对方面的得与失,明确未来的政策取向。从这个视角展开分析的优势显而易见——摆脱当下的约束和短视,拨云去雾,方见月明。他在这本书中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都充满真知灼见,对当下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有启发作用。特别是他对中国债务风险防范的认识、对提高企业股本率的看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认识,以及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等,都切中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点,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层面的参考意义。

经济研究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希望毛振华“不忘初心,永葆好奇心”,继续沿着理论创新之路不断开拓进取。毛振华由仕转商、由商转学的人生两度转身,也让我欣赏和支持。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学术研究贡献更多的智慧,为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方案。

我祝贺本书的出版,也期待毛振华在经济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