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文一体”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改的核心任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逐步探索出了“四文一体”教学法,取之合道,教之有法,成效甚佳。现归结说明,诉诸文字。
所谓“四文一体”教学法,是在讲读文章时,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达到深透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此教学法的教理依据是什么呢?
文字,准确地说,是汉字。汉字是音、形、义的集合,属于表意系统的文字。字形和字音、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仅就形、义来看,倘若我们能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的分析,那么,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汉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它的表达效果,将有着较大的帮助,尤其是阅读古诗文的时候。准确理解字词,才能正确理解文句,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这是读解文章的基础。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有这样几句:“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寒暄”的“暄”,从“日”从“宣”,意为太阳的温暖。“寒暄”的意思是嘘寒问暖。鲁四老爷是讲理学的老监生,和“我”这个新派人物思想观念不合,嘘寒问暖是见面时的客套,接着就“大骂”,表明其封建道统的思想,而这无非拐着弯来表达对“我”的不满。从词语积累上讲,把握住了汉字表意这一特点,有助于记忆,不至于误写成“喧”;同时,从“寒暄”到“大骂”,变脸之快,言谈变化之大,便从“我”这一视角,表达出作者对鲁四老爷认知介绍的情感倾向。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载体,这是理解语意的唯一凭借。
文章,本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而作的,意思和情感是文章的内容,篇章结构是文章的形式。内容是否充实,这关系到作者的经验、智力、修养;表达是否准确充分,这关系到作者写作构思成文的能力。从阅读教学角度看,涉及立意谋篇、思路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内容。如何读懂一篇文章,它关涉字词句段篇的理解,时代背景的了解,作者思想性格、人生阅历、精神追求等诸多方面的把握等。对于中学生,文章有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等文体,每一种文体各有不同的要素、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理解文章需要综合能力,因此,需要读者将各种修养、知识、能力,凝聚贯通。
文学,在这里说文学是人学,就显得苍白了。有一种声音,说中学语文课不是文学课,此话固然不错,然而没有文学元素的语文课就少了“语文味”,只剩下知识教学,而少了人文传达。小说《荷花淀》中,水生嫂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既有对丈夫积极上进的表扬,又有对丈夫抗日不顾家的一丝嗔怨,但并不反对,感情细腻丰富。“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叫敌人汉奸捉住了就拼命。这是多么贤惠坚贞、深明大义的农村劳动妇女啊!这里有人性美、家国情,朴素而纯真,博大而高尚。“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藕断丝连”这个成语用得多么恰切!从荷花淀植物取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女人们思念丈夫的微妙心理。读后让人如品香茗,回味无穷。文学味道里有人性、情感、精神、意境、审美……它让人觉得有韵味、有情调、有境界、有品位。这就是文学的味道!学生若能体味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就会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阅读和写作就会与“文采”相识结缘了。
文化,这里的“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抽象的文化概念,它指教师的授课内容要有一定的文化含量。中学教材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文学选本。在备课讲课时,可根据内容,广搜远绍,旁征博引。介绍作者朱光潜,先生平生最景仰两个人:陶渊明和弘一法师。一生奉行的座右铭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因做“入世”的事业,他有儒家兼济天下、经世致用的热肠,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追求。因有“出世”的精神,他深得道家超然物表、虚静无为的精髓,具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不管是风平浪静之时,还是黑云压城之日,始终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朱光潜先生的人生是智慧人生,儒道互补。介绍作者的座右铭,自然地勾连到儒道文化,有为之行,无为之心。再续一例,文言文阅读有这样一句:“何欺寒人乎?”我问:“‘寒人’怎样翻译?”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穷人。”我接答:“严格地说,‘寒人’译成‘穷人’是不准确的。”学生愕然。我解释道:“寒人”应解释为贫寒的人或贫困的人。“贫”从“贝”,是缺少钱;中国汉字是表意文字,大概最初作为钱币使用的一般等价物是贝壳。“贫”的反义词是“富”,意为“有田产”。跟现在不一样——银行里存钱多也是富人。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土地,生活就富裕,就能成为富人,故有“地主”之说。“穷”从“穴”从“力”,意为阻塞不通,没有出路。故字典解释为“不得志,不显贵”。“困”“穷”连用时,含有“贫穷”的意思。“贵”是禄位高,因而“富”“贵”常连用,指有权又有钱。我又问:“穷”的反义词是什么?学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启发道:“有这样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不等我说完,学生接答:“达则兼济天下。”“穷”的反义词不是“富”,而是“达”。“达”是通达、得志、显贵的意思。但我还想告诉大家:这句名言的最初版权不是白居易,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原句是这样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你背的那句是白居易化用的孟子的名句。这样讲课知识性强,有学问含量,又能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接受。语文课讲出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才会厚重。
文字、文学、文章和文化,皆有“文”字,我们讲的是语文,正副其实。字连成词,词连为语,语结为段,段接成章,而为文学,兼融文化。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tù)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驱遣我们的想象》)一篇文章,文字是载体,社会生活、思想感情是内涵,文学、文化是外延。将“四文”融会贯通,同步立体推进,语文的实用性、人文性得以并举,此是语文教学之要。四文一体,纲举目张。学理不悖,教理通达。
“四文一体”教学法的实施原则是融通性、兼顾性、侧重性、同步性。
融通性,即对教学文本从正音释义、句意修辞、行文思路、文章结构,到思想主题、作者生平、写作时代、表达风格等等,要能较深入地理解,融会贯通。高屋建瓴,驾驭作品,立体把握文本,是这一教学法实施的前提基础。然后,在授课中才能“四文”并举。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老师有学识修养,有文学文化功底。
兼顾性,即在讲读课文的时候,兼顾综合性与实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四者不可偏废。语文课程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侧重性,即在文本讲读的过程中,依据具体内容,重点突出,不面面俱到,不牵强攀扯。整篇文章或某一语段,有的描写精彩,有的议论精辟;有的豪放高亢,有的婉转深致;有的缠绵忧郁,有的热情浪漫……要抓住其个性特点,突出重点。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各有侧重,才不致旁逸斜出。讲诗,就突出诗的个性;讲小说,就突出小说特点;讲戏剧,就突出戏剧特征……一句话:“是什么,就侧重什么。”
同步性,即在讲课的过程中,“四文”适时、适度、渐次同步推进。文字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是情意的呈现形式,文学是文章的特质,文化是作品的张力。作者在行文时,这些彼此交融,如同混合剂。我们教学时,要同步分析,次第呈现。这样,就不会孤立割裂,支离破碎,缺少整体感。
运用“四文一体”教学法,课堂景象是怎样的呢?试举例说明。例如,在讲授《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课堂实录如下。
【学生朗读(以下简称“生读”)】
原来如此!……
【讲授】“原来如此!……”感叹号紧跟省略号。在这里,我们不只简单地说鲁迅的抒情有多么强烈、真挚,因为这是“鲁迅”式的抒情。“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人生在世,衣食住行。鲁迅首先想到的是:一、不知道柔石那里有被褥不?二、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噩耗传来,而且是确实的,先生这样表达:“原来如此!……”
【思考与提问(以下简称“思问”)】感叹号表达了什么?省略号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思想情感?
【学生回答(以下简称“生答”)】略
【讲授】好!连引得真好!我们又想到了本文中的另一个内容:“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此时,除了悲愤,还会有什么?我们先梳理一下文脉,“天气愈冷了,我不知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在鲁迅的心里,柔石还活着,而且认为他不会被杀害。可结果呢?得到的消息是他们被枪毙了。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除了“悲愤”,还有震惊、绝望等,这种种复杂的情感都融入这省略号中了。至情言语即无声,于无声处见至情,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再宕开一笔,看到省略号,我们不由得想起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林黛玉临死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宝玉,宝玉,你好!……”宝玉受骗,去和宝钗结婚了。这时,黛玉身边只有贴身的丫鬟紫鹃。窗外,月在天西,时过三更,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黛玉焚稿,她焚烧的是自己的爱情。最后,直直地喊了一句:“宝玉,宝玉,你好!……”话未说完,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文学大师的笔法何其相似!省略号,这是“鲁迅”式的留白。“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板书】留白
窥斑知豹,见一识类。实施“四文一体”教学法,教学容量宏大,课堂气象博杂。这样授课,能对文本理解具体深入,讲解充分透彻,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精彩、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品质。最终,拥有语文情结,树立学科信仰。
此教理通,施之有效。有志之师,盍试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