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迭代职业,迭代人生
重塑我人生的两次转行
当我还在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读书时,就曾思考毕业后的去向,当时我设想过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以信息工程这个专业为基础找一份工作,一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找一份与文学相关的事情来做。当时觉得后面这种可能性实现的概率基本为零,所以在临近毕业时,就放弃了在各个文学网站上的创作,收心到专业方向上,到处参加招聘会,后来进了西安大唐电信做售后技术支持工作。
也许很多人在步入职场时,都像我当年一样,所做的选择,都是从现实层面出发,先就业,先赚钱养活自己,所做的工作,多半并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而这样的选择,就为后来的转行埋下了伏笔。
我在大唐电信,每天的工作就是跑到各个乡镇的电信机房去插拔电路板、更换硬盘、升级程序、调试光纤。没事的时候,就猫在办事处租来的房子里,看小说、玩扑克、打麻将,或者到所在城市的各个景点晃一晃。
在安徽出差时,我和同时进公司的一位校友李江一起,跟着一位老师傅,经常到巢湖、庐江、无为等地方处理设备故障。那位师傅,经常带我们吃路边的苍蝇馆子。我印象很深的一道菜是韭菜豆干,师父常常点,我和李江常常皱眉。师傅还带我们住10元一晚的小旅馆,十来平方米的房间,放三四张上下铺,睡五六个人,常常因为隔壁床的人打呼噜被吵醒,半夜还时不时会听到磨牙的声音,让我心烦意乱。
这样的日常,彻底颠覆了我这个刚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对工作的美好想象。我和李江对此都极为不满,也极为不解,为什么不能住三五十块钱一晚的“标间”?为什么不能吃稍微贵点的好餐厅?后来我们才知道,师傅人到中年,孩子在上小学,经济压力蛮大的,每一分钱都要掂量着花。
在安徽待了几个月后,我们转战河北,继续出差。工作和生活依然没什么大的变化,还是四处跑着处理故障,还是没事就玩扑克打麻将。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干活熟练了,成了领导嘴上说的“安工”和“李工”,多数时候,“安工”和“李工”可以单独下乡插拔电路板了。
工作了将近两年,处理常见故障、设备扩容、增开新局等事情都很熟练了,对工作可以说是没什么新鲜感了,只有每月发工资或报销出差补助的时候,才会兴奋那么一阵。心中的不满、茫然和焦虑开始像野草一般慢慢生长,我开始琢磨眼下的工作可以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未来。
想起常驻安徽时带教我的那位师傅的工作生活状态,再看看身边已结婚生子却常年在外出差的老同事们,我意识到,如果我继续当前的工作,过上八年十年,自己的生活大概率也会变成这样。
然而,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不是。
如果我的将来变成这个样子,我没办法原谅自己曾经日日蹉跎。
人生最遗憾的事情,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原本可以。
我就这样开始觉醒,寻求改变。
回顾历时两年半的技术支持工作,我发现自己其实乐于研究技术,对身边专业能力强的同事会由衷地赞赏,在解决复杂故障后也蛮有成就感,于是我便打算找一份在技术上更有挑战的工作。
我跟公司的研发同事沟通了几次,大致了解了软件研发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又跟正在读软件工程硕士的同学请教了常见技术栈的学习和就业情况,最终我决定转行做软件开发工程师。
2005年年初,我从公司裸辞,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转行旅程。
在对几种常见的技术方向做了一番比较分析之后,我选择从C语言开始切入软件开发工作。我买了一本《C程序设计语言》(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看完后,就开始投递简历找工作。
当时年轻懵懂,对软件开发工作不了解,对软件公司的招人要求也不清楚,根本就没预料到会遇到什么困难。
一开始,我不停地投递简历,可是几十份简历投出去,却连一次笔试机会都没有。好在我心态较好,没笔试机会,我就一边投简历,一边接着学习研究。
过完春节,到了2月,招聘高峰期到来,我开始陆陆续续接到一些通知参加笔试的电话。遗憾的是,最初几次笔试,很多题目我都不会,根本通不过。在经历了几次打击之后,我调整心态,把做笔试题当作练习和提升的机会,每次笔试结束后,都回忆记下不会的题目,进一步研究学习,直到理解并能够举一反三。就这样,经历过将近20次笔试后,我已经能稳稳地通过各类公司的C语言笔试,进入面试环节。
然而,后面还有挑战在等着我—因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我面试了十几家公司,都被拒绝了。甚至有几次,还遭到面试官的鄙视和嘲笑。
而我依然没死心,没自暴自弃,相信自己早晚会找到工作,继续奔来跑去,参加一家又一家公司的笔试和面试。
2005年4月中旬,我经过笔试和面试,幸运地碰上了西安信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副总谢胜落,他对我再次面试,并布置作业让我回家完成,作业通过后,他接纳了没有经验的我进入公司工作。
我的转行飞机落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滑行,稳稳停靠在了软件开发这个港口。
无技能、无经验时转行是艰难的,但转机总是有的,坚持不下去时,就再坚持一下,机会可能就在这“一下”里。
第一次转行经历以及与之伴生的各式体验,深深地影响了我,为我后来再次转行专注职业转型咨询埋下了种子。
在胜任了软件开发工作后,我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以为自己会一辈子从事这种充满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我怎么也不会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还会经历一次漫长而艰难的转行。
2013年,我在公司担任研发部门经理,管理近20人的团队,这个时候我已经在软件开发领域工作了8年。审视公司的发展状况和我自己的未来,我发现:
认清现实后,心中的焦虑和担忧,从原本的隐隐约约开始慢慢显山露水,如影随形。我在软件研发上的工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吗?万一当下的工作出现“黑天鹅事件”,我还有哪些选择?软件开发工程师,就是我最理想的身份吗?诸如这样的问题,在我脑海中飘来飘去。
经过不断的觉察和深入的思考,我发现自己不甘于只是当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或者“软件研发经理”。我还想像路遥用《平凡的世界》照亮我的大学一样,也做点什么,在某个时刻为某些人照亮某个角落,于是我决定开始探索新的职业方向。
这个时候,初学开发时学习侯俊杰老师《深入浅出MFC》一书时的奇妙感受蓦然涌现心头。侯俊杰老师在该书中,用“母子之间的脐带”“火锅拼盘”等读者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说明“父子进程关系”“应用开发框架”等软件技术中的概念,形象、传神、易于理解,令我大为叹服。当时我心中油然而生一个想法—或许我可以写技术书,而不是写小说。
当我再次捕捉到这个天外飞仙般的想法时,“恍然大悟”—原来大学时对小说写作的练习,最近八年在技术上的钻研和积累,都是在为今天走上技术写作的道路做铺垫。于是在2013年下半年,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专业IT技术社区CSDN写Qt开发相关的技术博客。
这就是我第二次转行的开端,但没想到的是,从开始探索,到最终明确新的职业方向,中间经历了三次转弯,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开始写博后,我把绝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写作上,保持着一周三四篇的更新频率。没想到Qt虽然使用者不多,可我的文章很受欢迎,有不少读者留言说我的文章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这让我感到自己的付出非常有意义,进而动力满满,持续输出。
2013年年底,我发布了一篇如何使用Qt开发安卓应用程序的文章,引起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策划编辑高洪霞老师的关注,她发私信联系我出版相关图书。我一口应承下来,然后开启了写书之旅。同时我隐隐感到,我新的职业方向,可能就是技术写作。
在2013年12月到2014年9月这段时间,我白天上班,晚上写书写代码,早起写书写代码,周末还是写书写代码,硬是“死磕”出两本技术图书—《Qt on Android核心编程》和《Qt Quick核心编程》。
这两本书为我在Qt开发圈子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给我带来了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将近6万块的版税。但是,它也让我意识到,把写作技术图书当作职业并不现实—投入10个月,收入不到6万元,远不如从事软件开发或者研发管理工作,况且,我在技术上的积累,也无法保证每年都可以写两本质量不错的图书,所以想要靠写作技术图书来负担家庭生活开销,无异于痴人说梦。
随着技术图书的写作与出版,我接到了工作之外的一些资源,信息输入渠道丰富了。很快我意识到,软件开发方向的视频课,是很多人学习技术的首选,可能会迎来一波小趋势。于是我就在2014年第四季度,集中精力录制了五门与我的书有关的视频课程,三门收费的,两门免费的。录制完成后,放在CSDN学院和51CTO学院这两个技术类的平台上销售。
课程上线后,不用做任何营销,有需求的用户会直接搜索到我的课程,然后购买。这种方式相当理想,我比较喜欢。
在51CTO学院的讲师群里,有一位老师分享了他如何靠网课创富的策略,还展示了新买的特斯拉轿车。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也看到好多位讲师,参加51CTO学院的“双十一”“双十二”活动,课程销售收入一天可以超过2万元。这些近在眼前的事实,一度让我产生幻想,以为技术讲师就是适合我的职业方向。
但遗憾的是,我的三门收费视频课程,上线一年,收入不足4万元。再次审视这个选项,我发现其中的困境,和写作技术图书类似:
写作图书和录制视频课程,这两件事情想要做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我的家庭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写书和录课的那段时间里,我满心满眼只有作品,完全忽略了妻子和女儿,在她们眼里,我整个人浑浑噩噩,仿佛游魂。
综合这两件事情的收入和它们对家庭的影响,我判断它们难以作为我的转行目标。
做出这个判断时,距离我开始探索新的职业方向,时间已过去了将近一年半。而我也已离开了原来的公司,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和朋友一起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我们从福彩和体彩获取经营许可,利用移动互联网销售相关产品,赚取佣金。我们判断,这种方式,商业模式清晰,确定性很高。我曾以为,这将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大转弯。
没想到,刚过2015年,相关产品就被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叫停。我们的创业项目,在无尽的等待中步入消亡。
后来我们尝试了O2O水果、知识服务、在线旅游等项目,均告失败。2015年年底,我解散了创业团队,回归到软件开发工作,再次成为工程师。
命运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在合伙创业时,有两个月的时间,我几乎每天中午都找人吃饭聊天,邀请他们加入我的团队。这期间,我接触了不少超过30岁的技术人员,他们既担心眼下的职业干不长久,又怀疑自己无法胜任当前职业之外的其他职业,言谈中时不时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焦虑。一些相熟的伙伴,知道我做过开发、当过架构师、做过管理、写过技术图书、讲过课,又在创业,经历丰富,就问我,如果要转行,哪个方向合适。
奇怪的是,那阵子,连在IBM工作的妻子,也时不时和我讨论转行的问题。
我意识到,转行可能是这一代体制外的职场人迟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突发奇想:要是我能帮别人找到新的职业方向,帮他们走上自己想要的道路,岂不甚好?
我猜我肯定不是第一个这样想的人,一定有人已经这么做了。网上一搜索,果真有一种工作就叫“职业规划”,有一种职业就叫“职业规划师”。再一打听,我女儿幼儿园同学的妈妈,居然就是一名职业规划师。
寻本溯源,我很快找到了向阳生涯西安地区代理机构的负责人史文老师,报名参加了国家生涯规划师的线下课程,随后又到上海参加了商业咨询课程。后来我通过了考试,提交了案例报告,拿到了相应的资格证书,成了一名名义上的“职业规划师”。
之后,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安晓辉生涯”上发布了一个免费聊职业规划的活动,开启了长达数月的实践练习。
做了几次咨询之后,我感受到了一些和做软件开发不一样的东西。当我看到对方眼睛一亮若有所悟,当我听到对方说某条路径正是他想要的方向,当我某一天忽然在微信上收到客户的一句“安老师,我成功转行做项目经理啦”,我就会有一种由衷的喜悦,觉得职业规划咨询这事特有意义特有价值。
我开始相信,职业规划咨询,很可能会是我将来能够持续做下去的事情。但我觉着仍需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感觉,同时也需要测试市场需求和独立执业的可行性。
2015年下半年,线下一对一付费咨询约见平台“在行”开通了西安站,我以“图书作者+职业规划师”的身份成功入驻,成为在行西安第一批认证行家,开始面向公众提供一对一的付费咨询服务。
然而市场的反应并没有那么热烈,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冷清—每个月向我发起线下约见的客户不足5个。这样的客单量,实在不足以让我相信职业规划这件事可以养活自己。我只能将职业规划咨询作为副业,在业余时间开展工作,一边积累咨询时长和经验,一边等待转机出现。
2016年4月1日,知乎推出了文字付费提问产品“值乎”,经一些大V朋友圈转发而引发了刷屏。但我是事后才听说,也不知如何使用。
2016年5月15日,在行团队孵化的语音付费提问产品“分答”上线,你可以用一分钟语音为他人答疑解惑。“分答”在王思聪、李银河、章子怡、周国平等名人的“加持”下,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机会,遂注册成为职场类答主,利用业余时间疯狂答题,迅速进入职场类答主TOP 10榜单,并长期“盘踞”其上。到2017年7月初,我回答了4800多个问题。
尽管“分答”带来的收入非常微薄,完全对不起我竭尽全力的投入,但我仍然感到值得—因为我预判,这种轻量级的微咨询,会成为一对一线下咨询的有力补充。
2016年6月6日,值乎3.0在知乎App中上线,服务形式为付费语音问答。
2017年年初,我开始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分享职业规划相关的知识和见识。认真的回答,慢慢赢得了关注者的信任,陆陆续续有人通过值乎付费向我发起咨询。我意识到,知乎免费的问答可以带来付费的值乎咨询,开始以接近日更的频率答题。
现在,我已经通过知乎付费咨询为1500多人提供了职业规划相关的服务,同时也不断有客户通过知乎找到我,做一对一的职业咨询。
知乎和知乎付费咨询,成了我职业规划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尝试分答、知乎、值乎的同一时期,我一直在经营自己的公众号“安晓辉生涯”,它也慢慢开始为我带来付费咨询客户。
还是在这段时期,在行平台开通了远程通话功能,我的客户不再局限于西安,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深圳、广州、南京等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开始有人约我咨询。
另外,我还以平均一年一本的频率不断写书、出书,图书也不断为我带来咨询客户。
2017年7月5日,我从公司离职,以职业规划师的身份开启自由职业的道路,围绕着个人的职业生涯提供咨询、文章、图书、课程等服务。
至此,历时将近四年的探索、准备和验证,终于结出硕果。我笃定了要将职业规划咨询作为长期发展的职业方向,余生都将围绕着它做事情做服务,为暗夜里的赶路人,带去一点光亮。
这就是我的两次转行。第一次,从技术支持工程师到软件开发工程师,我进入了对我来讲更有挑战和成就感的领域,获得了更好的成长,更多的积淀。第二次,从研发经理到职业规划师,我开始用自己影响他人。
很多见证过我这两次转行的朋友,都觉得我好像轻轻松松就切进了新的领域,并且经营得风生水起。但你看过我刚刚的讲述,就会明白,你所看到的毫不费力,其实背后隐藏了巨大的努力。
而你的转行,也可能会像我一样,要穿越重重迷雾,经历种种不为人知的艰辛。
我愿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