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跟老祖宗们聊聊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大文豪苏轼和他的“怨种”弟弟

【有关于苏轼苏东坡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说说他和弟弟之间的趣事儿。

苏轼的老弟苏辙号称“捞哥小能手”,苏轼被拼命流放,苏辙为了捞哥一路升职加薪,差点当上皇帝,当然了,这只是后人调侃之言,毕竟人家苏辙心里只有哥哥苏轼,对于皇位一点兴趣都没有。

苏辙的一生都在追赶哥哥,除了在学问上追,还要在脚步上追。

他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救哥哥,苏轼的“大冤种”弟弟究竟有多牛?

事情要从嘉佑元年的春天说起,那年春天,三苏在蜀中眉山闭关十几年,终于打算出关组团去京城刷副本,一个科举副本刷完,苏轼苏辙双双进士及第,苏洵也得欧阳修大力举荐,一跃成为文坛大V。

数年之后,父子三人都在朝中为官,嘉佑六年,苏洵自觉身体大不如从前,打算回到眉山养老,临走前他叮嘱儿子:宦海沉浮无定,你兄弟二人要守望相助。

苏辙回答:孩儿知道了。

苏轼也赶忙回答:弟弟说他知道了。】

【苏洵:???老夫是这么交代的吗?】

【苏轼:爹啊,那不重要!】

【苏辙:对,只要哥哥过得好,其他的不重要!】

【苏轼:子由!】

【苏辙:哥哥!】

【其他人:这俩兄弟,又来了!(烦躁!.jig)】

【苏轼兄弟俩的性格如出一辙,而苏辙的人生比他哥哥还要牛,嘉佑年间,苏辙去参加殿试,就做了一件轰动朝堂的大事,当时礼部有一场会试,主要是为朝堂选拔人才,最后一关是由皇帝决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辙说出来一番惊天动地的话。

在答卷中,苏辙竟然大肆批判宋仁宗年老昏聩,声色犬马,并且还宠信佞臣,虽然他说的是实话,但是朝堂上还是一片哗然;为了苏辙的这份答卷,朝中一下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一派认为苏辙为人正直,敢直言劝谏,能指出朝中弊端,不过另一派靠拍马屁上来的佞臣就不一样了,他们指责苏辙对皇上出言不逊,蔑视皇上,应该给他治罪。

这件事在朝野上下争乱不休,宋仁宗气的不得了,却又害怕百姓说他小心眼,最终不情不愿地给苏辙通过了考试,只不过试卷被列为了下等,考完试之后,苏辙就在朝中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不是什么大官,就是负责订正典籍。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苏轼被第一次贬官,而苏辙为了能捞出哥哥,也开始了自己开挂般的升职人生。

1069年,王安石主持变法改革,而苏轼并不赞同王安石的主张,于是他就时常用诗词讽刺新法,朝中有人检举苏轼的行为,虽然这时候皇上并没有公开处罚他,但是这件事也成为了一个开端。

几年以后,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他在上表中说了这么一句阴阳怪气的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意思是说,陛下知道我现在糊涂了,跟不上局势,看到我现在老了没什么作为,只能让我告老还乡了。

他口中的“跟不上局势”,就是指不同意新法的变革,就因为这句话,几个御史台的官员联合上奏弹劾苏轼,这些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于是添油加醋,在宋神宗面前一顿批判,宋神宗知道之后大发雷霆,让人去将苏轼押解回京。

经过一番审判后,原本宋神宗想让苏轼“改过自新”这事就算过了,宋神宗所谓的改过自新,就是让苏轼同意变法,但是苏轼说什么都不妥协,这让宋神宗很恼怒,同时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将苏轼写过的诗都收集起来誊抄了一遍。

鲁迅说过,苏轼本没有讽刺诗,找茬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讽刺诗,苏轼并不知道,他在外为官时,朝中很多人在找他麻烦,他们拿出当年科举刷题的劲头,疯狂翻查苏轼的诗文。

结果在元丰二年的《湖州谢表》中,找到了苏轼怼皇帝的证据,后来又找出了许多讽刺诗,这下苏轼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被关进了狗都不待的大牢,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狱中苏轼以为自己必死,所以跟狱卒梁成说:我恐怕不行了,请帮忙送两首诗给我弟弟子由,诗的大概内容是:子由,咱们下辈子再做兄弟。

而此时苏辙也为了捞哥哥,开始了一路的“升级打怪”。

因为苏轼在当时的名声很大,所以苏轼被定罪后,朝中很多官员都在为他上书请命,苏辙也不例外,为了哥哥的事没少奔波,不过此时他的境遇并不比哥哥好多少,所以足以想见,这时候的苏辙力不从心。

苏辙听到哥哥入狱,急得是嘴巴生疮,怎么捞哥哥呢?他先是写了篇作文,说我哥就是个大嘴巴,其实没什么坏心的,他已经知道错了,我愿意放弃官职,只做个平民,只希望陛下饶苏轼死罪,宋神宗被苏辙感动坏了。

帮苏轼说话的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新法的干将章惇,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他们都知道苏轼本心不坏,最后太皇太后曹氏一锤定音,让宋神宗把苏轼放了出来,苏轼出来表示感激:各位我不一一点名了,都在酒里,都在诗里。

在这些天写奏折的过程中,苏辙突然就明白了一件事,求谁都不如求己,只有自己当上了大官,有了话语权,才能保护好哥哥。

神宗驾崩之后,朝中因为变动,旧党重新开始执政,苏轼兄弟俩因为原先反对变法,因此受到了朝廷的重用,苏辙一路升到了护军,苏轼也再次被启用。

不过不得不说苏轼是个直肠子,一直被贬都是有原因的。

因为朝中那些旧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开始不择手段地打击新党,朝中再次乌烟瘴气,苏轼看不下去了,这难道不是跟几年前新党的做派如出一辙吗?

于是苏轼竟然再次跟朝廷提出谏言,抨击旧党的执政策略,这下苏轼总算是把旧党也给得罪了,苏轼再次被贬官,没了官职之后,再次没有了收入,偏偏苏轼又不是个愿意贪污受贿的人,就是以前正风光的时候也没攒下钱。

他的家中还有十几口子人等着吃饭,上有老下有下,于是苏辙就再次变身“扶哥魔”,开始负担起了苏轼一家子老小的吃穿。】

【苏轼:子由!弟弟!真是苦了你了!】

【苏辙:哥哥说的什么话,这都是弟弟应该做的!】

【苏轼:子由!(眼泪汪汪.jig)】

【苏辙:哥哥!(眼泪汪汪.jig)】

【宋神宗赵顼:鸡皮疙瘩掉一地!你们两个能不能不要这么多戏!】

【王安石:就是就是!你苏大贬哪那么多戏!】

【苏轼:王老匹夫!】

【王安石:苏大贬!你...】

【宋神宗赵顼:都给朕闭嘴!(扶额叹息.jig)】

【苏轼&苏辙&王安石: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