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力#1:审辨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各种采访中,我总是会问受访者他们认为职场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以及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必备技能是什么。尽管表达方式不同,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提出好问题的能力。提问被认为是审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在大多数雇主和商业咨询顾问看来,提出好的问题、审辨和解决问题是不分彼此、相辅相成的。因此,它们三者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全球“知识经济”下的第一个生存力。这三种能力也能有效地帮助孩子们参与到民主事务中来。
凯伦·布鲁特(Karen Bruett)在戴尔工作,主要负责K-12教育的战略性商务拓展。她也是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12的前任主席。该组织的建立是为了重新定义知识经济中的“精准”。与凯伦的谈话让我开始理解审辨与解决问题在当今职场日趋重要的原因。
“在进入21世纪之前的20年里,企业的工作组织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布鲁特解释说,“在过去,大多数公司都有繁杂的管理层级,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员工们术业有专攻。但放眼望去,今天的任何一家公司都在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不同部门和小组之间会在同一个项目上相互配合,进行大量的合作。从前你的专业背景决定了你的工作内容。而现在是团队所要完成的任务、亟待解决的问题或你想实现的目标定义了工作内容。整个团队必须找出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固定的解决方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我们需要一线员工发挥审辨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团队有效地运转起来。毕竟没有人能告诉他们具体步骤,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琢磨。”
在与布鲁特交谈后不久,我与安玛丽·尼尔(Annmarie Neal)聊了很久。她是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人才管理部门的副总裁。思科系统是网络设备和网络管理领域里全球领先的供应商。和布鲁特一样,安玛丽也认为在她的公司审辨思维和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能力。不过对于这两者的重要性,她的解释略有不同:
“彼得·圣吉(Peter Senge)认为,现在,学习型组织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为今天的组织需要处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流。13员工们需要筛选大量的信息,判断出信息的重要层级,摒弃无关紧要的信息。不具备审辨能力的员工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审辨思维一直是学校里的一个热词。尽管教师们常年把审辨思维的重要性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审辨思维究竟是什么,或者如何教授和考查审辨思维。这背后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新的州级考试,甚至像SAT和ACT14这样的大学入学考试并不考查学生的审辨思维。因此,我想听听尼尔会如何定义审辨思维,以及她认为审辨思维在实践中的呈现方式。我很好奇,跟我曾接触过的教师们相比,尼尔能否给出一个更清晰更具象的解释。
她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找出问题、厘清情况、深入核心;要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我们需要从宏观而系统的视角看待问题,不能仅凭表象就轻易地做出判断。”
“审辨思维也是一种追本溯源的好奇心。有审辨思维的人会去思考为什么一件事是重要的。”接着,尼尔抛出了一个思考清单:“关于一件事,我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有哪些背景信息?其他人怎么看?所有的情况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可以用哪些框架和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然后会得出哪些不同的结论或成果?”
尼尔最后总结说:“现在美国企业的其中一个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个‘扁平的世界’需要我们怎么做,而不是‘老祖宗几个世纪来都是这么做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抱着学习的心态积极地应对困难与挑战,而不是故步自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我们需要的是好奇心,而不是对自己说‘我已经知道答案是什么了’。昨天的方法解决不了明天的问题。”
尼尔在几所大学任教多年,所以我也咨询了几个和教学有关的问题。一个是她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个是学生能否按照她提到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说句心里话,我对于学校并没有在教孩子们如何审思明辨感到忧虑,”她义愤填膺地回答我,“在大学教书时,我发现学生们根本不会审思明辨。审辨思维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这不是随随便便在一个学期里就能掌握的能力。我学的是心理学,之前做过一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了解到,孩子们一旦有了抽象思维,就应该开始练习审辨。如果孩子们常年使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那么大学很难教会他们用多元的方式来看问题。学校应该鼓励孩子们带着好奇心看世界,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学生们需要知道探究的流程。”
“你对高中教师有什么建议吗?”我问她。
尼尔斩钉截铁地说:“扔掉课本吧!教科书里没有孩子们需要的答案。答案都在课本以外的地方。我们面对的问题一直在改变,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我们还得重新思考和设计一下评估方式。”她还补充道,“考试结果的确会给予我们引导和方向,可问题是我们的考纲从一开始就偏航了。”
在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们眼中的职场素养与生存力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不过,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来自高科技领域。其实,这是我有意安排的,因为我觉得科技公司往往走在最“前沿”。它们不仅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在经济增长速度和创造新工作的速度上也走在各行各业的前列。提到创造新就业,我指的不是一般的工作。这些公司正在创造的是一些收入较高的岗位。我们希望把这类工作留在国内,留给美国的年轻人。因此,我认为,这些公司期待年轻人具备的素养是美国教育所要特别关注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会去高科技公司工作。因此,我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对各行各业来说最重要的素养。
马克·马多克斯(Mark Maddox)是联合利华(Unilever)食品部门北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联合利华是众多国际知名的食品、家庭卫生和个人护理品牌的制造商。2006年11月9日,他去到肯塔基州戴维斯县,以嘉宾的身份参与了一场专题讨论会。这次的专题讨论会由地区教育联盟(Regional Alliance for Education)主办,而马多克斯需要和其他嘉宾一起讨论如何培养合格的劳动力。马多克斯提到,在他的公司里,蓝领、流水生产线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与布鲁特的总结惊人地相似:
“25年前,管理人员占所有劳动力的16%,行政人员占12%。而今天,管理人员占5%,行政人员占3%。1991年,我们走上了‘持续改善’15之路。在那之前,员工打卡上班时,主管会告诉他们具体的工作任务。但1991年之后,管理层向扁平化发展,这就是职场的核心巨变。这个巨变背后有很多的原因,比如,经济、效率等方面。管理和行政人员属于间接劳动力,他们不在制造的一线。直接劳动才能为产品增加价值,所以为什么不直接利用一线工人的智慧和能力来完成所有的工作呢?这就是现如今我们转型的方向,也是业内很多企业迈向的方向。今天,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自我引导、持续改善和团队合作。”
“这些变化要求新时代的劳动力具备新的能力,”马多克斯继续说道,“我们需要能自我引导的一线生产工人、小时工。他们要么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么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培训学会快速思考,为棘手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找出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再需要一名主管来发号施令……这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寻找一类新员工:他们有审辨思维、创造力,能熟练地进行机械操作,还能始终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新想法。我们的劳动力和业务要想在当今的全球环境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些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的竞争者不再是附近的城镇,而是印度的班加罗尔。现如今的竞争是全球性的竞争,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台下既有企业管理者,又有社会和教育领导者,马多克斯并没有提到其实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缺乏审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说到,在联合利华近来录用的流水线工人中,越来越多的人受过高等教育,有的人甚至拥有硕士学历。
我还与两位零售业的高管交谈甚欢。这两位希望不要透露他们的真实名字,因为不想向竞争对手透露公司自行开发的一些创新的员工培训方案。他们公司最看重的素养,与其他人告诉我的完全一致。经理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呢?面对我的这个问题,他们中的一位,我们就叫她苏珊吧,对我说:“我们过去五年关注的重点是思维能力,以及情商。具体来说就是能否与他人互动、共情,能否另辟蹊径,是否敢于在团队中提出想法,并与他人互相配合把想法付诸行动。”
“你能具体说说思维能力指的是什么吗?”我问。
“有思维能力的人不会局限于眼前。他们能跳出现在,放眼未来,纵观大局,把一个个发散的点串成一条线。”苏珊解释道,“相较于线性思维16的人,我们要找的人既能提纲挈领,又能从细节入手整合大量的数据。”
苏珊的话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一项全美问卷调查。这项调查由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与其他三个全美商业组织联合赞助开展,收集了400多家雇主的意见,旨在了解新员工的工作能力。研究人员的问题围绕着高中、两年制大学和四年制大学毕业生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和素养而展开,比如,雇主最看重哪些素养,以及雇主如何评估年轻人对这些素养的掌握情况。其中一个特别有趣的问题是:五年后,员工最需要具备的素养是什么。调查得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参与调查的近80%的雇主表示,五年后,高中毕业生最最需要掌握的是“审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还发现,将近70%的雇主认为他们录用的高中毕业生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艾伦·熊田(Ellen Kumata)是坎布里亚咨询公司(Cambria Associates)的管理合伙人。她为《财富》世界200强公司的高管提供咨询服务。艾伦告诉我,如今各行各业的管理者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和客户谈话的时候,”她说,“他们提到的挑战是:面对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我们如何下手?我们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或从头思考,甚至从根本上打破常规。我们不能再循序渐进地迭代产品了。这样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市场变化得太快,大环境变化得太快了。”
“《财富》世界200强的公司每天都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全球化的挑战、用人和招聘的挑战,”熊田继续说道,“公司高层无所不知!他们可以自行解决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早已不切实际了。管理层希望员工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同样也需要强大的分析能力。你的心思得缜密严谨:检验你的假设,不止步于表象,不要先入为主地做判断。”
和其他受访者一样,熊田认为提出好问题是审辨思维的一种体现。“你必须花时间去思考和准备下一个问题。你必须了解怎样问出正确的问题、非线性的问题、不按常理出牌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才能让你更上一层楼。”
与罗伯·戈登(Rob Gordon)交谈时,我发现现在就连讲求服从命令的军队也越来越看重审辨思维了。戈登2006年从陆军退役后,便开始在城市年(City Year)工作。城市年是一个美国青年服务组织,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参与社区服务17的机会。戈登曾被派往德国担任野战炮兵军官,还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了研究生课程。他在克林顿的总统任期和小布什的第一个总统任期里两度获得白宫学者18奖学金。在他以上校的军衔退役前,戈登的最后一条履历是在西点军校担任了8年美国政治学专业的主任。我问戈登,自他1979年从西点军校毕业以来,陆军军官的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大环境变了,军队的职能变得更多元了。我们现在要参与重建工作,做好应急准备,等等。军队开始认识到世界是不确定的,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个观点已经成为西点军校培养领导力的核心思想之一。指挥官要能够在蓬勃发展的全球化大环境中运筹帷幄,要适应不断缩短的作战距离和反应时间,也要在不同的文化中工作,更要面对新的核武器大国以及各种文明的冲突。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西点军校的培养策略就发生了重大转变;顺应时代发展,军队需要的是有更强适应力的领导人才。我们减少了工程学的课程,增加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语言课程来增强学员思维的灵活性、应变能力,以及审辨力。”
接着,我问戈登他提到的审辨是什么意思。戈登的回答与安玛丽·尼尔的非常接近,但提及一个独到之处:“审辨力包括用抽象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制定和执行解决方案的能力。审辨力强调的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审辨力的人能熟练地使用一个框架来识别问题、分辨假设和事实、获取信息、寻找替代方案。审辨力的另一个重点是不要孤军奋战,要和持有各种观点的人打成一片,因为这些人可以帮助你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在团队中共同发展领导力(Team-based leadership)。”
在团队中共同发展领导力这个表述我闻所未闻,它一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与我交谈的所有人都强调了团队合作这个核心素养。当然,团队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众所周知,在今天的美国社会,几乎所有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团队中进行的。我是说除了教育领域之外的所有工作。我回顾大家提到的团队工作、合作,以及革新领导力,想着想着,脑海中便浮现出了第二个生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