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陶渊明的人生
第一章 家世与著作
一、寻阳陶氏始迁祖陶侃
在中国古代要认真透彻地看一个人,一个有效的老办法是查他的三代。这种血统论气味甚浓的举措看上去似乎有点荒谬,而在那时却自有它的道理。古代的上层人物成功人士,可以庇荫他的后代,长则五世,一般只能到三世。即使时至今日,大人物也还可以让他的下一代或下两代享受其恩泽,人们也都认为正常,而不以为怪。普通百姓非成功人士的后代,就只能靠自己去奋斗了。
英雄固然不问出身,而富贵的先辈总会泽及若干后代。
所以,当我们来研究中古大作家、寻阳(后一作“浔阳”)人陶渊明的时候,首先就得来考察他的曾祖父陶侃,其人乃两晋之交的风云人物,建立过很大的功勋,后来封长沙公,官至东晋大司马,堪称位极人臣。《晋书·陶侃传》说他“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后遂成为寻阳陶氏的始迁祖。
陶侃的一生丰富多彩,颇有戏剧性。他打过鱼,稍后从很低级的小吏当起,卖力地工作,磨炼出很强的能力,同时低三下四地巴结各路高人,以求得提携。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获得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刘弘手下的长史一职,登上了政治舞台。刘弘是两晋之交的要人,他早年与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为同窗,于是得以很早进入政坛,勋德兼茂。他很看好陶侃,不断加以提携,陶侃跟上了这位贵人,这是他能够发迹变泰的重要条件。而两晋之际政治军事上的混乱局面,也正为陶侃的英雄事业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用武之地,让一个“亡国之余”的穷小子一路升迁到最高级的武官。张昌之乱、陈敏之乱、杜弢之乱、王敦之乱、苏峻之乱,东晋王朝建立前后充满了动乱和灾难,而在平定这些动乱的过程中,陶侃建立了一系列了不起的功勋,最终成为东晋王朝的重要柱石,也开启了寻阳陶氏辉煌的历程。
陶侃手握重兵,又大有本事,也并非毫无野心,《晋书·陶侃传》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记载道:“……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所谓“折翼之祥”据说是他的一个旧梦,“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及寤,左腋犹痛”。由此可知陶侃亦曾颇有不臣之志。
东晋时代由于司马氏皇权甚弱,做过升天之梦的一向有人,除了民间的草莽豪杰之士而外,即使是朝廷命官,如先前的陈敏、苏峻、王敦者流也都早已有过割据或篡取中央大权的行动,后来的桓温和他的儿子桓玄更演出了轰轰烈烈的连台大戏。此皆形势使然,不足为奇。在两晋之交那样的乱世里,谁进天门不行啊!
但是等到陶侃有本钱做这样的弥天大梦时,他已经很上了年纪,自己也明白已经来不及采取什么行动了。所以他在去世前不久向朝廷交还了兵权,还上了一份显得很是政治正确的表,后来大家也都称颂他功成身退的高尚品德。
这里发人深思的是,既然陶侃并未采取任何逆天的行动,人们又何从得知他的内在宏图,以至于连史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呢?详情现在自然无从得知,但可以推测,他的有关言论业已有相当的数量和质量,连朝廷的史官也颇有所知了。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后人对陶渊明政治态度的归纳和追溯,如《宋书·隐逸·陶潜传》中所说的“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是何等离奇。陶家没有那种“忠君”的基因。
恰恰相反,后来陶渊明对桓温(陶渊明外祖父孟嘉的府主)相当敬重,他又曾经仕于桓温之子桓玄,稍后对于桓玄取代东晋建立自己的“楚”政权未尝表示过反对,却寄予了许多希望;再往后他对晋、宋易代大体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只是对宋武帝刘裕个别做法不甚以为然。诸如此类,似乎都与他的家族传统不无关系。
陶侃的子女甚多,有子十七人。老爷子一死,家族里争夺遗产的大战立即开始。陶侃死后,由于其第二代中居长的陶洪、陶瞻已先死,长沙郡公的爵位以及其他主要遗产本来应当由世子(法定接班人)陶夏继承,但他的弟弟陶斌率兵来抢,陶夏同他火拼,把他杀掉,而他自己也很快就死了。陶家的官二代们闹得太不像话了,朝廷不得不出面来干预,《晋书·陶侃传》载:“及送侃丧还长沙,夏与斌及称各拥兵数千以相图。既而解散,斌先往长沙,悉取国中器仗财物。夏至,杀斌。庾亮上疏曰:‘斌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亮表未至都,而夏病卒。诏复以瞻息弘袭侃爵。”陶侃留下的这个长沙郡公的爵位,陶夏及其直系后代已经不能继承,朝廷另给了陶瞻之子陶弘(第三代),而本可坐享爵位的陶夏之子陶淡从此隐入深山,远远地离开了名利之场。《晋书·隐逸·陶淡传》的下一篇就是他的远房侄子陶渊明。
陶侃大量后代中的陶茂是陶渊明的祖父,其人官至武昌太守,见于《晋书·隐逸·陶潜传》。陶茂有一个儿子是陶渊明的父亲,据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引据陶茂麟《家谱》所记,其人名逸,官至安城太守;而现存民间所藏陶氏宗谱,或谓其人名“敏”,官至姿城太守。记载虽略有出入,但其人曾任太守一事则一致,应当是可信的。陶渊明说过,他的父亲“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命子》),前一句表明其人曾登仕途,后一句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意谓或出仕或下台,都无所谓。看来可知陶茂或陶敏其人当官的历程比较曲折复杂,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陶侃留下的“君子之泽”已经渐趋枯竭了。
在中古时代,凡祖先中有几代人当大官,家族有相当的文化传统,就称为世族或士族。这两个名词含义稍有不同,前者指其世代为官而言,后者则指其家族富有文化。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两者互相推动,所以颇近于同义词或近义词。当然,世族或士族也总是处于不断地升降变化之中,有原无多少根基、后来发迹变泰而成为某一高门之开山始祖者,例如陶侃就属于这种类型。这一代人本人的出身不能算世族或士族,而其后代则可以算。有原为高门而式微衰变者,如果衰变过久,其后代又不能算世族或士族了。在先秦,“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下》);到中古,已经保不住五世,一般只能庇护一两代,所谓“富不过三代”,所以即使是世族或士族的家族也得不断推出杰出的人才,才能持续发展,历久不衰,如王、谢二族是。
寻阳陶氏是一个显赫而庞大的家族,陶侃的后代中有不少人得益于他的庇荫,陶渊明因系旁支小辈,受益不多,但也未尝不蒙沾溉,而感情上的联系尤为密切。他的曾祖陶侃乃是本朝的顶级高官,而祖父、父亲两代又连续出任郡守一类官员,其家族有相当的文化传统——陶渊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曾经自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由此也可见其家族的文化传统。陶渊明的出身应视为世族,不过他这一脉已经渐趋衰弱了。
总之,要在不太远的世系上有人获得相当高的政治地位并能维持住这种地位,家族和本人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才有资格列于世族之林。曾经有人因为陶侃并非世族出身而否认陶渊明的世族出身,那未免将世族的概念理解得过于僵硬,颇近于绝对的血统论了——这在古代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