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做队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

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你观察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能看得很清楚。小朋友是天生的学习者。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你不让他学都不行。他让你给他讲绘本故事,你讲20遍了,他还让你重讲。“妈妈,睡觉之前再给我讲一下小猪佩奇的故事。”你哪一句话说错了,他马上纠正:“那句话不对,不是这么说的。”他能把这个故事背下来,但他还需要你不停地给他讲。

孩子学习最初的动机都是内在动机。因为一个人要活下来、要成长,需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学会基本的技能。任何一个生命,不仅仅是人类,一头猪、一只狗在小的时候也要不停地学习,才能活下来。小孩子经常问:这个字是什么?天为什么是蓝的?鸟为什么会飞?小孩子天生都是特别爱学习的人。那后来为什么不爱学习了?因为成人希望他们学得更好,所以增加了很多外在的强化,把内在动力搞没了。

孩子一上小学,家长就觉得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玩耍变得不重要了。家长规定他如何学习,要评估他的学习,学习好了就在他的脑门上贴小红花,表扬他;学习不好就批评他,罚他重写多少遍。这叫作外在强化。孩子都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这个内在动机本身很强大,可当成人加了很多外在动机给他后,就会出现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都在证明同一个规律:外在强化的增加会逐渐把内在动机转化成外在动机,而当外在强化因遵循边际效应而逐渐失去效能时,外在动机下降了,内在动机也下降了。这是一个在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领域非常强大的心理学理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可惜,违背规律开展教育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1.学习本应该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内在动机

在学习上,我们发现外在动机逐渐增强的过程,就是内在动机不断消退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学习动力逐渐转移到外在——如何在小伙伴当中表现得更优秀、如何得到老师和爸妈的表扬、怎么避免被惩罚、怎么避免被嘲笑、怎么避免挨打挨骂。这些外在的强化如此强大,以至于孩子越来越为不断增强的外在动机而学习,结果,他与生俱来的学习内在动机就越来越少了。

如果外在动机能一直保持强大的驱动力,那也是可以的。但是事实上它往往是做不到的。因为外在的强化力量,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一定会越来越弱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你在他脑门上贴个小红花,他就兴奋得不得了。如果被贴了两个小红花,那他一天都很开心,都会听话、认真学习。可是等他上小学以后,你说等他作业做好了,再给他脑门上贴小红花,还管用吗?外在的奖赏效用是在不断下降的。不管你用多么厉害的招,最后这个效用都会下降,对他没有吸引力了。外在的强化不断消退,内在的动机又被拿走了,孩子就越来越没有学习的愿望了。以至于超过30%考进北大的新生——这些都是12年基础教育的成功者,走过独木桥的胜利者——也觉得没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我有一个同事是北大毕业的,她说,她一生的努力都在考上北大那一刻耗尽了。他们完全是为了爸爸妈妈和老师去学习,而不是为自己。12年来,他们只是为了爸爸妈妈和老师假装在学习,只不过他们装得很好,假装学习也学到北大去了。但是,接下来的人生路怎么走?进了北大没有用,因为他们对学习已经彻底丧失了兴趣,觉得这个东西没有意思。所以,保护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有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讲述了外在强化与内在动机的关系。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老人。老人退休以后,独居在家里,喜欢清静的生活。他家楼下有一片空地,孩子们每天放学后,总到这里拿废旧的易拉罐、破瓶子和破脸盆扔来掷去,很吵闹。老人听到这些声响觉得很烦,就下去理论,让他们不要在这里玩耍。孩子们觉得,这又不是你家的地方,凭什么不让我们玩?就玩,你又能怎么样?老人说,你们不是喜欢玩吗?那好,我们来点刺激的。你们谁如果能用瓶子打中30米外的那个盆,我就奖励他10元。孩子原来只是在随意乱玩,现在有奖励了,那当然玩得更起劲了,都跃跃欲试,谁打中了都可以从老人这里拿10元。一会儿钱发完了,老人说,今天游戏就到此为止,明天我们不见不散。孩子们都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老人说,你们太厉害了,打中率太高了。我没有那么多钱,今天打中一次只能发5元。孩子们觉得5元也可以,所以还接着打。第三天,老人一次只给3元,大家还是很踊跃。第四天,老人一次只给2元。第五天,只给1元。第六天,5角。孩子们虽然还在玩,但是显然没有当初热情那么高了。就这样,钱数逐渐递减下去。终于有一天,老人跟孩子们说,我没钱了,以后再也不会为此发钱了,你们爱玩不玩吧。孩子们觉得这太无趣了,你不给奖励谁愿意陪你玩这个?孩子们从此再也不来这里玩儿了。老人也过上了清静的生活。

其实,这个老人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玩的内在动力成功地转移到了外部,然后逐渐取消掉。孩子一开始玩只是因为开心,后来老人给他们发奖金,他们就变成了为了这些外在奖赏而玩,等外在奖赏削弱或者没有了,孩子们玩的理由就没有了,因此就不玩了。有多少父母和老师,都在做这样的事儿。孩子在这儿学习特别开心,你说不行,我要给你外在奖赏。慢慢地,外在奖赏的吸引力下降了,孩子不在乎这个东西了,到那时,孩子的学习动力也就没有了。

2.不要让“外在动机”伤害了你的孩子

我的孩子已经成人,我可以把自己从家长的身份中剥离出来了,可以更自由、客观地来看待家庭教育这件事。我特别想为00后发声,真的想帮帮他们,否则这批孩子当中的一些人会走很多弯路。不是家长和老师不好,而是时代变了、孩子变了,家长和老师却还没变,因此就由助推的力量变成了阻碍甚至伤害的力量。我看到的最有希望的一代人是00后,他们出生就不贫穷,成长中就有智能机,青春期就看见中国GDP稳居世界第二,信心和视野绝对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时间、睡眠、健康、心情、社交全部被控制和破坏了。家长和老师不要把他们逼到特别低效、无趣的生活当中去,剥夺他们人生的乐趣、意义感和可能性。

虽然我是学心理学的,但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也踩了很多坑,留下了很多遗憾。我跟所有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一样,很蒙,没有经验,也被这个社会裹挟着做了很多事儿,回想起来发现是不对的。如果能重新来过,我一定会用我的专业把父亲这个角色做得更好些。现在我已经错过了,就希望把我的遗憾和教训分享给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我原来的工作是在教育局,当地教育系统的人都知道我,并且都想让我的孩子去他们学校。不是我利用工作特权去选学校,而是我的孩子去了哪所学校,都可以成为他们学校的宣传点。所以我孩子2岁时,幼儿园、中小学就来跟我预订了,有的私立学校说你孩子要来我校,我们不收任何学费。如果在我当时工作的那座城市上学,女儿一定可以上最好的学校,老师、校长也一定会对她格外关照。

可惜没有等到我女儿在那座城市上幼儿园,我们家就搬来上海了。我不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了,也不像原来一样在当地有影响力了。我们单位自己的幼儿园其实还不错,很多人想办法把孩子送进来。等我把女儿送幼儿园之后,才发现这所幼儿园不是我喜欢的。因为幼儿园要教珠心算、数学、外语等,是个数学特色幼儿园。我不希望那么小的孩子就学这些,于是女儿在单位幼儿园待了三个月,我就把她转到了一所私立幼儿园。因为那个园长说,你放心,你让孩子来了之后,我们保证不让她学任何东西。我觉得这个很好,只要孩子玩好、开心就行了。千万别为家长的脸面选最好、最有名的学校,而要为了孩子的发展去选最适合他成长的学校。

但是,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当年让孩子去一所不学习学科知识的幼儿园是对的,给了孩子一个可以充分玩耍的童年。上幼儿园期间,我女儿看别的小朋友上各种特长班,看人家弹钢琴很羡慕,说她也要学钢琴,还说了好多次。我说,不行。她妈妈说,如果女儿喜欢,就买台钢琴让她学呗。我说不让她学。如果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我觉得没问题。但是很多家长的心理很古怪,因为钢琴很贵,请老师很贵,一旦孩子开始学钢琴,家长的心态就变了——把它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必须完成的事业了,而不是作为孩子的一个爱好。既然投入这么大,就希望孩子有所成就。怎么衡量呢?就是考级。人家都考了十级,你为什么只考了三级?这事就比较麻烦了。实际上你明明知道钢琴不可能成为孩子的专业,你也没有想过让他成为像郎朗这样的人,却逼着他不停地考级。

我一个学生的女朋友,原来是某省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她妈妈和阿姨全都是钢琴老师,她后来也进了中央音乐学院。有一次我到北京,他们请我到家里做客。有件事让我觉得特别奇怪,他们家里竟然没有钢琴。他女朋友说,她虽然在音乐学院读书,但不是学器乐的,而是学声乐的。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愿望,要把那台钢琴砸了。现在自己有家了,绝对不会碰钢琴。因为她一看到钢琴,就被唤起很多特别痛苦的回忆。她小时候坐在钢琴前,妈妈或者阿姨拿一根筷子,她只要弹错一个音就会被打一下。学琴的经历就是她的心理创伤。

我没有能力把我女儿培养成全省第一名,即使有这样的能力,如果最后是这样的结果,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坚决不同意她学钢琴。我说你要是喜欢乐器,这样吧,我给你买一个鼓,都是乐器,闲着没事敲一下,你喜欢敲就多敲两下,不喜欢敲就不敲了。这个绝对是业余爱好,我也不太把它当成一件事。当然我女儿不喜欢鼓,最后退而求其次,学了古筝。我们跟古筝老师说,我女儿来学古筝,但是不考级,只是当一个业余爱好,让她会弹几首曲子就行了。老师说不考级她不知道怎么教。后来我女儿学了一段时间,大概考了七级吧,上初中就停下来了。现在还好,闲着没事就把古筝搬出来弹两曲。她会把她喜欢的歌曲改编成古筝谱子弹一弹,我觉得那就挺好的,只是当成娱乐。没让女儿学钢琴,我觉得是很对的,因为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看到过太多因为学钢琴而陷入痛苦的孩子。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家祖上八辈,就没有出现过音乐上有天赋的人,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社会资源,所以我不认为我能把我女儿培养成音乐方面很出色的人,最多是一个爱好。玩玩就好,不要太当回事儿。

3.家长的执念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我女儿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很小就拿笔到处画,我们家墙壁只要跟她身高差不多的地方,全都被她画满了。不只是墙上,还有床上、桌子上、门上、被单上,你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画的,也不知道那到底画的是什么,都是稀奇古怪的符号。我想既然她这么喜欢画,就给她报一个美术班吧。于是在杨浦区少年宫报了一个儿童画班,每天带着她过去。孩子在里面学画画,我就趴在门上看她在学什么。老师教蜡笔画,过来在她的绘画本上画一个方形或者圆形,让选一个最喜欢的颜色涂满,涂均匀,不要涂到框子外面。我女儿三下五除二就涂完了,跑到前面交给老师说:“老师,我涂完了。”老师说:“你这涂的是什么东西呀?我不是让你涂均匀吗?你看你这个一点都不均匀。我告诉你不要出这个框,你这很多颜色都出框了。你回去重新画。”我女儿觉得自己画得很快,为什么老师不表扬还批评她,坐在那儿非常不高兴。想了一会儿,她自己拿一根红色的蜡笔出来,在画旁边打上一个100分。老师过来一看:“谁让你自己评分的?画这样还100分?你不许这样。”老师把我女儿一通训。我看了以后对我女儿说,以后我们不要到这儿来学画了,回家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觉得这种学画画的方式是一种摧残。女儿将来又不做油漆工,干吗要把这个圈涂均匀?涂均匀跟画画有什么关系?所以女儿后来再没接受过任何美术培训,自己喜欢就画。

人生路很长,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做得很成功,反而有特别多的遗憾,也跟我女儿道歉过很多次。女儿很大度,说不要太当回事,都过去了。但我自己还是很遗憾,虽然是学心理学的,但那些禁忌我基本上都犯过,教育孩子的坑也都踩过。不过能够聊以自慰的是,我首先能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哪怕晚一点,还是能觉察到,能反省,没有变本加厉地持续伤害孩子。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成功的地方不是我做过什么,而是我没做什么。我从来没有支持过我女儿学画画,到现在都还不太支持。我唯一做得好的地方就是没有撕她的画,没有阻拦她,没有认为她画画是不务正业,没有向老师告状。孩子上自习时画画被老师发现,被没收画本、批评教育、找家长。我到学校向老师道歉,把画本要回来,但是没有大发雷霆把画本撕掉。我把画本还给她,只是告诉她不要太嚣张,在学校里要偷偷地画,不要在课上明目张胆地画,这是对老师的挑衅,不要这么做。

在女儿上高三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绘画会成为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高二的时候我曾经跟女儿讨论过艺考。因为艺术专业文化课分数线相对低,很多完全不喜欢美术的人,为了考上大学,就学点素描和色彩。我跟女儿说,要不给你报一个艺考培训班?女儿说不要。因为她画动漫,对油画、水彩、素描完全没有兴趣。

我从来没有逼她上过培训班,没有支持过她画画,但我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也没有阻止她画画。女儿去日本考大学的时候,7所院校发来录取通知书,其中也有心理、旅游管理和金融专业。我说,不行就学心理学吧,老爸这边心理学领域有人脉资源。女儿反问我,你觉得读心理学我有必要去日本吗?一句话就问得我没话说了。我想也是,读心理学就没必要去日本了。日本的动漫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准。女儿最后决定读动漫专业的时候,我也同意了。对她说那就去见识一下吧,等大学读完,动漫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再找一个别的专业,把画画当成业余爱好就行。

现在看起来,画画也可能与她终生相伴。她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值得欣慰的是,我从没有用外在的动机去污染她内在的力量。她从小到大都没有参加过画画比赛和评奖,所有的画都是因为自己开心和喜欢而画,上大学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训练。所以她不管是在动漫公司实习还是到日本动漫大学读书,都跟别的同学不一样。别的学生学过素描和色彩,都是有基本功的;她什么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喜欢。只有喜欢的好处是,没有临摹过,没有按套路画过东西,这反而给她预留了更大的潜力空间。日本学生的动漫基础是非常好的,在他们年级的动漫大赛中,她照样拿到第二名,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局限。她在两家公司实习过:在第一家公司,她实习一个月后自己就能独立承担项目,作为主创设计一套卡牌,主要人物、场景和基本规则全是她定的,其他成员帮她上色和勾线。那个时候她还只是一个小高中生,动漫公司的创作人员都是美院毕业的,并且在这个行业干了很久。她刚到那家公司时发现,绝大多数画师是把别人画好的元素拿过来改一下,或者取一部分重新拼接。她当时特别不理解这件事,动漫公司怎么这样?你不是原画师吗?这个应该是你原创的呀,你怎么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改一下、拼一下就当成自己的东西了呢?当时她还不会用Photoshop这个软件,但动漫公司因为她的原创能力非常强,很快就让她做主创了。

第二家实习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做动漫连续剧的。她去了一个月以后,第二女主角就由她来设计了。第二女主角的角色形象三视图,包括所有服饰、造型、使用的器具全部是由她原创的。我女儿去日本读动漫大学之前问我,老爸你现在一个月工资是多少呀?我说就是一个普通大学老师的收入呀。她说,你知道吗?我从日本读完书回来,起薪就比你高很多。她心里特别有底,因为她都见识过了。

在这里,我也特别建议孩子在读大学前实习。现在的孩子都是到了大三、大四才开始实习。很多孩子大学读得一脸蒙,你问他为什么读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将来需要什么技能,什么东西重要,什么东西不重要,他都说不清楚。因为有这段实习经历,女儿就知道她的专业能力在公司里大概对应的职级和薪资,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所以我特别鼓励家长动用资源,争取让孩子在读大学之前,去做一些相关专业的实习,这对他大学选择专业特别有帮助,他对那个行业也会有更深的洞察和了解。

有很多父母认为,金融行业很好,要让孩子学金融,或者学管理、计算机。结果学完以后,很多孩子这辈子都不会从事这一行业,即使干这行,也干得很痛苦。家长不要硬逼着孩子做什么,并不是哪一行前景好就让他做哪一行,而是要让他先去看看,多见识一个行当,就多一次机会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路要自己走,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我们不一定帮得上孩子,但最好别害孩子,别因为我们的某种执念害了孩子。

4.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学习动力来自孩子的情绪脑。情绪脑在大脑的边缘系统,是学习的发动机,是星火燎原之地。这团火要是点起来,孩子就会势不可当地走向学习巅峰。

70后、80后家长都有一个学习的外在动力,叫作“知识改变命运”。事实上,当时确实有很多人通过读书考学,从农村来到城市,从社会底层上升到中产阶级,真的改变了命运。但是你现在跟00后、10后的孩子说,好好学习,读书能改变命运,孩子就会说,我命运挺好,为什么要改变?当年,学习好就一好百好;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普及了,大学文凭已经无法改变命运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好好读书呢?读书是为了让孩子对天地、对众生、对自己有更多的看见;为了与古今中外优秀的灵魂相遇;为了增加自己的见识、视野、对生命的感知力;为了活得更加自由而有尊严,活出生命的光彩。学习的动力应该来自孩子的生命本体,而不是来自外在的赞赏和惩罚。外在奖惩会导致孩子内在学习动力减弱。家长想通过奖惩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但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现在不只是学习差的孩子没学习动力,连学习好的孩子也缺少学习动力。

那么,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来自哪里呢?主要来自孩子大脑自我奖赏回路的激活。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情绪脑学会了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奖赏,通过唤醒情绪脑,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的分泌,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了全情投入的快乐,这样的孩子就真的成为无敌的、不可战胜的学神了。

当我们开始用外在奖惩来操控孩子的学习,让他们为外在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他们一开始是喜欢的。但是当奖赏的力度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逐渐减少,伴随学习而来的批评和斥责不断增加时,学习就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只有父母把外控的权力和资源逐渐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控,学习的闭环才会形成,学习的小宇宙才会爆发。

如果孩子是为了父母、老师而学,那么他们就是学习的打工者,能偷懒就偷懒,能旷工就旷工。如果孩子是为了战胜同学、得到表扬而学,他们就是学习的投机者,赢了就接着干,输了就落荒而逃。如果孩子是为了满足好奇、发现秘密而学,他们就是学习的探索者,自设目标,自定步骤,自我奖惩。

所以怎么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呢?我建议:

第一,一定要丰富。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是孩子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一个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甚至可能不是培养这个学科兴趣爱好的最佳方式。过去要想学一门学科,只能通过书本,现在不是了,现在我们获得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渠道都极其丰富。

比如,想提升语文,很简单,就是加大阅读量。看杂书、看闲书,看什么书都行。开卷有益,只要爱看书,保证能提高语文成绩,不管是阅读理解、文学常识、鉴赏还是写作。再比如,想改善数学成绩,随便做一个跟数学有关的建模项目,比天天写作业效果强多了。因为他要做这件事,就要自己去主动获取资源,自己解决问题。心理学中比较难的一门课程是统计学。大学心理统计怎么学?背公式、学原理、做题,然后考完试都忘了。应该怎么学?我以前学心理统计的时候,就去研究血型跟性格的关系。通过设计实验、编问卷、做相关调查,得到数据,之后再进行各种统计分析,课题做完之后对统计就很熟了。这就是在做中学,在学的时候就能看到它的价值和意义,看到它的作用。

第二,要有意思。尤其对95后和00后而言,没意思的东西都没价值。不管你是商品、公司,还是工作。当年马云成立了一家叫蜂鸟的芯片公司。阿里巴巴旗下的品牌名称基本上都是以小动物命名的,包括天猫、蚂蚁、河马等。结果马云去了一趟非洲,回来改主意了,不能叫蜂鸟,应叫“平头哥”。平头哥其实是生长在非洲的一种动物,叫蜜獾,性格非常霸道,可以和狮子打架,跟河马单挑,甚至连眼镜蛇都敢挑战,被眼镜蛇咬后睡两小时原地满血复活。平头哥的口号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为什么把芯片公司叫平头哥?因为它自带流量、自带故事、自带IP,有意思啊!以后不管干什么事情,有意思都是基础。你看看国际大牌的汽车广告,基本上都不再讲汽车的性能,他们开始讲孩子、讲亲情、讲梦想。做任何事情都得有点意思,知识要有意思,老师要有意思,做的产品也要有意思……没有意思的东西,会渐渐变得没有价值。

现在,家长和老师把学习这件事搞得特别没有意思,这是这个时代的一大败笔。教育和学习本质上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啊。所以做家长的,得想办法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有意思起来。

5.帮孩子找到学习上的自我奖赏模式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嗨点,帮孩子找到学习上的自我奖赏模式。

比如,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学习让自己发生的改变,看到哪些知识由未知变成了已知,哪些技能由不会变成了熟练。

又如,让孩子学会自我奖惩。今天作业完成得好,就多玩一会儿、多吃个冰激凌;今天作业完成得不好,就不玩游戏,多做10个俯卧撑。

再如,把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某个场景连接起来,清华园里的自习室、太空舱里的飘浮瓶。知道自己今天学习都是为了接近那个场景中更优秀的自己。

这世界上,只有成功的模式才会被不断复制,失败的模式只会让孩子选择逃跑和躲避。

至少有一次,孩子学习上的成功被看见、被复盘、被推广。

至少有一次,孩子的学习由自己决定、自己控制、自己奖惩,而且成功了。

至少有一次,孩子在跌倒中爬起,紧追不舍,实现了逆袭。

至少有一次,我们站在孩子的背后,听他哭、看他笑、任他发火、凭他喧闹,然后为他鼓掌,给他助威。

家长千万要忍住,他倒了不去扶,他哭了不去劝,他错了不去指责,他对了不去说“我早就跟你说过”,只站在那里,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信任。

要让学习与情绪脑中的自我奖赏系统建立连接,而不要与外在惩罚系统建立连接。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嗨点,一定要让孩子跑出一个自设目标、自定步骤、自我奖惩的学习闭环来。只要成功了,这套模式就会运转起来,并且会被复制到其他场景、其他学科当中去。那时家长还用担心孩子的学习吗?

答家长问 1.遂了孩子的心愿,兴趣都没法培养了,怎么办?

问:幼儿参加兴趣班,比如跳舞,平时要天天练功,但一练功就很辛苦,很累。孩子不愿意坚持,也不愿意努力,总是和我们讨价还价:能不能少练一点?能不能让我出去玩?家长应该怎么做?怎么挖掘孩子的兴趣点?

答:这种情况在幼儿阶段经常会出现。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看其他小朋友做什么,就觉得有兴趣,自己也要学,并信誓旦旦一定好好学,等你真给他报了班,买了学习的工具,他学了一段时间发现,看人家玩得挺好,自己真学起来也蛮累的,就觉得不好玩,不想坚持了。甚至有些时候仅仅是因为教兴趣班和特长班的老师态度不好或者让他不爽,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跟其他同学互动得不好,小朋友就不愿意再去上课了。这种情况特别普遍。

幼儿期确实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所以带着孩子多去尝试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家长也不是说给他报一个班,然后监督他做下去就完了。兴趣班的前提是有兴趣,没有兴趣上什么兴趣班呢?直接去学奥数、语文、外语不就完了吗?真的想上兴趣班,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到底在哪里。

上特长班,得有特长。什么叫有特长?就是孩子在这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天赋。同样学一样东西,他比别人快很多、强很多,这才是特长。

发现兴趣和特长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发现。如果不去尝试,谁知道孩子的兴趣、特长到底在哪里?家长不清楚,孩子也不清楚。孩子上了特长班、兴趣班以后,他不想再去上了,那就说明这不是他的特长和兴趣啊。他没有在这个班里边找到自己的优势,也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

家长觉得换来换去,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钱都白花了,时间都浪费了,心理上受不了。这是一个心态问题。你仔细想想,不觉得这是一个发现吗?你要是不花钱、不花时间,哪知道这不是他的兴趣,不是他的特长?总得试过才知道吧。

真的兴趣和特长练起来也很苦,但是孩子一定愿意去做。比如说打游戏吧。你以为打游戏容易吗?一关过不去,经常死在那里,在那一关不停地重复打,对吧?一打就打几个小时,也没什么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一旦孩子对这方面有兴趣了,看到努力能够收到结果,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真的蛮厉害,那就变成了他的兴趣和特长了。

至于孩子不愿意坚持,不愿意努力,总和我们讨价还价这个问题,我首先觉得是挺好的事情。因为大家相互沟通、讨价还价,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一种互动方式,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谁说绝对地服从大人就是好的呢?不会顶嘴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另外,孩子这么小,还是幼儿呢,家长就断言说他不愿意坚持,不愿意努力,我觉得有点太绝对化了,这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给孩子贴了一个标签。其实你仔细回想一下,在孩子打游戏、玩乐高、出去旅游、跟小朋友一起看绘本时,他愿不愿意坚持、付出努力?不要太早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有一句话说,如果遂了孩子的意愿,就什么兴趣都无法培养。我并不想跟家长讨论这句话本身的对错,因为这句话在形式上就是不对的。这句话从心理学角度看,就是非理性观念。在家长头脑中有一些特别绝对化的非黑即白的观念,推而广之成为特别概括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用这种思考方式教育孩子其实是挺可怕的。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想,家长怎么能如此看孩子呢?这实际上是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如果听孩子的意愿,这个兴趣就无法培养,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得根据大人的兴趣来选择,对吧?大人认为你应该有什么兴趣,你就得有什么兴趣;大人认为你应该有什么特长,你就得有什么特长。所以这才是孩子不愿意学东西的原因。其实孩子上的兴趣班不是孩子的兴趣,而是大人的兴趣;孩子上的特长班,不是孩子的特长,而是家长认为他应该有的特长。那孩子凭什么要热爱和坚持呢?做家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觉察、不断觉醒的过程。希望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对自己都有一个更深的看见。

答家长问 2.如何激发5岁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

问:如何慢慢激发5岁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在日常亲子教育中,家长应该做哪些引导呢?

答:5岁的孩子是不可能没有内在学习动力的,就看学什么了。8岁以前的孩子都不可能没有内在学习动力。怎么激发?我觉得真不是激发,因为内在的动力,最重要的就是看见。孩子小的时候,是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内在学习动力,要能够被看见,被外在灌注进去。不是你一定逼着他去做什么,那叫外在动力。

内在动力是什么?是你静静地看着他,发现从他内心流淌出来的东西。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更多的是发现,是看到,是把孩子放到特别自然的环境当中、各种各样的教育场景当中,然后去观察。你把孩子放到乐高店,放到游戏房,放到图书馆,放到书店,放到博物馆,放到科技馆,放到音乐会场,放到社交场所,放到大自然中……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其实不是出去玩,而是给孩子提供多样的场景,对孩子有更多的看见,也让孩子对自己有更深的看见。家长看到孩子在那些场景当中是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行为表现。然后就慢慢能看懂自己的孩子了——这孩子有什么特点?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做什么事情时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喜欢做什么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什么样?做到中间什么样?遇到困难怎么样?最后结束的时候怎么样?是如何跟人分享的?跟人交流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他学习的内在兴趣、动力、特长、优势到底在哪儿?

不是家长凭空想:你应该有个什么特长,你应该有什么兴趣,你应该为什么事情努力。家长要做的是,给他提供机会,把他有兴趣的东西和没兴趣的东西连接在一起。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其实原本也是孩子喜欢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搞着搞着就搞成孩子不喜欢的了。不喜欢怎么办?就在他喜欢和不喜欢之间建立起连接。至于他喜欢什么东西,你要发现和看到才行。把我们大人的兴趣爱好强加给他,那就不是他的内在学习动力。

答家长问 3.不应该给孩子外在的物质奖励吗?

问:有一种说法是,不应该给孩子太多外在的物质奖励,因为这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是这样吗?

答:这个好像是我说的,所以我不能说它没道理。那么,父母在教育中能不能使用物质奖励?当然能。如果使用的话,合适的度在什么地方?在不伤害或者削弱内在动机的情况下就可以用。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奖励孩子的方式?

你要知道我们说的外在奖励削弱内在动机,主要是指学习动力。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好奇心,这是他的探索精神,是他学习的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家长揠苗助长,太想把学习这件事情搞好了,所以就加了很多外在的奖励来促使孩子学习,结果却把原有的学习动机给转移到外面去了。从这个角度看,外在的奖赏对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削弱作用。

在生活当中教养孩子,可不完全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包括成长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化待人接物的态度等。家长期待孩子做出一些反应和行为的时候,就会给出一些奖励,这在心理学上叫强化,来把这样的行为固定下来。如果孩子出现一些家长不太期待的行为,家长可能会给他惩罚,这样就会削弱孩子的行为。强化,就是给孩子及时的反馈,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养成方法,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特别赞同的,见效很快。所以,给孩子奖励也好,批评也好,都是很重要的教育方法。我们并不反对。我们只是说在学习动力的激发方面,太多的外在动机会削弱内在动机。因为本来内在动机就很强了,你应该保护内在动机,而不是一味地靠外在的物质奖赏来操控。

除了学习有内在动机之外,孩子有一些行为没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比如,你让孩子不能摸电门。他没有天生的内在动力对自己发出警告,这就需要一些外在的奖惩。我们常说多奖励、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惩罚。奖励也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能不能用物质奖励?当然可以了。孩子做得好,家长给他买玩具、买糖、买雪糕,都是很好的物质奖励,没问题。

这样的奖惩方式的度在哪里?我觉得第一个是对等。就是说你奖励也好,惩罚也好,得跟孩子的行为匹配。很大的一件事,你不能用太小的奖惩力度;很小的一件事,你也不能用很大的奖惩力度。奖惩力度得跟行为是对等的。第二个就是得稳定。意思是说奖惩得有规律,不能忽有忽无、忽轻忽重,这样会让孩子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做得对还是不对。也就是说,突然的奖励或者惩罚,起不到行为养成的作用,应该事先有约定、奖惩有规律。奖惩不应该是发生在孩子做了某个行为之后突然降临的一种回馈,而应该来自事先的约定。今天我如果连续得到多少朵小红花,就可以买一个玩具。让孩子能够看到这个行为的指向,这在心理学上叫作代币法,是一种非常好的行为养成方法。事先孩子知道规则,然后也知道自己如何努力,这样的奖励是没有问题的。不要经常给孩子惊喜或者惊吓,让孩子找不着规律,没有努力的方向。只要事先有约定,只要这件事情是可预期的,无论是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都没有问题。

所以,并不是说为了强调孩子的内在动力,就没有外在奖惩了。孩子有天生的学习动力,家长应该保护。但是我们知道,孩子还有很多行为没有天然的内在动力,需要通过奖惩的方法来做调整。及时的强化是形成良好行为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需要合理使用。

答家长问 4.儿子对弹钢琴没兴趣了,还要继续学习吗?

有位家长因为孩子学钢琴的事很烦恼,有一次甚至把孩子说哭了。起初孩子对钢琴很感兴趣,家里也给买了很贵的德国钢琴,可是后来面临考级被老师逼得很厉害,孩子就失去了最初的那份热爱。

我当时对这位家长说,如果你不期待孩子成为钢琴家,那就把弹钢琴当兴趣来培养,喜欢弹就弹一下,不开心就不弹了。

孩子在小时候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是疯狂的学习者。但是家长觉得不够,一定要给他外在的奖惩。他本来是因为想学而学,慢慢地,被家长转到外面——为了考第一名,为了成绩而学。原来的内在动机就下降了。

下降之后,家长又没有能力维持外在的动机。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在他脑门上贴一个五角星,他能开心一天了。等长大了,家长再去贴一个五角星有什么用?家长没有能力维持这个外在动力,这个动力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地消减。等有一天家长会发现,自己没有能力靠外在的奖赏支撑他的学习,那就麻烦了。这时他内在的学习动力已经被转移走了。

我认为内在的动力最重要。比如,我女儿画画也不是只靠天赋,而是她一直喜欢,一直有内在的动力和满足感。她一个月画满厚厚的素描本,这些年从来没有间断过。没有人是随随便便能出色的。那么这种没有外在压力情况下的努力靠什么支撑呢?

我让她别画了,休息一下吧。她说,那不行,我今天要画的还没有画完呢。这是她内在的动力。但只靠内在动力还不够,父母真想帮她的话,就应该让她的兴趣得到客观的认可。你夸她没用,她觉得:你懂什么?你又不是权威。

所以,对孩子不要硬夸奖,夸孩子很聪明,这个没意义。你能不能帮他超越别人,在群体当中得到认可才是关键。我女儿的奖励主要来自贴吧和社群。她很早就在卖头像,就是给人家画头像赚钱,画一幅最初只卖几十块钱,后来几百块钱,再后来几千块钱。

她自己还要做市场、做营销,要按照买家的想法来改画稿。这就是画画最痛苦的地方。你画一张脸的正面,买家说你能不能把脸再往这边转一点,那就意味着要完全重画。所以,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她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认可,就会反过来激励她把这件事做下去。

如果说孩子很喜欢画画,虽然公认反馈不好,但还是很喜欢画,这个时候父母什么都不用做。看到他的兴趣和努力,反馈给他,但是不要揠苗助长。不能他画得很烂,你给他办一个画展,让他如何如何,我觉得那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