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组装完成
秦长风并没有要求他们必须在这次华夏自行车拉练比赛中取得什么成绩,因为电池、电机这些核心配件都是采购的,而且拿到第一用处也没那么大。
以碾压式获得第一的新日集团不也在后来没抗住各大电动车品牌围攻?
把它当成一个交流会,认识业内的同行、人才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但很显然,这帮老员工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秦长风把这种任务交给他们,还给他们加工资、预设奖金,那不拿个第一回来他们都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现在的工作还没办法开始,新厂房的生产设备还不到位,配件供应商也没有联系,按照秦长风的预估,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部结束需要至少一个月。
员工会议结束后,他便立马带着张腾达、顾言等人开始了一系列工作。
秦长风负责解决青木科技公司更名、电动自行车生产资质、电池、电机、配件供应商的问题,很快他就借着家里的人脉联系到了几个供应商。
其中有一个名叫华安电能的,正是给小羚羊、大陆鸽这些品牌做36V/10ah铅酸电池供应的厂商,一听秦长风需要“大批量”铅酸电池,华安电能的负责人直接便开出了一个相对划算的批发价。
单块电池的成本为86元,说实话,这个价格如果放在2022年根本卖不出去,那时候的48V/100ah铅酸电池采购价也才40块钱左右,可如果放在现在,还真不能说华安电池的报价贵。
配套的轮毂电机虽然不是华安电能生产的,但也跟他们有合作关系,一个150W的轮毂电机开价到了180块钱。
这个价格就有点超标了,奈何秦长风目前也没什么好选择,其他家的报价也差不多,只能先选择这一家合作。
电池、电机买的都是通用半成品,华安电能也不可能为了青木科技专门开个模具,除非秦长风给的钱到位…
所以等拿回来之后还需要再进行一次加工,让它们能应用到产品上面。
至于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单元…这玩意没什么值钱的,都是配套直接送。
秦长风前期只订了500套铅酸电池、轮毂电机,后期确认没问题的话他才会进行更大批量的采购,同时他也会想办法先成立自己的电池研究中心。
他自己就是研究动力电池的,有条件肯定得自己做电池,而不是靠着国内这些相对落后的供应商来当组装厂。
另一边张腾达负责解决钱货对接、生产设备、配件的运输及厂房布置等。
顾言则负责解决员工方面的问题,顺便还把青木科技现在的财务状况给整理了出来,经历了去年一年的辉煌,青木科技目前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很充裕。
160万的流动资金,完全够秦长风度过前期了,就算没这笔钱,银行也不是摆设,但秦长风不想那么轻易跟银行贷款,一方面他现在用不了那么多。
另一方面贷款也得讲天时地利人和,有“福利”的时候再贷也完全不迟。
从1月3日开始一直到1月19日,半个月的时间秦长风等人把前期的大部分准备工作都搞定了,随后便进入了春节假期当中,等大年初三一过,青木科技又进入到了一种全面运作的状态中。
复工后的青木自行车厂员工们忽然发现,厂里的老员工好像变得越来越少,倒是多了很多新面孔进来干活。
稍微打听之后,他们发现这些老员工都去了新成立的电动自行车厂干活,一个月工资900,还有各种补贴后,他们顿时就不乐意了,开始表达不满。
一个老大娘更是带着数十名员工在下班后杀到了顾言的办公室,开口便质问道:
“顾小子,什么意思?我们我在青木自行车三年了,自问都是兢兢业业,老实本分的人!工作任务哪次不是超量完成?凭什么我们的工资没涨?”
后面的员工也跟着附和道:
“就是就是!”
“我们也要去新厂区!”
“反正有这么多新员工了,就给我们这些老员工些福利又能怎么样?”
“小顾啊,不是刘叔看上那900块钱工资了,是刘叔想看看咱们厂电动自行车到底长啥样,试试它好骑不~”
“对呀!”
“…”
一帮员工七嘴八舌地说着,还一边死死盯着顾言不放,为什么不找秦长风?找秦长风也得先见到人啊!他和张腾达两人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厂里。
所以明面上最高领导就只剩下了顾言,反正找顾言和找秦长风的效果差不多,能达到目的就行了。
顾言直接开口说道:
“大家不用担心!我们青木科技正在完成第一轮转型!新品那边还在研发、实验阶段,新品上市后大家都会转到那边干活!工资更高、福利更好!
青木自行车厂在后面也会进行产品升级,放心,咱都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青木科技赚了钱,肯定不会亏待大家,现在只需要大家耐心一点,最多三个月!保证让大家都满意!”
听到顾言这么保证,这些员工才放心了下来,毕竟顾言的承诺还是相当管用的,三个月时间倒也不是不能忍。
电动自行车厂那边只要把第一辆电动自行车生产成功了,顾言相信凭借秦长风的能力一定可以让他卖遍天津的各个角落,甚至还能去竞争全国市场。
他不由得想起两年前秦长风刚从国外回来时的场景,浑身都洋溢着自信:
“顾言,想不想干点不一样的?”
他不知道什么是不一样,但从小到大循规蹈矩听父母安排的生活早就让他受够了,正如秦长风所说,自行车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谁知道是什么样子?
不尝试一把怎么能甘心呢?
就算失败了又能怎么样?
大不了过上跟以前一样的生活。
不光他这么想,张腾达也一样,但张腾达要更“单纯”一些,秦长风从小到大都是他认识的同龄人中最聪明的,张腾达只知道跟着秦长风干肯定没错!
此时的张腾达和秦长风正在唯一的一个电动自行车厂房中看着眼前的一堆生产设备、配件面面相觑:
“秦哥,接下来该咋搞?”
“…明天先让老赵他们过来,先把电动自行车组装起来,我看看有什么问题,咱们好做后面的优化。”
自行车车架秦长风从青木自行车厂选了一个正在卖的20寸小型买菜自行车车架,稍微强化了一下车架用料、结构就拿来用了,其他配件也都到位了。
自己不生产配件,那就是组装厂,把它当个玩具先拼装起来看看怎么样。
如果没什么问题,秦长风就可以开始给它做外观优化,这也是青木自行车厂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销量突破30万辆的原因之一,外观设计的比较好看。
人都是视觉动物,这年头已经不像八十年代,人们买一辆自行车只看品牌、质量了,还有更多外观上的需求。
只要产品包装到位,内在就是一坨shit照样能卖出去。
当然,秦长风可没这么没有节操,他的目的是先通过外观抢占电动自行车市场赚一批利润,再不断提升内在的产品竞争力。
第二天一早,秦长风和张腾达带着26名老员工直接杀到了电动自行车厂房里,开始了组装电动自行车的工作。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有秦长风在一旁做“技术指导”,员工们只需要按照他的要求把配件组装起来就行。
不得不说秦长风的留学生光环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要是没有这层光环,指挥这群老员工还要多费点周折。
从早上8点开始到10点15,秦长风等人仅仅用了两个小时多点就把青木科技首台电动自行车组装了起来,就是…
车子有点丑。
眼前的电动自行车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凑合!到处都很凑合。
缝隙处焊接过程中留下来的焊屎,随意耷拉着的走线,前刹车都没装,后轮的轮毂电机也是强行配到20寸轮毂上的,半成品铅酸电池更是毫无美感。
这都不重要,外观这东西后续可以做包装,现在只需要能跑起来就行!
“咳咳,咱们也不用搬到外面去测试了,就在厂房里试一下看看。”
张腾达早就跃跃欲试了,直接上前跨坐到了这台电动自行车上,但他的体型太庞大,超过一米九的壮汉骑上去跟吕布骑狗一样,实在有点不协调。
看了这么久电动自行车的组装,张腾达对它该如何操作早已经了然于胸,他先试着蹬了两下脚蹬子,倒是能跟普通自行车一样跑,就是腿有点憋屈,也不像普通自行车那么轻便灵活。
随后他钥匙一拧,通电后右手操纵电门,一把下去,伴随着电机独有的“嗡嗡”声,这台堪称简陋的电动自行车愣是驮着他200多斤的体重跑了起来。
“成功了!”
见到眼前的电动自行车真的跑了起来,在场的员工比秦长风本人还要激动,毕竟这可是他们亲手做出来的。
坐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张腾达感受又有所不同,他觉得这玩意是真可以,有电的时候比自行车省力,没电还能当自行车骑,而且还比摩托车灵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