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2.1 了解数据模型的概念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模型(Model)是现实世界的抽象,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从抽象层面描述了数据库系统所描述的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结构(静态特征)、数据操作(动态特征)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3个部分,即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用于描述数据库系统的静态特征,是数据库研究的对象类型及对象之间联系的集合。也就是说,数据结构的组成部分有两类:一类与数据对象的内容、性质、类型相关,例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学生数据项特征,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等,以及各项特征的属性、域、关系等;一类是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个学生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这种联系也存在于数据库系统中。这两类组成部分概括如下。
(1)数据对象本身:类型、内容、性质,例如,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关系等。
(2)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之间是如何关联的,例如,关系模型中的主键、外键等。
在数据库系统中,人们通常会按照其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例如,层次模型和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就分别是层次结构和关系结构。
2.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用于描述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征,是允许施加在数据对象上的操作的集合。对数据执行的操作主要有检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规定数据库状态及状态变化所应满足的条件,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词义联系、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例如,关系模型中规定了一个数据记录中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关键字,并且不能为空。
另外,数据模型还应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以反映某个应用涉及的数据必须遵守的特定现实条件,例如,在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中,学生必须选择所有必修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