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耿炳文糊涂了?
“陛下圣明!臣会给长兴侯写下书信,告知他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长兴侯定能重整兵马,直奔北平!”
齐泰肯定是不想更换将领的,一来耿炳文是他推荐的人物,二来是他明白,能打仗的人才几乎都让朱元璋给祸害死了。
现在朝堂上站着的这些武将有一个是一个,都还不如耿炳文呢。
让耿炳文出去打仗,就算是不能攻下北平,起码能在真定让朱棣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
但一旦把主将换成了旁人,除了兵力上的优势,这些人在打仗上肯定是一丁点都赶不上朱棣的。
一旦如此,朱棣就从一丁点的机会都没有,变成了南军很难消灭的存在。
这显然不是齐泰和黄子澄等人愿意看到的。
别的不说,就说朱棣现在已经算是昭告天下了。
他们说人家是反了,人家自己却没说自己的是反了。
靖难这俩字,那在朱元璋的祖训录里都是有出处的,朱棣至少目前完全可以自圆其说。
一旦战事吃紧了,他们谁都不能保证朱允炆会不会直接把齐泰和黄子澄的人头送给朱棣,让他退兵。
所以齐泰当然不想换人,但对于作战,他并不知晓。
对于耿炳文心中所想,他也并不知晓。
齐泰从紫禁城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耿炳文写下了一封书信。
没有跟朱允炆的诏命一起送到真定,而是让自己的亲信一定要赶在朱允炆的诏命之前送到耿炳文的面前。
在这封书信之中,齐泰也算是真心实意的跟耿炳文陈明利害了。
指出了一旦耿炳文把朱允炆给惹毛了,把他给换下来了,那这一仗就更不好打了。
所以耿炳文一定不能再一味的死守了,一定得进攻。
只要是进攻了,就算是打不下来,朱允炆也不好再去临阵换将了。
他这话说的自然是没毛病的,就算是没有他的这封书信,耿炳文也能看出来现在紫禁城里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齐泰的书信送到了真定的时候,耿炳文正在做着朱允炆最不想要让他做的事,那就是把之前两路的兵马合兵一处,之后拉开了架势。
朱棣带兵到了无极县,那也就算是做好了跟耿炳文决战的准备了。
但明明人数上占据了优势的耿炳文,就是不跟朱棣正面交战。
双方倒是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那都是五千人之下的试探。
数天的时间过去了,双方连几千人马都没损失上,战事一时间焦灼了起来。
耿炳文这等做派,不光是南京城的朱允炆不干了,就算是他的亲儿子,都又已经看不下去了。
“父亲,这几日,咱们的将领屡屡请战,朱棣不过三四万人马,为何不跟他正面交锋?父亲年事已高,完全可以居中指挥,就算是败了,他三四万人马又能让咱们损失多少?”
耿璿已经不知道找了耿炳文多少次了,他心里隐隐有种感觉,要是不能短时间内把朱棣给消灭了,他们父子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只是不能明说罢了。
“正面交锋,朱棣就会变成一条泥鳅一般,他打不过的话,就会后撤,并且在北平几乎一定是留有后手的,咱们本就只有十三万人马,如今他的人马越打越多,咱们的人马却是越打越少,再贸然出击,咱们就是在给朱棣送兵马!只有让他以少打多,僵持住,把他这股子心气儿熬没了,咱们才能真正赢了他!”
耿炳文只有在自己的儿子面前,才把话说的这么明白。
“父亲啊!就算你当真是这么想的,十三万人马打不败三万人马,还被他朱棣反攻了,咱们不有所动作,陛下的面子上能过得去吗?怕是再不主动进攻,陛下降罪的诏书就快要来了!”
听了儿子急切的话,耿炳文却反而是微微一笑。
“降罪?就算是当真降罪,也不会是什么大罪,反而算是成全了我,免得我落得个晚节不保的名声!”
耿炳文这么说,耿璿更是有些不明所以了。
他低声问道:“父亲这说的是什么话?”
“我到这来打仗,那是因为皇命,打的不好让我回去,也是皇命,咱们虽说在天下人和朝堂里的那些人面前丢了些脸面,但至少性命还是没什么事的。”
“父亲,这?”
“行了,等他们来了,你就该明白了!”
耿炳文跟自己儿子的这一番对话,几乎是没人知道的。
而这一次对话之后,他依旧还是对朱棣的人马不闻不问。
双方僵持着,一连着几天都没发生什么大的战斗。
终于,先到了真定的不是朱棣的兵马,而是齐泰的亲信。
耿炳文当然知道正是齐泰举荐了自己,让自己成了这个大将军。
但他对于齐泰不光是没有任何感念,还在心里头不知道骂了他多少遍了。
本来耿炳文到了这个岁数了,自己的公子们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自己一死,儿子就又是一个长兴侯。
作为唯二的躲过了老朱屠杀的功臣,他心里还是十分得意的。
但正是齐泰的这一个举荐,让他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破坏了耿炳文原本平静的养老生活。
他自然也明白,齐泰是朱允炆的亲信之人,是得罪不得的。
不然的话,他也就不用出现在这里了。
齐泰的亲信见了耿炳文,二话不说就把齐泰亲自写下的书信递给了耿炳文,还说让耿炳文速速观看,用不了几个时辰,朱允炆的诏命就要到了。
齐泰在书信里规劝耿炳文,只要他进攻,不管进攻结果如何,他都会没事儿。
而且齐泰会在朱允炆那说话,让朱允炆给他更多的兵马,直到把朱棣灭了。
耿炳文看完了书信,一声叹息之后,把书信递给了身边的儿子。
耿璿匆匆看了一遍,也是一声的叹息,之后急切的说道:“父亲,儿子刚刚所说,这不就来了吗?父亲还是这就决断吧!不然陛下的诏书到了,更是不知如何去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