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
长春派道士墓群、墓塔遗迹的守护与弘传[1]
萧霁虹 兰胜波
内容摘要:长春派是明代高道刘渊然在云南创立的道派,从明代至今长春派在云南一直有道脉传承,对云南地方道教及中国道教有着深远影响。长春派历史传承脉络得以考证明晰,可信的材料就是道教长春派道士守护和弘传的先辈墓塔、墓群碑刻题记,主要是昆明龙泉观后山道士墓群、龙泉观长春兴教塔林、南京市雨花台区栖真观刘渊然祖师藏蜕墓、保山市隆阳区象头山刘渊然墓等相关遗迹,碑文资料弥足珍贵。
关键词:道士墓群墓塔 刘渊然 南京栖真观 昆明龙泉观 保山长春真人祠
作者简介:萧霁虹,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兰胜波,云南省道教协会,长春派道士。
道教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教,也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历史文化及遗产源远流长。道教文物、遗迹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包括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雕塑、石刻、历代艺术品、古籍等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实物,均为道教发展历史的印证。随着城市、风景名胜区的不断改造开发,道教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的任务日益紧迫,特别是历史上著名宫观附近的道士墓群甚至是高道墓遗迹被移出,使道教宫观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整体性遭到破坏,道教文物资源的安全、保护受到威胁。本文以道教长春派道士墓塔,包含昆明黑龙潭龙泉观长春兴教塔林、南京市雨花台区栖真观刘渊然祖师藏蜕墓、保山市隆阳区象头山长春真人祠、刘渊然墓的相关遗迹的守护与弘传进行记录、考辨,以资存史。
一 道教长春派的创立与繁衍
(一)长春真人刘渊然与长春派的创立
长春派是明代高道刘渊然在云南创立的道派。刘渊然(1351~1432),号体玄子,江西赣县人,祖籍萧县,幼为赣州祥符宫道士,后师从元末明初的著名高道赵原阳,在于都紫阳观、宁都金精山修道,兼道教净明、清微、内炼南北宗诸派之传,被净明派尊为第六代嗣师。为明太祖、建文帝、成祖、仁宗、宣宗四朝五位皇帝侍驾的高道,不断被重用和晋封,位极人臣、尊荣显贵,并被尊为国师,封“大真人”号,赐“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受皇封领天下道教事。永乐年间刘渊然曾被“贬谪”至云南,居昆明龙泉道院,他精通道经典籍,道行高妙,在云南影响很大,“凡滇民有大灾患者,咸往求济”。[2]他在云南传道弘教,创立长春派,兴建宫观,收徒众多,其中以邵以正、蒋日和、芮道材、喻道纯最为著名。长春派为云南所独有,融合正一、全真、清微、净明诸派,独树一帜,覆盖云南全省及邻省,辐射东南亚地区,统称“长春派”。
(二)长春派史略及当代弘传
长春派,分为滇中的长春正派(也称南滇金丹符箓派)和滇西的长春灵宝派。长春正派是明清时期在云南特别是昆明影响较大的派别,其特点是:注重符篆,尚劾治鬼邪,精于医术。长春灵宝派,据传为明洪武乙丑(1385)刘渊然至保山传教[3],授徒潘真人、柴真人、沈真人、霍真人等,传承正一、全真两派。“永昌府保山县刘渊然,封长春真人。洪武间祷雨救荒,自以偷泄天河水,请远戍。及抵金齿,神术屡显,凡水旱有祷必应。卒葬于城西北象头山,郡人立庙祀之。”[4]刘渊然及潘真人、柴真人的墓至今保存。
长春派自创立以后,与龙门派并行,经历了六百多个春秋,2010年1月在昆明蒜村万寿宫举行长春派传度法会。这是长春派停滞传派60多年后,在云南举行的第一次公开传度法会,使刘渊然创建的、唯云南独有的长春派得以道脉相传。随后于2011年、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先后举办过五届传度法会,受度弟子千余人,遍及全省及江苏、江西等地。
长春正派字辈谱系传承共32字:“日道大宏、玄宗显妙、真崇元和、永传正教,云清守静、法嗣延浩、宣瑞常兴、福德普兆”。长春灵宝派谱系传承24字:“启法先天、弘教万年、师传上代,道继混元、恪崇祖德、永世绵延”。自2010年以后,长春正派传度的弟子从“宏”字辈开始续传,现在已经传了“宏、玄、宗、显、妙”五代。长春灵宝派弟子从“上”字辈开始,目前传承“上、代、道、继”四代。此为云南所特有,中国道教协会尊重历史,结合现实,广扬道化,将道教长春正派及长春灵宝派谱系作为正一派支派列入《道教诸真宗派总薄》,以彰祖师开派之德。
(三)龙泉观重修与纪念刘渊然诞辰活动
龙泉观,传为汉代黑水祠,被称为滇中第一古祠,观内有唐梅、宋柏、元杉、明茶,有灵泉两潭,一清一浊,如太极图的两仪,道教界视为表其万古长春之象,滇之灵源福地,是刘渊然在昆明的栖居及弘教之所。明永乐年间,刘渊然在云南兴建宫观,重建长春观、龙泉道院、真武祠等,并奏请仁宗皇帝始更名“旧所龙泉道院为龙泉观”、昆明真武祠为“真庆观”。
据《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记载:“龙泉观在滇南商山之东北,长春真人刘渊然谪滇南时栖息处也。其徒姑苏邵以正于此得传其道,迄今四十有五年矣,方真人被召还京师,得封长春真人。”此碑是明景泰七年(1456)岁次丙子春三月立,“四十五”年前就是永乐九年(1411)。又如,明正统癸亥(1443)秋邵以正在《长春刘真人语录序》中说:“以正自幼获侍先师长春真人于滇南龙泉山,服勤历十四载,朝夕无移。荷师怜悯,砭愚订顽,耳提面命,开发道心。”[5]可知刘渊然于永乐九年之前就已经在龙泉观传道。
因历史原因,龙泉观屡废屡兴。自2007年龙泉观回归道教界,于2009年开始重修,历时七载,2016年12月16日举行隆重开光典礼,同时启建“敬天护国息灾佑民酬恩集福清吉保泰平安普福大斋”一供,三天大法会,共分11坛,来自湖北武当山和香港、台湾,以及云南各州市道教人士在11个殿堂同时演法行道。
2017年3月1~7日,云南省道教协会以纪念刘渊然祖师诞辰666周年为主题,以廖东明会长为团长的66人[6]朝圣团从昆明出发,沿着刘渊然祖师传道的足迹,赴南昌西山万寿宫、赣州市文庙[7]和万松山玉虚观、于都紫阳观、宁都金精山、南京朝天宫和西善桥街道栖真观旧址等地,行香礼祖,朝圣参访,进行云南、江西、江苏三省联动,开展道教文化交流,举行刘渊然祖师诞辰666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图1 南京朝天宫
二 长春派道士墓塔的遗存与修建
(一)昆明黑龙潭道士墓群
1.龙泉观后山道士墓群与墓塔遗迹
黑龙潭公园位于昆明北郊的五老山,是云南道教历史的缩影,文化积淀深厚。从汉代黑水祠到明代的龙泉观,从张三丰的传说到刘渊然的传道史迹,以及阮元、林则徐等历史名人的诗文、匾额和大量碑刻得到保护、传承。2007年归还道教的是龙泉观道观主体建筑,后山墓地并未归还道教界。2011年底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和市民政局发布《昆明市公园名胜区散葬坟墓整治搬迁通告》,为了“进行植树绿化,恢复生态”,凡位于金殿名胜区、黑龙潭公园等地的散葬坟墓,准备在2012年底迁出,黑龙潭公园后山上将要被迁的坟中有30多冢是明清、民国时期龙门派、长春派道士的墓,经过云南省宗教局、云南省道教协会和学界的共同努力,与相关部门多次论证,使道士墓群得以原址保护。云南省道教协会对此进行修缮,让这笔道教历史文化财富得以相对完整地受到保护。
龙泉观后山上的道士墓群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其中明墓有《明致和景玄法师李真人鹤台》碑、《明弘妙法师提点蒋真人鹤台》碑,清墓有《清化羽士嗣长春正宗第九世恩师体乾徐公上真下元鹤台》碑、《嗣长春正派第十二世道纪司都纪羽化师祖李公讳和阳之墓》碑、《嗣长春正派第十三世羽化恩师李公讳永仁之仙墓》碑;民国以来墓葬有《羽化师祖长春派第十四世谢公讳传秘惜斋老真人之鹤台》墓碑、《长春派第十五代弟子曾正林之寿藏》碑、《长春正派第十六代羽化父师杨公讳教能之鹤台》碑、《长春正派第十七世羽化仙师陈日中老真人鹤台》碑等。塔式鹤台有定风塔、《龙泉观长春正派第十二世都纪赵法师讳和沛鹤台》、《羽化龙门正派全真恩师何公讳教允塔》[8]等。
图2 龙泉观长春正派第十二世都纪赵法师讳和沛鹤台修葺前后
据清代道光八年(1828)立《真庆观古名真武祠碑记》[9]记载:明墓的《明致和景玄法师李真人鹤台》,就是“明封致和法师长春正派李真人讳道如”,李道如是长春正派第二代弟子;《明弘妙法师提点蒋真人鹤台》是“明封弘妙法师长春正派蒋真人讳日和”。蒋日和是长春正派第一代弟子,也是刘渊然的四大弟子之一。从现存的五老山道士墓群清代、民国的碑文可知,连续记录了长春派自第九代“真”字辈,一直到十七代的传承关系,理清了明代长春真人刘渊然所创立“长春派”的传承历史。
2.龙泉观长春兴教塔林的兴建始末
2017年适逢云南道教中兴之祖——明代国师刘渊然祖师诞辰666周年,云南省道教协会龙泉观长春兴教塔林修复工程于3月15日动工。第一层恢复重建石牌坊,第二层修复了清代龙门派羽化仙师李阳春、杨来浈,清代长春派羽化仙师张永兴、毕正宗,民国时期长春派羽化仙师邓教坤及王道尊共六位祖师的鹤台。第三层供奉明代长春派始祖刘渊然真人、初祖邵日云真人、二祖喻道纯真人三座鹤台,恢复了明皇圣旨碑、丹炉华表、石五供具等。
长春兴教塔林于龙泉观后山上重修。东、西两面各有风景石作为标记,大书“长春兴教塔林”;迎面是太极葫芦形石雕丹炉一座居中而立,华表两座,伫立于塔林牌坊门外,石牌坊上正书“道德长春”四字,两面共镌刻有楹联四副。牌坊正面楹联为长春正派第十九代玄裔廖大淳[10]所撰:
号朝天号灵济号神乐统归龙泉宏道德
曰清静曰金丹曰忠孝大成长春冠古今
中台有六位祖师鹤台。上台石雕香炉、蜡台、花瓶一字排开,五供具后为塔林的主体建筑物“兴教塔”等三座鹤台。坐北向南,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左右两面有龟驮圣旨碑两座。分别刻有“敕真人刘渊然”[11]、“敕左正一邵以正”[12]圣旨两道,《御制山水图歌》[13]两道,塔林的后墙为五个连绵不断的弧形构成,用条石66块砌就,上面镌刻有《长春刘真人仙踪录》《冲虚至道长春刘真人语录》及刘真人圣迹图四幅,分别为:紫衣入梦、刘渊然降生,祥符入道、金精修真、恩隆朝天,辅佐五帝、南滇弘道,立派长春,用图画的形式展示了刘渊然一生中的重要经历。
塔林九座鹤台所供奉的祖师分别如下。
图3 兴教塔林主塔
兴教塔林主塔共七层。供奉:
诰封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衍教庄静溥济长春刘大真人讳渊然号体玄子鹤台
左右两塔陪祀:
长春正派初祖诰封悟玄养素凝神冲默阐微振法通妙邵真人讳日云字以正号承康子鹤台
长春正派二祖诰封体玄守道安恬养素冲虚湛默演法翊化普济喻真人讳道纯鹤台
塔林的中台共有六座塔,从东到西排序,依次是:
嗣龙门正派第十二世李真人讳阳春号应和鹤台
嗣龙门正派第十三世道纪司都纪杨真人讳来浈号正一鹤台
嗣长春正派第十三世张真人讳永兴鹤台
嗣长春正派第十五世毕真人讳正宗号云止鹤台
嗣长春正派第十六世龙泉堂上邓真人讳教坤名月芳字育元鹤台
嗣长春正派第十八世王真人讳道尊名仁慈号宗愍鹤台
另造两座石龛,在塔林上台两侧,分别供奉:
敕封威灵感应本山后土地脉墓龙尊神位
龙泉观长春堂上前羽后化历代先师栖修霞灵鹤台
塔林修复重建工程于2017年11月底竣工,12月3日举办“纪念刘祖圣诞六百六十六周年暨长春兴教塔林竣工庆典”活动,省市领导亲临祝贺。江苏南京、江西赣州来宾、省内诸山道友、十方护法居士、道缘善信出席庆典活动。《龙泉观重修兴教塔林碑记》赞道:“塔林大功之成也,瑞云结篆。遍满虚空。众真遥唱。人天欢悦。翔舞天端,庄严肃穆,称赞圣德,以慰仙灵,冀列幕宗师,恒受奉祀。各派霞灵,永享蒸尝。宝塔林立,鹤台生辉,道德长春。永镇龙泉。”[14]
3.长春兴教塔林与勅建龙泉观
据《龙泉观重修兴教塔林碑记》记载:“刘祖鹤台始建于明景泰二年岁次辛未。乃长春正派初祖通妙真人邵日云受封之后,追念先师传授恩德,无以为报,乃悉出其平昔所受上赐金帛诸物,遣人赍告镇守滇南总戎沐璘、参赞佥都御史郑颙,求与主持,修建长春真人祠于龙泉观,并建鹤台于五老山麓,以承奉祀。”由上可知,最初并无塔林的建制,邵以正被封为“通妙真人”以后,为怀念先师,于是将所有皇帝赐给的金银财物,请世袭镇守云南的黔宁王沐璘等人在龙泉观修建了长春真人祠,并请明户部尚书、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陈循,撰写了《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记录了这一事件,并在五老山修建了刘真人衣冠冢,方便云南长春派弟子四时祭祀之用。后来因为历史原因,龙泉观道士古墓群及塔林被毁坏,时至2017年初,才由长春派第十九代弟子、云南省道教协会会长廖大淳道长发心重修,塔林才得以矗立于五老山接受道门弟子的景仰和朝拜。长春兴教塔林自重修竣工以后,慕名前来朝拜、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成为昆明的道教文化景观。
(二)南京长春刘真人藏蜕墓[15]
刘渊然祖师先后被赐住“朝天宫”“灵济宫”“神乐观”“洞阳宫”等多座著名宫观弘法宣道,羽化后敕建栖真观于南京雨花台区,以承祭祀。
明宣德七年(1432)二月,刘渊然恳以老辞,返回南京朝天宫,宣宗皇帝亲自洒翰作《山水图》,题诗《歌赐长春真人刘渊然归南京》[16]相送。刘渊然回到南京后不久羽化于朝天宫,享年八十二岁。“是年八月八日,真人沐浴更衣,集其徒告曰:‘人以气聚而生,气散而死,生死之理,一而已,吾将逝矣!’坐化于朝天宫。”[17]逝后七天入殓,端坐如生。并命工部出资,赐葬于江宁县安德乡园子冈(今南京市西善桥街道梅山村尚家庄)并敕建栖真观以祀刘渊然。其高徒邵以正命时任道录司的弟子李希祖,在南京新修“长春刘真人祠堂”,昆明龙泉观内也筑有祠堂(今黑龙潭龙泉观长春祠)和衣冠冢(今黑龙潭龙泉观长春兴教塔林),以示怀念。
1.刘渊然鹤台(墓)的发现与迁葬保护
南京为明初京师,四郊分布着大量的明代墓葬。2010年12月17日深夜,南京市博物馆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梅山村一处施工工地抢救性地发掘了一座明代砖室墓,墓北侧为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宁芜公路,南侧为岱山,西侧约1公里为姚南村明代石刻。墓葬处于一坡地的西北部,经过初步勘探证明这座古墓没有被盗痕迹,保存完好。砖石古墓,长3.98米、宽3.6米,墓室后部的棺床则是八边形的,非常少见。棺床正中还散落着一片朱砂沙土。明墓保存完整。出土墓志显示墓主为明代早期道教领袖长春真人刘渊然。刘渊然受封后“领天下道教事”,宗教地位显赫,成为全国道教领袖。羽化后由朝廷工部营坟造葬,其墓中出土的文物等级高,出土器物组合特殊,砖室结构保存完整,墓主身份明确,是近年南京地区明代墓葬考古乃至中国道教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于是“西善花苑刘渊然墓”被列入南京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8]其墓葬的发现对研究明代墓葬制度、道教礼仪等具有重要价值。
南京出土的刘渊然墓位置正好位于新规划的“岱山中路”和“管道路”交会处。由于该墓的位置正巧位于十字路口,原本准备原地保护的刘渊然墓只能搬迁。2011年初,经过街道的争取,在专家、南京市博物院的支持下,市住建委出资将刘渊然墓迁往向南500米的“小山”上,并立碑纪念。一代宗师刘渊然祖师在南京受封、宣道、成道、羽化,云南也因此与南京道源相连、道脉相通。
图4 2010年12月南京市博物馆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梅山村刘渊然墓发掘现场
2.刘渊然鹤台(墓)与敕建栖真观
刘渊然于朝天宫坐化后,“宣宗讣闻,遣行人吴惠谕祭,并命工部出资,葬于江宁县安德乡园子冈,命胡俨撰文立碑以表彰真人之功。”[19]
邵以正命弟子李希祖在南京修建长春刘真人祠堂,完工后请王直为其作《长春刘真人祠堂记》[20]:“守元感训诲奖拔之勤,念授受承传之妙,尝建祠祀于滇南龙泉观,至是复以,栖真观乃先朝所赐,长春始终所”,可见云南昆明龙泉观长春真人祠堂要比南京的栖真观修建得更早,所以,龙泉观的《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应比《长春刘真人祠堂记》要早,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雨花台区刘渊然真身墓的地上建筑已经毁坏殆尽,墓碑等物至今未见,墓旁的栖真观也成为历史遗迹仅存于史书之中。
云南省道教协会近年一直在呼吁南京方面加以重视保护,并于2015~2017年先后派人前去祭祀刘渊然并实地考察。因为原址没有条件就地保存,刘渊然墓被迁葬至一里外的地方,而且,周围建筑垃圾过多,墓碑深陷土里,迁葬后的祖师墓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刘渊然墓作为道教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财富,其保护存在危机。
图5 刘渊然墓
3.云南朝圣团朝拜刘渊然鹤台记事
2017年2月27日至3月11日,云南省道教协会举办“纪念云南道教中兴祖师——明代国师刘渊然诞辰666周年系列活动”。并以刘真人入道—学道—成道—弘道为主线组织朝圣活动,其中2017年3月1日至7日由云南省道教协会会长廖东明道长为团长,组织朝圣团从昆明出发,沿着刘渊然祖师的足迹,朝圣参访。云南、江西、江苏三省联动,行香礼祖,朝圣参访,开展道教文化交流。云南各州、市道教协会、省内外道教弟子、居士信众共66人组成朝圣团,于2017年3月1日从昆明出发经江西朝圣,3月5日赴南京朝天宫、夫子庙、栖真观及刘渊然祖师藏蜕鹤台。
图6 纪念刘渊然诞辰周年活动
3月7日上午,朝圣团一行前往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岱山敕建栖真观旧址朝拜刘渊然祖师藏蜕鹤台,定鼎安炉,献花上供,祭祖追思,江苏省道教协会、南京市雨花台区民宗局、文化局、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陪同,诸山道长大德、十方道缘善信参会,朝圣圆满结束。
(三)保山象头山刘渊然鹤台
道教在云南保山历史悠久,明宣宗宣德年间,长春真人刘渊然奏请朝廷,“立云南、大理、金齿(今保山)三道纪司,以植其教”[21],云南始有专门管理道教事务的官方机构。明代云南府道纪司有都纪、提点各一人,大理府道纪司亦有都纪、提点各一人,楚雄府道纪司仅有都纪一人,永昌府道纪司有都纪、副都纪各一人,其下属腾越州(今腾冲)设道正司并有道正一人。[22]
1.刘渊然鹤台的史话及保护
保山地方志记载:“永昌府保山县刘渊然,封长春真人。洪武间祷雨救荒,自以偷泄天河水,请远戍。及抵金齿,神术屡显,凡水旱有祷必应。卒葬于城西北象头山,郡人立庙祀之。”[23]象头山刘渊然墓位于今天保山市隆阳区(仁寿门外)黄纸坊村后山麓长春真人祠(亦称“刘祖祠”,已被拆)大殿后。
刘渊然是保山道士的总祖师,也是现在境内所有正一派道士的开山祖师。因历史上有功于民,道法高强,所以刘渊然墓一直被保护遗存至今。一代一代的徒子法孙按时前往扫墓祭祀,才使保山刘渊然鹤台历尽劫难,而屹立不倒,在三座刘渊然鹤台中,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迹。明洪武乙丑年至永乐丁亥年间[24],刘渊然至保山传教弘法,建设宫观、培养人才,教授了当地一批高徒:潘真人、柴真人、沈真人、霍真人等。陪葬在刘渊然北边的潘真人,据传为保山城内金刚庵旁荷花塘人氏,即现在城南的拐棍巷人[25]。得到刘渊然真传,修行有成,为刘渊然在保山的第一大弟子,羽化后才有陪葬在刘渊然墓左侧的殊荣。传说潘真人之前已经七世修行,故能在此生遇见刘渊然,当生修成正果,这就是墓联:“七世真灵凡骨换……”一句的来源。
云南地方志记载:明代永昌府道士潘烂头“幼随长春真人(刘渊然)学法,其头常烂,人以‘烂头’呼之,有疾通往求者,即以头上血书符,无不立愈。水旱祈祷辄应,相传其头因误召神,为天君所击云……”[26]。又《镇江府志》载:潘道泰号无涯子,年八岁为万寿宫道士巫得真弟子,幼遇异人授以雷法,一日登厕诵咒,误召雷部辛天君,天君怒以火笔燃其头,头烂,人皆呼为潘烂头。景泰间(1450~1457)大旱,郡守郭济命祷雨,“俄倾雨沾足。郡守冒雷雨病疟,药不愈,延道泰往护视,道泰以掌抚其背即愈。维扬属邑旱,召道泰往祷,命置一大黑鲤,于釜中炊之,火愈炽,雨倾如注。”有人疾病来求者,或为书符,或咒水噀之,随愈之。“后奉玺书,封通玄五雷法官灵济真人。”[27]陪葬在刘渊然南边的柴真人是二弟子,据传说为腾越厅西三连。[28]沈真人,保山人。在保山境内有流传甚广、赫赫有名的“沈道士求雨”故事存世,沈家传至清代均为当地著名道士世家。霍真人,保山城南辛街霍家坡黑泥田人(今保山市辛街镇)。当地现在尚存霍真人修道处庙院及不少传说故事。
在保山流传着很多刘渊然的传说,如法术灵验类的咬指求雨、示病传法、卖雷治病、卖糕度徒等。最有特色的是“空棺显化”的故事。传说刘渊然羽化后,葬在长春真人祠后山洞中,有人在五六十里以外的青冈坝见到刘渊然,祖师便请其把便铲送回长春真人祠,弟子民众接到便铲后,开棺查看,发现里面仅有刘渊然的一只鞋及宝剑、衣服等物,遗体不知去向,传说刘渊然因与保山缘尽,不忍离去,乃化现尸解成仙。传说刘渊然的足迹遍布今保山市,到过腾冲等处弘教传法。
2.刘渊然鹤台的修复及现状
2012年保山刘渊然鹤台修缮工程动工,由保山市道协会长周诚桄道长、保山市隆阳区道协副会长宋传真道长、保山长春灵宝派弟子万上行、王代德等发起重修。三座鹤台原址未动,重修时在墓后方高砌石挡墙。重新铺设了地坪,在三座鹤台前各立了一座石碑,分别镌刻有《长春刘真人仙踪录》《重修永昌长春真人寿藏碑记》、刘真人圣像一幅,及长春正派、长春灵宝派传承字辈仙谱等内容。碑前的供具为:香炉、蜡台、花瓶,一字排开,三座鹤台,坐西向东,按中轴线品字形对称排列。所供奉的祖师,中间是“长春刘大真人讳渊然号体玄子鹤台”,左右陪祀:祖师潘真人和柴真人之墓。
图7 修葺一新的保山祖师墓
鹤台修缮工程于2012年腊月竣工,并隆重举办落成庆典仪式,保山市隆阳区道协、保山全真、正一派弟子及闻讯而来的道缘善信参加了庆典活动。于是《重修永昌长春真人寿藏碑记》写道:“昔冲虚成至道,顿别六百岁;今长春振宗风,期寿亿万年……”期望“庶使仙迹永驻于南国。道化宏施于滇省,德光常曜,惠雨普沾”,并祝愿:“慈悲广布,仙宗永续,慧目开明,荫佑后人;祖师遗教,溥利十方,施资善信,长发其祥。”
3.刘渊然鹤台与长春真人祠
据《永昌府志》记载:“长春真人祠,在城北仁寿门外,明时建。康熙间总兵周化凤、游击姚龙重修,辛酉焚毁,该地士民重建。”[29]保山市传统庙会录记载:农历二月十四日,仁寿门外刘祖祠会,搭台唱滇剧三天庆祝刘祖诞辰。可见此地的道教信仰浓厚,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20世纪80年代,保山黄纸坊村后山麓的刘祖祠“长春真人祠”被拆,庙产被占用至今。唯长春真人祠大殿后的刘渊然、潘真人、柴真人三墓尚存。三座墓呈品字形置放,坐西向东。刘渊然墓居中靠后,他的两个大弟子分列左右。整个墓丘外观呈圆形,底座呈四方形。以保山特有的青条石砌成,还有雕刻精致的墓碑墓门等。三座墓气势宏伟、做工精细,碑体大气而不失精致,端庄肃穆。墓后是刘渊然当年修行的刘祖洞。除了刘渊然墓后有被盗墓的痕迹外,基本保存完整。墓碑文字除少部分风化模糊外,大部分可以辨识。三座鹤台为清代光绪五年所重修[30]。正一经箓弟子王道人等人重修,并刻石立碑,传于后世。从碑文内容来看,其降生、羽化年月和籍贯都与历史文献记载有出入。据现有资料来看,保山的刘渊然墓与昆明龙泉观刘渊然鹤台一样,都是后人为了纪念刘渊然而修建的衣冠冢。
三 长春派道士墓塔与历史铭刻
(一)昆明龙泉观长春兴教塔林碑刻
1.《重修明刘真人衣冠墓记》[31]
先君子墓下西南数武有古冢,无碑志,世相传为刘真人之衣冠墓。按真人讳渊然,封长春,明季栖龙泉观,有道术,能致甘露鸾鹤,为民间祈禳无不验。朝廷重之,敕领天下道教事。后奉召入都,寻羽化。徒众思之,葬其衣冠于此。忆铁了成道士义让此地于予家时,殷殷以重修斯墓为请。颇符予意,予慨诺之。今岁,先君子墓工竣,而了成道士已物故数年,爰饬工重修,以践予诺,以慰其心,以存古迹。庶后之景仰真人而过斯墓者,知此梗概也。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仲冬月中浣 吉旦
2.《重修龙泉观后山历代先师鹤台碑记》[32]
云南省道教协会于2015年5月,龙泉观后山历代仙师鹤台墓群修缮竣工后,特立此碑,一共两通。长春正派第十二世赵和沛塔前一通,长春正派第九世徐真元墓片区入口处立有一通。
道开阊阖天地动,德衍阴阳万物生。
长兴教宗群黎化,春明景和嗣宗传。
道无经不立,经无师不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能奥明要旨;经者,能教演千秋,教化万方。历代真人霞举飞升之际。师入灵圃,立鹤台,故建设琳宫,以彰其灵,以养其性,所谓尊师重道矣。
吾祖长春真人刘渊然,明初,教立南滇,宗传长春,至今越数百年,其时愈久,其灵愈著。岁月沧桑,历经风雨,导致龙泉观后山道士墓葬群断碣残碑,仙冢湮没。加之宵小之徒,起偷盗之念,坏仙茔,破寿基,实令云南道众扼腕。
所幸,当今世道遐昌,国富民强。长春玄裔发报恩之心,怀希夷之志,感师立教以开先,令后学承宗而启迪,立志重修龙泉观后山之先师祖茔。其时得政府、园林、文物、公园鼎助,重修鹤台,再立丰碑。而今善功圆融,庶使仙宗永驻于南国,道化宏施于滇省。德光常曜,惠雨普沾。
后若暗室欺心,将祸及子孙,报应长久。冥冥之中,神目如电,人各警之!敬之!礼之!当有福报也!伏愿:慈悲广布,仙宗永续,慧目开明,荫佑后人。祖师遗教,溥利十方。
是故不揣凡愚,惶恐谨意。纪其实,彰其德,以垂永久耳!
大中国道历肆仟柒佰壹拾贰年 岁在乙未清明 吉旦
公元贰仟零壹拾伍年肆月伍日 清明 吉旦
云南省道教协会暨领滇省诸山道众敬立
3.《纪念刘渊然祖师圣诞六百六十六周年朝圣碑记》[33]
恭闻,云南道教中兴之祖刘渊然大真人,乃明代四朝五帝护国法师。真人于永乐初年,栖居昆明龙泉观,施符舍药,济民拔苦,兴建宫观。阐道衍教。广收门徒,开宗长春正派。弘扬无上大道,为云南道教贡献巨大,传流至今,影响深远。时值丁酉,卯月电日。适逢祖师大真人圣诞六百六十六周年之际,上应天时,庆祝圣诞。
史载,长春真人刘渊然者,赣县人,幼为祥符宫道士,颇能呼召风雷。洪武二十六年,太祖闻其名召至,赐号高道,馆朝天宫。永乐中从至北京,仁宗立赐号长春真人给二品印诰,与正一真人等。永乐时谪往云南三载,沐王宫中。白日群鬼迷人索命,众不能制,渊然驱之,鬼即号泣去。宣德初,进大真人。七年乞归朝天宫,御制山水图歌赐之。卒年八十二。阅七日入殓,端坐如生。渊然有道术,为人清静自守,故为累朝所礼,诰封
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衍教庄静溥济长春刘大真人。领天下道教事。开宗长春派,兴建宫观,阐道衍教。传流至今,影响深远,考诸史乘。
刘渊然祖师降生于元至正十一年岁次辛卯二月电日,羽化于明宣德七年岁次壬子八月初八日午时,世寿八十二岁。宣德八年三月初六日赐葬于南京应天府江宁县安德乡园子冈之阳,敕建栖真观以祀之。工部营造墓葬。
为如上因,组织六十六人朝圣团,于丁酉年二月初四日自昆明长春祖庭敕建龙泉观启程,赴江西、江苏等地。三省联动,追念祖师遗风。赴承宗处南昌西山万寿宫、成道处宁都金精山、阐教处万松山玉虚观、宣教处于都紫阳观、入道处赣州祥符宫今辟为文庙、受封处南京朝天宫、藏蜕处南京西善桥街道敕建栖真观旧址等地,行香礼祖,朝圣参访。
二月初十日清旦,前往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岱山敕建栖真观旧址朝拜刘渊然祖师藏蜕鹤台。定鼎安炉,献花上供,祭祖追思,朝圣圆满。诸山道长大德、十方道缘善信参会。江苏省道教协会、南京市雨花台区民宗局、文化局、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陪同。是年巳月,门下后学,为报圣恩,在五老山植树六百六十六株建长春银杏林。嗣后重修长春兴教塔林九祖鹤台,敬造长春始祖刘大真人玉像一百尊,应供十方,以兹纪念。诸山高道大德、十方道缘善信,踊跃欢忻,赞叹功德,各抒己忱,喜舍善资。如上盛事,功乃告成。是故诚叙善因,刻石为记,永昭后贤,以彰众德。
赞曰:
道济滇邑,教衍长春,渊然弘教,厚德开基。
宏发万品,馀庆元享,通彻圣天,遇仙遇春。
修真有路,圣功无量,恩被群黎,功德溥沾。
朝圣思祖,造像供养,植树培福,建塔修善。
十方施主,共襄盛举,龙泉古观,法隆人兴。
尊道贵德,胜境长春,宗坛永护,景运恒通。
时在华夏共和大中国道历肆仟柒佰壹拾肆年岁在丁酉重阳吉旦
滇中长春正派第十九代玄裔弟子廖大淳统领云南省道教协会暨龙泉观合堂大众 仝立
(二)南京栖真观刘真人藏蜕墓碑刻
1.《明长春真人刘渊然墓志铭》[34]
2010年12月,墓志出土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梅山村,长春真人刘渊然墓中。
石墓志1合,方形,边长64厘米、志盖厚13.4厘米、志石厚12.5厘米,上部风化严重,两石以子母口相扣,志盖边缘凸起,篆书阴刻,5行,满行6字,可辨识18字为:“□□□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渊然刘公墓志铭”,与刘渊然道号“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完全吻合,志文内容与文献记载之长春真人刘渊然事迹近同。
至于所出土《明长春真人刘渊然墓志铭》的作者,据《净明宗教录》记载刘渊然羽化后宣宗“复召胡俨至内廷,授旨撰文,立碑以表彰之。”可得知胡俨曾为刘渊然作《墓志铭》。这可从陈循作《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中得以证实。《祠记》说:“按前太子宾客,国子监祭酒致仕胡公若思所为长春之传”。从文中可得知,陈循所作《记》是从胡俨之作《墓志铭》中传抄。可知胡俨极有可能为出土《明长春真人刘渊然墓志铭》的作者。
志文边缘下凹,楷书阴刻,可辨33行,抄录如下:
……大父修醮事于郡城/……异□儿特为陈钟爱年十六/……斋□□谓吴曰此子有道气/……宗教及祈祷之法越三年/……用之已疾疫致雨旸也如响/……以其道法精专恐分散精神遂止/……山道院馆之是为夏五月朔/……神庶不为凡所累当日入/……家/……嘉励六年冬偶罹/……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领/……妙传道秘显神明不测之功昔/……万里还归皓然白首又曰/……遣太监侯泰鸿胪寺官送至/……其老/……道孙道录司左玄义李明善/……不举哀服孝上以道衣/……利济为心集诸宗/……大□不尊礼四方往/……无为为教汉文皇/……丧历事□四朝/……为□□人履谦用虚/……
2.《明代长春真人刘渊然墓迁建记》[35]
2010年12月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梅山村出土了被列入南京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西善花苑刘渊然墓”,经过街道的争取,在专家、南京市博物院的支持下,市住建委出资将刘渊然墓迁往向南500米的“小山”上,并立碑纪念。
刘渊然(1351~1432),江西赣县人,祖籍徐州萧县。据载刘渊然十六岁入玄妙观学道,后师从原阳子赵宜真,习道教净明、清微、全真北宗、金丹南宗诸派,被净明宗尊为第六代嗣师。刘渊然历事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极受礼遇。洪武二十六年十一月,明太祖召其于赣州,赐号“高道”,并于朝天宫建西山道院以居之。永乐初年,升为道录司左正一,后谪置云南。在云南期间,他广收徒众,传播教义,大力推动了西南地区道教的发展。仁宗即位后,刘渊然受召还京,赐号“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宣德初年,宠眷弥加。宣德七年二月,以疾辞归朝天宫,宣宗亲作山水图题诗送之。同年八月羽化于西山道院,享年八十二岁。其宗教思想见于《长春刘真人语录》,主要著述有《原阳子法语》《增注感应篇》等。
2010年12月17日,南京岱山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在西善桥街道梅山村施工中发现一座明代早期砖室墓(坐标北纬31°56.534′、东经118°41.432′),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雨花台区文化局遂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表明,墓葬为单室券顶结构,砖室全长4.8米,由挡土墙、封门墙及墓室等部分构成,砖室前方有长5.1米的阶梯状墓道。墓内出土铜炉、铜烛台、铜双耳瓶、漆碗等文物17件。据墓志确认,墓主为明代长春真人刘渊然。出土文物现藏南京市博物馆。
鉴于刘渊然在明初道教界的崇高地位以及墓葬的重要性,南京市文物局决定对刘渊然墓进行科学保护。但由于原地已不具备保护条件,2011年3月至6月,在南京市保障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建发集团及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有关部门将刘渊然墓异地原貌迁建于此,以使名迹不致湮没。
南京市文物局
2011年6月
3.《纪念刘渊然祖师圣诞六百六十六周年安鼎铭文》[36]
2017年3月7日上午,云南道教朝圣团一行前往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岱山敕建栖真观旧址朝拜刘渊然祖师藏蜕鹤台。云南长春派弟子专程定制石雕鼎炉一座,放置在刘渊然墓前,并举行了定鼎安炉仪式,以供后人祭祖追思上供之用。
刘祖长春正派字谱:
日道大宏,玄宗显妙,真崇元和,永传正教。
云清守静,法嗣延浩,宣瑞常兴,福德普兆。
(中间篆字):道德长春
大中国道历肆柒壹肆年岁在丁酉阳春吉旦
嗣长春正派第十九代玄裔弟子廖大淳统领云南道教协会及云南朝圣团全体道众人等敬献
(三)保山象头山刘渊然鹤台碑刻
1.《重建刘祖祠碑记》[37]
盖闻庙宇之维新,实由人为,竭诚之所至。郡城西北,仁寿门外,旧有刘祖祠一观。创自前明,殿宇巍峨,崇奉甚虔。溯自咸丰辛酉年,地方遭变,庙宇焚毁,香火湮没。迨此次克城之后,凡属寺观均焕然一新。于是刁玉贵、董逢春、何嗣陶等□为倡首,共成善举。除捐募功德外,田工碓硙踌挂共得银三百数十余金,已将大殿南厢山门修理完全。本拟照旧起建,乃力有未逮,惟望后之善人君子继续成之,将见媲于前也欤。今将所捐功德及一切费用录列于后:(以下为功德名录及建庙收支、塑像刻石用银情况,香火田、硙房所收租金、香灯用费。)
大清光绪五年岁次己卯秋八月日管事刁玉贵、董逢春、何嗣陶(以下模糊,约有十一人名)住持(人名模糊)仝立。
2.《故彭城刘公墓碑》[38]
刘渊然墓位于保山市隆阳区黄纸坊村后象头山麓。保山道士将此奉为“长春真人刘渊然祖师”之衣冠冢墓,与潘真人墓、柴真人墓构成品字形。
(中碑上篆书八字)春秋祭祀,四时思之。
(正中大字)故彭城刘公之墓。
(右书小字)大明洪武乙丑年其来金齿司,原籍北京顺天有通州三河县人。饶一着,退一步,息一怒,忍一言。
(左书小字)谨守行之:周人急,济人乏,容人过,悯人孤。儒:忠上爱亲,隆师勤学,敬长己行,治家施惠。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道: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大明永乐丁亥卒于西山其地□□□□。
(内抱柱联)西山有幸埋仙骨,南国成真见道心。
(外抱柱联)知真身心周济悯容常在念,识假性命名利声色尽着空。
附一:《祖师柴真人墓碑》
(正中大字)祖师柴真人之墓。
(右书小字)光绪五年岁次己卯嘉平月吉日。
(左书小字)经箓弟子王□山道众仝立石。
(内抱柱联)烟霞常啸傲,□□□□。
(外抱柱联)道宗刘祖登仙界,身并潘真化羽神。
附二:《祖师潘真人墓碑》[39]
(正中大字)祖师潘真人之墓。
(右书小字)光绪五年岁次嘉平月吉旦。
(左书小字)经箓□□□□□道众立石。
(外抱柱联)七世真灵凡骨换,千年正果道心清。
3.《重修永昌长春真人寿藏碑记》[40]
昔冲虚成至道,顿别六百岁。
今长春振宗风,期寿亿万年。
太上经曰:混茫之气,变化为真人。又曰:道之积成,托形立影,与时翱翔,有名无形,谓之真人。真人之称由来已古,惟吾祖
刘真人,于明洪武乙丑岁其来永昌,至永乐丁亥年仙化于此,至今越数百年,其时愈久,其灵愈著。
光绪五年己卯岁,嗣教弟子王道人等,感念祖德,修缮立石,逾百年矣。
今岁月沉埋,仙冢堙没,幸善眷发慈悲之心,怀希夷之志,感真师立教以开先,令后学承宗而启迪,道德长春,随方应化,故重修鹤台,再立丰碑,庶使仙迹永驻于南国,道化宏施于滇省。德光常曜,惠雨普沾。伏愿:慈悲广布,仙宗永续,慧目开明,荫佑后人,祖师遗教,溥利十方,施资善信,长发其祥。是故不揣凡愚,惶恐谨意,纪其实,彰其德,用垂永久云耳。
中华人民共和国岁在壬辰腊月吉旦长春灵宝弟子 道众仝立石
综上所述,昆明长春兴教塔林、保山刘渊然鹤台、南京刘渊然藏蜕墓的修复,使三地恢复了一段尘封的记忆,同时亦为南京、昆明、保山增添了一张历史文化景观。道士墓是地方道教和地方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物,常常不被重视或疏于保护。呼吁唤起和强化社会各界对道士墓群、墓塔等道教文物的保护意识,特别需要道教界自身关注道教文物的保护和研究。道教文物是道教历史文化传承的遗存,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可充分发掘传统道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1] 本文为萧霁虹主持的2018年度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宗教文化交流研究创新团队”、2018年度云南省社科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当代宗教:云南宗教中国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 (明)陈循:《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萧霁虹:《云南道教碑刻辑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第37页。
[3] 《故彭城刘公墓碑》,萧霁虹:《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586页。
[4] (清)刘毓珂等纂修:光绪《永昌府志·人物志仙释》卷四十八,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立庙祀之庙即刘祖祠,20世纪80年代被毁。
[5] (明)邵以正《长春刘真人语录》书尾,上海图书馆藏清顺治十八年(1661)彭定求钞本。
[6] 云南省内已认定备案道教教职人员及部分代表及居士。
[7] (清)黄德溥等修、禇景昕等纂:(同治)《赣县志》卷十三《建置志·寺观》载:“紫极宫在府城隍庙右,唐时建,宋改大中祥符宫,又改元妙观。明代高道刘渊然真人受法于此,后改祝圣道场,地踞高阜,殿宇宏敞,像设三清。康熙六年丁未赣镇姚自强倡城中文武绅士重修,乾隆元年丙辰知县张照乘迁建于此,永乐四年丙戌刘渊然所捐铸钟,今犹存殿下左侧。”《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282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第359页。
[8] 收入《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579页。
[9] 萧霁虹:《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494页。
[10] 云南省道教协会会长廖东明道名。
[11] (明)葛寅亮撰《金陵玄观志》,敕书为明仁宗洪熙元年正月初四日所颁。
[12] (明)葛寅亮撰《金陵玄观志》,敕书为明英宗天顺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所颁。
[13] 出自明葛寅亮所撰《金陵玄观志》。
[14] 碑立今龙泉观兴教塔林。
[15] 岳涌:《南京西善桥明代长春真人刘渊然墓》,《文物》2012年第3期。
[16] 明宣宗《山水图》《歌赐长春真人刘渊然归南京》出自明葛寅亮所撰《金陵玄观志》。
[17] 萧霁虹:《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37页。
[18] 岳涌执笔:《南京西善桥明代长春真人刘渊然墓》,《文物》2012年第3期。
[19] 岳涌:《〈长春刘真人祠堂记〉与栖真观》,《中国道教》2017年第2期。
[20] 清乾隆《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五,第46页。
[21] 明代的“金齿驿”,在永昌府城(今保山)拱北门外,故刘渊然所请立的三道纪司为云南府、大理府、永昌府辖。
[22] (明)邹应龙修,李元阳纂:万历《云南通志》建设志1934年龙氏炅源别墅重印万历四年(1576)刻本。
[23] (清)刘毓珂等纂修:光绪《永昌府志》,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卷四十八《人物志·仙释》。
[24] 《故彭城刘公墓碑》,萧霁虹:《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586页。
[25] 相传刘渊然祖师的拐棍保存在巷道内,因而得名。
[26] (清)鄂尔泰修:雍正《云南通志》三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卷二十五《方技传》。
[27] (清)冯夔飏重修,朱霖增纂:乾隆《镇江府志》五十五卷首一卷。现存乾隆十五年(1750)增刻本,卷四十《仙释方技》。
[28] 腾越厅西三连即今天腾冲市。
[29] (清)刘毓珂等纂修:光绪《永昌府志卷二十六·祠祀志》。
[30] 见保山刘渊然墓碑,重修碑记上所刻时间为“光绪五年岁次己卯嘉平月吉日”。
[31] 此碑于民国25年(1936)立,宾川李培炎谨识,李培天敬书。碑现存于昆明市黑龙潭龙泉观内。青石质,碑高1.68米,宽0.80米。直行隶书,阴刻。
[32] 碑立在黑龙潭公园内龙泉观后山历代仙师鹤台墓群旁,一共两通。
[33] 碑立在龙泉观长春兴教塔林主塔基座。
[34] 岳涌:《南京西善桥明代长春真人刘渊然墓》,《文物》2012年第3期;岳涌:《明长春真人刘渊然墓志考》,《中国道教》2012年第2期。
[35] 碑立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新迁葬地刘渊然墓前,南京市博物馆岳涌撰文。
[36] 安鼎铭文刻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新迁葬地刘渊然墓前香炉上。
[37] 《重建刘祖祠碑记》碑今存保山市隆阳区象头山下,青石质,高约2米,宽约0.7米,直行楷书,碑额楷书大字:永垂不朽。为清光绪五年(1879)八月,信士刁玉贵、董逢春、何嗣陶等立。
[38] 据墓侧潘真人、柴真人碑文显示,刘渊然碑最迟立于清光绪五年(1879),正一经箓弟子王□山等人立石。碑为青石质,高0.64米,宽0.48米,直行楷书。
[39] 潘真人墓位处刘渊然墓北侧。青石质碑,高0.54米,宽0.42米,直行楷书。据原碑录文。《云南通志》记载,墓主人即是长春真人刘渊然的弟子潘烂头。明万历《云南通志》卷二十五“方技”有传,曾随长春真人刘渊然学法。
[40] 碑立于保山刘渊然墓碑前,2012年重修时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