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始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净土宗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佛教时期的净土思潮。原始佛教时期,净土一般被区分为天国净土和人间净土。净土有广义和狭义之说。狭义净土指诸佛为救度众生,根据他的本愿力所成就的佛国净土。这一净土的特征是,国土由众宝构成,绝对清净庄严,国内有佛和菩萨众,没有四趣五浊等秽恶且佛法兴盛。而广义的净土指一种秩序良好,环境优美的世界。据《经集》记载,佛陀时期有一位南印度的婆罗门学生,某次听完佛陀的开示后返回处所。他告诉师父说,自从拜谒佛陀以后,日夜思念佛陀所在的地方。这种思念是因为聆听了佛陀的说法、钦佩、敬仰佛陀的说教与人格而对佛陀产生礼敬、皈依之情。在此,他所皈依的是释迦牟尼,而依止处也只是释迦牟尼说法的道场,这可以看作是净土思想的萌芽。
原始佛教中的人间净土和天国净土,它们都是原始佛教所宣说的净土思想。净土还有出世间净土和世间净土两种分类方法。出世间净土指超出三界的十方诸佛净土,即前面所说之佛国。世间净土指在单位世界,即小世界内净土,这些净土同样以金刚等宝为地,种种庄严,但往往缺少佛法的教育,比如北俱芦洲和天人之土(除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虽然环境殊胜,却没有佛法。根据广义的净土思想,除了出世间净土以外,还包括北俱芦洲、转轮圣王国土,以及庄严的天国在内的世间净土。原始佛教经典《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以及《增一阿含经》中,都详细介绍了北倶芦洲的依正二报,胜过我们所居住的南阎浮提,属于人间净土。其还多处提及当来弥勒佛下生人间时,人间将成为佛国净土的景象。北倶芦洲、转轮圣王国土、当来弥勒佛降生的人间,都成为后来大乘佛教净土信仰的理论基础。
(一)原始佛教中的人间净土
首先,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人间净土。根据《阿含经》所描述,人间包括非常大的范围,并非特指我们人所居住的世界,还有其他地方。人间有四个天下,即四大部洲,分别代表四类社会阶层里的人道众生。它们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以及北俱芦洲,分布在须弥山四方的咸海之中。其中,南赡部洲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有佛法存世,其余三洲都无佛法传世。北倶芦洲被认为是四大洲中环境最优美的洲,有种种福乐,寿命千年。《长阿含经》描述北俱芦洲土地没有沟壑、荆棘,也没有蚊蛇蜂蝎、虎豹等虫蛇恶兽,土地由众宝构成,土地润泽,没有石沙,四气和顺,不寒不热,无众恼患,尘秽不起,无有游尘,百草常生没有冬夏。树木繁茂,花果炽盛。总的说来,北俱芦洲土地丰饶,生存环境优美,人口众多且人民福报深厚。有众多的繁荫树木,种类丰富,是人们衣食行的重要来源。据佛经记载,北俱芦洲花果繁茂,其果熟时皮自然裂开,香气自溢,会生成各种衣服、饰品、宝器、果食、乐器,等等。其还记载北俱芦洲有一个宽广的池子名叫善见池,池水清澄无垢,周边以七宝围绕着七重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还有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人们可以尽情地游戏玩耍,想吃饭时有自然生长的粳米自熟,等等。除此以外,该洲没有阶级,人人平等,无我、无我所,每个人都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惬意地生活,内心祥和安宁,没有恐惧,命终之后通常往生天国。《长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经典如此详细地描述北俱芦洲,将其定义为人间净土,最终目的是为了劝说修行人行十善业道,往生天国净土,不再受现实的苦难。
转轮圣王国土也是原始佛教语境中的人间净土。根据《长阿含经》记载,转轮圣王的国土在环境方面与北倶芦洲没有太大的差别,也有各种满足衣食住的树,有无须人力种植而大地自然产生成熟的粳米,国土内的人民都自发地同行十善,不行诸恶,祥和美好。转轮圣王净土与北倶芦洲净土二者之间也有区别,如转轮圣王净土有国家组织形式,且国内人民有病痛之苦。而北俱芦洲人无我、无我所,无国家形式,其国内人民的生活是全自然状态。《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中阿含经》卷十四《大善见王经》、《大般涅槃经》卷中和卷下,都曾描述过去的转轮王国土。与此同时,原始佛教经典中描述了很多类似这样的净土,各种庄严殊胜,引人入胜,使人向往。本书前面提到,弥勒下生人间后会产生一个人间净土,即弥勒未来人间净土,故在此不再做赘述。弥勒是《阿含经》中唯一被提及的菩萨。《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增一阿含经》等都记载,弥勒将于未来人寿八万岁时下生成佛,成就弥勒未来人间净土。在经典描述中,弥勒佛出世时,南赡部洲土地平整,自然环境和生存状态与北俱芦洲类似,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风调雨顺,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众生普遍平等。根据《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成佛时,将会出现一位名叫峨怯的转轮圣王,以正法治世,届时将出现一个人民道德水平高尚、政治清明和谐的理想世界。由此可见,未来弥勒人间净土将是一个人间佛国净土。以上这些不同类型的净土也被认为是后来净土宗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原始佛教中的天国净土
在原始佛教声闻法中,六欲天被描绘得非常美妙殊胜,被当作天国净土,人们有往生六欲天的理想。虽然天国净土庄严美妙,但仍然囿于三界之中,并不是人们完美的理想归宿。后来,随着大乘的不断发展,十方诸佛净土思想产生并壮大。诸佛净土思想从生天思想发展而来,后来远远超过生天思想。也就是说,大乘诸佛净土思想,从原始佛教净土思想特别是天国净土思想发展而来,最后超越了天国净土思想,成为佛教净土思想的主流。
佛教将三千大千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般称为三界。欲界,指有淫欲与食欲的有情居住的世界。自下至无间地狱,中间是人界的四大部洲,上至六欲天,因男女参居,故称欲界。六欲天指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指没有淫食二欲的、清净的天人所居住的地方。色界分四级,称为四禅天,安立十八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色界即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的无物质之世界,有识无边处天、空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和非想非非想处天。《长阿含经》卷十提到:“四天王复有三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者长寿,二者端正,三者多乐。以此三事胜阎浮提。”[1]由此可见,天道中最差的四天王天,与南赡部洲相比也算是当之无愧的天国净土。在其之上的诸天,果报都在四天王天之上,其土更为清净庄严。天国净土从构成、众生福报、自然环境、组织形式等都远胜四大洲中最好的北俱芦洲。原始佛教经典通过描述天国净土的种种庄严,目的在于劝善,劝修行者来世生诸天,而这正是净土信仰形态的理论渊源。[2]
学术界一般认为,净土思想源自原始佛教时期的念佛、念天与生天思想。念佛、念天是佛教六念处中的二念,六念处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根据佛教教义,念天修善业可得以生天。由生天思想演变为往生的思想,再进一步由念佛思想与往生思想的结合,形成念佛往生诸佛净土的思想。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各种诸佛净土思想蓬勃开展出来。关于念天,《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说:“声闻法中说念欲界天,摩诃衍中说念一切三界天。行者未得道时,或心著人间五欲,以是故佛说念天。若能断淫欲,则生上二界天中若不能断淫欲,即生六欲天中。是中有妙细清净五欲,佛虽不欲令人更生受五欲,有众生不任入涅槃,为是众生故,说念天。”[3]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净土思想广泛流行开来,出现了种种的净土观念与信仰形态。
净土思想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对该思想的需求。佛教认为,人生本苦,现实人间充满了各种苦痛与不圆满。佛教用八苦概括了人间所有的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认为所有都痛苦逃不过这八大类。反映在个体上,有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等。面对生命的困苦,人们心中自然会向往无忧的净土。因此,渴望世界的清净与圆满,成为佛教信众所追寻的共同愿望。
释迦牟尼佛时期产生过去七佛与未来佛的信仰。过去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被当作未来佛而信仰,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居住的兜率天内院,是一个清净微妙、庄严辉煌的净土。释迦牟尼佛之后,弥勒菩萨在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成佛,为人类带来光明与希望。佛教大小乘的经论都有记载人往生弥勒兜率天的事迹。大乘佛教有无著夜赴兜率天,由弥勒传授《瑜伽师地论》的传说,小乘有三罗汉往生兜率天的记载。由此可见,在原始佛教时期已孕育出原始的净土思想。到了部派佛教后期,释迦牟尼佛被逐渐神格化,如《本生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累劫多生行菩萨道救度众生的故事,里面暗含净土信仰,到了大乘佛教时期逐渐发展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佛本愿思想,后来演化成修行成就佛国净土,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净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