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社会的适老化支持体系建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数字社会的适老化问题

一个数字化的老龄社会必然面临着如何使数字化适应社会的老龄化、适应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问题。对于数字社会的适老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得到普遍公认的定义。它至少可以有两层含义。传统的,也是比较狭义的“适老化”通常指“适应老年人”。它把老年人作为适老化中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适应对象。其关注的重点是老年人身边的环境和事物是否能持续地支持处于衰老过程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我们耳熟能详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数字产品适老化、公共设施适老化等都属于这类适老化。更广义的“适老化”是指“适应社会老龄化”,或者“适应老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关注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包括社会的多个方面,尤其是老年人以外的其他社会群体。其关注的重点是,在老龄化的过程中,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否能和谐共处并持续平稳地发展,而不只是单纯地适应老年人的特点。因此,它涉及各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特定的社会体制下的博弈。不可避免的焦点问题包括在老龄社会中,如何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医疗资源分配,如何改革养老金体系以平衡领取者和贡献者之间的利益,如何合理地共享公共交通资源等。

这次新冠疫情的暴发把数字化和老龄化交织带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摆在了各国面前。在涉及所有人的疫情防控和老年人日常的健康监测之间如何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疫情防控中的数字化手段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如何,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

下面从广义的角度讨论一下数字社会的适老化问题。

1.4.1 前所未有的挑战

适应社会老龄化的本质是老龄社会的科学建设和有效治理。老龄社会的治理不仅涉及老年人,更是关系到所有人。效率低下的社会治理所导致的社会不公或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的是所有人。老龄社会中法制建设的适老化也会触及非老年人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中涉及老年人的条款也会影响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几乎所有的涉老公共政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人。因此,整个社会对老龄化的适应需要正视深度老龄化对所有人的影响。

我们以美国为例来说明那些老龄化的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代际冲突。根据美国社保基金董事会于2023年3月31日发布的《社保基金财务状况年度报告》,美国的社保体系如果不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调整,则将在2033年前后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即每年从缴纳社保金的群体身上收取的资金额度将少于向领取社保金的群体支付的资金额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所谓开源,就是增加收取的社保金中养老金的部分。但不同形式的开源会影响不同群体的利益:增加所有人工资中缴纳社保金的比例,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会更大;而提高目前社保金的豁免额度(在一定额度以上的工资收入免缴社保金)则主要影响高收入群体。节流则是减少社保金的支付。被讨论的方案包括提高领取社保金的年龄和降低社保金的支付金额等,不同的方案也会影响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中国也面临着与期望寿命相比,退休年龄过早、社保金难以持续的问题。

社保金还只是触及代际冲突的问题之一。医疗资源、长期照护险,甚至一些公共空间的使用都可能触及不同人的利益。这一方面需要尽早地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需要设计一个良性的机制来协调。2021年年初,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我国有多个城市出现了老年人和上班族在抢占公共交通资源上的冲突。因为各地普遍给老年人提供免费乘坐公交车的福利,而老年人又有大把的时间,导致大量老年人在早高峰期间穿梭于市区和郊区,甚至坐一两个小时的车去买价格略低的菜。这种行为不仅占用了可观的公共交通资源,有时还将疲惫不堪的年轻乘客放到了一个是让座还是被指责的位置上,使乘坐公交车的上班族大为不满。上海市政府经过调研和尝试,将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政策调整为正常购票乘车但每月享受一定的补贴,通过经济杠杆调整了老年人的乘车时间,缓解了早高峰期间抢占公共交通资源的冲突。

类似的化解老龄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冲突的举措,能使社会更和谐、更持续地良性发展,正是适应社会老龄化的具体体现。

1.4.2 适老化中老年人的角色

在适老化中,常常容易被忽略的是老年人在其中扮演的某些角色。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帮扶性的适老化,即对老年人渐渐丧失的能力提供补偿和支持。在这里,老年人只是被帮扶的对象。但在未来数字社会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如何超越传统的帮扶观念,激发老年人利用数字化手段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动力。

如果我们认真审视一下多年来各地开展过的面向老年人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使用培训中究竟有多少老年人真正参与了,就不得不承认,这基本上是一厢情愿的努力,绝大多数老年人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往往在一条有着数以万计老年人的街道中,报名参加培训的只有几十人。这种培训即使能百分之百成功,所覆盖的老年人也远不到目标群体的百分之一。激发大多数老年人跨越年龄数字鸿沟的动力,可以说是最大的挑战。

老年人参与的动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年人对学习与使用智能化应用的价值判断和态度。老年人的动力不仅需要激发和引导,还与环境提供的适老化支持密切相关。当一个老年人身边有可靠的学习和使用支持资源时,其学习的动力将大大提高。因此,我们的适老化战略需要包括构建可靠的、友好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支持环境。没有老年人的积极参与,消除年龄数字鸿沟势必成为一句空话。

老年人的参与分为两个阶段:自己融入和协助他人。先是老年人自身积极主动地做出融入数字社会的努力,去学习、尝试,跨越年龄数字鸿沟;在自己融入了数字社会之后,为自己身边的其他老年人提供鼓励、支持,协助他们跨越年龄数字鸿沟。在中国如此大规模的老年非网民转化上,老年人之间的互助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激发老年人的学习和使用动力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也是本书的贡献之一。

1.4.3 适老化的五个层面

一个社会的老龄化牵涉到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与数字化的冲突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所需要的适老化也分布在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上。在这里,我们大体上把数字社会的适老化分为五个层面,各个层面对社会发展及数字化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1.政策法规层面

政策法规适应当前的老龄化趋势和老龄化程度是最重要的适老化。比如,人口政策的调整需要考虑到未来老龄化的趋势。此外,很多关系到老年人的公共政策,如退休政策、对老年人的各种补贴等,需要使用财政资金,而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其实会影响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关系到老年人的任何公共政策都是社会资源的某种再分配,都要考虑其在长期的老龄社会中的可持续性,如退休年龄、养老金水平、长期照护险及各种养老补贴。社会体制对这种资源分配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一人一票的社会中,向老年人的政策倾斜不可避免,各国的养老金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的体制特色更是突出了政策法规层面适老化的重要性。比如,从过去几年倡导的“9073”格局,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及近些年在试水的医养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都是国家政策上适老化的具体体现。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代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以适应老龄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2.社会治理层面

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和乡村。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有些城市老年人的比例已经超过30%,如南通等。而有些地区的街道(乡镇)因为年轻人的流失,老年人的比例甚至达到60%。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和比例的提高,这些社区和乡村逐渐成为老年人在退休后与社会的主要连接,其承载的社会治理任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面向老年居民的社区服务不再仅帮助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和逢年过节的慰问,还包括满足老年人的多种精神需求,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协助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减少孤独感),帮助老年人更新知识和提升数字素养(防范诈骗),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数字产品,解决老年人使用数字产品时遇到的问题(消除年龄数字鸿沟),乃至帮助老年人发挥余热(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等等。其中新任务之一,是协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

3.基础设施层面

这里所说的基础设施,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

老年人生活环境的适老化已经逐渐被广为接受。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公园、社区活动中心等老年人常去的地方近年来都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适老化改造。各地政府也在陆续出台政策,支持对老年人的家居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相比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环境建设,软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更难,目前的缺口也更大。首当其冲的是面向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未富先老这一现实的制约,目前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针对农村老年人,仍亟待完善。此外,对于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至关重要的社会参与支持、医疗健康、老年教育等体系的发展也极不均衡。

由于中国城镇职工的退休年龄相对较低,因此大量老年人力资源有待发掘和利用。而目前除了少数人被返聘和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更多退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目前尚缺乏一个能够有效整合并利用这些资源的平台。

4.观念意识层面

老龄社会需要其成员具有与其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将敬老爱老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无论是老年群体还是其他群体,都需要努力理解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知道建立一个和谐的老龄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不同群体对有限社会资源的诉求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冲突。多个城市爆发的由公共交通资源竞争导致的冲突就是一个例证。我们迫切地需要摸索并建立一种社会各方能够接受的、适应老龄社会的共处之道,也就是形成一套更能适应老龄社会的观念意识和社会规则。

在老年群体里,要倡导独立自主和依法维权的意识,也要帮助老年人建立与时俱进、自我成长的意识,特别是要引导老年人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数字素养,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发挥自己的余热。此外,引导老年人建立坦然面对衰老、病痛和死亡的科学养老观,更是建立适应老龄社会的观念意识的主要任务之一。而通过全国范围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来推动建立这些观念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5.产品与服务层面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来的种种老年人在数字化前束手无策的窘态,将适老化的问题放在了聚光灯下,使我们第一次意识到大批数字产品面临的适老化短板,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但是,由于市场激励不足,提升产品的适老化程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也需要产品之外的适老化支持。

与本书密切相关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尤其需要改造。产品和服务的适老化既包括符合老年人的需求,也包括适应老年人的能力。

1.4.4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自《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发布以来,中国的适老化进程就真正开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发布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等,指导数字产品的适老化改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于2021年开始了适老化效果评估的研究工作。2022年年初,多个地方政府部署了在新一年里的适老化工作。可以说,适老化终于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目前,我们处于数字化和老龄化交织的早期,社会各个方面的适老化仍然在深化认识的阶段。随着实施经验的积累和社会认识的发展与深入,适老化将不再是一个新观念,而是成为社会建设发展的一个必要支柱。

我们在第2章中将讨论适老化问题的长期性。在未来的几十年,适老化问题将一直伴随着我们,适老化的“长征”刚刚开始。

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将适老化的讨论局限于“数字化进程中的适老化”。


[1] 图1-9是2011年与2012年的对比,但本节仅涉及2012年的数据。其中2011年的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相加之后等于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