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瞧我那壮观的朋友圈!
1
李白在旅途中认识了同样来自四川的吴指南,两人互相照顾,相谈甚欢。
结伴游历时,吴指南不幸身染重病而死,时年24岁的李白悲痛地为其守丧。即使曾有老虎逼近,李白也没畏惧逃走,后来他将吴指南安葬在洞庭湖边。几年后,他仍念念不忘这位昔日好友,专门将其迁葬到鄂城之东。
这件事情在当时口耳相传,很多人知道有一个诗坛新人叫李白,他是一个有情有义、古道热肠的人。
李白还给朋友写过一首这样的诗: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一般认为是在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时,李白于金陵所作。
李白通过对送别场景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意。
在送别故人李云的时候,他还写过一首佳作。很多人认为诗中表现出的才华,在李白诗里可排入前三。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的秋天,李白。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地,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
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李白要送行的李云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二人并非族亲关系。
这首诗更像一首歌的歌词,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在情绪的抒发上,时而低沉,时而激越。读着读着,有种想唱歌的冲动。
2
下面,再记录一下李白与几位重要朋友的交往。
先说说孟浩然。孟夫子是今天的湖北襄阳人,比李白大12岁。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隐士。
多年以来,孟夫子一直在襄阳的大山里,安贫乐道,与世无争。40岁那年,他对做官产生浓厚兴趣,决定下山去试一试。
那是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初,恰好李白也在湖北游历,在热干面和豆皮的故乡武汉(当时叫江夏),两人相遇了。
老孟长须飘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很多人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李白觉得在这个湖北人身上,有一种淡雅疏狂之气,此人胸怀之豁达是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没有的。
见到知己,当然要浮一大白。李白当即给孟浩然写了一首诗。
在诗的第一句,李白就开宗明义,大胆示爱——我爱你哟,老孟!
在古诗里,这种写法是极其罕见的。可是,谁让他是李白呢?
这首诗不仅写成功了,还成了刷屏的爆款。
写完,接着喝。
李白与孟浩然一同寻仙访道、诗酒唱和。他们的神仙友谊,已经铭刻在历史上,而满地酒瓶,则是他们友谊的生动注解。
让我们脑补一下,在孟浩然将要去扬州的那天,两个人相约在武汉的小酒馆里,推杯换盏,啃鸡翅,吃羊肉。
不知不觉,从下午喝到晚上。时间这东西,他们有的是,毕竟都是没有工作的人,不用996。
桌下的空酒瓶东倒西歪,眼看就无处下脚了。
李白说着说着,忽然开始抹眼泪,酒后的李白,容易感动自己。他又满怀深情,写下了著名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差不多是“一喝酒,就写诗”。这首名诗,后面的篇章有详细的解读,此处不再赘言。
李白和孟浩然在小酒馆里推杯换盏。
3
汪伦对李白而言,是个意外结交的朋友。
汪伦是个普通人,属于不会写诗的圈外群众。但因为李白的一首诗,这个安徽泾县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
为什么李白会创作出这样一首清新自然到骨子里的诗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估计汪伦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他能有幸认识那个桀骜不驯的大诗人李白。
诗仙的故事,他听说过的数不胜数。在安徽泾县当县长的时候,汪伦经常参加各种诗会,李白永远是话题的中心。
几个文学爱好者说,他们在长安打工的时候见过李白,说诗仙长得很高大,眼角上挑,皮肤白皙,很有混血的感觉。还说诗仙不喜欢安静,总爱走来走去,跟人攀谈。酒壶一开,李白便是绝对的主角。
那些关于李白的传说,在街头巷尾越传越神。主要情节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太监”高力士为他脱过靴(据传李白有严重的脚气);
唐玄宗召见他的时候有点失态,不仅主动迎上去跟他握手,还变身服务员,给他弄吃的(“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帝国重量级的女人杨玉环(本人也有点重),看到这么优秀的文艺中年,也忍不住跟他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够了够了,这些传说中描绘的李白,真让人嫉妒!
李白的诗句,汪伦大多都读过,其中一些篇章,他可以完整背诵。
可是,在那么多大诗人中,汪伦为什么偏爱李白?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有脾气、有态度的人,在生活中绝不委曲求全。
相传,汪伦是个官二代——他爹汪仁泰做过地方官,他亲大哥汪凤思当过安徽歙县县长。汪伦35岁时就任泾县县长,仕途前景被很多人看好。
不过,他有自己的问题,就是跟领导的关系一般,跟群众的关系太好。官场上岂能容忍这样的异类存在?一些官员干部就开始给上边写匿名信。
对此,汪伦没有申辩,不久就提交了辞职信,那时候他不过38岁。信里大抵只有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回家睡觉”。从此,他不用在官场挣扎了。
这跟李白被迫离开宫廷的经历,何其相似?
两个人都是官场弃儿。
这位前任县长有更多的时间来看山水,读诗文,与朋友喝酒、唠嗑。
更多的时候,他独自在附近的桃花潭边散步,但他总觉得生活里缺了点什么。对,他从来没有见过偶像李白,他心有不甘。
一天,他听说50多岁的李白从金陵(今南京)到了当涂(今安徽省内),投奔叔父李阳冰。汪伦的内心,忽然萌生一股冲动——邀请李白来桃花潭。
可是李白不仅比自己大21岁,还是大唐的顶尖艺术家、超级网红,他会接受一介布衣的邀约吗?最终,汪伦想出一个妙计:把李白“骗”到泾县。
“我们泾县,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在邀请信中汪伦这样写道。盛情难却,李白果然来了,满怀兴致。
可是,“十里桃花”只是水潭的名字,“万家酒店”只是因为酒店的老板姓万。李白写诗善夸张,汪伦更是吹牛专家!
不过,发现上当后,李白却一点也不生气。
美酒、美景,全是免费的,也难得有这么热情的粉丝。李白便在桃花潭畔开启了流连忘返的享乐生活。
贵宾待遇的生活结束后,李白乘船离开,没想到汪伦早安排好人在江边唱歌送行。李白老感动了,当即创作一首《赠汪伦》。
这是一个偶像和粉丝的故事。
汪伦花了点小钱,就让自己名留青史。
赚大发了。
4
李白最值得一提的朋友,当然是杜甫。
文学意义上的盛唐,其实是由李白和杜甫的一辈子构成的。准确地说,是李白的前半生,以及杜甫的后半生。两位诗人最优秀的作品,都出自盛唐时期。
盛唐是什么样的呢?
流动性极其广泛,人们的视野空前开阔,精神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之后爆发的政治危机(安史之乱),令大唐急转直下,一蹶不振。
不过,李白和杜甫,都要感谢那个光怪陆离、苦难深重的世界。因为没有内心的坚持与挣扎,他们无法长成唐诗的两座巅峰。
相传李白和杜甫有过数次交集,杜甫写了15首诗给李白,而李白为杜甫所写的却极少。
为何一个有情,一个无意?
莫非李白写给杜甫的诗,都遗失了?
刚丢工作那会儿,李白与小自己11岁的杜甫结伴,一起走过好几个省,追寻那些模糊但美丽的传说。
闻一多评价他们的相遇为“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
李白和杜甫从开封出发,一路浪到山东地界,边寻仙边打猎。
杜甫每天都要写日记,记录自己与李大哥的片段,“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有一回,他们一起去寻访著名道士华盖君。听闻华老师已经病逝,诗仙和诗圣相拥,哭得稀里哗啦。
我们应该感谢杜甫,他的才华不在李白之下,却以李白铁粉的身份出现,温暖了李白一世。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里,有不少金句,比如“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每一句诗,都代表杜甫的一片诚挚之心。
看遍杜甫的所有作品,再也没有这样高度评价一个人。
李白从杜甫的作品里,应该是找到了做大哥的感觉的。这种感觉,很好,很甜。
李白流传下来的给杜甫的诗,有这样一首。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当时李白44岁,正准备漫游天下。去年在洛阳,李白遇到了32岁却仍在彷徨的杜甫,便相约同游。后来,高适也加入其中。
不久,三人各奔前程,李白在鲁郡石门东送别杜甫。
在南游江东之前,李白曾暂住在沙丘城。因为怀念杜甫,写下上面这首诗寄赠。
谁说李白对杜甫薄情寡义的?只看诗中一句“思君若汶水”,便全然知晓。
还有一首诗,李白写得妙趣横生。
当时李白刚喝完酒,戴着斗笠去杜甫的菜地看了看。迎着夕阳,身披霞光,诗仙吟道——
好似李白对杜甫说道:“兄弟啊,你看你都瘦得不像样子了,写诗别那么拼了!”
自此,两人拥抱作别,再未见面。
之后,杜甫真的将李白当成了精神上的寄托。
本来,他们的创作风格属于不同类型,李白如倾泻而出,不可遏制,就像创作《庄子》和《离骚》;杜甫反复推敲,总要千锤百炼才满意,就像书写《史记》和《左传》。
仔细一想,他们一个写大唐之盛,一个写大唐之衰,其实一同成就了几千年文学史上的最美“拼盘”。
李白跟杜甫一同饮酒。
5
元丹丘与李白在四川初相识,就结为挚友。两人甚至曾一起在河南嵩山隐居。
说元丹丘是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交友人物之一,并不为过。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开始,到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后,共22年。其交往时间之长,纵观李白的朋友圈,几乎无人可比。
李白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变化,均受到元丹丘较大的影响。
因为在李白眼里,元丹丘是长生不死的仙人,李白赠给元丹丘的诗,多达14首。
比如下面这首。
此诗以歌谣体,赞扬元丹丘爱神仙,又故意把他写成一个能骑龙升天、横河跨海的神仙,表达了李白对老友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对老友的戏谑。
李白真心希望元丹丘像神仙一样自由快活。
在代表作《将进酒》中,李白也提及了元丹丘。
在仕途上,李白也得到了元丹丘的帮助。因为二人间的交情,李白结识了元丹丘的老师胡紫阳。
胡老师也是一方高人,不但道法高明,而且叱咤当地政坛,民间传说他与当时的袁天罡(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是好朋友。胡紫阳去世后的墓志铭,就是由李白撰写的。
最重要的是,通过元丹丘,李白得以认识皇族的重要人物玉真公主,最终得以进入宫廷。落魄的时候,李白还曾随元丹丘在深山修炼。
也就是说,不论是做官还是寻仙,李白都跟元丹丘有莫大的关系。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元丹丘给李白写信,为他打气鼓励。于是,李白就写下以上这首诗,权作回信。
李白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已在京城长安拼搏了一段时间,内心矛盾、失落。是谁写来的信呢?打开一看,是元丹丘的,诗人由衷而笑。
老朋友在信中一方面勉励李白要克服困难,在京城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读着来信,诗人不禁想到这几年,芳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几度春秋过去了,自己却不能和亲密好友相聚。
丹丘,俺想你!!!
6
李白还特别有老人缘,他与爷爷辈的贺知章交往的故事,也是一段美谈。
贺知章是个有福气的人,他36岁时考中状元,是浙江地区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位状元。
他还是中国古代极其长寿的诗人之一,享年85岁,也就南宋的陆游可以和他一比。
他做了50年公务员,武则天、玄宗对他都不错。
也就是说,整个唐朝290年历史,贺知章接近历经其中的三分之一。
当朝宰相陆象先很喜欢贺知章的文风和谈吐,曾说:“一天不见贺兄弟,就感觉了无生趣。”后来的宰相张说和张九龄,也对贺知章另眼相看。
贺知章最幸运的,是他完美避开了大唐最动荡的岁月,要知道,他离世11年后,才发生了可怕的安史之乱。
真是好事全有份,坏事一个也不沾。
李白遇到贺知章的时候,一个41岁,一个83岁。
贺知章接过李白的手稿《乌栖曲》和《蜀道难》,还没读完,就吃惊地站了起来。
那诗真的令人热血喷涌。
贺知章忍不住拉住李白的手:“你是下凡的诗仙啊!”
从此,两人成了酒友,隔三岔五就要喝一场,直至两年后贺知章因病辞官回乡。
一次酒局上,贺知章干脆把身上的小金龟解下来,给老板当酒钱。那小金龟栩栩如生,是皇上特意赏赐的。但是,贺老师为了招待李白,毫不犹豫地解下来交给店主。可见他对李白有多么重视。
贺知章的金龟去哪儿了?
很多年后,李白还记得这段往事,专门写了一首诗来回忆——
在贺知章眼里,李白就是大唐诗坛的未来,是注定要留在历史上的巨星。
与他交往,是一种荣誉和骄傲。
两位大诗人的相遇,真的是上天的一种眷顾。
在贺知章退休的时候,李白还专门写了一首诗为他送行。
由于贺知章以道士的身份告老还乡,李白也尊崇道学,所以诗中没谈及官场,都围绕“逸兴多”展开。
贺知章为祖国工作了整整50年。但是,只有李白明白,老贺最喜欢的,并不是眼前的工作,而是梦中缥缈无依的仙境。
懂你的,只有我!
李白向白发苍苍的贺知章讨教长寿的秘诀。
7
在李白的朋友圈里,最后还要介绍一个叫孟少府的人。因为经他介绍,李白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那时候,富二代李白离开家乡好几年,仍然一事无成。说他不着急有一番事业,那是骗人的。
毕竟太过年轻,李白流连于扬州,花费无度,信用卡很快就被刷爆了(“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
李白的好朋友孟少府有点看不过去,对他说:“小李,你也不小了,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这事……你是了解我的!”李白摇摇头回答。结婚的事,李白很少考虑,甚至有点抗拒。他觉得自己骨子里并不是一个适合结婚的人。
李白最爱的事情,是四处漫游,看景、写诗、交友。这三样,不仅花钱,更花时间。
试问世上有哪个女人,会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这一次,李白有一点心动。他一般不相亲,但这次孟少府给他介绍的人,有点不一般,那个人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住在安陆。正史上未见记载其具体名字,但民间流传,那个女孩叫许紫烟,听名字就很美。
“安陆?楚国吗?”李白很惊讶。
虽然古人的地理知识有限,但李白是个历史迷。在他的内心,最喜欢的是古代楚国。
他觉得,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楚国人有理想,会生活,还出了一个名叫屈原的伟大诗人,那是他的偶像之一。楚国人还爱巫术,信鬼神,更激发了他的探究欲。
对于思维可以跨越古今、上天入地、无所不及的李白来讲,这太有吸引力了!不就是相个亲吗?不久,李白便入赘安陆。
李白给孟少府写过《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文章很长,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这篇文章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当时李白初游安陆,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暂时定居下来,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
碰巧扬州孟少府来信,用批评寿山的口吻婉转地表达了对李白的批评,认为他不该沉湎于这个无名小地,应当有一番作为,提醒李白不要忘记自己的志向。
李白则以寿山的口吻,写了这篇文章以回应老朋友的批评。
这篇文章将寿山人格化,以游戏的口吻,代寿山答孟少府之批评,写寿山虽无名而奇伟秀丽,隐喻自己怀才不遇。
同时文中也重申了自己高远的理想,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李白的意思,其实是想对孟少府说:“我也想出来工作,你倒是给我介绍啊!”
番外篇
帮李白完成遗愿的人
脑补大剧场
李白壮观的朋友圈
一句话知识点
一句话知识点
一句话知识点
当年的“寻仙三驾马车”李白、杜甫和高适也拉了个小群。
一句话知识点
李白与好朋友孟少府,也有过单聊。
一句话知识点
蒙蒙问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