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情
“共情”(empathy)这个词是在20世纪早期才出现的,词意源自德语中的一个术语Einfühlung,意思是“感情进入”,最早提这个词的是19世纪中到晚期的德国美学家,他们用这个词来形容通过欣赏艺术品和感受他人的体验而引起的情感体验。词形则衍生自20世纪初的希腊语“empatheia”(em“进入”+pathos“感受”)。这种艺术家能将激发创作绘画作品的情感投射给一个从未与之谋面的观者的现象,是对于我们如何“感受”他人情感的最初的描述。这个词最初的含义里描述了与绘画或雕塑的动觉联系,它还包括一种被艺术感动的感觉以及与之深刻的情感共鸣。
“共情”这个词经常会跟其他类似的术语混淆。你可能会把“同情”和“共情”这样的词换着用,但是对研究者和科学家而言,它们代表的意思是有区别的。两个词中“同情”出现得更早,它的古希腊词根sún和paths的意思分别是“一起”和“痛苦”。“同情”一词的由来是基于对人类拥有相似感受的观察,因为这些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享,所以我们能够识别他人的感受。但在现如今的使用中,同情的意思与“为他人感到难过”或“怜悯别人”是一致的,不再用来表示对他人苦楚的感同身受。
例如,你会对在工作中苦苦挣扎、迫切需要找到新工作的人深表同情,即便你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怀有同情代表的意思是,这个人遭受的不幸和痛苦是不值得的。同情可以描述为当你看到窗外有人在冷雨中颤抖时的感受,你为这个人感到难过。共情犹如你想象自己走进冷雨,同这个人站在一起,犹如亲身经历体验他的寒冷与不适。注意,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Karl Rogers)指出的那样,不要漏掉“犹如”这一特性。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样才能让你不会仅仅专注于自己的不适,从而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帮助这个人。共情是一种动态的能力,可以让你分享别人的体验,表达关切,从别人的角度思考,激发关怀响应。完整的共情循环会导向关怀响应:你收拾妥当来到雨中,给这个在雨中冻僵的可怜人递上温暖的雨衣和雨伞。
在20世纪早期,心理学家开始将共情视作一种理解人际关系基本成分的方式。20世纪中期,罗莎琳德·卡特赖特(Rosalind Cartwright)在康奈尔大学工作期间,首次开展了一些测量人际共情的测试。做这些测试时,她没有理会共情早期意思中强调的“对接受者情感的投射”,将其重新定义为“对感受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她故意摒弃了共情的早期含义中想象投射的意思,转而强调人际关系是这一概念的核心。将“共情投射”和真正的共情关怀间的区别联系起来并不难。在共情投射中,人们以你所分享的为跳板,将他们自己的体验加于你之上。投射者经常会不加理解、不带慰藉地用自己的故事抢了你的风头,将你反置于安慰他的位置上,而不是产生情感体验上的联结。
随着后续进行的一系列有关共情的实证研究,心理学家开始区分“真的”共情和他们所讲的“投射”,将前者定义为准确地评估他人的想法或情感。然后在1955年,《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将这一术语以“在评估他人的情感时,不代入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判断受影响的能力”介绍给公众。这个定义是我们今天所透彻理解的共情的雏形。它表明,共情需要从认知上理解他人的感受,有情感的共振,能够将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加以区分。这样,我们可以准确地感知他人的感受,而不至于使自己陷入情绪化的危险,被他们的情绪所淹没。
共情能力需要多个脑区的复杂整合。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在1959年将共情定义为“间接的内省”,并强调了把别人的感受当成自己的感受来考虑,然后再客观审视这些感受的能力。在心理治疗领域,他认为共情是“心理之氧”,是每一段心理治疗关系中所必需的成分。
我们现在使用共情这个词时,超越了同情或为他人的不适而难过的意思,而扩展到理解他人实际的情感感受并从他们的角度看待世界。根据定义,共情不是独立的或抽象的。这需要深刻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生活的背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后果。要实现共情,你既需要接纳他人经验的感知通道(作为研究人员,我称其为“输入”或传入路径),也需要激发响应能力的响应通道(带有“输出”或传出信号、言语或非言语行为,例如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在过去的数十年,共情这一新的意义已经被神经科学家所证实。通过数量众多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他们发现了我们在认知层面同步理解他人经历时与他人共通的神经回路。因此,共情兼具情绪和认知(或者说思维)的成分。也正因为如此,同那些跟你相像、经历类似或者有相同目标的人产生共情是很容易、很自然的事情。例如,如果你自己的亲属中有养育一个有学习困难或身体残疾的孩子的家长,你更容易对类似情况产生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