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1年海边小渔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满载而归

“对了,阿芳,你知道龙头鱼多少钱一斤吗?”林大海还是很关心龙头鱼的价格的,毕竟自己抓了几千斤。

黄胜芳没怎么关注,但黄支书多少了解一些行情,毕竟他儿子就是鱼贩子:“两三毛吧,具体我也记不太清楚,你二哥每天要收上百种鱼,每种鱼的价格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鱼,大鱼和小鱼、活鱼和死鱼的价格都不一样!卖给你二哥,你二哥怎么也不会赚你们的钱的。”

林大海知道黄支书说的是实情,也不纠结,反正回去就知道了:“回去卖了鱼,我和大哥对半分吧!大哥你既出钱又出人,吃点亏,谁让你是哥呢!”

“算了吧!”黄胜发连连摆手:“分个屁啊分,算我支持你们事业起步的!”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的,今天的收入怎么也要上千了,要是少了,我也就不说这个话了!要是我把钱都独吞了,我大嫂那边也有想法!”林大海坚持。

黄胜发眼睛一瞪:“哪那么多事?我在家还是能做主的!她娘家用我的船还少了?也没见过给一分钱!”

黄支书也说道:“行了,行了,你们大哥也不在乎那点钱,有这份心就行了。”

黄胜芳其实舍不得和大哥分钱:“阿海,爹和大哥都说了,你就别坚持了!”

黄胜发又补充道:“过两天出海钓鱼,你别让我丢面子就行!就当这次用船补偿了!”

“那谢谢大哥!”林大海其实还是不太情愿,他真的不想欠大舅哥太多,但几人都这样说了,如果自己再坚持,刚有所好转的关系肯定又要僵住了。

也会让阿芳难做。

算了,等他们出海时,自己再稍作补偿吧。

回程时,是黄支书父子俩轮流开船。

林大海两口子就在船舱里分拣,第二网捕获的其他鱼还真不少。

马鲛、花尾、红甘、军曹……更多的还是各式各样的大鳗鱼,个头都不小,起步都在十几斤以上,大的都有三四十斤。

更重要的是,这些鱼应该比龙头鱼贵。

他们带来的鱼筐里还有黄胜发那会儿收拾进来的龙头鱼,黄胜芳嫌弃地把龙头鱼倒到一边,又把这些杂鱼一条条收拾进筐里。

女人,果然都是嫌贫爱富的。

不一会儿,他们带来的十几个鱼筐就装满了。

而林大海则把堆成小山一样的龙头鱼像摊煎饼一样推成薄薄的一层,要不然任由这样堆着,不用到家,最下面的鱼就有可能会坏掉。

船的前舱肯定不够用,中舱和后舱也都铺满了,连正在开船的黄支书父子俩脚下都有鱼。

他们带的冰块大部分用在了马林鱼身上,其余的也都被黄胜芳拿去用在了贵一些的杂鱼身上,这让林大海很怀念后来的冷冻舱。

这个时候,一些大船上也有冷冻舱了吧,只不过自己暂时买不起。

夏天白天时间长,在大海逐渐被夜色吞没之前的那一刻,大家终于回到了村码头。

而此时,村里的船也正陆陆续续返回,码头上已经很热闹了。

其实,他们已经算回来的早的了,这会儿还不到8点,有的甚至要到9点、10点之后才回来。

而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就要再次出海。

渔民的辛苦可想而知。

这几天天气不错,大家都想趁天气好能多捞点就多捞点。

夏天雨水多、台风也多,等下雨刮台风一歇就能歇好几天甚至十几天。

这几天大家的渔获都不少,进港的速度有点慢,等了好久才轮到他们。

海上一片繁忙,岸上也是人声鼎沸。

家里有渔船出海的,都在岸上翘首以待,等着自己的家人平安归来,一刻不回来,家人揪着的心就放不下。

林大海和黄胜芳抬了一筐鳗鱼上岸后,很诧异地见到了自己老娘。

“娘,你怎么在这儿?”

人太多,天又黑了,老娘没看到林大海夫妻俩,听到林大海叫自己,才看到儿子儿媳妇,赶紧去接林大海手里的鱼筐:“阿海,阿芳,你们怎么才回来?”

林大海拨开老娘的手:“我问你怎么在这儿?”

老娘见儿子不撒手,又去抬筐,结果,林大海这边高,黄胜芳那边低,重量大部分都压在黄胜芳身上了,林大海急忙把鱼筐放在地上:“阿芳,你带娘先去船上帮爹和大哥卸货吧!”

不等她们回答,看着离收购点不远了,林大海一使劲,抱起一筐鱼直奔黄胜俊的海鲜收购点。

黄胜俊夫妻俩正在忙活,黄母也在这儿帮忙,他们还雇了两个工人帮忙装货卸货,门前停着几辆转运车。

看到林大海抱了一筐鳗鱼过来,黄胜俊问道:“爹和大哥呢?放秤上!”

“在船上!”林大海又抱起鱼筐放在了磅秤上。

“阿海出海回来了,听阿俊说今天你们出海,收获怎么样?”二嫂张向英笑着问道。

对这个二嫂,林大海印象不深,只记得是本村张家的姑娘,属于贤妻良母的那种。

“还成,今天碰到了一群龙头鱼……”林大海喘了一口气。

“龙头鱼?龙头鱼可卖不上价啊!”黄胜俊边拨动着秤杆边说。

黄二嫂在一边拿着一个本子垫着一张复写纸记重量。

林大海都不记得今天有多少人嫌弃自己的龙头鱼了,反正已经免疫了:“多少钱一斤?”

“多大的?”

“都是一斤多的,应该有4000多斤!”

“4000多斤?”黄胜俊和黄二嫂互看了一眼,都有些吃惊,第一次出海就抓了4000多斤鱼,这小子运气不错:“还成,不小了,应该能卖上价!”

“能卖多少钱一斤?”

黄胜俊看了看周围的人,小声地说道:“3毛左右,他们批发商给你啥价我就给你啥价,我不会赚你的钱的。”

能卖上价才卖3毛,林大海有些失望。

他也知道,黄胜俊口中的“能卖上价”也就比“卖不上价”多个几分钱,顶天一毛钱。

“二哥,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该赚还得赚,我以后是要当渔民经常卖鱼的,你要不赚钱,我咋好意思卖你鱼呢!”林大海害怕黄胜俊误会,连忙解释道。

“这个回头再说!”黄胜俊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