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要了解什么是积极教育,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在解释积极心理学这个概念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两个人,分别走在沙漠里,并且都迷路了,随身带的水也喝完了。两人随时可能会因为干渴而失去生命。

这时,第一个人在一个沙坑里发现了一个瓶子,里面还有半瓶水。他很兴奋,就把这半瓶水小心翼翼地揣到怀里,实在口渴时才拿出来舔舔瓶口。靠着这半瓶水,他走出了沙漠。

第二个人也在沙漠的一处废墟中发现了半瓶水。他却非常失望和沮丧:“这么点儿水怎么能让我走出沙漠呢?”他气得诅咒那个喝了另外半瓶水的人,为什么不能少喝几口,多留下一些水给自己。怨恨和绝望使他几乎丧失了走出沙漠的力气,结局可想而知。

同样是在危急时刻发现了半瓶水,第一个人看到的是这半瓶水带给自己的希望,而第二个人看到的却是绝望。如果是你,会怎样看待这半瓶水?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们对世界本来就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充分体现了个体的差异性。即便是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两个人,也会有很多不同。这其中包括生活习惯、行为模式与认知方式等。人们对世界产生不同的看法,并形成不同的观点本无可厚非,但像故事中所反映出的这两个人对世界完全相反的看法和想法——积极或消极,则是我们一定要深入思考的。

积极与消极的态度,与评价一道菜好吃不好吃,或者评价一个明星漂不漂亮,虽然在形式上并没有多大区别,但事实上却有着天壤之别。一道菜好吃不好吃,一个明星漂不漂亮,最多只影响我们是否选择一种食物充饥或选择一种关于相貌的审美态度。这些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更影响不到我们的生命质量。但是,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却会真实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与生命质量,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当下,更会长期地作用于我们的人生。心理学上很多的科学实验已经为此提供了大量证据:积极的人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学业更出色,收入更高;积极的家庭关系更融洽,孩子成才率更高。相对应的,长期处于消极状态中的人则很有可能诸事不顺。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积极教育的心理科学基础——积极心理学,我先简单地把上面故事中积极的人称为“乐观者”,把消极的人称为“悲观者”。那么,乐观者与悲观者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乐观与悲观对他们的人生、未来,或安全感、幸福感与获得感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这些问题,就与我接下来要谈到的积极心理学有关了。

被误解的积极心理学

说起积极心理学,很多人可能有误解,认为只有那些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或者说心态特别消极的人,才需要去接触和深入学习。对于我们大部分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去接触和学习它。

事实上,心理学自从确立了独立地位之后,就面临着三个重要的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现代心理学从产生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1879年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的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现代科学心理学才正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我们不仅要意识到如何面对消极,更要意识到如何掌控积极。关于这一点,《幸福的方法》的作者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 Shahar)博士也多次强调,在过去几十年中,心理学家探讨了很多负面的心理问题,对有关抑郁、恐惧、自卑等消极人格特征的研究要远远多于对快乐、希望、责任、幸福等积极人格特征的研究。但后来心理学家慢慢意识到,即使他们帮助一些人消除了人格中存在的消极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人本身缺乏积极的力量,或者说其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足,那么他们依然难以成为一个乐观、幸福和自我实现的人。

在这种强烈的对人类优势效能进行讨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对人的影响。早在1954年,人本主义大师、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早期的心理学关注了太多的人类心理问题,研究了太多有心理疾病的人的案例,却忽视了那些健康、优秀、成功之人的心理活动。所以从那时起,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健康人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与行动结果。只不过当时对于大部分心理学家来说,对人类的心理问题与消极的解释占据了主流地位,积极心理还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

1998年,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上,新当选为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心理学学科的理念。他认为,心理学在过去更多地关注人类消极负面的方面,相当于把一个—6的人的心理状态提升到—2;而积极心理学则更加关注人类的品格优势与美德,致力于把一个+2的人的心理状态提升到+6。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此后的20多年,在马丁·塞利格曼与其他心理学家的号召下,人们开始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并且进行了积极探索。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的领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今天,积极心理学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帮助并激励了无数人拥抱绚烂的生命。马丁·塞利格曼也因此被尊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在马丁·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家看来,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下面三类。

第一,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愉快、感恩、成就、爱、幸福等。

第二,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天赋、个性力量、兴趣、价值、自我实现等。

第三,积极的环境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整个社会等。

同时,还有一位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奠基人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在总结积极心理学时也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的学科,它着重研究那些让生命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内容。它旨在回答一个问题,即如果我们不想挥霍生命,我们该做些什么。”这应该算是积极心理学另外一个更具人文情怀的定义。

详细地讲,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是“心灵鸡汤”

很多家长都认为积极心理学就是一种“心灵鸡汤”,这是对积极心理学的极大误解。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一种横空出世的学问,而是在心理学这门学科一百多年探索的积累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的思路、新的角度和新的方向。也就是说,它是有产生渊源的,而且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同,要改变的只是我们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

所以,我们既然承认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那么积极心理学同样也是一门科学,而不是那些非科学的所谓“鸡汤”。尽管积极心理学的著作与讲授必然会有文学成分与情感输出,但对于一门科学的普及来讲,这些都是必要的。不能因为积极心理学中的这些情感输出与那些“心灵鸡汤”给人某些相似之感,就武断地定义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灵鸡汤”。

2.积极心理学有证据、有逻辑、有调查

2016年,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人类的抑郁症竟然可以找到遗传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标志,这说明积极心理学其实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它有自己的神经通道反应,有行为的体验,也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积极心理学不是虚无的,而是一门真实存在、极有价值的学科。

3.积极心理学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学问

积极心理学虽然还比较年轻,直到2000年这门学科才正式诞生,但它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几乎每年、每个月都有新的研究战果出现。

相比之下,“心灵鸡汤”就不具备这些特点。它通常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一种自以为是的经验,是经不起逻辑推敲的。所以它既不是科学,也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和实验来证明。

我再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两者的区别,让大家强化一下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

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现任主席、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曾提出一个“积极情绪的拓展–构建理论”,认为积极的情绪能帮助我们建立长期的生理资源、心理资源、认知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其中,生理资源通常指运动、锻炼身体等活动,研究发现,当我们情绪积极时,就容易拓展这一资源。比如,当你感到开心时,会觉得走路都特别有劲儿;相反,当你感觉很郁闷时,一定是步履维艰,连步子都不想迈。这就是积极情绪对我们的生理资源产生的影响。它可以促使我们去活动、去锻炼、去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力量。

同样,积极情绪还能拓展我们的社会资源,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当你心情愉快时,你就愿意与人见面、聊天、交往,并且沟通的气氛也会很融洽;相反,情绪不佳时,你可能只想待在家里,电话不想接,人也不想见,长期如此,怎么能有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呢?

此外,认知资源、心理资源的拓展等也与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息息相关。情绪好时,我们思考问题也会更积极,思维也会更有创意,更加发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特雷莎·阿马比尔(Teresa Amabile)曾研究人类的创造力20余年,追踪了一些特别有创造精神的人,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目的是弄清这些人与其他人到底有什么区别。结果发现,这些人与其他人除了学历和智商有一些差别之外,更突出的是他们在做出重要贡献时,往往都是在他们特别积极快乐的时候。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 mund Phelps)还曾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很多富人致富的秘密并不完全来自他们的运气和努力,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单位、一个社区,能够积累大量财富的主要原因都在于参与其中的人具有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他还用一个英文单词“flourishing”来表示这种状态,即“丰盛、像花朵一样灿烂”。我把它翻译成“心花怒放”。也就是说,真正让一些人变得富有的,并不完全因为他们肯埋头苦干,奋斗不已,而是他们活出了生命的活力,活出了心花怒放的人生感受。当他们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做事时,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这个观点,比如曾经有人跟我说:“彭老师,你总说积极的心态出成就,可历史上明明有很多愤怒出成就的事件呀,比如愤怒造就了杜甫这样的大诗人。”

其实这只是一种主观判断,或者说是一种杜撰,缺乏科学依据。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学证据证明愤怒的情绪能造就诗人。拿杜甫来说,他也是一个心态积极的人,并且他不是因为愤怒才写出伟大的诗篇的,而是因为伟大才会为一些人和事感到愤怒。杜甫说过很多非常积极的话,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所以,积极心理学其实是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积极心理的力量、积极的认知习惯与积极的行为方式。这些积极的原理包括在人类的美德、意义、审美、创新、超越、活力、善良、坦诚、开放、感恩、宽容、爱与慈悲等一系列品格要素之中。积极心理学就是通过这样的科学研究,试图揭示人类那些卓越的积极天性是如何成就人生与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科学机制,从而帮助个人、家庭、组织和社会持续繁荣兴旺、快乐幸福的。它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也并非那些有心理疾病的人,而是那些心理正常且十分优秀、成功、善良的人。

如果说传统的所谓“消极心理学”(学术上没有“消极心理学”这一说法,这里特此说明)面对的是人类中那一小部分遭受心理疾病困扰、需要帮助的人群,那么积极心理学则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更大的群体,即普罗大众身上。积极心理学家一直强调,积极的心理状态除了没有心理疾病外,还应该具有高于“无病”水平的展现充沛活力的心理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投入式的体验、亲社会行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追求,以及良好的人际与亲密关系等。其核心思想是希望人们知道,是什么让一些人在跌倒多次后,仍然有意愿、有勇气、有能力爬起来;是什么促使一些人能不断地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痛苦与艰辛,并最终拥有丰盛而灿烂的人生;是什么让他们哪怕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却随时拥有“内圣外王”的伟大情怀,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才是积极心理学的真正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