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恋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为什么单身的人那么多

在过去5年里,我看到人们对单身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新闻媒体、综艺节目以及自助书籍对单身人士的评价越来越毒舌。媒体关于单身的报道愈加负面,电视大拿们的看法也日渐主观,经常说出打压式的话;而一些人生建议类书籍动不动就怪罪于单身男女,说他们不注重形象管理、情商低、在爱情面前犹豫不定。这些话就像毒药一样,让处于空窗期的人不再认为单身只是过渡,甚至有一些人似乎永远卡在单身状态无法挣脱——单身就像陷阱一样,一旦掉进去就很难走出来。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用全新的视角解读单身,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大家找到爱情,长久地维持亲密关系。

为了搜集案例,我常常请朋友们来家里聚会。大家坐在一起畅聊爱情的美好,吐槽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奇葩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总会遇到一些阻力。例如,35岁的安娜说:“我们这几年一直在聊单身,这个话题已经很让人抓狂了,真的找不到新话题了吗?”关于自己单身的经历,安娜依旧有很多话要倾诉,可她不想过多地与人分享。很多单身男女面对好朋友也难以敞开心扉,还会因单身而感到羞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内心深处会挫败感十足。过去的5年里,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亲密关系问题比以往更加复杂棘手,无论来访者是已婚、同居还是单身,现代生活让人们感觉难以经营感情。因此,本章就是要帮助读者理清在亲密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减轻这些因素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最重要的事情是:放过自己,不要再自责了!想要做到这一点,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从1971年到2001年,英国独居家庭的比例增长了近一倍,在英国家庭中的占比高达31%。在许多人眼中,女性会把建立亲密关系看成一件很困难的事,可事实上,男性也有类似的感受。在25~29岁的男性群体中,有将近1/4的人还在与父母同住。此外,25~44岁的男性群体中,独居比例是20年前的两倍。最近的调查数据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在50岁以下的伦敦人里,70%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约会。这意味着拥有稳定亲密关系的人简直太少了。尽管网络征婚、午餐约会、征婚专栏、速配、传统婚介机构等各种方式都很受大家认可,可单身人士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这就好比人人都在关注合理膳食,肥胖人士却越来越多。

人们往往能找到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越来越高的单身率,比如婚姻更脆弱、人的寿命变长、社会更加富裕,这些因素使得女性有了独立生活的选择权。然而,这种解释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我们需要深入挖掘。

过去5年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消费选择的爆炸式增长。消费者面对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从前,我们只需要在天然黄油和人造黄油间二选一,现在却出现了低盐、有机、添加了omega-3脂肪酸或橄榄油的非氢化黄油,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新式黄油。虽然过多的选择让人纠结,可我们总觉得多多益善,并对此深信不疑。的确,经济繁荣不仅让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裕,还让政府有余力发展公共事业,修建更多的医院和学校,让人们在医疗和教育上同样可以自由选择。然而,宾夕法尼亚州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理论和社会行动学教授巴里·施瓦茨认为:太多的选择和没有选择一样糟糕;选择泛滥可能是人们不快乐、不满足,甚至抑郁的根源。这个观点源自施瓦茨教授买牛仔裤的遭遇,他以此为灵感,写了一部关于选择的书籍,于是就有了这本全球畅销的著作《选择的悖论》。故事是这样的,施瓦茨教授最喜欢的牛仔裤穿破了,他想去买一条新裤子。结果,他发现牛仔裤居然分为紧身裤、直筒裤、阔腿裤和垮裤。导购还问他是要水磨的、酸洗的还是破洞的。教授一脸茫然,导购还继续追问他是要拉链款还是纽扣款,要做旧褪色的还是普通的。这个例子可能会让大家忍俊不禁。然而,在恋爱约会这件事上,我们也常常像这位教授买牛仔裤一样,陷入选择困境。约会网站铺天盖地,每个网站都自称拥有数万名会员,互联网提供了近乎无穷无尽的选择。如果你在这些网站上注册,从理论上讲,你可以从数百万人中筛选出自己心仪的对象。直觉告诉我们,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约会机会翻了许多倍。然而,直觉有时也会欺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