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后续演进的5G无线增强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5G标准化演进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诞生以来,移动通信已经走过了40多年,共部署了5代系统,大约每10年就经历一次标志性技术革新,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如图1.1所示。

图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基于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采用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实现了语音通信、移动通信从无到有的转变。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基于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和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提供数字化的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2G完成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是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支持移动通信系统从以语音为核心业务向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演进,完成移动通信从窄带到宽带的转变。3G标准主要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基础版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和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技术为主,通过增加系统带宽和提高频谱利用率,实现上下行速率提升;通过简化系统架构层级降低时延,演进版本LTE-Advanced(也称4.5G)做到后向兼容,是真正意义上的4G移动通信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基于OFDM和Massive MIMO关键技术,首次将业务支撑范围从个人拓展到各行各业,业务场景深度扩展到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MTC)。5G面向2020年人类社会的通信需求,聚焦高速率、低时延和海量连接的发展目标,系统性能指标设计方面朝着应用场景、业务多样化和差异化方面发展。

5G技术演进的步伐远未停止,后5G(Beyond 5G,B5G)不断吸纳毫米波、太赫兹、人工智能、智能超平面、全息通信、算网融合、“空天海地”一体化等新一代关键使能技术和先进架构设计思想,提升网络能力,用来增强覆盖、扩展容量以及支撑垂直行业应用,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泛在、绿色协同的数字新未来。

通过总结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规律,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共同点:

(1)业务承载愈加丰富。由语音到数据,由低速到高速数据业务,再到多媒体,从个人到垂直行业,实现上下行速率和容量的全方位提升。

(2)系统的多址方式和双工方式持续变化。

(3)系统带宽设计从窄带到宽带。

(4)频谱效率不断提升。

历代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对比如表1.1所示。5G技术演进不能按照单一关键技术发展的路径,而是要将多种新技术组合,灵活发散,满足千差万别的业务需求,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向:

(1)面向空分复用的Massive MIMO。利用空间信道的不相关性,提高频谱利用率,成倍增加信道传输容量。

(2)应用高频、超高频的频率资源。目前5G的主流频段采用Sub 6GHz,未来将采用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利用更多频率资源。

(3)面向低时延、高可靠性、大容量的场景。5G技术从单一规则到多项规则系统演进,满足更多场景需求。

表1.1 历代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对比

从移动网络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影响网络技术更新换代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新业务、新应用和新场景带来的新需求:更高用户体验、更低业务时延、更高数据速率、更多用户服务,以及“空天海地”一体化全球无缝覆盖。

(2)现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5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带来高能耗、高成本、低运维效率等问题,需要思考后5G网络时代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3)新技术驱动: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强的计算能力和更高效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为了支撑业务场景的变革,5G在端到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网络能力的增强。如图1.2所示。

图1.2 端到端5G网络能力增强

在5G网络发展演进过程中,业务需求直接驱动网络技术和网络能力变革。终端、无线网络、传输网、核心网到业务平台的端到端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反过来,更强的网络能力赋能新业务场景的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