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赶的经济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评估去杠杆问题的严重程度

发达经济体的资金流动数据表明,2008年后私人部门的行为的确发生了巨大变化(见图1-1)。通过观察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变化,从资金流动数据可以看出,经济体中的部门是资金的净供给者(净储蓄者)还是借款人。经济体被划分为五个部门:住户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和外国部门。

如果一个部门的金融资产增长超过其金融负债,则该部门被视为盈余,换句话说,它在经济中是净储蓄者或资金的净提供者。如果该部门的金融资产增长低于其金融负债,则被认为是赤字,这意味着它是资金的净借入者。因此,这些数据反映了经济体中谁储蓄资金、谁借入资金。因为一个部门的金融负债总是另一个部门的金融资产,所以这五个部门的总和应为零。[4]

图1-1 2008年后私人部门借款人消失

数据来源:野村综合研究所根据国民账户数据和资金流动数据计算所得。

应当指出,资金流动数据中的盈余概念区别于人们常用的储蓄率概念,因为储蓄率会对折旧以及其他影响储蓄者财富净增加值的因素进行调整。

与其他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一样,在获得更多增量信息后,统计部门会经常性地修正这些数据。正如我在此前著作中所指出的,[5]这些数据修正的尺度可能非常大。因此,考虑到后续数据修正的可能性,这些数据的使用者在使用每个统计数据时要有所保留。本书中使用的数据反映了截至2022年3月7日的网络公开信息。

根据图1-1中的数据,从2008年第三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即雷曼兄弟倒闭导致零利率的这一时期,整个美国私人部门年均储蓄占GDP的比重为7.01%(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年均储蓄占GDP的比重为6.16%)。在一般情况下,零利率促使私人部门借贷更多,但事实恰恰相反。在雷曼危机前的五年里,利率水平非常高,美国私人部门的年均储蓄占GDP的比重为3.31%;而在雷曼兄弟倒闭后,利率降至零,美国私人部门的年均储蓄占GDP比重的年度均值增加到6.16%。换言之,在利率大幅下降的同时,年均储蓄占GDP的比重从3.31%增至6.16%,增长幅度达到86%。

在欧洲也可以观察到私人部门类似的变化。雷曼事件后,西班牙私人部门的年均储蓄占GDP的比重从-7.93%上升到7.64%,爱尔兰由之前的-4.94%增至0.62%,而葡萄牙则由-3.79%增至4.29%。这种大幅度的变化发生在零利率或负利率的环境下,这一事实表明,2008年房地产泡沫破裂时,欧洲的私人部门也遭受了严重的资产负债表损失。

1990年,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并且自1997年以来,利率基本上降至零或负。在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前的五年里,私人部门的年均储蓄占GDP的比重为7.38%,在随后的13年里,这一数值升至8.08%。德国没有经历过房地产泡沫,原因是作为以科技股为主的德国本地版纳斯达克指数,德国法兰克福“新市场”的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破裂,导致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前,德国私人部门的年均储蓄占GDP的比重为8.03%,而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私人部门的年均储蓄占GDP的比重则为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