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未开口就能惊艳全场
微笑是没有国界的语言
大概是10年前,史密斯乘坐飞机去往新西兰参加会议。
飞机起飞前,史密斯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服药。
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5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平稳飞行状态。突然,服务铃响了起来,空姐这才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史密斯。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史密斯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史密斯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
在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为乘客服务时,那位空姐都会特意走到史密斯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史密斯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空姐很紧张,心想,他一定会投诉自己。飞机安全降落,她打开留言本,却惊奇地发现,留言本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而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12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这趟航班。”
微笑化解了矛盾。史密斯深深地领会了微笑的神奇力量。他因此经常会提醒学生们:表达赞美、歌颂等感情时应微笑。要博得别人的微笑,自己应首先微笑。
美国金融巨头查尔斯·斯瓦博说:“我的笑容价值百万。”的确,微笑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微笑可以营造融洽的气氛,消除听众的抵触情绪。
发自内心的微笑是人们美好心灵的外现,也是心地善良、待人友好的表现。一个具备良好口才的人,也应该不吝啬自己的微笑。
在职场中,虽然你工作很努力,却有可能得不到上司的认可;虽然你准备了一份详尽的资料,却仍不能在这场谈判中胜出。你感到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事实上问题并不是出在你的工作能力上,而在于你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有良好的交流手段。试一下,善用这些小动作与别人交流,定会使你受益匪浅。比如,盈盈笑脸、彰显优雅气质的坐姿站姿等。
彼得安在一家广告公司任办公室主任。上一任主任无论从学历、经验还是工作态度上来讲都不比她差,但最终工作做了不少,却得不到认可,大家都觉得她很傲慢,最后被迫离职。彼得安总结上一任失败的教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有一张笑脸。
广告业竞争激烈,业务员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他们最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公司的支持和理解。而面带微笑的人总是在向同事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我很欣赏你,我信任你,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我们会合作得十分愉快。
现在,无论工作多重、多烦琐,彼得安也不会表现在脸上,她总是保持一副亲切的笑容。她真诚的微笑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拟定的绩效考评措施在公司内部得以顺利实施,公司的业务量也明显上升了。
面对不同的场合与情况,如能用微笑来对待他人,可以反映出本人高超的修养和待人的至诚,非常容易被别人接受。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爱发脾气者、刻薄挑剔者、出言不逊者、咄咄逼人者,也有与自己存有隔阂芥蒂者,面对这些人,真诚的微笑往往比口若悬河更可贵。面对别人的胡搅蛮缠、粗暴无礼,只要微笑冷静,就能稳定局面,用微笑缓解对方的怒意,以微笑化解对方的攻势,从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摆脱窘境。如果在电梯间或公共汽车上不慎踩了别人的脚,带着真诚的微笑说声“对不起”,一场小小的麻烦就能轻松化解。在难以用语言表达心境的情况下,微笑是最好的交流工具。
在召开重要会议、处理突发事件、参加追悼大会时,当然不能微笑。平时微笑要真诚自然、适度得体,至于装笑、皮笑肉不笑、虚情假意的笑、僵化呆板的笑,甚至硬“挤”出来的笑,会令人大倒胃口,还不如不笑。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人能在社会上有所成就,都是从微笑开始的;还有很多人获得了极好的人缘,也是从微笑开始的;很多人在事业上畅行无阻,也是因为善于微笑。
很多杰出的政治家都运用笑容建立自己的形象。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时刻挂在脸上的孩子般天真的笑容;英国戴安娜王妃略带忧伤的笑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开怀爽朗、自信热情的笑容;美国前总统里根爽快自然、无拘无束的笑容……还有美国前总统卡特祥和的笑容、肯尼迪迷人的笑容。
鲍温的家在一个弯道的拐角处,距离限速从二十五英里到五十五英里的交接处很近,所以,常常有人开着车飞速地从他家门前驶过,而他的爱狗金吉尔就死在一辆疯狂行驶的车下。
后来,当鲍温看到飞速驶过的车辆就会朝着驾驶员大喊,以便让司机将车速降下来。但是,即使他挥舞着双臂示意司机开慢一些,也很少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这令他非常恼火。尤其是经常路过的一辆黄色跑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驾驶员是一个年轻的女郎,她总是把车开得像赛车一样。
有一天,当她再次驾车飞快地经过时,鲍温正开着除草机割草,他的妻子正在花园边缘种花。鲍温放弃了让她减速的努力,继续专心地工作,但是那辆车的刹车灯亮了一下,居然慢了下来。鲍温第一次看到这辆车不是以要命的速度呼啸而过,他甚至出现了幻觉,因为那位年轻的女郎在朝他和妻子微笑。
当女郎的车子远去之后,鲍温好奇地问妻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居然将车开得这么慢!”妻子笑了笑,回答他:“我只是朝着她微笑着打了个招呼,她也对我微笑,所以也就减慢了车速。”
他愣住了,想起自己以前常常坐在割草机上愤怒地挥舞着自己的手臂,大声地提醒过往的司机注意车速,在他们看来,自己是不是像一个脾气暴躁的疯子?而那辆黄色的跑车,从来没有因为鲍温的愤怒和指责慢下来,但是今天却因为一个微笑而优雅地驶过。
一般来说,不同的眼神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练习:
1.以明亮有神、热情友善、充满智慧的眼神,向听众表明你的坦诚、灵活、自信和修养,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没有任何一个听众会喜欢演讲者表情呆板、目光游离,所以,在公开讲话的时候,要注意眼神,眼神中流露出来的神态要与演讲内容相一致,更要充满热情友善。
2.用眼神的变化表达自己内在的丰富感情。
在讲话时,要善于用眼神表达感情。比如,讲到兴奋处,睁大眼睛,让它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讲到哀伤处,眼皮下垂,或让眼睛呆滞一会儿,以渲染哀伤的情绪;讲到愤怒处,瞪大眼睛,怒视前方,让其充满着逼人的神色……总之,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应当配以什么样的眼神。
3.三种视线交替使用。
三种视线指环顾的、专注的、模糊的视线。环顾的视线,可以照顾全场,照顾到每一位听众,增强听众的参与感,表明演讲者是同所有听众交谈;专注的视线,就如同进行典型调查,把握准听众的心理,可以用来启发、引导听众,或者赞扬、鼓励听众,或者制止个别听众的骚动;模糊不清的视线,可以向听众表现演讲者在认真思考,加强话语的价值,也可以借此为视线变化过渡,稳定自己激动的情绪,同时向听众表明自己有较好的经验与修养。
魔力聊天术
可以说,在所有的生物中,人的表情是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一个人的表情可以流露出他当时的情绪变化。在高明的观察者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呈现着一张反映自己心理和精神状况的“海报”。
人类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它是反映人们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例如愁眉苦脸、眉开眼笑等都是表示人们喜怒哀乐的表情词语。可以说,人的面部是人体语言的“稠密区”。有学者估计,人脸可以做出25万多种不同的表情,有些时候,要表达某些观点,运用表情比话语更有力量。
第一形象要表达出正能量
这是一个几秒钟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时代,这几秒钟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决定了你接下来说的话是否能被别人接受,因此在用语言掌控别人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点,那就是:“你说话的对象喜欢你吗?”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与掌控关系不大,但事实上,它却是掌控对方的关键,虽然不是全部,但在语言交流的开始是十分关键的。
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话具有说服力,并且不断增强这种说服力,首先应该给对方留下良好的个人印象。无论你的谈话对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你所留给对方的个人印象跟你所传达的信息同等重要。只要你一走进房间,人们就会根据你看他们的方式和你握手的方式给你打第一印象分。你的心思是否放在这个人身上?当你进入某个会场的时候,你的心思是否已经到了这里?这些问题,他们看到你的第一眼就可以得出结论。也就是说,你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决定了他们是否想留在你身边听你说话。
生活中,如果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想和某人进行对话,以取得对方的帮助,这时,你一定要提前做一些准备,例如你应该提前确认一下,身边是否有一些支持者,而这些支持者是可以帮你说好话的。或者,你的言行举止能否让对方想起某个有好感的人,这样的话,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当然,有时你的言行举止会让对方想到一个很讨厌的人,这时你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可以设法挽回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
怎么做呢?那就是让自己显得更加和颜悦色一些。比如,在对方见到你或者开口与你交流时,你可以观察对方的反应,然后设法调整自己的讲话方式,设法跟对方产生某种化学反应。一定要注意对方的讲话方式,他/她是更喜欢用语言还是视觉形象,或者有什么其他爱好。一定要留意他们的谈话模式和他们喜欢用的字眼,然后有意识地模仿他们。当一个人感觉你跟他本人某些地方很像时,就会更容易听进你的话,从而站到你这一边。
另外,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千万不要在意对方言语中的负面因素或语调。就算是在告诉对方一条坏消息,也要设法给对方一种正面的感觉。比如,如果对方问你:“听说你跟你妻子在办理离婚手续,这难道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情绪吗?”这时,你可以这么回答:“您是知道的,虽然我能力有限,但一直受到前辈您的指点。多年来,我从不将私人问题带到工作中来,这一点相信您也是知道的。”这样你就可以对整个谈话保持一定的主动权,不会被对方抛来的问题打击,对方也会为你公私分明的态度和临阵不乱的气度所折服,从而增加对你的信任度。
与人沟通也是一样,最高明的说话者会调动有利于自己的一切手段,包括形象、身体语言、语气、心态等,来说服对方,达成自己的目的。建议你尝试一下,然后就去体验成功掌控他人的喜悦吧!
魔力聊天术
关键时刻的出场有一个简单的技巧,让你也能闪亮登场,那就是在走进一个聚会点之前,先戏剧性地在门口停下来,目光缓慢地环视整个场景。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判断你正要进入的境况是怎样的,要注意灯光和酒,最重要的是面孔。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外貌,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让自己看起来更亲切、更温和。而这样全身散发正能量的人,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没开口就要有成功者的姿态
态势是说话者传情达意的又一重要手段,是一种沟通“语言”。它包括说话者的姿态、手势、身体动作等,既可以帮助说话者表情达意,又可以诉诸对方视觉的因素。
语言由字、词、句子和标点组成,肢体语言也是一样,每个姿势就好比是单一的字词,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只有和其他字词同时出现在句中,才能确实了解这个字当时代表的意义。肢体语言的姿势和口头语言的句子一样,会表现当事人的感觉或态度。观察敏锐的人不管别人说什么,总能读出肢体语言所表示的意思,并精确解释。
站着说话时,身体要立直,挺胸、收腹,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两臂自然下垂,形成一种优美挺拔的体态,使对方感觉到你的有力和潇洒,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坐着说话时,上身要保持垂直,可轻靠在椅背上,以自然、舒适、端正为原则,双手可以放在腿上,或抱臂。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在非正式场合可随便一点,但在正式场合就应比较讲究。
我们在说话时,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使其有内在的根据和清楚的用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肢体语言的表达和交流作用,有助于获取说话的最佳效果。
点头表示赞成或同意;
顿首用来强调所说话语的力度;
头部上扬表示惊奇或对某一事情突然明了;
摇头是否定的信号;
摆头表示怀疑;
低头含有被压抑或屈从的意味;
抬头是一种有意投入的动作;
肩部下垂向后,表明平静且灵敏;上举向前表明焦虑、惊慌;平举下垂表明沉着果断;向上突起表明愤怒或受恐吓;
耸肩表示不知道、无所谓或无可奈何;
拍拍肩部表示亲切或庆贺;
竖起大拇指表示赞美;
手掌往前摊表示拒绝;
紧握拳头表示力量;
张开双臂表示欢迎,高举双臂表示胜利;
双手在胸前交叉抱住表示自信和进取。
说话时,我们运用肢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沟通感情,补充或加强说话语气,帮助对方理解。因此,态势语要精练,不要太“花”,要以少胜多,恰到好处。例如手势动作,要是不间断地随便使用,或者多次重复使用同一种手势,就有可能丧失它的功效。
假如你就是说话者,要求听者针对你所说的话发表意见,如果他说不同意你的见解,而且他的非语言信号和所说的话相符,那么他没有说谎;如果他说他很喜欢听你说话,而他所说的和姿势所表达的意思互相矛盾,那么他就是说谎了。卡耐基认为,肢体语言的影响力是口语的5倍,如果两者不一致时,我们应当相信肢体语言。
弗洛伊德曾注意到,他的某些女病人口头上说婚姻很快乐时,会无意识地把婚戒脱下又戴上、戴上又脱下。据他了解,这个动作其实是婚姻亮起红灯的预兆。
要正确解读肢体语言,就要观察姿势群与口头语言之间是否一致。除了观察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是否一致,还要考虑姿势出现时的背景环境。例如,严冬时节,一个在公交车站等车而手脚都交叉抱紧、下巴收缩的人,并不是在防卫什么,只是单纯的感觉寒冷而已。但是如果另一个人摆出同样姿势,而你正坐在他对面介绍产品或服务项目,那么这个姿势就代表否定或防卫的意义了。因此,所有的姿势都要考虑环境因素,并且尽可能检视姿势群而非单一姿势。
非凡的姿态是代表一个人的气质,一个自信满满的笑容以及一道直接注视的目光。这就是成功者的形象。
魔力聊天术
每天做同一件事60次,足以形成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者的第一个标记。现在想象一下你是一位世界著名的走钢丝杂技演员,你要穿过一道门,迅速地奔向舞台中央,昂首挺胸穿过那道门,这会让你鹤立于骚动的人群之中。你站在帐篷的顶端,犹如万众瞩目的明星,引起人群的惊讶和羡慕,他们都伸长脖子望着你。这种简单的可视化技术,会让你整个人看起来像是已经习惯自豪、成功和喜悦的胜利者。
没有一个大人物是胆小鬼
英国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萧伯纳才华横溢,并且以杰出的口才著称于世。但是,萧伯纳年轻时,胆子很小,很害怕开口讲话。初到伦敦,他到朋友家做客,总是先在朋友家门前忐忑不安地徘徊良久。
一次,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一场学会的辩论会,他在会上非常紧张地站了起来,做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当他讲完时,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喝倒彩和讥笑。萧伯纳蒙受了莫大的耻辱,但是,他并没有从此不在公开场合演讲,而是化自卑为动力,化弱点为长处,鼓足勇气,面对挑战。他参加了许多社团辩论,并且在社团辩论中积极参与发言,据理力争。他每星期都找机会当众公开演讲,在市场、教堂、公园、码头,无论是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还是寥寥无几的听众,他都慷慨陈词。终于,萧伯纳成了一名世界级的演说家。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验,题目是:你最害怕的是什么?测验的结果是“死亡”名列第二,而“当众演讲”却名列榜首。有41%的人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感到恐惧,可见,在大多数人看来,当众讲话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
与萧伯纳有着相似经历的雅典著名演讲家狄更斯,在初次上台演讲时,尽管经过周密细致的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上台后极度的恐惧感依旧让他语无伦次,别人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他并没有就此灰心泄气,丧失信心,而是比过去更努力地训练自己。他每天到海边,对着岩石呐喊,向着浪花抒怀;回到家里对着镜子进行发声练习,反复矫正,坚持不懈。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成功了,被誉为“历史的雄辩家”。
讲师唐纳德曾告诫他的学生们,一个胆子很小的人,哪怕他再有才华,也不可能成为领导人物。
心理学教授赫瑟尔说:“恐惧不同于怯场,虽然两者有相类似的表现,但是恐惧相比于怯场会给人带来更大的麻烦。怯场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表现出来的,一旦脱离那种情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而恐惧却不会在脱离某种情境后消失,虽然会稍有差别,但是,潜意识里的恐惧却不会完全退却,进而对某人所从事的其他行为产生影响。”
恐惧是心理夸张性感受所致,必须让心理感受重新归位才能克服恐惧。
在公众面前说话首先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在精神上鼓励自己。可用如下语言反复鼓励自己,比如“我的话题很有吸引力,听众一定会喜欢”,“我的口才很好,我一定会成功”,“我准备得很充分了”,等等。
在公众面前说话,不要害怕出丑,如“我说错话了怎么办”,“听众乱起哄怎么办”,等等;应努力做到“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现代心理学实验表明,若由自我鼓励、暗示产生了学习及工作的动机,那么即使这动机是强装的,也是学习、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有效措施。
“恐惧会让你做不成任何事情。”的确,一个内心充满恐惧的人是无法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的。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年轻时经常独自一人对着森林或空旷的原野模仿律师、传教士演讲,并反复练习。在参加正式的演讲或规格较高的会议之前,也有必要进行试讲。这种试讲最好请一些朋友、同事充当听众,一是可以增加现场气氛,二是可以听取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魄。
试讲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在公众面前说话时增强信心,避免因准备不充分或不适应环境而恐惧。当我们在临场时出现恐惧心理,可以运用深呼吸法进行调节。即全身放松,双眼望着远方,做绵长的腹式深呼吸,同时,随呼吸节奏心中默数“1、2、3……”
在公众面前我们往往害怕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因为一旦看到听众的眼神,就会出现恐惧的情绪,于是出现了侧身、仰望、低头等影响演讲效果的不正确姿势。我们要正视听众,这既是出于礼貌,又是彼此之间全方位交流的需要。
我们不妨采用虚视方式处理自己的目光,将视线移至演讲场后排上方,以回避听众的目光,让目光在会场上方缓缓流动。这种方式既能避免演讲者与听众目光对视而产生恐惧,又能给听众留下稳重大方的印象,使演讲获得成功。
魔力聊天术
关于演讲,我们可以采用提纲要点记忆法。首先,要想好主题、论点、事例和数据,并将其整理成方便翻阅的卡片;其次,进行比较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整理出一份简略的提纲,并在提纲里注明各段的小标题;最后,在各小标题下按顺序补充重要的概念、定义、人名、地名、数据和关键性词语。至此,一份提纲基本完成。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反复思考和熟悉自己的内容。试讲练习可纠正语音,矫正口型,锻炼遣词造句能力,又可训练形体语言。演讲者可以自选一个题目,或模仿名家的演讲,在静僻处独自练习。
恰到好处的沉默更有威慑力
沉默是讲话时短暂的间隙,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传播方式。恰到好处的沉默往往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试想原本你是在滔滔不绝地讲话,忽然沉默了下来,必然会让对方产生摸不着头绪的不安。
当然,这个技巧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但是,当对方注意力不集中时,或对于那些经常表现出毫不在意的对手时,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技巧。
演讲者对沉默的作用最有体会。演讲过程中,如果会场变得嘈杂,擅长演讲的人就会停顿一段时间不说话,以此来平息听众的窃窃私语,因为瞬间莫名的沉默会引起对方的不安。如果演讲者一直沉默,听众就会互相提醒,会场也就会很快安静下来。
恰到好处的沉默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懂得何时沉默可以清楚地表明谈话的重点。美国前总统林肯就善于运用沉默技巧。当林肯说到某项重点时,他往往会倾身向前,直接注视听众达一分钟之久。这种沉默高度集中了听众的注意力,甚至比怒吼更有力量。
谈判过程中,适时的沉默,往往能收到千言万语所达不到的效果。谈判高手认为沉默有以下妙处:
1.沉默往往有鼓动对方开口的作用,并且可能使得对方吐露出有利于己方的信息。
2.沉默会使人对你的观点产生信心,因而可能使对方让步。3.沉默可以打破谈判节奏,不失为一种策略上的遁逃方式。
4.沉默很容易让对方想到最坏的方面,做出最坏的打算。
谈判专家路易斯代表他的朋友与保险公司交涉赔偿事宜。
理赔员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先生,我知道你是谈判专家,而且一向针对高额款项谈判。但是,这一回,我们恐怕无法答应你的要价,我们公司只能承受50万美元的赔偿,你觉得如何?”
路易斯表情严肃地沉默着,一语不发。
理赔员见状,有点沉不住气了,说:“其实,要是你们的要求不是太过分的话,适当增加一点点也不是不可以的,上下有个5万美元的浮动也是允许的……”
又是沉默良久,路易斯说:“不好意思,这个我们恐怕无法接受。”
理赔员继续说:“好吧,一口价,70万美元,你看如何?”
过了一会儿路易斯才说道:“这个嘛,还是有点……”
理赔员显然有点慌了,他狠了狠心说:“好吧,80万。”
路易斯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好吧。”
就这样,路易斯只是重复着他的沉默,最后,这件理赔案终于在80万美元的条件下达成协议,而他的朋友原本只希望能拿到55万美元!
魔力聊天术
不论是谈判,还是其他交流,说话的双方都在捕捉对方的反应,以随时调整自己原先的方案。此时,一方若是干脆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只用沉默和严肃的表情来做答,往往会使对方摸不清自己的底细而自乱阵脚,并最终作出有利于自己的承诺。
“言”以稀为贵
言简意赅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立场,会给人留下办事利索、思维清晰、言谈精练,尊重他人的良好印象,是人格魅力的最佳展示,这是白德巴定律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
1960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尼克松和肯尼迪是竞争对手。尼克松时任副总统之职,在开始时占绝对的优势,但选举的后期,肯尼迪扭转了形势,获得了胜利。
1968年,尼克松再次竞选美国总统,他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形象。这次选举对尼克松来说远比上次艰难,因为他必须首先打败洛克菲勒等强劲的对手,取得共和党的提名。所以尼克松在迈阿密的共和党大会中,尽量保持沉默稳重。
他说话时,除了强调“法和秩序”以及“尽力达到完美境地”外,绝口不提其他具体的政策,希望能借“一言九鼎”的策略,给人以信赖感,彻底改变之前的形象。最后,他成功了,他不仅以微弱的优势获得共和党提名,而且在总统大选中,打败民主党对手,荣登美国总统宝座。
有的时候,适当地少说话,不但可以突出自己言语的珍贵,更会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和信赖感。从这个角度来说,尼克松“一言九鼎”的少说话策略,无疑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说得越少,越有分量,越能给人一种稳重、踏实、可信赖的感觉。
克莱尔教授说过:“我们都曾在社交场合遇到过某些人,他们在你耳边唠叨不停,不肯闭嘴。他会谈他的孩子、他的狗、甚至他的外科手术,以及任何其他事情。或许这个时候,作为听众的你,都已经两眼空洞无神,丝毫不知道他的重点在哪里,可他却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白德巴定律”最开始应用在企业管理方面,它认为,作为团队领导者,要管好自己的嘴和手,少插话、少插手,适时控制自己发表演说和多管“闲事”的欲望,让下属有更多参与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而白德巴定律在人际交往中则指的是管住自己的舌头,这是一种很好的美德,因为懂得并善于约束自己嘴巴的人,会在行动上得到最大的自由。
在一次讲座中,克莱尔教授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一次政治讨论会议中,一名长官的发言烦琐且拖沓,相同内容竟然重复了七八次。而且在他的报告中,总是翻来覆去地强调那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终于,有人忍无可忍地指责他:“你的立场到底是什么?”“你说的这些到底哪项是你所谓的重点啊?”
的确,没有重点的话说再多遍也只是废话,不仅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还会招人厌烦。
1994年7月17日,在法国政府大厦门前,37岁的洛朗·法比尤斯出现在众人面前,进行总理就职演说,他胸有成竹地说:“新政府的任务是使国家现代化,团结法国人民,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静,并表现出决心。谢谢大家。”人们还等着听他往下讲时,他已经结束了演讲,转身回办公室去了。
洛朗·法比尤斯没有沿袭以往总理就职演说长篇大论的惯例,以短小精悍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也雷厉风行,颇受欢迎。
魔力聊天术
学会用“重点标题”的模式思考谈话内容,把要说的话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提炼出一个标题,熟记于心。不要担心从此你又会被晾在一边,无话可说,其实你只要像鹦鹉一样,简单重复对方所说的最后几个字,这样就轮到对方接话了,然后你静静听着就是了。
突破自我,别让恐惧困住你的舌头
心理障碍是阻碍说话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表现为恐惧或忧虑。我们常常可以听到:
“我听过许多报告,多数报告都有答疑的时间。即使我坐在听众中间,大多数人甚至不知我是谁,但每当我考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的心就怦怦地跳个不停。整个胳膊感觉像木棍一样,连举手都很困难。”
“我的老师在每堂课上都喜欢提问。无论何时被叫到,我都会口干舌燥。如果是一对一闲谈,我能感觉好一点,但仍然紧张,我不愿说蠢话或去表达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
“没有比求职更糟的了。我花了6个月来找工作,真是令人痛苦。在等待会见时,我总是冒冷汗,额头布满汗珠,腋窝也湿了,衬衫贴在了后背上。还没进办公室就这副样子。”
什么使这些恐惧落在我们的身上?为什么要担心呢?简单来说,我们大家都想获得尊重,希望招人喜爱。可信和令人喜爱是进行交流的两个重要因素,几乎每个人都想从这两点中获益。不管我们已有多少,永远也不会够。
造成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是不想献丑。这些人的想法是,只要我不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别人也就不会知道我的缺点。
而一旦在众人面前说话,自己的粗浅根底、拙劣看法都会暴露出来,那么从此以后,哪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呢?所以,不说话更稳妥。
不过,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想一想,一个人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短处,那么其长处又能充分发挥无遗吗?如果自己的长处发挥受到影响,无疑也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有时会以较低的水平来评价你。其实,只要你认真地发挥全力,诚诚恳恳地把话说出来,不必踮起足尖来充内行,相信必会有不错的表现。
同时,现代社会的个体人具有高度的社会化,一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绝对免不了要与社会接触、与他人交流,而说话则是人与社会接触、与他人交流的最重要手段。
有的人是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就像被硬拉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样,所以会感到惊惶失措。
有的人是先天原因导致的不敢说话,这些人生来性格内向,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路问津也思前想后。还有一些教育不当的因素也占其中。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胆小不加引导,孩子见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唯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生怕被人耻笑,因此表现得不自然、心跳加快、腼腆。时间久了,便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对此,应给予正确指导,鼓励青少年大胆、真实、自然地表现自己。
对怯场心理的产生原因众说纷纭。美国演讲学家查尔斯·R.格鲁内尔提出了“自我形象受威胁”论。
“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的、社会的、性别的、职业的自我形象。当人们进行演讲时,就把自我形象暴露于公众面前。由于担心自我形象会因为演讲而被毁坏,就产生了窘迫不安的怯场心理。”例如,1969年,两位从事演讲学研究的教授在纽约开会,当他们向大会报告论文时,因为怯场而晕倒。“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两位教授的职业自我形象在诸多同行面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魔力聊天术
恐惧或忧虑会阻碍我们说话的尝试。有时保持安静较容易,退缩在“壳”里可以掩饰自己的软弱。每个人一开始在众人面前说话都会心生胆怯,这种胆怯通过平时的训练是可以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的,我们在平日里应该适当遏制自己的胆怯心理,并逐渐帮助自己以自信的状态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