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货币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节
货币贬值的过程

欧洲货币史的第一个阶段是从1308年开始的。在当时的法兰西,一马克黄金被铸造成四十四里弗尔货币,一马克白银被铸造成二里弗尔十九索尔迪货币。欧洲货币史的第一个阶段大致结束于1475年。在这时,一马克黄金被铸造成一百一十八里弗尔十索尔迪货币,一马克白银被铸造成十里弗尔货币。

英格兰铸造和发行的亨利七世四便士银币

从亨利三世开始,银币背面就经常采用长十字设计,到了亨利七世统治时期,即便货币背面的设计已经改为王室徽章,但长十字的分割构图依然被保留了下来。

1386年,一马克黄金在德意志被铸造成六十六古尔登,而一古尔登的重量为二十三克拉。1495年,一马克黄金被铸造成七十一又三分之一古尔登,而一古尔登的重量为十八点五克拉。也就是说,相比1386年,1495年时一马克黄金就贬值了34.36%。1312年,一马克白银在西班牙仅被铸造成一百三十马拉维迪货币,而在1474年,同样的白银数量却被铸造成二千二百一十马拉维迪货币。不过,加上所铸货币中的贵金属含量等影响因素,金属货币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贬值。但要注意的是,官方对货币随意制定的贬值政策,对金属价值的自然增值没有任何意义。英格兰最早铸造的金币,重量为一百二十八又七分之四格令,而且在铸造金币时还要征收六先令八便士的铸币税。到1489年的时候,一枚金币的重量从最开始的一百二十八又七分之四格令降到了八十格令,但仍然需要缴纳六先令八便士的铸币税,也就是说一枚金币已经贬值了37%。同时,一枚银币的重量从二十二金衡格令降低到了十二金衡格令,贬值45.45%。假如除去官方随意操控货币贬值等因素,那么在大约两百年的时间里,金属货币平均贬值约40%。

货币的贬值情况不需要用统计学数据费力地计算。在14—15世纪,欧洲商业领域每一个国家的立法史都清楚地保存了它们货币贬值的证据,官方用粗暴而明显的方式限制货币增值。正是由于欧洲各国普遍都在通过立法的形式限制货币增值,因此它们检验并评估了欧洲最早的货币复本位制存在的问题。从很多方面看,当时欧洲各国政府面临的困难比现代世界更加严峻。比如,不管在什么时候,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率比其他任何东西都公平,也最被人们普遍认可。在处于同一个时期的西班牙摩尔人居住的地区,白银和黄金的兑换比率为7:1或8:1,但基督教统治下的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兑换比率为12:1。1474年,白银和黄金的兑换比率在英格兰是11.15:1,在德意志是11.12:1,在法兰西是11:1,在意大利是10.58:1,在西班牙是9.82:1。

西班牙铸造和发行的佩德罗一世雷亚尔银币

雷亚尔在西班牙的铸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当时还没有西班牙这个国家,其前身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的国王佩德罗一世铸造了一种新型的银币雷亚尔,这种银币因为正面带有加冠的国王名字首字母“P”而被称为“国王的钱币”(Nummus Realis),后来由此演变为“Real”(雷亚尔)。

欧洲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率比较混乱。假如任由这种混乱的兑换比率自然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有人利用金银兑换比率的差异进行套利交易,货币的价值将会更加反复波动,甚至可能导致大规模破产的现象发生。虽然欧洲各国的历任统治者都为阻止黄金与白银兑换比率混乱的状况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部分地区还是由于混乱的兑换比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在中世纪政府厌恶和憎恨犹太人在黄金与白银兑换过程中的套利行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各国都采用了一些不完善也不科学,但很有时代特色的措施,来应对犹太人此类隐藏在暗处进行的、会造成巨大浪费的套利行为。政府明确规定禁止输出金银,违者将被判处死刑。惩罚也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伦敦那些身世显赫的商人通过金银兑换的差异进行套利的行为被划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本国与外国的货币兑换比率,通过公告的形式被稳定了下来,还限定了兑换货币的机构和地点。但是,当规定兑换比率、限定兑换地点等措施被证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货币自然就会贬值。很快,金银的兑换比率就会发生巨大的波动。更严重的后果是,那些为了防止金银套利行为的措施不仅可以用来做防御措施,还可以用来主动进攻。14—15世纪,欧洲的统治者不再满足于只保护本国的贵金属储备不被消耗,还相信在贵金属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精妙的工艺技术吸引邻国的贵金属流向本国。为了获得黄金,人们用野蛮、暴力、欺诈和其他许多不光彩的手段展开了大规模的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