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镇化文献综述
(一)国外城镇化相关研究
1.城镇化基本理论
(1)区位理论
在区位理论中,城市表现为空间上社会生产的物质要素和物质的聚集。各种城镇和子系统构成社会和经济的大系统,其中城市的集聚效应是城市化的动因。区位理论分析了城市的分布形态和城市效应,其中包括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和城市区位论。冯·杜能(Von Thünen)是农业区位论的代表学者,他在1826年发表的《孤立国》中通过地租、农产品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差异建立了空间圈层布局。工业区位论的代表韦伯(Weber)在《工业区位论》(1909)中论述了如何选择与布局工业区位。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是城市区位论的代表学者,他在《南部德国的中心地原理》(1933)中论述了城市作为中心地区对于周围的影响。区域城市等级分布等特点可以用中心地理论来说明。
(2)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是在分析城市就业与经济结构等方面建立起来的理论。刘易斯(W.A.Lewis,1954)建立了发展中国家两部门(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经济发展模型。随后费景汉(John C.H.Fei)和拉尼斯(Ranis)对两部门模型做了修正得到“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Gustav,2004)。乔根森(Jorgenson)延续古典经济学,用了新的假定建立了人口城乡迁移模型,指出消费结构才是城市化的根本原因,等等。
(3)人口流动理论
人口流动相关理论已经在第一节中详细梳理。国外学者们从各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如“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等都是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4)非均衡增长理论
首次提出“增长极”理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他指出一些主导产业发展有聚集经济活动的功能,并能够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和地区。后来美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n)延续了佩鲁的研究视角,提出“中心—边缘”理论。目前学界研究的增长极已经与佩鲁的增长极有很大不同。现在的增长极赋予了更多地理特性,是地理上的“极化区域”。经济增长极分为产业增长极与区域增长极。
2.国外城镇化模式相关研究
城镇化模式是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随着城市化动态演进表现出的相对静止稳定状态和连续变动状态的系统结构、动力机制、内容特征的总和。布赖恩·贝利(Berry Brain J.L.)的《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通过对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的对比观察,指出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样,城市化道路都各有特点。
(1)静态城镇化模式
在对国外城镇化模式的归纳中,将着重从城市结构功能角度研究城镇化模式的归为静态城镇化模式。静态城镇化模式往往忽视对城市化动因的探讨。其中包括六种具体模式:第一,同心圆模式,代表人物是E.W.伯吉斯(Burgess)与巴布科克(Babcock),他们认为城市发展模式是以圆心向外围扩散的过程;城市主要沿交通主干线分布;第二,扇形模式,代表人物是H.霍伊特(Hoyt),他认为城市的模式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从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向外延伸;第三,多核心模式,代表人物是C.D.哈里斯(Harris),他认为越是大城市其核心就越多、越专门化;行业区位、地价房租、集聚利益和扩散利益是导致城市地域模式分异的因素;第四,理想城市模式,代表人物是E.J.塔佛(Taffe)、B.J.加纳(Gaener),他们认为城市由中央商务区、中心边缘区、中间带、外缘带和近郊区组成;第五,区域城市模式,代表人物是L.H.洛斯乌姆(Russwurm),他认为城市由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和外缘带组成;第六,大都市模式,代表人物是穆勒(Muller),他认为城市由衰落的中心城市、内郊区、外郊区和城市边缘区组成。
(2)动态城镇化模式
在各种城镇化模式中,注重从城市动力机制方面探讨的归为动态城镇化模式。动态城镇化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周期性模式,代表人物是科曾(Cozen),他认为城市化呈现为加速期、减速期和静止期三阶段的特征;第二,要素运动模式,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Erickson),他认为城市结构模式的扩散分为三个阶段:外溢——专业化阶段、分散——多样化阶段、填充——多核化阶段;第三,差异化城市模式,代表人物是盖伊尔(H.S.Geyer)、康图利(T.M.Kontuly),他们将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净迁移量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第四,城市发展阶段模式,代表人物是霍尔(P.Hall),他指出城市的发展规律为从兴起到稳定发展到衰落,然后再次进入新的周期。
(二)国内城镇化相关研究
1.国内城镇化研究综述
由于我国的城镇化较西方国家起步晚,学界关于我国城镇化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的城镇化问题越来越关注。从吴友仁1979年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开始,我国的城市化相关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界对我国城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城镇化模式等领域。
(1)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
对于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探讨,我国学者借鉴了国外经典的人口流动动力机制的理论,并结合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进展。①我国产业结构变革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而城市化的发展对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起到了支撑、拉动的作用,二者是互动关系(李诚固、郑文升等,2004)。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工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口城乡迁移(苗长虹,1998;樊杰,1998;崔功豪、马润潮,1999)。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顾朝林,2004)。②人口流动迁移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蔡建明,1990;顾朝林,1999),“民工潮”现象动摇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张索兰,1997)。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得就业结构转换也成为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因素(李诚固,2009)。③多元城市化动力机制,如内因与外因、要素流动、制度政策、教育等方面(张文新,2003;许抄军等,2007)。④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动力因素。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全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具有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特征;外源动力、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和市场动力共同推动了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李豫新,2022)。
(2)中国城镇化进程
学者们结合城市化水平、经济社会等因素对我国城镇化进程进行研究,将城镇化进程划为几个阶段。虽然划分标准与阶段数量不同,但转折点都为改革开放,其中1990年是又一个转折点(周一星,1999;叶嘉安,2006)。1949—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缓慢(王嗣均、韩常先,1986)。1964—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主要在中小城市,大城市控制人口(周一星,1986)。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镇化开始加速发展(赵士修,1996)。但陆大道和姚士谋(2007)认为1996—2005年我国的城市化没有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出现了“冒进”现象。
(3)中国城镇体系研究
国内学者对我国城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城镇体系。关于城镇体系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宋家泰,1988;王力,1991;陈皓峰,1990;丁烈云,1989)。地理学广泛进行了关于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实证研究。顾朝林(1992)对我国的城镇体系的起源、发展组织形式结构、空间特征和职能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论述。孙盘寿等针对我国发达沿海地区的城镇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地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孙盘寿,1984;刘继生,1998)。
(4)中外城镇化比较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城市化研究的不断推进,通过对中外城市化的比较寻求经验并指导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文献越来越多。表现为:一方面深入探讨城市化理论。结合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对城市化进行全方位研究。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的城市化进程(李玲,1986)、逆城市化(黄小花,1997)、发展趋势(沈建国,2000)等与中国进行对比,总结经验,其中有对于美国城市化的相关问题的总结探究(赵士修,1993;徐和平,2006),对于日本城市化发展、趋势的研究(吴继武,1992;王德,2004),加拿大城市化问题总结(翰笋生,1995),法国城市化问题研究(黄序,1997),韩国城市化研究(简新华,1997),郊区化研究(唐晓阳,1994)等。
(5)区域城镇化
区域城镇化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但主要集中在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的相关研究,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比较少。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相关研究涉及城镇化的动力(钟逢干,1993;陈德宁,2004)、战略(沈建法,2006)、城市边缘地带(郑艳婷,2003)等;长三角区域城镇相关研究涉及城市化推进中土地征集(李加林、徐继琴,2007)、战略(段进军,2002)、区域城镇化区别(王志宪,2003;朱传耿,2006)等。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研究在西部大开发的指引下开始活跃,如西部城镇化战略与政策建议(官卫华等,2002)、制度(高云虹,2006)等问题。中部地区的城镇化研究有山西(张复明,2000)、江西(章定富,2003)、安徽(予世伟,1988)、河南(耿明斋,2013)等。对于中部地区的分析仍仅局限在城市化的特征、水平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尚空缺。
2.国内城镇化模式相关研究
模式研究旨在从事物复杂运动方式上总结规律,进而对事物进行分析。通过总结模式进而分析城镇化,已经在学界被广泛关注。一大批学者将模式的研究运用到城镇化的研究中,通过城镇化模式的探寻把握城镇化的规律与特点,以期能以城镇化模式为基准指导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模式的探讨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城镇化道路的比较分析。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的城镇化道路的总结,发现共性规律与特异性特征,进而提炼对城镇化模式的探讨。
(1)城镇化模式类型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应重点发展小城镇的观点以来,关于中国城镇化模式选择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我国学者们分别从各个角度、不同标准对城镇化模式做了不同类型的划分。一方面,通过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的规律,按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将城镇化模式分为滞后、同步、过度城镇化(简新华、黄锟,2010)。按城镇化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分为集中型与分散型城镇化。按资源利用的效率,分为集约型与粗放型城镇化。根据城镇化主导的主体,划分为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和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总结我国城镇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按城镇规模,分为小城镇模式,大城市、超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与“大、中、小”共同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根据城镇化推动力的主体,划分为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模式与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辜胜阻、易善策等,2009)。按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特色,分为珠三角模式(以外资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动力的城镇化模式)、苏南模式(以政府推动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乡镇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城市化模式)、温州模式(以分散的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天津模式(乡政府组织的用宅基地换房,并集中居住,然后利用土地集中集约产生的产业为农民就业提供保障)、成渝模式(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城乡一体化)等(吴盛汉,2008)。
与国外学者对城镇化模式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更加注重对中国不同时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我国的城镇化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静态城镇化模式,包括:集中块状结构类型、连片放射结构类型、连片带状结构类型、双城或多城结构类型、分散型模式、一城多镇结构类型、带卫星城的大城市结构类型、圈层模式、飞地模式、轴向填充模式、带状扩展模式等。二是从城市规模结构的模式探讨,这也是我国学者一直关注的动态城镇化模式,分为小城镇优先发展模式、大城市优先发展模式、中等城市模式与“大、中、小”共同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基于本书对于城镇化模式的关注角度,下面主要集中介绍规模结构角度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人口流动的角度对城镇化战略进行分析(周振华,1995)。
第一,小城镇优先发展模式。小城镇模式是基于“推—拉”理论提出来的,意在优先发展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应重点发展小城镇。中国的大城市容纳不了农业部门剩余的全部的劳动力,人口转移应先流向小城镇,小城镇应被集中发展(周民良,2005)。我国也在80年代实行了一系列小城镇模式的政策,学界开始集中讨论如何发展小城镇。张雷声(2003)指出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应该与乡镇产业发展结构结合。其中选择小城镇道路的理由是“大城市饱和说”(国风,1998)和“发展小城镇是必然”(胡少维,1999)。
第二,大城市、超大城市(城市群)优先发展模式。大城市、超大城市模式与城市群模式是基于集聚经济理论提出的,意在优先发展大城市、超大城市和城市群。在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中,小城镇模式确实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小城镇化所带来的弊端逐渐凸显(何景熙,2003;李富田,2010)。随着人口大量向城镇涌入,大城市模式被广泛接受。大城市、超大城市对经济要素的集聚效应促进了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大消费市场和劳动力供给。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发展辐射带动周围的卫星城镇,进而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王小鲁(1999)认为城市的规模越大带来的经济集聚效应越高,随之带来的科教文卫等的机会就越多,外部效应也越大。他后续研究指出城市人口为100万~400万时,其城市规模效益最优越;于晓明(1999)认为就规模效益角度来说,大城市优于小城镇,中国应该走大城市之路(王小鲁,2010);程必定(2012)从人口流动和结构转换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经历的不同阶段。杨波(2006)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认为我国区域差异很大,除了北上广进入城市化后期之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城市化初期或中期阶段,应走大城市模式。一些学者从城市空间角度出发,提出区域一体化应采用城市群或城市连绵带模式发展(安虎森、陈明,2005;段禄峰,2009;周民良,2010);何景熙(2005)从西南地区的特点出发,指出建立西安—咸阳—宝鸡、成都—德阳—绵阳都市圈;吴福象等(2013)通过分析指出城市群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城市病”质疑大城市模式,张秉忧(2010)研究指出“城市病”与城市规模大小无关。
第三,中等城市模式。在优先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都出现了现实中的弊端后,一些学者提出了优先发展中等城市模式。他们认为我国中等城市模式既不会浪费耕地,同时也不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中国应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刘纯彬,1998;宋书伟,1998)。
第四,“大、中、小”共同发展的城镇化模式。2005年之后,随着人口大量流入大城市,大城市出现了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李梦白(1994)指出“大、中、小”共同发展的城市模式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对我国城市建设过程的经验总结,又是在总结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情况后得出的科学发展道路。我国应从国情出发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即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周复多,2010)。
近年来,学界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及从统筹城乡发展角度对城镇化模式探讨。一些学者提出“就地城镇化”(潘海生、曹小峰,2010)。张艳明等(2009)通过对浙江省发展比较好的村庄进行调研,得出城市郊区城镇模式有“产业集聚型”“商贸市场型”“旅游特色型”。仇保兴(2008)指出我国应发展新型城镇化模式,即注重效率与质量的“C模式”。目前多集中城镇化模式的设想与概念描述,尤其是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讨,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的依据的分析研究不足。考虑到城镇化区位理论,学界也有一部分针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模式的探讨。一些学者通过经验分析,指出在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东部与中西部的城镇化模式应该不同(蔡昉、都阳,2003;辜胜阻,2010)。
(2)城镇化模式的影响因素
城镇化的模式道路不是人为选择的结果,而是在一定条件影响下自然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人口、经济与政策制度。城镇化模式与特定区域条件、特定时期下的经济水平和文化历史相关(毛蒋新、薛德升,2006)。也有学者指出,宏观的城镇化模式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与历史文化影响,微观的城镇化模式受资源、区位、个体偏好等影响;一部分学者还将城镇化模式形成的因素做了专项研究,指出城镇化模式的主要力量是经济发展,内在力量是产业升级,自然力量是城市的效应,政策和市场共同形成了制度力量(周英,2006)。安虎森(2007)用函数分析了经济发展对城镇化模式的影响。有学者则认为自然地理因素往往决定着城市化模式到底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模式(尚启军,2007)。陈升军(2003)指出制度因素最终影响着城镇化模式。这些影响因素决定了城镇化模式的动力机制,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模式。而在不同时期,这些影响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通过前人的研究总结出影响城镇化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区位、产业结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第一,区位。区位因素对于城镇化模式的影响表现在其地理形态、自然资源、气候、交通等。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大城市或城市密集区一般都产生于区位条件好的地区。第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城镇规模的影响非常大。一般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并且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工业产业的不同部门对城市规模影响不一样。就制造业而言,制造业比重大的城市一般规模都较大。第三,人口。人口向某个城市的集聚情况,决定着这个城市的规模。可以说城市未来的人口存量是城市规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口向某个城市移动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合理。劳动力作为经济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其流向也从侧面反映了经济要素的各个方面在某个地区聚集的情况。人口流动中的特点与制约因素也深刻影响城镇化模式的选择。第四,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城市的现有规模与未来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会对经济发展发生影响。随着经济增长,城市中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和聚集使城市能够吸引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更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并促进分工等,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而不能照抄他地的经验,否则造成的后果就是城镇体系和规模与实际情况出现断层,城镇化也不能顺利进行。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不一样,城镇化模式也有差异。城镇化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对于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对城镇化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并用动态的思维分析城镇化模式选择。城镇化模式基于要素流动集聚理论,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进行总结,静态方面指人口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层次结构,动态方面指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空间结构指各个城市之间的各自方位、规模的关系,层次结构指各个城市之间的规模格局。
(3)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有的学者认为城镇化涉及诸多问题,必须全面分析各个因素才能确定具体城镇化模式的选择(曹宗平,2005)。也有学者建议各个区域城镇化模式应该根据自身地理区位、产业结构与历史文化的因素选择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金丽国、侯远志,2002)。赵光瑞(2007)全面分析了日本城镇化的规律与中国的差异,指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需考虑内在动力和影响因素,城镇化模式必须符合基本规律,但形式不用固定。曹宗平(2005)通过分析指出不同区域的特质造成城镇化模式的差异性。盛广耀(2008)指出在评价城镇化模式是否合理方面,主要看城镇化模式与经济发展规律和条件是否适应。同时,他指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是动态的,一个阶段的经济社会特征下选择的城镇化模式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改变。
从全世界城镇化历程来看,城镇化模式都是基于自身背景并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而形成的。选择城镇化模式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首先,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杨小凯、霍宾(1990)通过一个城市分层模型证实如果不以市场规律为指导,将会受到惩罚,其中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选的城镇化模式就是明显的例证。其次,选择的城镇化模式应与工业化相适应。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中,工业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城镇化为工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空间依托。其中产业结构的递次升级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叶裕民等,2004)。工业规模扩大推动城市的发展,在工业化的基础上,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城市规模与生产方式的扩大。没有发达的工业做基础,城镇化的发展是畸形的。因此选择城镇化模式应该考虑工业化发展状况,选择适合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再次,选择与人口流动特点相适应的城镇化模式。根据要素流动集聚理论,劳动力作为经济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从人口流动角度分析城镇化模式,一方面是尊重市场中要素流动的规律,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在工业化有一定基础的地区,人口往往在产业支撑下流动。因此,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对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可以说是尊重了市场的选择与工业发展的因素。所以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对城镇化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国外研究评述
城镇化相关理论主要源自国外,关于静态与动态城镇化模式的研究比较成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国外学者多从城市的变化规律及动力方面研究城镇化模式,那么这样的研究对于城市结构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二,国外学者对于城镇化影响因素中的制度因素关注不够。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比较偏重其制度原因。第三,国外研究城乡城镇化问题,很少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城乡结合问题。
2.国内研究评述
(1)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城镇化及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对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很好地梳理了国外不同国家或地域的城市化发展历程与特征;其次,总结了不同国家或地域城市化模式的差异;再次,揭示了不同城镇化模式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我国的历史进程,结合制度政策初步探讨了我国的城镇化模式的类型及选择。
(2)国内研究改进方向与本研究的视角
国内学者对于城镇化及其模式的研究也存在许多缺陷。第一,对于城镇化模式的比较与定性分析比较多,但对于城镇化模式的定量分析比较薄弱。第二,对于中国特色的城乡人口流动下的城镇化理论的创新比较少。第三,城镇化的外在特征分析比较全面,而对于城镇化模式的动因及理论研究不足。第四,对城镇化模式选择的依据和影响条件研究不够深入。国内学者关注我国该采取什么样的城镇化模式,而对于选择依据与影响城镇化模式选择的条件的研究不够深入。第五,对我国城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大多偏重人口输入地即经济与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区域,而对人口输出地的研究比较少。第六,对于城镇化模式的静态研究偏多,忽视了城镇化模式的动态性。第七,在城镇化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偏重于经济因素、产业因素对城镇化道路选择的影响,对于人口流动在城镇化模式选择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