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基础
第一章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纵向分析
高质量发展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党和国家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区域结构性失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的系统反思和全面总结。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在不断调整。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质量发展萌芽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中,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只注意“量”的粗放型向注重“质”的集约型转变,已经显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
(二)可持续发展——协调的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有效协调经济增长中的各种问题,是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的重要路径。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为了解决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要求在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兼顾当前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持续问题,要求在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
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人文属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即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实现覆盖面广、各方面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承载力下降等严峻形势,我们应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点,全方位完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发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
以绿色发展为代表的新发展理念成为高质量发展遵循的基本路线。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观的概念,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从新发展理念来看,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主要依赖劳动力数量优势和物质资源大量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际的协调问题,产业、城乡、区域结构的协调问题,以及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的协调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新时代人民优质生活的迫切需求;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收入差距大、财富分化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五)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全面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论述是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战略目标而展开的,由效益优先为落脚点,以加快建设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两方面为着力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上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共同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保证。从根本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大力提高供给侧质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变革的实质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以动力变革来推动效率变革,进而促进质量变革,由此形成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高质量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国家经济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稳中求进,从而实现长久的繁荣昌盛。高质量发展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国情融合的结果。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高质量发展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增长解决结构性矛盾和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符合我国社会矛盾的现实变化,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且有助于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二、横向分析
我国坚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针对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加快对外开放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政策。
(一)制造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通过制造业创新发展,带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2015年《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对中国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工作目标和总体任务予以明确。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巩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基础上加快突破质量提升瓶颈的进程,进一步使重点领域的发展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二)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深化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夯实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创新性战略布局,大力推动产业技术革新,鼓励全社会创新、创业,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提高物流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三是强调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高端化、经济化、商业化的新格局;四是推进高端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五是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是加快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发展。
(三)生态环境绿色高质量发展
国家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2003年的《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确定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为进一步细化可持续发展工作,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等。
(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深化区域体制改革,形成区域内高质量发展、区域间优势互补的经济布局。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加大税费改革配套政策的整体推进力度,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在《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地理、制度优势和超大体量市场的优势,推动全面开放,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同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提出要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强调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以推进高质量赶超发展,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五)国土空间优化高质量发展
国土资源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对于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保障国土资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规划区——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开发内容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大主体功能空间。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不仅有利于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而且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从而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六)对外贸易开放高质量发展
国家要深化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激发市场活力。2012年国务院转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落实“走出去”战略,强化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稳步推进金融国际化。2018年国务院在《关于同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中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优化营商环境进程,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服务贸易制度创新高地。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大市场统筹协调力度,加快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全面推进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