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水上机场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
2.2.1 水上机场场务保障安全管理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场务保障的概念给出了一些解释。其中,Doherty(2000)在其研究中表示机场场务既包括方方面面的业务以及技术支持,也包括办公场所、货运、餐饮、零售等,其内容是持续变化的[41]。吴峰(2008)提出场务保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一系列为飞行提供服务的保障工作,比如气象、通信、航行管制等[42],张潮等(2014)在其相关研究中也引用了这一概念[43-44]。此外,机场场务保障的内涵从场务工作及流程的内容中也可见一斑。方绍强、卫克等(2008)建立了航空兵场站的飞行保障过程模型,指出飞机起飞前的保障过程包括:加油、通风、充氧、冲氮、挂弹等[45]。叶菁(2011)在现场调研之后,提出在实际工作中的场务工作主要包括巡场、养场、除冰雪三项工作[46]。林强、郭新等(2013)通过调研发现某机场的场务工作主要包含了日常巡视、割草作业、平整碾压作业、除冰雪作业、机坪保洁作业、设备维修保养、清除淤泥工作等[47]。
基于对机场场务保障内涵的剖析,国内外学者对于机场场务保障相关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索。在国外,Ahlstorm(2006)认为飞机自带的气象设备、飞行员处理不良天气的实际经验以及机场设施设备情况,都对飞行器在不良气象条件下的起降安全具有重要影响[48]。Wybo(2013)以大型光伏系统在机场中的位置为研究对象,识别出鸟类嵌套进光伏系统、光伏系统维护期间的触点危害、光伏系统中救援干预的难点等危险源[49]。Mulinazzi和Zheng(2014)研究发现在通用航空机场,当外界风速达到一定程度时,低空飞行的风力涡轮机在启动时所引起的侧风会使机场跑道的大部分区域处于高危险状态[50]。此外,由于水上飞机水面起降、靠泊的特殊性,小型船舶在港口码头的状态与之具备共同点,因此,查阅船舶靠泊、停泊等相关研究对水上机场场务保障安全风险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Mazaheri等(2016)认为对船舶搁浅事故关键风险的识别应基于证据及专家支持,包括来源于实际事故和事故报告的数据证据、专家判断等,并且学者指出船舶引航员是事故风险研究的重点对象[51]。
在国内学术界,针对商业运输航空机场领域的场务保障相关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成熟,张潮、丰婷等(2014)研究了机场场务保障安全风险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设备设施保障因素是所有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43]。杜红兵、吴军(2014)采用MMEM-ISM方法对机场FOD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其中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未及时修补破损道面、部分规章制度不完善、未及时清理机坪、未建立FOD数据信息系统等[52]。在通用机场领域,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陈现涛、伍毅等(2013)指出通用机场安全保卫建设不充分将会导致其面临恐怖爆炸攻击风险,学者还定量说明了爆炸物对通用航空机场和飞机的实际破坏能力[53]。而在小型船舶领域,王斌(2013)指出在中小型船舶靠泊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锚是船舶能否安全停靠的关键因素[54]。
通过对机场场务保障内涵相关研究的认识,可以发现场务保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本研究沿用吴峰(2008)对机场场务保障内涵的界定[42],认为机场场务保障包含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的多个方面,包括对航空器滑行、起飞进近、着陆、地面停留等各个阶段的保障。虽然现阶段国内外缺少对通用航空机场、水上机场场务保障的研究,但基于水上机场的基本要素与民航机场有共通之处,以上对于机场场务保障内涵的定义可以经过适当调整后沿用到水上机场中。
对于场务保障相关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现阶段国内外都有一些学者对民航机场、船舶靠泊、停泊过程中与场务保障相关的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对于民航中的商业航空机场的研究最为成熟,研究涵盖了系统分析场务保障风险、复杂天气下飞机起降的风险、大型光伏系统造成的风险、机场外来物风险等,相比较而言,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关注细节,而国内学者的研究更趋向于系统性。而针对通用航空机场,小型船舶码头的场务保障相关风险研究相对则比较少,其中水上机场的研究更是稀缺。不过在通用航空机场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低空飞行、安保建设不足这两个通用航空的特点对安全的影响,这些成果对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2.2 水上机场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民航机场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一定研究。Ahmet E.等(2010)利用15起飞行事故案例,运用归纳推理方法开发了一个混合决策支持工具,为用户提供各方案解决问题的可能性[56]。Soukour(2012)在其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机场保安的协调调度工作[57]。在通用航空机场领域中,Cason等(2010)指出通用航空机场的安全管理与商业航空机场一样重要,比如通用航空机场安全措施的不完善很容易吸引恐怖袭击分子的造访[58]。而在小型船舶码头领域,Lee等(2012)研究分析了基于小艇的自动靠泊控制系统,认为自动靠泊控制系统能成功模拟人的行动,有效提高船舶靠泊的安全性[59]。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机场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比较成熟。许桂梅、黄圣国(2010)从技术开发和组织支持两个角度建立了跑道事故风险防御体系[60]。王永刚、杨传秀(2014)为了对不停航施工风险实现实时监控功能,引入了基于Multi-Agent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型[61]。此外,存在部分针对场务保障安全信息系统的研究,比如闫金凤(2009)深入研究了某机场场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净空、道面和台账库管理系统[62]。汪绪普、罗帆等(2013)在其研究中以机场场务管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的架构[63]。而对于通用机场的安全管理,尧丰等(2010)专门针对低空空域,设计了将Strut和Hibernate结合的综合管理系统架构模型[64]。沈振、吕人力(2013)提出了符合我国通用航空实际的空管保障措施,并且在设计对策过程中借鉴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先进措施[65]。杨絮、张忠信等(2013)分析探讨了飞行服务部门保障通用航空飞行安全的措施[66]。胡馨如、张旭等(2015)在经过详细的需求分析后,设计出符合实际的通用机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含了8个功能模块[67]。潘卫军、周广军等(2015)指出建立通用机场空管应急保障组织机构,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方案有助于及时处理各类紧急事件[68]。张凤(2016)基于对我国通用机场航油保障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69]。此外,有少量学者研究探索了水上飞机的安全风险管控对策,比如彭鹏飞、陶维功(2010)提出了针对水上飞机的海事管理对策[70]。而在小型船舶码头的安全管理中,黄建明(2011)基于现状分析了三峡库区小型船舶安全管理的对策[71],王丹、莫芝伟(2017)研究探索了北海港小型旅游船舶安全管理手段[72]。
综上,国内外商业航空机场领域的安全管控对策相关研究比较成熟,现阶段学者们更多地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且逐渐将其与信息系统相结合,比如国外学者提出的混合决策支持工具、国内学者提出的跑道事故风险防御体系,甚至国内有一些学者对机场的场务保障安全信息系统设计进行了相关探索。而在通用航空机场领域,对安全管理措施的探索也逐渐增多,逐渐趋向于系统性思考,大家逐渐意识到通用航空机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不小于商业航空机场,但针对水上机场的安全管理对策研究暂时还较为稀缺,仅有少数学者初步探索了水上飞机的安全管控对策。而关于小型船舶码头的安全管理措施的相关研究也不多,国内学者的研究仍多停留在定性思考的层面,但也可以发现学者对于水上机场等相关领域安全管理的关注度在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