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股市投资的三条准则
令人吃惊的是许多人花在挑选吃哪一种比萨饼的时间比在股票上投资1万美元的思考时间更多。
股票就像棒球卡
大多数四年级的小孩忙着在他们的本地报纸中找漫画,但在黑色星期一之后,我就仔细地查阅我家每份报纸上的股价表和所有其他的市场报告。
父亲告诉了我所有他对股市有限的了解,记得在股市暴跌很久以前,我问他什么是股票,他把股票比做棒球卡(棒球名星卡片),尽他最大能力做了解释。但当时我们俩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比喻。
小孩儿们知道为什么棒球卡的价值会变,然而他们对股票市场的变化一点儿都不懂,但是两者在许多地方都十分地相似。首先,你可以为同样的原因收集棒球卡和买股票:取乐及赚钱。当然,每个人都想要最好棒球员的卡片;同样,每个人都只想投资于最好的公司。当棒球员表现好的时候其所对应的棒球卡的价值也会上升,这就如股票价值也会随着公司的昌盛而上升一样。无论是收集棒球卡还是股票投资,我们都想争取最好的长期效益,都想长期保存你的棒球卡和股票,希望两者都能出现另一个米基·曼特尔(美国著名职业棒球运动员,能左、右手击球,共累积打出536个本垒打,1969年退出棒球运动)。
那就是父亲对于股市的解释,好像不怎么深。但对于一个对金融业务并不是太感兴趣的人来说,父亲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对于他来说,金钱的用途就是来付帐单和照顾好家庭。除此之外就毫无用处了。
但我需要更多信息,我父亲或当地报纸已无法满足我的需求。当我10岁上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从《华尔街日报》、《幸福》以及《福布斯》等报纸杂志中取得信息。
我阅读这些金融刊物纯粹是从兴趣出发,这方面我和父亲很不像。我爱钱,这点我从不否认,但是我想如果股市不是这样吸引我的话,我是不会在股市投资的。
股票交易就象玩强手棋游戏,唯一的区别是:股市的输赢不由掷(骰)子决定,而完全在于你掌握多少信息。
第1准则:培训自己
我父母总是向我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我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的一条就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改善人的性格,这应该是和现实生活中赚钱毫不相干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利用我所受的教育来赚钱是忽视了孔子的儒家教导,孔子不会同意我的做法,我父母有时也不同意。
但是,我强烈地渴望要了解这世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我所需求的信息不仅仅限于金融和商业方面。一个投资者不能错过任何新闻,无论它来自世界哪个角落:华盛顿、伦敦、东京或是加德满都,任何新闻都可能影响到你的投资决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决定你的成功与否。除了报纸和杂志,我还读了许多关于投资方面的书,现在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以后在我谈到投资选择方面时会具体谈到。
有四本书对我的影响最大:
* 《漫步华尔街》,彼得·林奇著
* 《聪明的投资人》,本杰明·格拉姆著
* 《好主意:现代华尔街的奇异发展史》,彼得·伯恩斯坦著
* 《金钱的主人:9个不凡的投资者,他们成功的投资策略以及如何能为你所用》,约翰·特雷恩著
其中彼得·林奇对我的影响最大。他的书是我在很小时最先读过的几本投资指导书之一,他对评估公司的价值提供了简单而又有常识性的建议。如今,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他那条杰出的、显而易见的原则:“如果你喜欢公司的产品,那就应该喜欢公司的股票。”
本杰明·格拉姆也对我有很大的影响。然而,我对许多他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手段并不完全同意。他买卖股票的决定完全基于公司的财务数据,但我认为了解公司的无形资产和审查其财务数据同样重要,对一家公司的全面了解必须包括对其财务数据的研究,再加上对整个公司各方面的客观看法,但千万不要错误地领会我的意思:我丝毫没有轻视格拉姆先生著作的意思,包括“聪明的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所谓的“价值投资”是指收购股价低于公司资产值的投资方式。
尽管彼得·伯恩斯坦的著作对我的直接影响比较小,但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对一个股票做调研以及如何分析市场概况。我认为这是一本制造出今日华尔街的所有投资理论的历史教材。约翰·特雷恩的《金钱的主人》对比了包括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拉姆、菲力浦·费舍尔、约翰·坦普莱顿和罗·普赖斯等在内的12位出色的投资人的风格。在他的另一著作《新金钱主人》中,特雷恩又拓展了他对出色投资人的分析。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乔治·索罗斯、约翰·那芙、詹姆斯·罗杰斯、彼得·林奇及迈克尔·施泰因哈特等人的事迹。我觉得这些著作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他们磨炼了我选择公司和权衡风险的知识,通过阅读这些书,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这些投资高手会选择某些投资方式而抛弃另外一些。
这些书和其他的书籍,使我踏上了了解股市投资的道路。我渐渐学到了在华尔街人们用来赚钱的投资策略或技术,我从不依靠试验或失败来测试每一种方式,而是利用常识从所有我学到的东西中选择吸收。
我没有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能使你只需输入几个变量就行了。那样太无聊了,没有人能指望依靠固定程序而成为一个出色的股票投资人,每个人必须用他的头脑去思考。
别太看重标签
华尔街那些爱给所有东西下定义的所谓“专业”人员大概会把我的投资风格称为“增长股投资”,也就是说我通常都投资于被低估的高增长型股票,这一点在以后我会详细介绍。增长股是指那些不受大经济环境影响并能保持高收益的股票。一般来说,无论经济状况如何,人们对药物总有一定量的需求,所以制药公司都被认为是很好的增长型股票。这些公司的收益也往往高速增长。
尽管我偏爱增长型股票,但我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我找到个价廉物美、又有潜力的周期性股票,我也一定会买的。周期性股票是指那些对宏观经济变动比较敏感的股票。汽车制造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收益的浮动完全受经济好坏的支配,当光景不好的时候,人们就会推迟或不再买车,那么汽车制造业的效益就会大大受损;而在光景好的时候,汽车消费就会上升,这有助于提高厂商的收益。公司的效益是决定其股票表现的要素,好的效益会吸引投资者,从而提高股价,每个人都想买赚钱公司的股票。相反,效益不好会使投资者却步,致使股价下跌。谁会在一家不赚钱的公司中投钱?
我很早就知道要做一个好的股票投资者必须掌握一些经济常识,宏观经济的变化多少会影响你所投资的公司。所以了解经济潮流变化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我翻阅了许多关于伟大的经济学家的书,被他们思想的深度、广度强烈地吸引住了。经济当然不光影响到股市,它也是我们社会的基石,它支撑着政治、种族关系以至于环境等一切。我非常仰慕那些伟大的经济学家,例如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约翰·凯恩斯、约翰·加尔布雷思、米尔顿·弗里德曼以及保罗·塞缪尔逊,他们正是我梦寐以求要变成的人物:有着丰富的知识,有创造力并且有逻辑性。
跨越路障
如果说从书本杂志中掌握有关投资的一般常识还是比较容易的话,那么从中筛选出做投资决定所需的专业性的、最终的信息就很不容易了。好的投资方式需要一种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自学才能得到的知识。你要学会如何去挖掘你想投资的公司的具体情况,在以后关于如何分析公司的章节中,我会更多地介绍这种知识。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收集信息需要无比的耐心。以我为例,我不仅仅受限于我的年龄以及缺少对金融骗局的经验,而且我更受限于我的父母。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曾试着不让我接触股票市场,他们劝我如果要进入商界,为什么不试着成为一个会计?他们担心如果我做股票交易的话会最后破产而一文不名。对他们来说,华尔街不过是一个巨型赌场。
为了防止我的野心,父亲设制了一套严格的规矩。他不给我钱买有关金融方面的书刊杂志,这些都必须从我零用钱中扣。家里也不许装有线电视以防止我看CNBC的金融报道,而且,我被禁止使用电脑来了解金融或商业新闻。
这些限制使我更重视所得到的信息,也使我不得不想办法“绕道走”。首先,因为舒韦伯有公众电脑,于是我不可避免地成为那里的常客。
因为我实在没钱买我所需的出版物,因此,我不得不经常借用图书馆的设施,我很快就发现图书馆提供了一个现代投资者所需的一切。馆内收藏的报纸和杂志简直太好了!不仅如此,投资者还可以用馆内收藏的《价值线》及标准普尔(S&P)指数报告来查寻公司的金融数据,也可以找到数不清的公司年度报表以及公司报给股市管理委员会的10-K报告。总之,图书馆内充满了股票投资者所需的无价信息。
我很感激父亲对我的严厉,他制定的规矩使我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利用我能找到的信息来源。由于他的严厉,我学到了如何充分地使用图书馆,也磨炼了我调研的技巧。我掌握了许多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学不到的知识。我能诚实地说,如果我从来没有进入图书馆的话,我所挑选的赚钱股票中的1/3都不可能被我选中。
第2准则:独立思考
多少年来我有许多心目中的英雄。比如,在我8岁时我非常崇拜里根。每个三年级学生都想当美国总统或成为一名职业棒球队员。我的第一个真正英雄是唐纳德·特拉姆,以一个孩子的目光来看,他拥有一切:数以百万的美金、引人注目的生活方式、游艇以及上流社会中稳固的一席。我买了与他有关的一切,包括他的书、他的游戏等等。现在我仍然崇拜他,但已不如过去那么强烈,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走不同的路,他做房地产,我做股票。
其他的英雄,除了彼得·林奇和沃伦·巴菲特,还有密歇根大学狼队的棒球选手杰伦·罗斯和国际象棋冠军波比·费希尔。我之所以喜欢杰伦·罗斯是因为他毫无恐惧,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他不仅仅是个伟大的球员,而且最令人钦佩的是在关键时刻能无畏地向前走。至于波比·费希尔,我喜欢他的毅力,人们都知道他从不考虑除国际象棋以外的任何事,每天他都要下17盘棋,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国际象棋。当一个记者问他生活中有什么遗憾时,他的回答是“棋下得不够”。
我所喜欢的英雄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自信。他们从不怀疑他们所选择的行动,为取胜能付出一切,而且在压力下更为出色。股市投资者们应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
个人崇拜是一件有趣而刺激的事,但所有人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我的父亲,从他那里我养成了一个最宝贵的习惯:独立思考,这是我在股市投资的准则之一。
生活的艰辛使父亲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他生于中国南方,1949年,刚刚6岁的他随家人去了香港,而17岁时就独自来到美国寻求“美国梦”了。
他首先来到底特律,一面勤工俭学,一面读中学、大学,先后做过餐馆侍者助手、侍者等。这段日子他住过教堂,还住过餐馆上面的小房间,后来在几家工程公司工作过后,他自己出来干了。有了自己的公司他就不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了,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还是很值得,因为他有了自主权。
我母亲也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她3岁时父亲在二战中死去,外祖父的祖上都是香港海员出身,在往英国运送武器的途中,他的船被德国鱼雷击沉。他的死使外祖母经济上非常拮据,尽管我母亲读书非常好,却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上一个好大学。于是她上了一个便宜的学校而成为一名护士。最后妈妈和外祖母一起移民去了加拿大,外祖母现在仍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的姐姐和我也都完全不同,姐姐凯瑟琳有着非凡的艺术天分。她15岁时就是一个赢得许多奖状和荣誉的钢琴家、画家了,18岁时成为被国家艺术发展基金奖励的52位艺术家之一。她在密歇根大学拿到艺术学位后继续在那里攻读文学创作硕士学位。同时,她还得到了一笔写小说的赞助。
我的另一个姐姐,克丽斯蒂,是我们姐弟3人中最有学习天分的一个。尽管我们3人数学都不错,而她对理工科的掌握能力我和凯瑟琳都无法比拟,她目前正在密歇根大学工程系就读。
在像我们这样一个五颜六色的家庭中,每个人都能健康地成长并保持其独立性。我们总是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也从不为发展我们的兴趣而感到害羞。这就使我能接触到许多不同的想法。不仅如此,我还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必随波逐流,这对一个股票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孩子一个“游游”玩具
如果说我的姐姐很小就表现出了她在绘画方面的天分的话,那我也从小显露出商业方面的灵气。我10岁时做了第一笔生意,而且也不是一般小孩子做的那种卖柠檬水的生意。
那时,在我就读的小学,“游游”玩具非常受欢迎。不过对于“游游”玩具迷来说,牌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是邓肯牌的,因为许多小孩都爱买,邓肯牌“游游”玩具在我们住的地区已经供不应求了。于是,我调查了一个季度后发现离我家几英里外的一个商店卖这种“游游”玩具。
我立刻就将我的计划付诸行动:每个想要邓肯牌“游游”玩具的小孩都得下一个订单,而且要先付款,其中包括一些手续费和汽油费。每周一次,我将所有的订单交给母亲,她会开车去那个商店按订单量买进邓肯牌“游游”玩具。
这桩生意非常成功:没有人知道我从哪里买到这种玩具。即使有人知道,一个小学学生也不可能自己走那么远去买,他将不得不求他母亲开车带他去。如此算来,我的要价实际还是很合理的。
我总共赚了20块钱,这对10岁的小孩来说已是一大笔钱了。但是我所得的经验远超过我赚到的钱的价值,从中我粗略地体会了供需理论,而且也得到了对股市投资有帮助的经验。
我的邓肯牌玩具经历教会了我要有创见,有想像力,并要能抓住时机。我指的是:如果感觉某一事物有潜力,就一定要去努力,但事先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能发现其他人没有的信息——如附近可以买到大量的邓肯牌玩具——这就是我孩童时成功的秘诀。
寻找刺激
我总是交些标新立异的朋友,有些朋友会被人们认为是不良少年,或者是那种车库摇滚乐队的成员,或者是玩滑板的“坏小孩”。星期五和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常常聚在一起。老实说,城市近郊对小孩们来说真没太大意思。特洛伊是在底特律北方30英里的一个典型近郊区,有许多新建的大房子。我和朋友们经常去附近的皇家栎树园,那里有一个商业区,包括许多唱片店、俱乐部和咖啡厅。
我和这些朋友合得来是因为我们一起长大,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们个个都想与众不同,在生活中都喜欢标新立异。我的朋友们把他们的创造力用于音乐,而我却用于股票投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知道我投资股票,这是我私人的小秘密。在许多人眼中,股票投资是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小孩的生活中的,因此,我也尽量不把两者混在一起。
尽管我野心勃勃而且在股市投资中很成功,但我仍然只是一个典型的中西部小孩。虽然我父母的根是在中国,但我是在特洛伊出生长大的。我很幸运能从小受到孔夫子思想和美国中西部价值观两种文化的熏陶。孔夫子的价值观与爽直实惠的中西部价值观相辅相成。尽管我有时会取笑特洛伊,但我仍然热爱特洛伊的平凡,就像沃伦·巴菲特热爱他的出生地奥马哈一样。
第3准则:要有逻辑性
我的投资理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恐怕就是对有逻辑性的要求。哲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关于逻辑思维的复杂理论,但我并不是要求大家都运用哲学上所谓的逻辑思维,也不需要高等数学、微积分或原子物理方面的知识。本杰明·格拉姆曾说过,如果评估股票时要用超过加减乘除以上的数学,那么这种评估方法一定是错误的,我认为很多时候加减乘除都不需要。
我所指的逻辑主要是生活中的常识。最好的股票投资人都属于头脑清晰型,他们做出一个决定的每一个思维过程都能一步步地写出来。
有逻辑性意味着要周密考虑每一个细节,匆忙中做出的决定大多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许多投资者都轻信于他们的经纪人而不仔细分析他们所说的话,这很不明智。令人吃惊的是许多人花在挑选吃哪一种比萨饼的时间比在股票上投资1万美元的思考时间更多。去了解一个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必须使用逻辑思维,这就意味着去了解公司到底做些什么以及消费者对其产品的看法。如果你经常到野外宿营的话,那你就知道什么牌子的鞋子是最好的。如果这样,你就已经在挑选一个好股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现在让逻辑引导你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如果这个牌子的鞋子是最好的,那你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个最强大的制鞋商。那么,整个市场对鞋子的需求是否在增加?你有没有看到这个鞋子的广告?人们是否是在议论这个牌子?如是这样,并且你肯定这个牌子的鞋子最好,那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了。你就可能在华尔街分析员做出报告之前好几个月就发现了该公司销售的潜力。如果你对自己的分析有信心并买进了这家公司的股票,那就可能赚不少钱了。这就是运用逻辑的结果,你可以表现一下自己了。
我一向对人们做决定的过程非常感兴趣,当然,最好的决定是逻辑性的决定。但可以想一想每天每人要做出多少个决定,多少次运用逻辑。我经常在想这些决定到底是建立于什么基础上的,而我们又是为何做出这些决定的?
答案其实可能很简单。我们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开心一些。在这一点上每一个决定就像吃比萨饼或给女朋友买项链一样普通。你可能仔细地权衡了一下,决定花一些钱可能让女朋友更开心,于是自己也更开心了。
买股票其实和每天我们做的其它决定一样,这不应被视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就像决定要不要带伞去上班:仔细考虑一下所有的可能性,比较一下概率,从而得出一个结论。你最后的快乐取决于你的决定——无论是买300股福特汽车的股票还是要不要带伞。
但有时逻辑也会害人。有些事根本毫无逻辑可言。例如,为什么我最早对股市感兴趣是在股市大跌的时候?如果投资是为了赚钱,那么当每个人都在赔钱时为什么我独能看出股市上扬的潜力?
这可能就是逆反心理。1987年股市大跌时我就觉得是一个买入的大好时机。股票太便宜了!除非你对美国及其经济体制毫无信心,否则你就不可能不碰股市。事实证明我是对的,那年余下的时间股市都在涨。记得那时我才9岁,没有一分钱可以去投资,不过,我若有钱,我一定知道应该在哪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