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下第一舞姬
李师师自幼在青楼里生活,接触过不少达官显贵,见惯了那些人的嘴脸,对于官场的腐朽,她了然于心。
浅啜一口香茗,李师师淡淡道:“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很多达官贵人看起来道貌岸然,实际上却是一肚子坏水,地方上的贪官污吏更是多如牛毛……像赵官人这样的好官,那可是凤毛麟角。”
听了李师师的话,赵权一时间有些惊讶,这小妮子还真敢说话!看起来,她倒像是个性情中人……
李师师感慨万分道:“就拿梁山来说吧,平生一直为非作歹的盗匪固然有很多,但是必定也有不少原本无辜的老百姓,要不是活不下去,谁会愿意落草为寇?”
赵权点了点头,附和道:“想来有不少人是被逼上梁山,其实,很多人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
李师师瞥了一眼崔念奴,道:“念奴就是出身于贫苦人家,他的父母为了活下去,万般无奈之下才不得不将她卖入青楼。”
李师师说完这些,俏脸上便浮现出一丝愤懑,崔念奴听李师师说起此事,也禁不住眼眶微红,就连眼角都已经湿润了。
包厢里的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闷,默然片刻之后,李师师展颜一笑:“今日乃是大好的节日,我们就不说这些话了,免得心里添堵,还是说说开心的事情吧……”
崔念奴眨了眨漂亮的大眼睛,展颜一笑,插了一句话:“赵官人,师师姐姐一直期待着你的新作呢,她已经望眼欲穿了。”
赵权早就料到她们会有这个要求,他来樊楼之前就做好了准备,当即就写下了一首《西江月·夏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诗词很应景,描述了一个平和的夏夜,清风明月,田园里随时可以听见蝉鸣声和还有蛙叫声。
李师师和崔念奴一起聚精会神地吟诵这首田园诗词,两女一时间都是心花怒放,这可是赵权单独写给她们的词!
读完一遍,崔念奴拍手叫好,李师师则是意犹未尽地再次读了两遍,这首诗词着实很有画面感,她甚至突发奇想,真想去赵权的庄园里住上几天……想到这里,她的俏脸瞬间绯红,就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念头未免太荒诞了……
赵权半开玩笑半认真道:“久闻念奴姑娘的舞技天下一流,不知能否让在下欣赏欣赏?”
崔念奴想都不想就重重地点了点头,娇笑道:“赵官人谬赞了,其实,师师姐姐的舞姿更加迷人……既然赵官人开口了,奴家就献丑了。”
这个包厢还算是宽阔的,况且这里只有他们三个人,用来跳舞的空间还是足够的。于是,李师师坐在古琴旁,手指弹拨,悠扬的琴声响了起来,崔念奴开始翩翩起舞。
宋代舞蹈的舞姿动作讲究“古、悠、慢、妙、美”。舞蹈动作更注重流畅感和协调感,更贴近寻常百姓的生活,更加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这段轻歌曼舞让赵权大饱眼福,崔念奴罗裳水袖,衣袂飘飘,甩袖踏足,嫌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赵权一时间竟然看得痴了,直到崔念奴舞完一曲之后,赵权这才回过神来。
赵权深感不虚此行,当即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今日能够有幸一睹念奴姑娘的舞姿,在下荣幸之极!”
李师师瞥了一眼崔念奴,笑吟吟道:“师师以为,要说起念奴妹妹的舞蹈,这天下间无人能出其右……”
赵权内心深处忽然萌生一个念头,眼前这两个女人都是人间尤物,将来可不能让她们落到女真人的手里,以后,还是自己收了吧,那样才能保护好她们……
如此想着,赵权咧着嘴笑了笑,试探道:“以你们的姿色和才艺,总不能在青楼里过一辈子吧?你们应该有更好的归宿。”
男人总是想劝风尘女子从良,拉良家妇女下水,赵权也未能免俗,李师师和崔念奴虽然年轻,却也是冰雪聪明,两女都极为擅长察言观色,岂能不明白赵权的心思?
李师师笑而不语,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赵权,眉眼含情,其实,但凡是有更好的选择,谁愿意在青楼里以声色娱人?虽然李师师现在大红大紫,但其实她只想做个普通人,嫁给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然后相夫教子渡过余生……
崔念奴风情万种地笑了笑,柔声道:“我们姐妹俩都是苦命人,自幼就沦落到这个火坑里,只等着真心怜惜我们的郎君解救呢。”
说到这里,崔念奴顿了顿,瞥了一眼李师师,收敛起笑容,眉宇间浮现出一丝忧虑,喃喃道:“只是,那赎身的费用可是需要不少呢!”
这年头,给青楼女子赎身然后再纳为妾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许多官员或者文人都在这么做,甚至被认为是一种风雅。现在,李师师并不是某个人的禁脔,所以,只要钱到位,给她赎身其实并不是很难。
赵权意味深长地看着李师师,笑道:“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那都不是事儿!”
听话听音,崔念奴对于赵权的回答很满意,她会意的笑了笑,站起身来,道:“赵官人,你们先聊着,奴家去找店小二置办酒菜。”
这样一来,包厢里就剩下了赵权和李师师两个人,李师师倒了一盏香茶,递给赵权,赵权接过茶盏,随手在李师师的纤细小手上摸了一把,李师师俏脸一红,风情万种地瞥了一眼赵权,却没有说什么。
赵权没话找话道:“师师姑娘天生丽质,那天在琼林苑见到你的时候,在下就惊为天人,可以说是一见倾心。”
李师师低垂臻首,俏脸更加绯红,表情中带有几分羞怯,柔声道:“赵官人过奖了,其实,奴家只不过是庸脂俗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