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实践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假设你家孩子某次考试考砸了,你明明知道孩子就是没好好学习,孩子却归咎于老师在卷子上出了课堂上没讨论过的题目。下面提供一些没好作用的反馈,以及有意义的话术。

评判,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心里清楚,自己真没怎么好好学。”

“学都不学,你还想考好?”

“别担心,下次考试你一定行!”

“我认为你在下次考试前,可得加把劲好好学。”

“我不知道你有啥可难过的。”

“人家科尔曼老师,那可是个好老师!人家不会用你没学过的东西来考你,我看是你上课没好好听!”

“要是你能早就……那就……”

共情和再确认

“你一定很沮丧吧,我知道,你真的很想在这门课上取得好成绩。”

“你听起来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

“听上去你认为科尔曼老师做得不够公平。”

“我敢打赌,如果其他孩子看到课上没讲过的考试题,也会很糟心。”

第四步:进一步探索,对孩子提出一系列问题

在你完成了第三步的工作之后,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已经被理解、被接纳了。因为他们没必要再为自己辩解什么,就更有可能愿意承认自己在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选择与你并肩而行,而非与你对抗。这时你可以把孩子带到一个充满好奇心的领域。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去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经历,并探明他们对于听取建议、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抱有何种程度的开放态度。有一位家长,这样描述了上述过程:

我家十六岁的儿子在一所专门教育自闭症患儿的独立学校就读。我认为这所学校救了他的命。过去,他从来不喜欢上学,读书对他来说非常痛苦。过去的十多年里,每周日晚上,他都会抱怨种种学校让他不满的地方——同学、老师、作业,就没有一样是他满意的。

去年四月,春假结束,他就一直跟我念叨,不想接着读书了。我跟他讲:“你知道吗?你从上学第一天起就讨厌学校。听上去,每天都得去一个自己讨厌的地方,的确不容易。”

话刚说完,就能看出来他松了一口气。

我则接着解释自己的观点:“咱们这么办,孩子。那所学校已经是我能帮你找到的最好的学校了。我真的费了大劲,才把你送进去。还记得以前的学校对你来说有多糟糕吗?”他点了点头。我接着说:“所以我开始想,也许上学这件事本身就不适合你。也许我们需要做的是开始研究一下,你怎么才能学到一些能让你在成年后安身立命的技能。然后咱们就彻底不考虑什么上学不上学的事儿了。”他睁大了眼睛,放声大哭,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我等了差不多三十分钟,让他能有时间冷静冷静,去好好想想这种可能性,随后才走进了他的房间。我打开门,探身进去问:“你还好吗?”我听到他在被子里嘟囔了一声:“我没事。”他把头伸出来,说:“知道吗,妈妈?我的学校其实很好。我就是需要再勇敢点。”

如今,已经快过去一年了,他再也没抱怨过自己的学校。虽然仍然会对某些值得糟心的情况感到糟心,但他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校园生活中。如今,他已经通过了毕业考试,也开始考虑自己的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这位妈妈的表达都是真诚的,她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停止抱怨而故意操纵他。他都十六岁了,完全有理由考虑放弃传统学校的教育课程。她问的是关于“除了上学还能干什么”的真实问题,这些问题孩子既能听得到,也能听得懂,因为这是妈妈第一次明确表示,她听到了孩子的呼声,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并能感同身受。

没用的做法

绝大多数家长其实都清楚什么沟通方式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孩子们对这些方式的反馈,就是不跟我们沟通。说教、打骂、批评、唠叨,这些方法会很明显地让孩子将我们拒之门外。但有些家长以为的金玉良言,其实效果也不怎么样——别担心,是个家长,就曾经说过这些话:

●“现在外面不冷啊,去玩玩吧!”“你怎么还饿啊?”这两句话都试图说服孩子否认他们自身的感觉,起不到什么好作用。“别生气啊!”当孩子似乎全无道理地开始生气,比如他们因为自己状态不好而没法融入其他小朋友的时候,家长会如膝跳反射般说出这句话。如果他们生气了,那就是生气了。只是告诉他们别生气,绝对行不通。

●“你就是累了”或者“你就是心情不好”。指出一个难搞的孩子是因为累了或者心情不好,也没有什么用。事实上,“易怒”的人往往都更难意识到自己的“易怒”。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的人际关系。比尔和妻子斯塔尔结婚43年,在老婆生气时,他只要说“你就是累了”,就没有好结果。(到现在,他还在学着要少说这句话!)

●“怎么又来了?”这句话所回应的事情往往都不重要,无非就是孩子穿了过大的衣服、把果汁洒了、错过了校车。“又来了”通常被孩子认为是一句羞辱的话,而羞辱往往没什么积极效果。

●“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你想考试不及格吗?”这些话都不是提问,而是带有问号的指责,平时不要说。

●“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种话带有一种“没有根据的积极性”[20],能够最大限度地弱化孩子的问题。我们明白,当你看到孩子在一件你觉得很快就会过去的事情上花费了太多心力,你就会想提供一种“看透点”的视角。毕竟,我们不都是花了大半辈子,才学会了不要为小事伤脑筋吗?难道我们的孩子不该学着从这种智慧中受益吗?当然该,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否认他们在当下的真实感受。在孩子真难过的时候给他们用空话喊加油,非但不能让他们开怀,反而会让他们的痛苦显得廉价与矫情。好好想想,你究竟是想让孩子们好受些,还是想让自己好受些?

●“真是烂透了。我得给你的教练(或主管、老师)打个电话好好聊聊怎么办。”这么说,表达的是同情而非共情;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这样很容易惹麻烦。共情意味着陪伴他应对痛苦,而非怜悯孩子或帮他干掉痛苦。别搞错了,你该做的是安静坐下、闭上嘴巴、陪伴孩子“清空情绪垃圾”。这听上去容易,做起来很难。克制表达尤其难,因为作为倾听者,控制感会很低,但这能让你更好地参与处理孩子的情绪,帮他解决问题、消除疑虑,以某种形式改善他的感受。家长闭嘴,是一种给孩子的信号:这不是家长的生活,而是他们自己的。这是每个父母都该学会的艰难一课。“我也碰到过这种事。”分享自身经历值得肯定,但小心别弄巧成拙。马根管这叫“接过方向盘”,现在该坐在驾驶位的,是孩子,而非你。马根还以“控制聚光灯”来做比喻,如果孩子想要发泄对老师的不满,那恐怕不是你跟着发泄对老板的不满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