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与验证:基于Cadence IC 6.1.7(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1 阱邻近效应

CMOS缩微工艺通常利用高能注入形成深倒退阱剖面,从而构成晶体管闩锁保护,并抑制横向穿透。在注入过程中,原子可以从抗光腐蚀剂掩膜板边缘开始横向散射,并嵌入阱边缘附近的硅表面,如图1.22所示。其结果是在1μm或更大的范围内,阱表面浓度随距掩膜边缘的横向距离而变化。阱掺杂中的这种横向不均匀性导致MOSFET阈值电压和其他电特性随着过渡层到阱边缘的距离而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阱邻近效应。

图1.22 阱邻近效应图示

在CMOS 0.13μm工艺中表征阱邻近效应,将厚栅(3.3V)的NMOS和PMOS晶体管阵列沿单个阱边缘的侧面放置,阵列中的每个器件位于不同的阱边缘距离上,如图1.23所示。每个阵列都包含一个单独晶体管,该晶体管位于距离阱边超过25μm的位置,足以保证其不会受到阱邻近效应的影响。该晶体管作为基准器件,与其他器件进行比较。图1.23中的器件采用低电阻、对称源极(S)和漏极(D)连接布线,允许源和漏极自由分配。这使得阱邻近效应引入的源/漏极不对称性可以在单个器件上进行评估,而不会引入其他局部和全局参数变化的影响。

图1.23 评估阱邻近效应的测试阵列

实验表明阱邻近度对NMOS器件阈值电压Vth具有显著影响,Vth随着器件向阱边缘靠近而增加,最大变化值高达50mV。阵列中的晶体管和基准器件之间的相对饱和电流失调如图1.24所示,可以将其表示为栅源电压Vgs函数。每条曲线表示不同阱间距和源/漏极方向。对于VgsVth,相同尺寸器件的漏极电流失配可能高达30%,这取决于与阱边缘的邻近程度。图1.24显示,在靠近Vth和大于Vth以上区域中,源极朝向阱边缘器件的电流实际上可能大于漏极朝向阱边缘的器件。

在一些需要高精度匹配的设计中,工程师需要考虑阱邻近效应,使得阱梯度变化沿栅极长度方向进行定向,如图1.25所示。同时将多个输出晶体管布置在一个公共阱中,远离任何阱边缘,这样就可以忽略阱邻近引起的失配,使得两个器件的横向电流方向尽可能相等。

图1.24 不同阱边缘间距情况下,漏极电流(Id)与栅极电压的关系

图1.25 单阱中匹配晶体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