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AGI重新定义脑力劳动
以前我们认为被AI取代的顺序是蓝领 > 低技能白领 > 高技能白领 > 创造性工作,而且普遍认为创造性工作很难被取代。而在1.2节中我们看到,今天被AIGC工具解放生产力的,大多属于脑力劳动。人们带着欣喜而忧虑的复杂心情,看着AIGC展现出接管创造性工作的态势。从文艺青年到理工男,从文化创造者到数据创造者,从设计、分析到转译,从管理员、记录员到接待员,AIGC堪称全方位的白领“杀手”。人们不禁忧虑,脑力劳动者会大幅度地被AI所取代吗?脑力劳动者在AI新纪元何去何从?
我们分两个层次,逐步深入地研究这个命题。
第一个层次:脑力劳动中也包含着大量的体力劳动。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码农”。“码农”这个词是对程序员的另一种称呼,虽然他们坐在现代化的办公室里,但是部分程序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从互联网上寻找各类现成代码组装到自己的项目中,然后调试跑通代码。这样的工作简单且机械。
另一个例子是AI开发中的“脏活”。有过AI系统开发经历的人都知道,训练模型的第一步是清洗数据等“脏活”,而模型选择的过程中,往往都是网格化地搜索最优参数。这样的工作简单且机械,以往都是招实习生解决的。
我们举这两个例子,旨在说明在看似复杂的脑力劳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体力劳动”。在AGI时代,真正需要创造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岗位仍然需要人来担任,AI可以充当人的高级助手,但是无法完全取代人。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真正的脑力劳动者不会被AI所取代,因为界定是不是脑力劳动将以能不能被AI取代为标准。如果AI能取代某项工作,那么这项工作本质上是体力劳动。
第二个层次:人在真正需要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部分如何继续保持先进性?
这个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是掌握工具。让每个人学习并掌握AI工具是本书写作的第一个初衷。正如不会使用计算机是这个时代的“文盲”一样,不会使用AI工具将是未来AI时代的“新文盲”。会使用AI工具的人,将比不会使用的人获得更多的职业可能性和上升空间;会使用AI工具的企业和组织,将比不会使用的企业和组织获得更大的用户群体和更高的市场价值。
第二个角度是超越工具。人的创意的基础,很大部分是由经验组成的。我们固然可以使用AI工具全面接管重复性的劳动,但是,如果完全脱离了这些劳动,我们就不能深刻理解背后的原理和细节,创意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举例来说,有志于影视创意的人员在传统的培养过程中,每周都需要产出多篇原创的策略,通过这个过程锻炼自己的脑力和格局,从而逐步成长为一个有眼力、有视野的“老猎手”。在AI的加持下,创作能力无疑将迎来井喷,原创内容也会大量增加,因为AI可以把创作者从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只需专注于做出审美选择。但是正如评论家不能完全取代创作者一样,审美选择也不完全等同于创作过程。如果仅满足于使用AI工具并进行修改,会让年轻创作者失去磨炼和成长的必要过程,这样做并不能培养出创作人,而是会培养出投机取巧的工作秘书,从而导致真正原创内容的贫乏。
这种危险并不能归咎于AI技术的进步,而应该归咎于人类的惰性。事实上,在自媒体高速发展的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见过了大量创作者的技能仅限于搬运、剪切与粘贴,使得自媒体充斥着海量的垃圾信息。
因此,本书写作的第二个初衷是鼓励每个人超越AI工具,即依赖AI技术的进步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拥抱技术进步,审视技术进步,并走到技术的前列,我们会发现,前方还有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