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法治协同的路径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跨行政区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法治保障:一个文献综述

沈冬军 李健智 李成龙 党睿沈冬军,成都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李健智,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律与改革部(规范办)副部长,法律硕士;李成龙,成都市大邑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法学硕士;党睿,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博士生。

内容摘要:竞争与合作并存是跨行政区之间关系的常态,特定区域的行政区之间既有相互竞争的现实动力,也有合作共赢的客观需要。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竞争与合作都能在特定条件下推动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何通过法治协同方式规范跨行政区有序竞争和推动有效合作是区域法治领域需要解决和应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以跨行政区竞争与合作关系、跨行政区法治保障的路径选择、成渝区域发展实践与法治保障为主要文献脉络,对涉及跨行政区竞争与合作关系法治保障的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跨学科文献进行梳理。通过文献综述一方面可以厘清跨行政区竞争与合作法治的理论脉络,为后续跨行政区法治协同理论研究提供文献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续跨行政区竞争与合作关系法治保障理论研究阐明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区域发展;竞争—合作;法治保障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称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林毅夫,付才辉.中国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路线图[N].成都日报,2021-10-27(6);吴景双.成渝新格局点亮“第四极”[J].中国发展观察,2021(2):56-59.。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引导和规范。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三个区域得到相应的发展规划指引,即《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审议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2月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等先行区域的发展实践,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从法治体系的保障功能来看,区域法治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和保障。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法治建设,尤其是在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区域法治协同与合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区域法治协同的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述评,以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法治建设提供文献基础和理论参考。

一、经济区与行政区分离:跨行政区的竞争与合作

行政区与经济区分离是跨行政区竞争与合作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对于行政区与经济区分离产生的问题的解决路径有不同的观点:有文献认为应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到经济区经济的转变,最终实现区域治理马海龙.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及二者的竞争与依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30(5):14-20.;有观点主张构建区域政府,如建立区域管理委员会、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区域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等张劲松.区域政府:从行政区经济到经济区经济转变的路径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1-146.;有文献主张通过跨行政区“复合行政”来推进区域发展罗勇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实践及其深化路径:基于跨行政区“复合行政”的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3(2):151-153,158.;还有文献以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为改革目标,讨论了两者适度分离的实践逻辑、典型模式等问题蔡之兵,张可云.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实践逻辑、典型模式与取向选择[J].改革,2021(11):30-41.,以及省际交界区域发展问题曾冰,张朝,龚征旗,等.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演化探析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J].经济地理,2016,36(1):27-32,52.。因此,现有文献对跨行政区合作机制的内在原因及其机制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较多的讨论,但是对区域合作的法律规则体系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基于行政区与经济区分离产生的“行政区经济”刘小康.“行政区经济”概念再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0(3):42-47;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从行政分权到跨区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1):49-55;刘君德.中国转型期“行政区经济”现象透视:兼论中国特色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J].经济地理,2006(6):897-901.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李荣娟.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冲突与张力整合:区域公共治理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3):57-60.。从经济改革实践来看,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1):31-39,171-172;路瑶,张国林.财政分权、行政分权改革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4(1):106-124.。但是由于行政分权朱丘祥.中央与地方行政分权的转型特征及其法治走向[J].政治与法律,2009(11):10-18;叶贵仁,欧阳航.地方政府间分权的逻辑:一个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21,18(1):21-32,167.、财政分权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5-17.和官员晋升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王贤彬.地方官员治理与区域协调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5):13-21.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政区之间面临着较为激烈的竞争,从而导致在经济领域出现“行政壁垒”操世元,姚莉.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政壁垒[J].嘉兴学院学报,2006(5):102-106.“重复建设”沈立人,戴园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经济研究,1990(3):12-19,67.“恶性竞争”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33-40.等阻碍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象。因此,行政区之间的竞争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也存在消极的情况:行政区竞争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经济较高效率地增长;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现有文献对跨行政区竞争关系的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的,对竞争关系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解释,对行政区竞争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都有较多的分析。但是现有文献对如何确定跨行政区竞争关系的边界以及如何对跨行政区竞争关系进行法治调控等问题缺乏相关文献论证。

有效竞争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合作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促进经济协调和平衡发展。行政区之间既面临着激烈竞争,又需要通过跨区域合作来提升合作效率邢华.我国区域合作治理困境与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选择[J].政治学研究,2014(5):37-50;陈剩勇,马斌.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24-34;曲亮,郝云宏.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重庆与世界,2011,28(1):48-52,63.,有文献称之为“合作悖论”白晔,黄涛,鲜龙.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悖论”与有效性增进路径[J].经济学家,2018(12):64-70.。跨行政区合作关系理论构建是既有理论应对行政区竞争消极作用的理论进路。区域合作包括“纵向”的央地协同李楠楠.央地协同治理:应急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法治进路[J].地方财政研究,2021(9):21-30.和“横向”的地方政府合作何精华.府际合作治理:生成逻辑、理论含义与政策工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6):41-48.,其中地方政府之间的“府际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刘祖云.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J].学海,2007(1):79-87.。现有文献重点对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李文星,朱凤霞.论区域协调互动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科学机制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07(6):128-131.、区域协同治理的实现机制叶必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J].中国社会科学,2012(8):107-130,205-206;金太军.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7(6):53-65,205.、府际合作治理何精华.府际合作治理:生成逻辑、理论含义与政策工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6):41-48.、府际契约杨爱平.区域合作中的府际契约:概念与分类[J].中国行政管理,2011(6):100-104;俞祺.从区域协作到区域性规范:兼论区域合作文件的性质与效力[J].中国行政管理,2021(9):64-70.及契约治理模式于立深.区域协调发展的契约治理模式[J].浙江学刊,2006(5):138-145.、府际治理的法律逻辑朱最新.区域合作视野下府际合作治理的法理界说[J].学术研究,2012(9):62-65,160;石佑启,朱最新.论区域府际合作治理与公法变革[J].江海学刊,2013(1):116-123;刘云甫,朱最新.论区域府际合作治理与区域行政法[J].南京社会科学,2016(8):82-87;杨治坤.府际合作纠纷的法理阐释与解决路径[J].学术研究,2019(11):60-66;等等。、府际治理的实践马捷,锁利铭,陈斌.从合作区到区域合作网络:结构、路径与演进:来自“9+2”合作区191项府际协议的网络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12):79-92;傅永超,徐晓林.长株潭一体化政府合作模式研究:基于府际管理和复合行政理论[J].软科学,2006(6):69-72;王薇,邱成梅,李燕凌.流域水污染府际合作治理机制研究:基于“黄浦江浮猪事件”的跟踪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48-51;锁利铭,张朱峰.科技创新、府际协议与合作区地方政府间合作:基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案例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4(4):61-71;等等。、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卓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财经研究,2007(1):55-65.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现有文献对府际合作问题进行了较多的讨论,着重从行政机构合作的角度对“府际合作”问题进行了分析,但是在行政区竞争格局下如何增强跨行政区合作的内生动力以及如何通过法律形式保障跨行政区合作的稳定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与区域合作类似的一个问题是区域协调,现有文献对区域协调问题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视角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早在2005年就有文献以长三角为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证实了区域协调机制可以有效地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2005(12):57-67.,进一步有文献论证了政府合作促进市场一体化高达,李格.政府合作与城市群能源效率: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准自然实验[J].软科学,2022,36(2):78-85.,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对区域经济效率有提升作用张学良,李培鑫,李丽霞.政府合作、市场整合与城市群经济绩效: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7,16(4):1563-1582.,区域经济政策对城市群整体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赵璟.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城市群经济平衡增长研究进展述评[J].未来与发展,2014,37(4):22-28,16.。此外,还有文献指出了区域市场整合的路径及方法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J].经济研究,2008(3):115-124.、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李兰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J].经济学动态,2020(1):69-82.和内在机制皮建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J].经济学家,2011(12):15-22.等区域协调的经济逻辑;在政治学领域,有文献分析了域外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欧盟非常重视成员之间以及成员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形成了多层次、网络状的区域协调体系;二是构建了问题区域治理模式、创新区域模式、跨境合作模式和流域治理模式等多样化的区域协调模式;三是完善了法制、经济和行政等多管齐下的区域协调手段。陈瑞莲.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6(3):118-128.、政府协同治理理论和范式等姬兆亮,戴永翔,胡伟.政府协同治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2):122-126;杜运泉.区域协同治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J].探索与争鸣,2020(10):4,143.、区域协调机制的类型等现有文献把区域协调机制分为四种典型类型: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京津冀为例,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广东省为例,省际市场主导——地方参与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省际地级市间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黄河金三角为例。寇大伟.我国区域协调机制的四种类型: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4):99-103.;在法学领域,现有文献讨论了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必要性刘水林,雷兴虎.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观念转换与制度创新[J].法商研究,2005(4):3-11;丁宇航.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学术交流,2009(12):73-75;刘银.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国际经验与法律规制[J].学术界,2014(10):227-237.、区域协调立法基础与原则张瑞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的立法基础与原则[J].经济体制改革,2010(2):128-132.、区域规划法治化李煜兴.我国区域规划法治化的途径与机制研究[J].河北法学,2009,27(10):73-76;周素红,陈慧玮.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组织的区域协调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8,23(6):93-98.、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制框架现有文献指出,要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分工相协调、行政区域划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协调、地方执行中央事权的协调、地方自主权行使的区域协调四位一体的法制协调机制。参见周叶中,刘诗琪.地方制度视域下区域协调发展法制框架研究[J].法学评论,2019,37(1):28-35;周叶中,张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的系统论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5):142-147.、区域协调发展的宪法逻辑张震.区域协调发展的宪法逻辑与制度完善建议[J].法学杂志,2022,43(3):28-40.、中央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与职责王建学.论中央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与职责[J].法学杂志,2022,43(3):41-56.、区域协调发展合作机制的内部规则于文豪.区域协调发展合作机制的内部规则[J].法学杂志,2022,43(3):57-70.等。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来看,区域协调机制与区域合作机制还有较大的差异,区域协调机制更加强调跨区域协同机制,跨区域之间的协同是区域协调机制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未来的研究工作还需要结合跨区域协调实践和法律框架对区域协调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制度构建和优化。

二、区域法治保障的路径:地方立法、执法与司法的协同

无论是行政区之间的竞争还是区域合作,均需要区域法治体系进行保障文正邦.区域法治:深化依法治国方略中崭新的法治形态[J].甘肃社会科学,2008(6):106-111.。区域法治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性的制度安排叶必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13.。区域法治建设涉及特定区域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多个方面。“区域法治”概念和研究领域在法学理论和实践推动下正在逐步形成。“区域法治”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戴小明.区域法治:一个跨学科的新概念[J].行政管理改革,2020(5):65-73.,并随着区域发展需要而逐渐成为一个理论问题公丕祥.法治中国进程中的区域法治发展[J].法学,2015(1):3-11.,成为一个普遍接受的法律概念公丕祥.区域法治发展的概念意义:一种法哲学方法论上的初步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7-72.。现有文献对区域法治的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基础问题夏锦文.区域法治发展的法理学思考:一个初步的研究构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88.,区域法治文化夏锦文,陈小洁.区域法治文化:意义阐释、运行机理与发展路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33(1):3-12;公丕祥.区域法治发展与文化传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32(5):3-13.,区域法治绩效评估体系刘爱龙.我国区域法治绩效评估体系建构运行的特征、困境和出路[J].法学评论,2016,34(6):24-33;郑方辉,王正,柳洁.区域法治评价:主观评价何以低于客观评价?:以“珠三角”城市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22(2):230-240,288.,区域法治动力机制公丕祥.当代中国区域法治发展的动力机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J].江苏社会科学,2018(4):20-32;倪斐.地方法治: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生型路径[J].江海学刊,2020(4):248-253.,区域类案检索机制梁平.基于裁判文书大数据应用的区域法治化治理进路:以京津冀类案检索机制的构建为例[J].法学杂志,2020,41(12):32-43.,区域法治的域外经验何渊.美国的区域法制协调:从州际协定到行政协议的制度变迁[J].环球法律评论,2009,31(6):87-94;高薇.德国的区域治理:组织及其法制保障[J].环球法律评论,2014,36(2):177-192;夏路.区域治理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对越南、德国与也门的比较[J].国外社会科学,2016(2):20-27.,区域一体化评价指标李世奇,朱平芳.长三角一体化评价的指标探索及其新发现[J].南京社会科学,2017(7):33-40.等领域都有涉及。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来看,区域法治作为一个法学领域正在形成之中,较多的文献已经对该领域进行了关注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因此,从区域法治理论路径出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具有较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区域法治的深入研究,从而构建较为完善的区域法治理论体系金太军.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7(6):53-65,205.

跨区域法治竞争是区域法治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跨行政区之间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地方法治竞争有文献认为,地方法治竞争作为制度竞争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指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和社会治理活动,实现以产权切实保障、市场监管规范、司法独立公正和执法高效文明为基本特征的地方制度供给机制和制度环境的改善,实现地方与地方之间以比较制度优势而胜出的竞争范式。参见周尚君.地方法治竞争范式及其制度约束[J].中国法学,2017(3):87-101.在一定程度上与区域法治竞争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区域法治竞争被认为是地方法治竞争的一种有益升级陈光.论区域法治竞争视角下的地方立法协调[J].东方法学,2019(5):100-108.。有文献认为,区域法治竞争目前已经进入以“规则型治理”为核心的法治竞争阶段该文献还认为,可通过中央层面的纵向激励与约束规则、地方层面的“自我技术”以及市场主体层面的“用脚投票”三种机制之间的相互配合,发挥地方法治竞争的优势,降低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参见苟学珍.地方法治竞争: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地方经验[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4):114-123,128.。在区域法治竞争产生的原因方面,有文献认为区域地方政府基于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等原因会通过法治建设改善营商环境,从而使地方政府在区域法治建设方面产生竞争万江.中国的地方法治建设竞争[J].中外法学,2013,25(4):817-830.。在区域法治竞争的效果分析方面,有文献认为法治竞争在优化法治环境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韩业斌.当代中国地方法治竞争的现状与动力[J].法学,2017(10):129-139.。与之相对,也有观点认为“法治建设不仅不会以地方法治竞争的形式表现出来,还会减弱地方竞争”李晟.“地方法治竞争”的可能性:关于晋升锦标赛理论的经验反思与法理学分析[J].中外法学,2014,26(5):1290-1309.。从现有文献来看,区域法治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跨行政区之间的法治竞争是在多种原因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现有文献对跨区域法治竞争与其他领域(经济、社会领域等)竞争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分析,对区域法治竞争给跨行政区竞争与合作造成的影响也缺乏分析。

与区域法治竞争相对,跨区域法治合作也是目前较多文献讨论的一个问题。跨区域法治合作或协同主要涉及跨区域协同立法、协同行政、协同司法等问题。区域协同立法是地方法治协作的一个重要方式。一般认为,东北三省协同立法是区域地方横向协作立法的开始钱昊平.立法协作:东北三省的尝试[J].人大建设,2006(10):41-42.,随后关于区域立法协作或协同问题的文献便逐步增加,从而开始了对区域立法协作问题的理论探讨丁祖年.关于我国地区间立法协作问题的几点思考[J].人大研究,2008(1):36-38.。但是也有文献认为“一些地方开展的区域协同立法实践,取得了积极经验,但是否符合宪法的规定,值得怀疑”刘松山.区域协同立法的宪法法律问题[J].中国法律评论,2019(4):62-75.。故区域协同立法面临合法性困境韩业斌.区域协同立法的合法性困境与出路:基于辅助性原则的视角分析[J].法学,2021(2):146-159.。现有文献指出,要确立区域协同立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依据陈建平.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区域协同立法:问题、成因及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20(12):108-118.。虽然区域协同立法的合法性存在疑问,但是现有文献还是对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逻辑与模式选择林珊珊.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逻辑与模式选择[J].理论学刊,2021(3):116-124.以及行政协议、信息公开、协调机构等配套机制饶常林,常健.我国区域行政立法协作:现实问题与制度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09(3):53-59.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也有文献指出区域地方立法需要采取紧密型地方立法协作方式这种方式包括共同制定“区域规章”来实现地方规章间的紧密协作,引入示范法方法来加强地方性法规间的紧密协作,赋予一定级别的政府协议以法律效力来创新地方立法协作形式,建立交叉备案制度来加强地方立法完成后的相互监督,最终实现区域法制的和谐、统一、协调,加速实现区域间的一体化。参见王春业.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区域立法协作[J].法商研究,2015,32(6):3-12.。因此,区域立法协同还需要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实践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对区域立法协同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区域协同立法面临的合法性等问题。

目前关于区域协同立法的实践探索也较多周洁,郑晨曦,边翠萍.京津冀晋四省市协同协作 依法保障白洋淀碧波安澜[N].河北日报,2022-04-15(8);周洁,柴丽飞.首次全面推进协同防治 开创三地协同立法先河[N].河北日报,2022-04-15(8);郑新钰.推动跨省(市)域轨道交通立法 加快都市圈协同发展[N].中国城市报,2022-03-07(5);蓉讯.成德眉资出台《决定》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新模式[N].四川经济日报,2021-12-02(1);朱凯.专家建议立法提升金融监管协同性[N].证券时报,2010-11-06(A02).。在区域立法协作实践方面,现有文献以特定区域为例讨论了区域立法协作的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贺海仁.我国区域协同立法的实践样态及其法理思考[J].法律适用,2020(21):69-78.,如长江经济带地方立法协作黎桦.长江经济带地方立法协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7):87-94.、长三角区域协作立法叶纯.长三角区域协作立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S2):63-66.除此之外,在长三角协同立法方面,现有文献认为,长三角区域协同立法应重点建构一种“协商互补型”模式,并以之作为其他区域协同立法的参考。参见宋保振,陈金钊.区域协同立法模式探究:以长三角为例[J].江海学刊,2019(6):165-171.、京津冀协同立法现有文献指出,建立刚性联合立法模式,消除协商立法机制不可避免的“扯皮”和“拖耗”现象,降低重复立法产生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支出,使相关立法更有力、更到位,在实施环节更加有效。参见肖辉.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立法的构想[J].河北学刊,2015,35(6):166-170.、黄河流域协同立法等刘康磊.黄河流域协同立法的背景、模式及问题面向[J].宁夏社会科学,2020(5):67-72;廖建凯,杜群.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现实要求、实现路径与立法保障[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10):39-46.。但是从现有文献来看,较多的文献对京津冀区域协同立法和环境协同立法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而言,包括京津冀区域协同立法存在的问题、现有文献认为,三地协同立法整体上还面临着立法节奏不合理、内容不协调、立法主体不明确等问题,这是三地发展不平衡、立法协作机制不深入、体制空间狭窄等矛盾交织的结果。参见杨晖,贾海丽.京津冀协同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环境立法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7,35(7):107-119.立法交叉备案与立法后评估、焦洪昌,席志文.京津冀人大协同立法的路径[J].法学,2016(3):40-48;冯汝.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立法协同性评估体系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8(7):111-116.协同立法模式现有文献认为,基于京津冀协同立法的实际需要和模式创新,应该选择中央专门立法、地方协作立法和地方单行立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参见孟庆瑜.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立法保障[J].学习与探索,2017(10):54-64.等内容。因此,现有文献对区域立法实践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总结,但还需要从区域协同立法的法律保障、争议解决、法律执行等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区域行政法治是区域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李煜兴.区域行政的兴起与行政法的发展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4):138-144.,区域行政合作是跨行政区政府合作的重要内容杨桦.论区域行政执法合作:以珠三角地区执法合作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4):26-32,163.。有文献对日本跨区域行政协调制度进行了介绍傅钧文.日本跨区域行政协调制度安排及其启示[J].日本学刊,2005(5):23-36.,也有文献以法国为例介绍了“复合行政”理论如何指导跨区域、跨层级区域合作李宜强.区域合作的基础:复合行政与法国经验[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47-50;范巧,郭爱君.从“复合行政”到“复合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矛盾解决的新视角[J].南方经济,2009(6):61-69.,还有文献指出了美国州际协定和行政协议之间的互补关系何渊.美国的区域法制协调:从州际协定到行政协议的制度变迁[J].环球法律评论,2009,31(6):87-94.。也有文献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政府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唐亚林.从行政分割到区域善治:长江三角洲区域政府合作模式的创新[J].政治与法律,2008(12):7-13.。还有文献指出,区域府际合作治理不是一种组织结构,而是一种行政行为的协同治理,并提出了“区域行政行为”的概念刘云甫.区域行政行为的内涵及其法律规制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19(4):87-93.。除此之外,区域协同行为还包括“区域性职务协助行为”和“链条式行政行为”叶必丰.区域协同的行政行为理论资源及其挑战[J].法学杂志,2017,38(3):79-89.。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方面,有文献指出了跨区域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该文献指出,在路径选择上,包括由区域内各行政区相关行政机关联合制定、由区域管理机构与各行政区相关行政机关联合制定、授权区域管理机构直接制定三种模式。参见李幸祥.区域合作中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机制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J].行政法学研究,2021(5):113-123.。因此,现有文献主要从跨区域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较多的文献从理论层面对跨区域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进行了应然分析或制度比较,但是后续研究更加需要从跨区域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在涉及跨区域行政协同的具体行政行为文献方面,现有文献关注的重点是行政协议,有上百多篇文献对行政协议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早在2006年,叶必丰教授就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一文中对行政协议的理论基础(区域平等)、缔结、履行及纠纷解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其后有更多的文献对行政协议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如区域行政协议的合法性2020(1):57-63.荣利颖,孟静怡.京津冀教育协同治理的行政协议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行政协议的维护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巩丽娟.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行政协议演进[J].行政论坛,2016,23(1):16-21.、行政协议制度的立法及法律效力何渊.论行政协议[J].行政法学研究,2006(3):43-50,104;何渊.行政协议:行政程序法的新疆域[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1):22-29;何渊.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行政协议的法律效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11(4):34-41.、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王宝治,张伟英.京津冀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J].河北法学,2017,35(4):93-101.,还有文献指出要确定行政协议优于政府规章的适用效力及司法配套制度吴伟达.政府间行政协议:一种长三角区域主要治理机制的选择和完善[J].宏观经济研究,2020(7):153-164.等。因此,对于跨区域行政协议相关问题还需要从行政协议在实践中的履行、行政协议纠纷的解决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此外,在行政协助方面,有文献主张以行政协议约束行政协助当事人徐键.论行政协助的协议化:跨区域行政执法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9):43-49,124-125;王麟.比较行政协助制度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5):76-81.,也有文献主张通过执法协调机制来推进跨区域政府合作石佑启,潘高峰.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合作的执法协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7(1):45-51.,还有文献称之为“行政执法协同”周悦丽.整体政府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执法协同机制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65-72.

跨区域司法协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区域法治协同实践来看,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部分人民法院参与了司法实践,主要通过签订司法协同协议、司法互助、跨区域案件处理等方式开展司法协同。现有文献主要从区域司法协同治理张丽艳,夏锦文.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区域司法协同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6(5):83-90;陈焘,刘宇琼.区域协同治理的司法促进:基于京津冀司法协同的考察[J].河北法学,2020,38(6):110-120.、区域司法协同的路径梁平.京津冀协同发展司法保障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路径:基于司法功能的视角[J].政法论坛,2020,38(1):170-176;梁平.区域协同治理的现实张力与司法应对:以京津冀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3):168-175.、区域司法管辖协同李雷,李庆保,张勇.京津冀协同环境司法中的集中管辖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7,35(11):89-98.、区域司法统一陈焘,刘宇琼.“同案同判”的涵摄与超越:兼论区域法律统一适用与司法协同治理[J].山东社会科学,2020(3):184-188;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京津冀区域司法裁量标准化的路径探索:以天津法院的司法实践为样本[J].天津法学,2018,34(1):75-81.等方面对区域司法协同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除此之外,较多的文献主要对具体司法领域的协作问题进行了分析,如跨区域环境司法协作李华琪,曹奕阳.区域环境司法协作的理论溯源与制度回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2021,13(6):140-146.、海事司法协作王蕴,朱少雄,王晨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海事司法协作的探索[J].人民司法,2022(1):53-58.等。此外,作为特定行政区治理主体之一的司法机构虽然更多的是推动司法协作,但是地方法院之间的竞争也是难以避免的徐亚文,童海超.当代中国地方法院竞争研究[J].法学评论,2012,30(1):22-28;朱子桐,徐亚文.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司法路径选择:以地方法院竞争为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2(8):147-151;高翔.中国地方法院竞争的实践与逻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21(1):80-94.,有文献从竞争与合作的视角对人民法院区域协作进行了分析用,2021(2):148-154.张小波,肖明明.由竞争走向合作:中国地方法院区域协作的实践与改革[J].法律适。因此,跨区域司法机构之间在相互竞争客观存在的现实背景下,需要在区域法治框架下形成司法协作机制,推动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跨区域司法协同更多地需要形成区域统一的裁判规则和裁判尺度,形成良好的跨区域司法合作环境。

三、成渝区域发展的实践与法治保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涉及上百个地级市、区(县)等行政区域具体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9 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6.9%、6.3%。。跨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从成渝区域发展历程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历了成渝经济带李昌泽.成渝经济带在四川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4(3):123.、成渝经济走廊罗开忠,胡先春.加快成渝经济走廊开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J].经济体制改革,1994(4):56-60,128.、四川核心经济区孟奇.以成渝城镇密集区为基础构建四川核心经济区[J].经济体制改革,1996(6):6-11.、成渝经济区刘世庆.中国区域增长新格局与西部大开发:关于川渝合作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4(10):23-25;林凌,刘世庆.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思考[J].西南金融,2006(1):6-9.、成渝经济圈宋军,杨运哲.成渝经济圈:竞争优势与发展障碍[J].西南金融,2006(5):35-37.、成渝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刘世庆.成渝“试验区”建设比较研究:兼论四川推进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6):23-28;程必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兼论成渝试验区的发展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98-102.、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汪倩雯,张明举.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第四极:成渝经济区分析[J].理论前沿,2008(12):46-47.、成渝城市群张婷,张恒.发展成渝城市群的战略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383-385,389.等理论和政策发展目标模式。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文献都对成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分析和探讨,如对成渝区域与其他区域发展的比较张建升,冉建宇.成渝经济区与三大经济区区域差距比较[J].经济体制改革,2011(4):56-59.、成渝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圈层结构潘旭明,吴雪晖.比较优势、圈层结构与成渝经济区的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11(8):72-79.、成渝区域经济差异白斌飞.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114-116.、成渝区域合作治理罗若愚,邹玲.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合作治理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株潭和成渝经济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26-131.、成渝区域金融中心马德功,杨陈晨,刘林昕.成渝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2(4):14-18;向宇,余晓羽,袁锦芝.金融资源的城乡间流动与跨区域流动研究:基于成渝经济区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7):114-118;薛昶,李嵩然.区域金融中心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3(3):62-65;崔庆五.推进成渝金融一体化:机制选择与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3):114-117;尹丽.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财经科学,2013(2):65-71;薛昶.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J].探索,2012(5):96-100;马天禄.推动成渝金融一体化合作发展[J].中国金融,2020(11):60-61;杨钒.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路径[J].中国金融,2021(8):82-84;杨力,朱国龙,魏奇锋.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嵌合驱动研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数据实证[J].经济体制改革,2021(4):195-200;张静静.成渝西部金融中心的六大看点[J].中国金融,2022(2):78-79;施小琳.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贡献成都力量[J].中国金融,2022(8):9-12;严宝玉.高质量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J].中国金融,2022(8):13-15;陈晋祥,李恩付.成渝双城金融营商环境的建设[J].中国金融,2022(10):30-31.、成渝区域产业发展钱霞,刘峥,李小平.成渝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J].天府新论,2012(6):58-61;张海霞.成渝经济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2(11):61-62;罗若愚,赵洁.成渝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探析与政策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5):41-45;吴芳,何小勤,杨洋,等.成渝工业分工合作及其空间联系效应分析[J].软科学,2014,28(7):122-125,135.、成渝区域次级中心建设杨晓波,孙继琼.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双城一体化构建: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4(4):91-99.、成渝都市圈建设王彪,黄华枫.以“协商制”推动都市圈一体化[N].南方日报,2022-08-26(A06);李力可.成都都市圈:落子成渝经济圈“先手棋”[N].经济参考报,2022-04-18(8);周滎鸿,陈泳.成都都市圈加速“画圈成网”[N].成都日报,2022-01-04(2);邓涵予,李天锐.广安全域纳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N].四川日报,2022-08-25(2);陈宪.多地都市圈规划获批复都市圈将优化空间结构[N].每日经济新闻,2021-12-08(3).等。因此,从现有文献来看,成渝区域发展问题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较多的文献对成渝区域发展的多个领域都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未来关于成渝区域发展的文献还应当密切联系成渝区域发展实践,对成渝区域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化。

从成渝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成渝之间跨区域竞争与合作始终是区域发展的现实背景杨继瑞,周莉.基于合作之竞争博弈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良性关系重构[J].社会科学研究,2021(4):100-109;康钰,何丹.分与合:历史视角下的成渝地区发展演变[J].现代城市研究,2015(7):45-51;高宁.竞争与合作:成渝“哑铃共同体”发展模式[J].经济体制改革,2008(3):162-164.,产业同质化依然是一个需要应对的问题方行明,许辰迪,杨继瑞.成渝同质化竞争与化解[J].经济体制改革,2022(2):73-78;罗若愚,赵洁.成渝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探析与政策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5):41-45.,成渝经济圈内城市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应对王亮,张芳芳.一体化是否加剧了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基于京津冀与成渝城市群的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2):41-47,2.。除此之外,成渝区域在多个领域推进了一体化并开展了合作,如成渝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刘昊,祝志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20,34(10):90-96.、成渝区域协同治理单学鹏,罗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治理的结构特征与演进逻辑: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的社会网络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2):55-66.、区域合作创新宋潇.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合作创新特征与网络结构演化[J].软科学,2021,35(4):61-67.、财税制度优化刘蓉,晋晓姝.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财税制度优化[J].税务研究,2021(3):21-25.、空间格局优化史育龙,潘昭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结构特征与空间格局优化[J].宏观经济管理,2021(7):21-27;史育龙,潘昭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优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4):127-134.、双循环框架屈晓东,范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循环框架及其体制机制变革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1(5):41-47.、科技创新合作曹晨,罗强胜,黄俊,眭大亮,肖子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合作现状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与LDA主题模型[J].软科学,2022,36(1):98-107.、跨域卫生资源合作治理峗怡,刘克.“嵌入式协同”:一个跨域卫生资源合作治理的解释性框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案例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10):8-16.等。在成渝区域法治协同方面,现有文献指出成渝区域府际合作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崔晶,汪星熹.制度性集体行动、府际协作与经济增长:以成渝城市群为例[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9(4):27-39;陈井安,池瑞瑞.新发展格局下成渝府际协同研究:演进过程、面临挑战与实现路径[J].软科学2022:12.、成渝经济圈应当构筑法治导向型府际协同机制李月起.新发展理念下成渝城市群府际合作治理模式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8(5):153-155.等。但是,从文献梳理结果来看,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协同机制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为了更好地通过区域法治建设保障成渝区域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区域法治协同体制机制的理论研究。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现有文献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行政区竞争、区域合作、区域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同时,现有文献初步确立了区域法治领域的理论框架,作为区域法治支柱性领域的司法协同问题也有较多文献进行了讨论。但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在不断前行,尤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国家战略和第四个区域性城市群,实践的发展要求法治进行回应并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区域法治”作为一个学科领域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区域法治实践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因此,以成渝区域发展为实践背景并以法学理论为支撑,推动成渝区域法治协同理论和制度创新有利于为成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