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企业容易获得商业成功
管理好比是组织的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OS),是组织的暗能力;业务活动好比是应用程序(app),是组织的显能力;没有OS,所有的app就无法运行。据此我们不难理解,一些企业为什么业务效率低下、经营困难,因为它们没有OS或OS碎片化,没有认识到暗能力“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潜在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容易获得商业成功?我们根据对成功企业的调研分析,总结得出三大特征:一是拥有正确的赚钱逻辑,能够在正确的时点正确地分配资源,用资源来保证对行动的投入;二是懂得围绕核心能力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三是能够想正确并做正确,充分发挥管理的暗能力作用。
在正确的时点正确地分配资源
某上市公司的老板在接待来访者时,总是情不自禁地向来访者介绍公司厂房规模有多大、厂区设计如何“高大上”等。实际情况如何呢?厂房有很多空间是出租出去的,原因是公司一直在吃老本,舍不得对未来进行投入,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公司各项业务不同程度地陷入惨淡经营和规模缩减的局面。经营状况不好,员工待遇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于是优秀员工不断流失,公司经营陷入恶性循环。
作为对比,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这方面的思维和做法却截然不同,他说:“没有技术上的世界领先,我们就只能卖低价,卖低价你们就只能低工资,低工资你们就跑了,华为就成了物业公司,靠出租房子养活。”这段大俗大雅的话,把企业赚钱的逻辑基本说清楚了。
(1)华为必须成为一家有赚钱能力的公司,因为薪酬竞争力是员工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2)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要赚钱,就必须创造稀缺,大路货只能卖低价。
(3)要创造稀缺,就需要适度技术领先(华为认为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是“先烈”,太过超前的技术,如果没有客户需求,就只能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成就后来者)。
(4)要适度技术领先,就必须坚持对未来的持续投入(华为坚持每年至少将营收的10%用于投资未来,并将其写入了《华为公司基本法》),一旦一个领域参与的人多了,企业就要从浩瀚的人类价值中去寻找和创造新的商机。
(5)对未来的持续投入,关键是投资人才,因为人才是“活的资产”,一切资本只有附着在“活的资产”上,才能保值增值。
(6)人才有了,事业才能长盛不衰;厂房可以购置,但只剩下厂房,人才没了,厂房也会随之贬值,最后沦为物业。足见对人的认知,才是企业管理最为核心的部分。
我们承认,不同企业家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但客观来讲,我们不能假设一些企业家诚心想把企业搞砸。相信任何一位企业家的初衷都是想把企业做好,他们所做的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深知任何草率的决定对企业意味着什么,这一点我们完全不用怀疑。至于为什么最后的结果会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去弄清楚了。
常规而言,无论是按照统计率还是因果律,企业之所以当下能够赚钱,是因为企业过往做对了某些事情,今天的结果缘于过往的原因。我们不妨按照这个思路,来分析上面这家上市公司为什么经营每况愈下。
这家上市公司不对未来进行投入,是关键问题之一。一说到没有投入,很多企业可能并不认同:企业每年的运营成本可不少啊,凭什么说我没有投入?它们其实混淆了两个概念:一个是运营投入,另一个是战略投入。运营投入是为了保持企业当下的能力和将其变现,而战略投入则是为了发展企业未来的能力,是对未来的投资行为。运营投入和战略投入是两个概念,我们千万不要混淆了。
只进行运营投入,结果就是企业一直固守现有业务做“延长线”,而我们知道,任何业务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企业经营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一旦现有业务到了生命周期后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就会降下来,最终,产品的价格趋近成本,企业赚钱越来越困难。
因此,一般来说,企业在现有业务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候,就应该未雨绸缪,像华为一样,拿出一部分钱来投资未来业务,培育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现有业务正赚钱的时候,就好比是企业的“粮仓”,家有粮仓,心里不慌,拿出一部分赚来的“闲钱”去投资未来业务,即使失败了也不至于对现有业务造成冲击。等到现有业务不景气的时候再去投资未来业务,对现有业务造成冲击是必然的,极大可能是现有业务和未来业务都做不好。所以,投资未来业务,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时点,要尽量选择在现有业务的快速上升期投资,切忌选择在现有业务的生命周期后期投资。
用一个函数式来表达赚钱的底层逻辑,就是:
赚钱=f(在正确的时点正确地分配资源)
组织行为学里有一个双曲贴现(又叫非理性折现)理论,即人们在对未来的收益进行价值评估时,倾向于对较近的时期采用更低的折现率,对较远的时期采用更高的折现率。也就是说,人们在权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时,天平往往向短期利益倾斜,正如很多人更愿意得到今天的60元,而不是一年后的100元。
根据双曲贴现理论,任何一家企业在必须就现在和未来做出“二选一”的选择时,正常都会选择现在而不是未来,因为选择现在是为了生存,选择未来是为了发展,生存都成问题,哪顾得上发展?这时候放弃对未来的投入,自然就成为这些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可见,所谓“躺平”,不过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罢了。
正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做了错误的投资,以致到了后期,这家上市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再也不敢对未来进行投入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须知,敢赢的前提是敢输啊!输不起,就注定赢不了。
这家上市公司后期的决策应该说也无可厚非,毕竟没有筹码,自然不敢大胆地在商海里“押注”,保住现在,活下去更要紧。只是这时候该公司连主业的运营成本也在大幅缩减,这就不应该了。正常情况下,当一家公司单纯靠绞尽脑汁地缩减运营成本来维持的时候,说明这家公司的衰败已然开始。如果盈利能力下降,运营成本也随之下降,就会构成负反馈回路,公司再难重现过去的辉煌。
围绕核心能力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前面提到的上市公司其实并不是舍不得对未来进行战略投入,恰恰相反,在现金流充裕的高光时刻,它也曾大手笔投资未来产业,但结局都不尽如人意,原因是企业没有围绕自身的核心能力,在主业相邻领域进行业务拓展和投资,即并非为了加固自己的护城河,而是另外开辟了几条赛道,且把主业的很多资源调配到了这些新赛道。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主业受到了很大影响,停滞不前,新赛道也因试错成本太高和持续投入不足等原因,无一例外,都成了企业的负累,相当于盖了几幢烂尾楼之后,企业已是元气大伤。
这里有一个事关企业生命力和生长力的话题急需厘清: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这个话题都无比重要。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重要的话题,居然少有企业认真思考过。这就相当于一个人要上场比武,却不知道自己精通什么武艺;一个人要上台表演,却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才艺,对此我们难道不觉得很荒诞吗?每当问及这一话题时,很多企业则摆出一副始料未及和一脸茫然的样子,意思是未曾想过。想都没想过,当然也就很难说企业对核心能力有什么系统构建了。没有系统构建,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优势了。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特殊技能以及相关资源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这是学术上的定义,难免有些晦涩,我们还是来看具体的例子。
苹果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苹果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发现产品而不是发明产品,即创造出客户想要但还没有想象出来的产品的能力。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苹果公司利润如此丰厚,市值如此高企了,因为它致力于打造重构用户需求的能力,创造的是稀缺。
佳能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佳能公司的产品都是围绕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处理控制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进行应用展开的,所以佳能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其在特定领域的技术积淀。
京东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京东的核心能力绝不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正品管理,也不是京东的平台运营,这些凡是容易被别人模仿的,都不能被称为核心能力。京东的核心能力是其不断生态化的供应链管理基础设施,这个核心能力需要大把“烧钱”和长期的运营积累,才能逐渐形成。京东的业务生态就是围绕其供应链管理基础设施展开的。
这里有一个认知误区,一些企业认为自己长期从事某项业务,该项业务就是它们的核心能力,这是绝对错误的。如果该项业务长期经营不善,未能成为公司的“粮仓”,我们就不能说企业具备该项业务的核心能力,只能说企业正走在积累核心能力的路上。
综上,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1)它是成就企业商业成功的关键制胜因素。
(2)能够创造稀缺,未来可进一步放大企业的成功。
(3)具有唯一性,不容易被模仿。
(4)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能够以其为基础,不断扬弃并形成增强回路。
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可以说成是企业的生命力和生长力。以华为为例,华为的宏观战略又称为同心圆发展战略,即在华为的核心能力生长点上孵化新业务。核心能力好比树干,树干要不断变粗;新业务好比树枝,新业务要长在树干上,这就是“杂花生树”的原理。
华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聚焦网络通信领域,在网络通信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于2009年衍生出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后来又发展出车BU(Business Unit,业务单元),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华为的业务虽然在不断地多元化,但所有业务的核心能力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通信,一个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一个是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技术),合起来就是华为自己说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与通信技术)。
华为的核心能力通过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的复制,其产出效益远远高于一般企业,盈利能力也越来越强。围绕核心能力培育和发展新业务,可以大大缩短企业的学习周期,大量降低企业的学习成本和试错成本。
华为的同心圆发展战略带给企业的启示如下。
(1)一定要厘清企业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在这个话题上千万不能含糊其词,要聚焦核心能力去布局资源,无法形成力量的资源布局毫无意义。
(2)只有等到核心能力基本成形之后,才可以以此为基础,渐次发展新业务,否则战线拉得太长,力量就会分散,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3)最大化投资价值没有秘方,就是要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去发展主业和新业务。主航道要清晰和做强,新业务要建立在强大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纯粹的多元化,业务和财务失控的概率大。
(4)不要错误地理解补短板。补短板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和服务于核心能力这一长板,而不是在一个与核心能力不相关的领域,弥补没有意义的短板。单纯用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的长板竞争,困难和风险实在太大,结果肯定吃亏。
(5)企业家的定力很重要。企业不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成什么的,不是有钱就可以任性。当年房地产火热的时候,华为就有这样的定力,坚决不做房地产,也不做金融,就是心无旁骛,聚焦ICT。按照华为自己的话说,“快钱”如果赚多了,那谁还愿意去赚那些“慢钱”呢?大家都走的路,才是一条最艰难的路。
至此我们已然清楚,前述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不好,固然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核心原因是前期犯了纯粹多元化的错误,没有围绕核心能力进行投资,以致后期在运营层面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扭转颓势,更不用说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了。战术上的努力,永远难以弥补战略上的失误。
其实,这家上市公司并不是说就此没有希望了,其正确做法应该是,尽快收窄战略面,通过业务变革和重组,放弃与主业不相关的产业,把力量全部集中到主业上来。主业市场空间大,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在,只要坚持在主业上持续投入,就可以有相对好的未来。凡事要符合能量运动规律,没有足够的能量,就无法实现业绩穿透。
想正确并做正确
如果我们就此打住,认为以上就是前述上市公司的问题症结所在,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还要从更深的层次进一步挖掘。
对这家上市公司的老板而言,闪光的永远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东西,如赛道、资金、厂房、产品、员工、物业出租的回报等。这说明在他看来,那些肉眼可见的有形的东西才是可信的,代表着企业的力量。
赛道是什么?赛道就是市场,但与企业核心能力不相关的赛道,仅仅是市场,和企业没有关系,只有与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赛道,才是机会。市场和机会是两回事,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机会。此外,拥有资金、厂房、产品、员工等资源要素本身并不等于企业具有力量。没有卓有成效的管理,没有管理导向下全体员工身上所拥有的精神、方法论和创造力,这些要素仅仅就是要素,无法形成整合力和产出力。至于物业出租的回报,那就更不值一提了,它甚至抵不上资产贬值造成的损失。企业正确的思考方向应该是如何着力激活存量资产的价值。
想正确才能做正确。可见,这家上市公司需要想正确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业务发展与核心能力的关系需要想正确,市场和机会的关系需要想正确,运营成本和产业投资的关系需要想正确,管理和产出的关系需要想正确,一般意义上的员工与拥有精神、方法论和创造力的员工的区别需要想正确,资产出租的价值和如何让资产最大限度地增值需要想正确……正因为在这些方面没有想正确,这家上市公司才会陷入今天的经营困境。
因此,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些看似无形的东西,恰恰才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有如空气一样珍贵的存在。正是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企业的进程。企业家只有闭上眼睛,用心去感知,才能捕捉到。
至此,我们可以盖棺定论,造成这家上市公司经营困境的症结,就在于它看不到无形的价值和力量,没有想正确,自然也就没有做正确。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无形(想正确,即如何实践)催生有形(做正确,即具体实践),无形是有形背后的原因,只有改变原因,我们才能改变结果。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想正确和做正确的关系用图来表示,即如图1-1所示。
图1-1 想正确和做正确的关系
想正确,指导我们如何实践。想正确又可分为原理和方法:原理好比源代码,代表事情意义的组合,一般表现为事情背后的目的、价值观、假设或基本规律;方法好比指令集,代表事物内在关系的组合,一般表现为具象的方法论。源代码(原理)要通过指令集(方法),才具有可操作性。原理也好,方法也好,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指导具体的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价值。
做正确,即我们的具体实践,可分为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业务活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管理活动是保证业务活动按要求展开所进行的活动,目的是不断改善业务活动的效率;我们也可以据此理解为,管理活动是业务活动的辅助系统。这就意味着,相对于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其实也是无形的,因为它潜藏在业务活动的背后,潜在地发挥着作用。
把“如何实践”与“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管理”,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指挥系统。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想正确才能做正确,但不管如何想正确,都要靠做正确去落地,管理不能停留在理解上,管理的落脚点是实践。
由于上面一下子引入了太多概念,我们还是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正确和做正确的关系,理解管理为什么是一种暗能力。
一些企业给新生代贴上了很多标签,如生活优渥、不惧权威、不喜欢被束缚、喜欢弹性工作、重视工作体验等,认为新生代独具个性,并据此制订改造新生代的方案,美其名曰“传承企业文化”。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为什么这么做会失败?因为源代码出问题了,改造新生代背后的源代码是“新生代只有融入企业文化,才能整齐划一和有战斗力”。
新生代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事实,不存在好与不好,企业既不可以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可以认为,新生代独具个性,本质上是新生代适应社会的一种生存策略,不好管不是新生代的错,而是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认知没有升级。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有一次在听取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汇报时说道:“到底是我们适应新生代,还是新生代适应我们?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华为的接力棒今后一定是交给新生代的。”
任何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都应该是随时空的变迁而动态丰富其内涵的、开放的、向下兼容的文化。华为提出要适应新生代,其背后的源代码是“与时俱进、动态适应的企业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事实上,华为的人力资源政策(指令集)后来面向新生代做了许多优化调整,与这次汇报不无关系,这也为华为的事业后继有人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一些企业借知识传承的名义,让经验丰富的员工将工作中的技术诀窍书面整理出来,借此把员工个人的隐性知识变为企业的显性知识,若是该员工哪天离职了,也就不至于影响公司业务。企业的初衷是好的,问题是谁愿意轻易把自己好不容易掌握的技术诀窍拿出来?他们会担心一旦拿出来了,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就下降了,而顾及自己的职业安全是人之常情。
“把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把能力建在组织上”是企业的源代码,源代码没有错,问题出在指令集上,用“要求员工书面整理技术诀窍”的方式,最后肯定是事与愿违的。可以想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员工一般都会选择应付了事,在一些关键流程节点上选择留一手,最后的结果是企业为此产生了一堆垃圾工作和垃圾文档。
正确的指令集是什么?应该是要求员工在流程中为下游环节提供完整的交付物,至少要求员工在一些关键流程节点上必须如此。只有经过下游校验的、可再现的交付物,才是真实可信的、有价值的交付物,若校验不成功,说明上游没有完整地输出,必须补充完整。这样,在业务流中员工就自动完成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产出,企业也就从机制上实现了对知识资产的沉淀和收割。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管窥管理的力量和管理的暗能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管理的巨大作用,用“起步定输赢”来衡量管理的价值,一点都不为过。
管理看似在间接地发挥作用,其实它是不折不扣的、影响企业商业成功的直接作用力。之所以有人认为管理是在间接地发挥作用,是因为他们认为“起步定输赢”的起步是在业务现实中,殊不知,任何事情真正的起步均始于我们无形的认知世界。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们的认知买单。
话说回来,如果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为认知付费,那就更好了,说明企业发自内心地认可管理的价值,这样更有利于企业走上健康之路。
华为请IBM作顾问指导企业管理变革的时候,负责变革的分管领导觉得IBM的报价太高,想砍价,创始人任正非知道后,特别交代:第一,不要砍价,IBM报多少就是多少;第二,在IBM的报价基础上,再加20%。任正非认为,要将IBM顾问专家的价值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轴上看,他们输出的是IBM多年管理实践所沉淀下来的精要,怎么能简单地用顾问专家的工时来衡量呢?工时费只反映了顾问专家向华为输出管理精要的时间价值,并未充分反映IBM沉淀下来的管理精要的价值,以及这些管理精要为缩短华为在管理实践上的探索时间带来的价值。
华为要买的,是顾问专家脑海里IBM的管理精要,而不是顾问专家的工时,更不是形式上的流程、工具、模板。IBM的管理精要是什么?是顾问专家在IBM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不断体悟形成的、最接近本质的、最精准的管理智慧。有道是“经验越多,智慧越少”,这些为数不多的大智慧是需要很长时间来沉淀的,就像年份酒一样弥足珍贵,是企业最稀缺的成功资源。
为什么说贵的要素才是便宜的?原因即在于此。华为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才不愿意在管理变革上省不该省的钱。华为认为,钱给到位了,顾问专家更愿意输出精要;钱给不到位,他们公事公办,输出一堆流程、工具、模板,却缺失了精要,这是舍本逐末,看上去省了钱,实际上前面花出去的钱都白花了。什么是格局?格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利益计算,华为能做大,和它迥异于常人的算法不无关系。
当然,管理更大的价值,是持续为企业的时间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