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单片机的产生与发展
单片机发展历史比较短暂,按其可以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不同,主要可分为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以8位单片机的出现为起点,单片机的发展史大致分为4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6—1978年)
初级单片机阶段,以1974年仙童公司推出的F8为代表。此时因为工艺的限制,这个系列的单片机采用的是双片形式,内部只包括8位CPU、64B RAM以及2个并行口。
(二)第二阶段(1978—1982年)
单片机低性能阶段,在这一阶段推出的单片机功能有了丰富和加强。这类单片机的典型代表有英特尔公司的MCS-48,内集成有8位CPU、8位定时器/计数器、I/O接口、寻址范围小于4KB,具有简单的中断功能,无串行接口。
(三)第三阶段(1982—1992年)
高级单片机发展阶段。在此阶段推出的单片机通常带有串行口、多个中断、16位定时器/计数器,有片内ROM等,寻址范围最高可达64KB,单片机的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8位单片机也有了很广泛应用。这个阶段单片机的代表为英特尔公司的MCS-51系列。许多半导体公司和生产厂与英特尔公司达成合作,开始大规模推出以MCS-51为内核的单片机,市面上开始出现满足各种嵌入式应用的多种类型和型号的单片机。
(四)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
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16位和32位单片机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单片机的发展是百花齐放,很多公司推出了一大批性能优越的单片机,比如英特尔、摩托罗拉、ATMEL、德州仪器、日立、三菱等,它们极大地推动了单片机行业的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手机电子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16位单片机以及32单片机等运算性能更快、功能更强大的单片机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