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传统的汽车是一个单纯的机械装置,但随着电气、电子、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已经成为机电一体化的智能设备,这些智能设备几乎都是由单片机承担着控制核心的角色,汽车单片机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成为初学者最容易上手和学习的单片机,但目前大部分51系列单片机教材未与汽车专业实践相结合,因为汽车单片机技术实践性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训练,才能较好地掌握其工作原理与设计应用。本书按照“理论—实验—实践”的教学思路编写,力求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单片机在汽车中的实际应用,采用基于Keil编译器的C51编程语言,以仿真软件Proteus为平台,通过实验和实践案例,加深学生对单片机工作原理的理解,提升学生汽车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能力。
本书共11章,分为3个部分,涵盖了单片机应用技术和单片机汽车实践的基本内容。第一部分是单片机基础知识(第1~9章),包括单片机发展历史和汽车电子行业现状、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内部资源、C51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器与计数器、串行通信的使用及编程、单片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在汽车中的应用实例、Keil μVision和Proteus ISIS编程仿真工具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应用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第10章课内实验,这部分为单片机基础实验,用于训练学生正确掌握并运用单片机的主要功能部件;第三部分为第11章课外实践,这部分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基础,结合汽车相关应用案例,使学生快速掌握汽车单片应用系统的设计、制作、调试的流程和方法。
本书特色:
1)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编排上以“基础知识—应用介绍—实验—系统设计”为主线,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
2)紧密结合汽车技术,注重实践。从单片机在汽车中应用的角度出发,力求单片机的实践与创新,引用汽车单片机实践案例,以加深学生对单片机基础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车用单片机系统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本书由王俊龙担任主编,陆兆钠担任副主编,丁徐强、冒兴峰、黄爱维、王传杏、于建锋担任参编。全书由王俊龙负责策划和统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在此谨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