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转道扬州(下)
虽然宝钗认可了现在的薛蟠,但薛母显然还没有死心。
毕竟薛蟠再顽劣,那也是她亲生的。
现在变得再好,薛母也觉得有些别扭。
而她这样说,看似合情合理,好像都是为薛蟠打算。
但实际上,她写信给远在都中的姐姐,一来一回就是一两个月。
这并非是她看出薛蟠有什么阴谋,只是现在的薛蟠做什么她都要下意识的阻拦。
“若我所料不差,林家老爷的差事,应该是荣府背后帮忙。”
林家和薛家的家世都不差,但和荣国贾府这样的国公府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尤其是在官场上的能量,两家放在一起也没法和国公府相提并论。
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若只凭林如海前科探花的功名,正常该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可仅仅几年功夫,他就从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升任正四品的兰台寺大夫。
还领了巡盐御史这样的肥差。
这其中定有朝中重臣参与,甚至可能是多位重臣一起推动,才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最大的可能,就如薛母所言,应该是荣府帮忙居中斡旋运作的。
“许还托了你舅舅,甚至是托了甄家同上荐本。”
通过薛蟠的记忆,项羽自然知道王家和甄家的地位。
他们两家都是荣府老亲,且在皇帝面前极有分量。
薛蟠的舅舅王子腾出任京营节度使,负责拱卫都城,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说。
甄家则是有位老太妃,乃当今皇帝的生母。
可因景顺帝作为皇长子自幼养在当时的皇后,现在的皇太后身边。
且太上皇和皇太后尚在,景顺帝就不能越过皇太后加封生母。
这在所有人看来,都会顺理成章的认为,景顺帝对生母是有所亏欠的。
正因如此,景顺帝对老太妃的娘家。
也就是江南甄家,表现出了格外的优容。
甄家现任家主甄应嘉,既无爵位也无功名。
景顺帝却让他领了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的差事。
这个“体仁院”,顾名思义,取“体仁沐德”之意。
景顺帝派下此差事,在外人看来至少有两重含义。
一是对甄家,让世人知晓甄家身沐皇恩。
这就是告诉世人,景顺帝没有忘记甄老太妃的生身之恩德。
二则是,让甄家代景顺帝在江南宣扬皇帝的仁德。
大魏太祖起于金陵,因此江南之地多勋贵。
这些勋贵家中袭满了三世,大多就无爵可袭了。
太上皇当年为了安抚这些勋贵,就选择多次额外加恩。
在那些,或是功勋卓著,或是本地名望极高,或是再建新功的勋贵之中树立典型。
或是多袭一世,或是不降等袭爵,或是委以重任。
如林家,就多袭了一世。
只可惜林家人命薄,大多早逝。
即使多袭了一世也没能挺到现在。
如荣国贾府,上一代国公贾代善,就是没有降等,直接袭了荣国公的爵位。
如宁国公府,则是让贾代化领了京营节度使的职,算得上位高权重。
等景顺帝继位后,也学太上皇加恩。
但他不想让勋贵尾大不掉,加恩的规模就小了许多,且大多只是安排了差事。
少数勋贵出任封疆大吏,一些勋贵子弟则进了京营、五城兵马司等处。
如金陵史家,一门两侯都派出去守牧一方。
如金陵王家,王子腾接任了京营节度使一职。
当然,这其中未必没有贾府的原因。
还有诸如定城侯谢家的谢鲲,出任京营游击。
景田侯裘家裘良,进了五城兵马司等等。
不一而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爵可袭的勋亲贵戚越来越多。
景顺帝也不可能全都委以重任。
所以,甄应嘉的任务,就是安抚和监控这些世家,掌握着整个江南勋贵们的一举一动。
所以江南甄家,确实名不虚传。
这些念头随着薛母的话,在项羽脑海中电转。
而薛母依旧还在继续。
“不然只凭个探花,短短几年断无可能升至正四品,更轮不到这等差事。”
这是薛母以一个世家主母的高度,对林如海有如今的发展,给出的一个结论。
其实对于这些关系,薛蟠也大多知晓。
但他绝不会想到这背后的事。
项羽接受了薛蟠的记忆,自然也没多想。
直到如今薛母一说,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奥妙。
别的不说,单说如今大魏官场的情形。
即使是科第出身的正经进士,仅靠熬资历最多熬到正五品。
大多经年的清贵文官,都是在这个级别致仕的。
哪怕你是一甲进士出身,只要朝中没人帮衬,做到从四品也就到头了。
正四品对于没有背景的人来说,犹如天堑。
林如海虽出身不凡,但也只是江南众多勋贵世家中的一员。
想要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跨过天堑,从正七品的翰林编修升到正四品的兰台寺大夫。
这背后动用的关系网,绝对不是林家仅凭自身所能触碰到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荣国贾府为他这个女婿出手了。
“所以,若你真想娶那林家小姐,托你姨父帮你说项最为稳妥。”
这就是薛母最后的挣扎。
只要项羽答应,这事至少还能拖个一两个月。
甚或贾政去信林家问询,那至少就是三五个月后的事了。
可惜,薛母陈说半晌,项羽却丝毫不为所动。
“暂时不用,先去看看林家老爷的态度再做其他打算。”
见他打定主意要去,薛母明白自己拦不住了。
再加上平日最为贴心的小棉袄,宝钗如今也不帮自己说话了。
当下她暗自憋闷,却也只能道:
“林家没了女主人,我和宝钗就不过去了,我们娘俩在薛家巷那边等你吧。”
她倒也不是和薛蟠置气。
贾敏仙逝,林家后宅只有几个妾室并一个小姐。
没个像样女主人的林家,薛家母女确实不好上门叨扰。
好在薛家在不少地方都置办了宅邸,扬州这样繁华的地方自然不会遗漏。
说来也巧,扬州城正好有个薛家巷。
当时薛家置办宅子的时候,便因名字选了这里。
项羽在薛蟠的记忆中知道这处宅子,当下也点头道:
“好,那就让人将礼物和拜帖先送去巡盐御史官邸,我将送你们到薛家巷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