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诺威尔的胜利
一旦胜利,便只有欢呼。
入城仪式中,诺威尔的军队接受多普勒人民的欢呼。
贵族们为自己的的无知道歉,向诺威尔送上大礼。
不过诺威尔最想要的礼物已经收到了,和多恩的经济型联合已经建立,虽说现在只是象部分关键性材料的互通有无。
但这只是暂时的,越来越的经济交流将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的展开。
而再由经济到外交、政治合作,在俾斯麦的把控下只是时机问题。
第二件礼物则是整个多普勒,由起义军献上的礼物。
这个小城市的统治家族已经死伤殆尽,领主的兄弟当然可以继承统治,但这座城市独立性就要有所改变。
毕竟你一个新领主不能既要这个又要那个。
而诺威尔并不打算成为它的宗主,统领它的权力被交由了安达尔公爵。
这么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诺威尔距多普勒太远,要想将这个纳入行政管理得不尝失,就像奥地利得到石勒-苏益格这个飞地一样,只会引发无数外交纠纷。
第二点当然便是能做个顺水人情,北失南补,安达尔需要这块土地去解决马西问题造成的右派舆情。
现在,就算是安达尔中最极端的份子,经此一役也不为经为诺威尔的大度而折服,现在他们心中有的只有两个字。
恩情。
诺威尔的恩情还不完啊。
有人就会说了,你这一来一去半块地都没捞着,你诺威尔这赢了个寂寞啊?
可惜就连土地在资本家中都是明码标价的。
先不说你能从一块没有宣称的飞地收上多少税来,就那维护成本就不是你能耗得起的。
你剿匪得花钱吧?战后的人民需要你的救济吧?“中间商”得又吃一笔吧?就你的仇敌安达尔在边境放兵,你是不是还得为这个飞地新建一支多普勒地方军?
相比与经济,其在外交的影响更严重。
这会造成地缘政治风险,柏林作为西德的飞地,成为华约制约北约的一道良方,虽然封锁在20世纪确实非常不人道,但奈何它真的有效。
这耗费了北约大量的飞机和人力去空投补给,好在北约真的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可你诺威尔有吗?而且在这个工业革命都未完成的时代封锁你真的没有一点道德压力。
能或得多普勒民众当然会为你欢呼一阵子,可一旦失去或出来什么岔子,这块地就会是诺威尔的第二块马西,到时候便会冒出无数裹挟议会的胡子哥。
那为什么说诺威赢麻了呢?再怎么说也是个不输不赢的局吧。
因为诺威尔真的打入了多恩条约,建立了一个以经济为纽带的组织,无论是德意志的统一,还是从北美十三州到美国邦联。都是先从经济上的统一走向政治的一致的。
随着时局的发展,到时候天命一加,自治一减,事件一爆,整个安呐托利亚尽在掌握啊。
比起现在还摸不着的利益,经济上的效用更大更好。
这括大的诺威尔的矿产种类。包括石英、方解石、云母、长石、黄铁矿、赤铁矿、石膏和重晶石。这些矿物在建筑、装饰、工业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应用,在工业革命的时期法光发热。
就拿方解石来说,它不仅可以制作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还可以生产陶瓷和玻璃,或是用作生产水晶,替代珠宝。
云母凭借其良好的绝缘属性和耐高温的特点,则是可以用于发电机,和变压机的生产,是19世纪广泛运用于电气制造产业的材料。
4月28日
审判俾斯麦的法院第二次开庭了。
与第一次开庭不同,这次的会场一片静默。没人高歌俾斯麦的罪行了,相反,公诉方决定不起诉俾斯麦。
首先,支持工党的中间派跑路了,多普勒的叛乱一出,众人纷纷明白工党统治意味着什么。
如果多普勒能成功建立政权倒还好说,无论是蒂娜采用温和性外交,或是诺威尔工党直接响应起义,都是有回旋余地的。
可如今起义失败,失去了物质基础不说,就连话语权都保不住,保守派舆论机器一运作,你这起义是白的都给你抹成黑的。
【意志的失败】
本专栏记者菲丽娜采访地缘学者埃里希·迪兰度学士。
【菲丽娜:工会的问题复杂严峻,埃里希先生。你如何看待当前工会在经济和社会中的角色呢?】
【埃里希:我只能再重复一次。工会是为工人争取权益的重要组织,但如今它们的行为已经偏离了初衷。工会领导层往往利用工人的信任来谋取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经济的整体健康。如果工会执意于它们的过度要求和不合理罢工,社会各界将不得不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来维护经济稳定和公共利益。】
【菲丽娜:你认为工会的过度要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埃里希:首先是工资和福利的无理要求。工会常常要求企业提供远超行业标准的工资和福利,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或外迁。其次是工会对企业管理的过度干预,工会领导层往往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影响企业的决策,甚至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营。最后是工会的政治化倾向,工会领导层往往利用工会的平台来推进个人或特定政治团体的议程,而不是专注于工人的实际需求。】
【菲丽娜:那么,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工会的这些问题呢?】
【埃里希:首先,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对工会的监管,确保工会的行为符合法律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次,工会内部需要进行改革,增加透明度和民主性,防止领导层滥用职权。最后,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对工会的监督和批评,促使工会回归其初衷,为工人争取合理的权益,而不是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菲丽娜:谢谢埃里希先生的精彩分析。】
【埃里希:不客气,希望这些观点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舆论的风向逆转了。
工党领袖菲利普很是苦恼。
平民看不能爆破俾斯麦了,便只能爆破你菲利普了,毕竟瓜都切了,你们怎么能不让大伙看乐子呢?
你让民众搞什么辩证看待是不可能的,嘴上说着事物有两面性,可二极管的状态才是日常。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远胜过所谓的真理。
真正去详细了解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是想要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于是乎,劳工们退出工党撇清关系;提供竞选资金的企业家快速切割;为其宣扬的的报刊噤诺寒蝉,只能当起理中客。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改革而成的社会,王侯将相上是社会的关键一环,民众把诺威尔的未来寄希望于白堡上的哲人王。
如果说俾斯麦这时铁拳出击,来个斩草除根,工党大概率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俾斯麦并没下达令清算的命令。
不仅如此,安全部门还开始大肆封禁对工党不利的极端言论。政府秘密资金被大量拨付工党团体,以维持其基本运作。
甚至工党想要的议会议席此时有了着落,14领主议会通过决议,允许工党参与上议院和下议院的竞选。
对此,工党是懂得其中意味,而且感激的。
这不仅是安娜对工人们的同情,更多的是俾斯麦对诺威尔内部局势的考量。
俾斯麦对工党另有安排。
如果要维持诺威尔政局的三角平衡,工党就不能跨掉。俾斯麦需要它去制衡实业家和中产阶级两大团体,以维持政坛的三角平衡。
简而言之,就是下面要制衡起来,白堡才好控制诺威尔的局势。
于私来说,俾斯麦需要更好的把控各阶层;于公来说,这有利于团结诺威尔的各个势力。
这有利于防止任何一方做大,保障各个势力都有话语权。广开言路也是维持政治清明的关键措施。
况且让其游离于议会之外,才是更不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