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皇长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2章 杨倓进言,阻止杨广自食其言

半个月后,杨倓随着杨广,班师南下,来到了太原郡,浩浩荡荡的进入了位于晋阳的晋阳宫中,这是杨广巡游时命人修建的离宫。

太原晋阳乃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李渊便是在晋阳起兵造反。

只不过,现在还是大业十一年十月,李渊还没被派到太原镇守。

现在的李渊,因杨玄感的造反,受杨广之命镇守弘化郡,但因李渊广交天下豪杰,受到杨广的猜忌,因此吓得想尽了办法来自污。

这才渐渐消解了杨广的猜忌。

在杨广这次北巡到达楼烦郡的汾阳宫时,得知了山西与河东一带叛军作乱,李渊又受到杨广的重用,命李渊到山西河东黜陟讨捕。

而这也是李渊立功的开始了。

直至一年之后的大业十三年,李渊因功劳成为了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真正成为了这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就此,李渊的势力越来越大。

李渊起兵反隋也就在这一年。

杨倓所了解的历史是这样,至于还会不会如此的发展,杨倓也不得而知。

到了太原晋阳,杨广也就不再需要薛世雄与杨义臣及张须陀的兵马护送了,三人皆是需要带领各自兵马,即刻返回自己的管辖地。

此际,晋阳宫大殿之中,有功的杨义臣与薛世雄及张须陀皆受到了封赏。

但是,除此之外,对于三人所率领的其他将士们,杨广竟是不再封赏了。

这真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杨倓都对杨广此举大吃一惊。

之前在离开雁门时,杨倓便察觉到,杨广在雁门之围解除后就有些反悔,不愿封赏雁门的守城军民。

这要是不封赏,那真就要民心失尽了。

杨倓趁着杨广还在高兴劲头上,提议将他俘获回来的几万头牛羊与粮食,全部赏赐给雁门城的军民。

杨广或许是在高兴劲头上,也或许知道那些牛羊与粮食想要带走,太过麻烦与耽搁路上时间,因此也就爽快的答应了杨倓的提议。

杨倓以为,杨广不会再像史上记载的一样,自食其言,不兑现勤王承诺。

谁曾想到,杨广还是毁诺了。

这般毁诺,不仅失尽帝王威信。

更会让将士对朝廷愤恨与不满。

这次雁门之围,已是凝聚起了将士们的荣誉感与豪情壮志,杨广自食其言毁诺,那真就是迎头浇下一盆冰水,所有的心都将散了。

“陛下,将士们这般用命,不可不封。”

萧瑀率先站了出来,朗声进言道:“他们是陛下忠诚的将士,更是用命为陛下而战,若不封赏,将士们以后岂能再会这般用命?”

济北公樊子盖也出列进言,“陛下,臣赞同内史侍郎的说辞,陛下既已承诺,便不可再失信于亲卫将士们了。”

杨广皱了皱眉头道:“如今国库不足,待国库充足时再例行封赏也不迟。”

樊子盖坚持道:“陛下,将士们勤王有功,他们正待陛下的封赏,若让他们等到以后封赏,后果不堪设想啊。”

“济北公言重了吧。”

已经恢复到太仆少卿的宇文化及出列进言道:“这些将士用命作战,与对陛下忠诚,那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况且,他们对陛下的忠诚,又岂会因等待一段时间封赏而产生变化了?”

“再则,陛下已经言明国库不足,岂能现在再将国库银浪费在他们身上?”

樊子盖沉声道:“自古以来,君无戏言,你想要让陛下失信于将士们吗?”

宇文化及不以为忤,“这些将士乃是轻贱之人,而陛下是天子,忧天下社稷,让这些轻贱之人苦一苦,有何不可?”

樊子盖当即大怒。

他也是经年累月领兵打仗之人,很清楚杨广的亲口承诺这般没有兑现,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今天下,叛军已经四起了。

若再让忠于隋廷的将士愤怒不满了,这隋廷天下还要不要了?

“好了,都别吵了。”

杨广这时开口了,他看向了樊子盖,“济北公,你执意要让朕即刻赏将士们,是有何意?是想要收买人心吗?”

一句话,吓得樊子盖的脸色瞬间就变白了,冷汗都冒了出来。

其余重臣,纷纷噤若寒蝉。

即使很多人知道杨广这般自食其言,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在听到杨广的这句话后,他们也不敢再进言,选择明哲保身。

但萧瑀心中却是愤怒不已,他生性刚烈正直,若非如此,在雁门时他也不会当众指责杨广,差点被杨广给砍了。

如今见着杨广这般的昏聩,丝毫也听不进忠言,他愤怒不已。

即使知道自己再进言,自己恐怕将大难临头,他也顾不上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

他选择辅佐杨倓后,已是隐隐感觉到杨倓想要什么了,若杨广这般自食其言,失信于忠于朝廷的将士,以后还有多少人能再忠于朝廷?

这对杨倓想要的极为不利!

他必须要死谏杨广。

“陛下……”

“陛下……”然而,萧瑀刚开口,杨倓却也同时开口,阻断了萧瑀。

萧瑀愕然看向杨倓。

只见杨倓向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进言,萧瑀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听杨倓的,保持缄默,不再进言。

“仁安,你也要向朕提议即刻封赏将士?”杨广见着杨倓也出列进言了,不由皱起了眉头,神情中泛起了不悦。

杨倓没有立即回答。

他年少的脸庞上,泛起人畜无害的疑惑之意,“陛下,昔年你过问臣的功课时,曾问臣,‘信,国之宝,民之所庇也’这句话是何意。”

“臣当时年幼,难以领会其中全意,回答陛下时还引得陛下取笑。”

“陛下随后就为臣解释与教导,诚信,是大隋天下的根基,是保护大隋子民赖以生存的根本。”

“臣年幼愚钝,即使当时陛下解释了,臣也没能领会到真意,但还是在陛下面前装作很懂的样子。”

听到杨倓说起这件事,杨广皱起的眉头,缓缓的舒展了开来。

回想起了当初他问杨倓这句话的事情,那还是在杨倓五岁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他,还充满了雄心壮志,不像现在般连心气都没有了。

“一直以来,臣都没有领悟透陛下为臣解释的那些话,直到这次在雁门……”

此刻的杨倓,就像是一个忠孝又极为懂事的子孙,在敬仰的长辈面前说出自己的领悟,“臣看到雁门的所有军民,与前来勤王的所有将士,他们为大隋而战,为陛下而战。”

“他们心向大隋,心向陛下,哪怕付出生命,他们也没有退缩。”

“臣终于明悟了陛下曾经说的那些话,他们为此而感到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万众凝聚,守护大隋,守护陛下。”

“这不就是大隋的根基么?”

听到这里,杨广的心中为之震动。

那根已经断裂的心弦,也仿似在此刻徐徐的续接上了一丝。

杨倓继续道:“昔年臣学习兵书时,陛下向臣说过曾祖父的用兵之道。”

“陛下说,曾祖父用兵,虽吝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没,必加封赏,仍遣使者劳问其家。”

“陛下让臣谨记曾祖父的用兵之道,臣铭记于心,至今不忘,此次臣能领兵取得大胜,全因陛下曾经的教导。”

“陛下对臣的教导,臣时刻不忘。”

说完这些话,杨倓便不再说下去,向着杨广施了一礼后,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