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知
《中庸》有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22]这样,“行学”转换成了“仁知”(关于“勇”的讨论从略,下同)。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此系孔子自考。师弟间的一番推挹坐实了这一点:“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23]然而,或“知”在“仁”先,或“仁”在“知”先,究竟有意无意?对前者,朱熹谓:“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此学之序也。”[24]对后者,他又引尹氏(焞)之说斡旋:“成德以仁为先,进学以知为先。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者如此。”[25]显然,他想得出“仁”比“知”等级更高的结论。不过,徐幹《中论》卷上《智行》、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七《仁明》都力主“知”比“仁”更重要。俞樾《读抱朴子》辩称:
抱朴之意,以仁可以力为,而明必由天授,故谓明居仁上。篇末又杂引孔子曰“聪明神武”,不云聪仁,“昔者明王之治天下”,不云仁王,《春秋传》“明德惟馨”,不云仁德,《书》云“元首明哉”,不曰仁哉,以证明其意。要皆曲说也。抱朴固非经生,于经义所得殊浅。其实明不得先仁,在《论语》固有明证,何也?孔子论令尹子文、陈文子,皆曰:“未知,焉得仁?”(并见《论语·公冶长》)则知浅而仁深,知卑而仁高,大可见矣。《释文》:“知,郑(玄)音智。”《汉书·人表(序)》引此语,师古注曰:“智者虽能利物,犹不及仁者所济远也。”师古此义必是康成旧说。抱朴不知此旨,故以明居仁上,殊非正论。[26]
经生借助经学考据终与朱熹取得了一致,但朱氏于“未知,焉得仁”却标明“知,如字”[27],即是“知道”的“知”,而非“智慧”的“智”。
从根本上说,“仁”“知”的关系无非有四:一是有“知”无“仁”;二是有“仁”无“知”;三是以“知”摄“仁”,将发展出道德工具论;四是以“仁”摄“知”,蕲向于有经有权的道德实践。
《论语·里仁》称:“择不处仁,焉得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卫灵公》记载了孔子对“知及之”“仁守之”的讨论,[28]《礼记·檀弓上》引孔子之语:“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29]孔子以“仁”为本,以“仁”为大,却时时不忘提撕“知”,以“仁”摄“知”,当无疑义。但非常重要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一句,恰似不然,这或许是孔子无法用一个字(词)表达以“仁”摄“知”的完整宗旨所致。班固《古今人表》以“圣人”“仁人”“智人”当“上上”“上中”“上下”,以“愚人”当“下下”(是则以“中上”到“下中”当“中人”),和“下愚”对应的既有“智人”,更有“智人”之上的“仁人”。他在序言里说:“孔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传》曰:‘譬如尧、舜,禹、稷、与之为善,则行;鲧、兜欲与为恶,则诛。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诛;于莘、崇侯与之为恶,则行。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30]以“善”“恶”论“智”“愚”,无疑是以“善”摄“智”、以“恶”摄“愚”了。参葛洪语:“勋、华不能化下愚,故教不行于子、弟;辛、癸不能改上智,故恶不染于三仁。”[31]荀子论“知”“仁”,已跑偏,[32]别有“上愚”之说而拟于“奸”。[33]
进一步说,在一种积极的态势下,以“知”摄“仁”可望趋同于以“仁”摄“知”,徐幹和葛洪都归结到此;反之,在一种消极的态势下,以“仁”摄“知”会异化为以“知”摄“仁”,后世儒家与道家、法家合流,孔子也徒呼奈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