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导论(微课版·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复杂视角下的网络新媒体系统

“人们通常持有一种基于时间层面、因果关系而非回路的观点,而忽略了反馈的过程,意识不到行动与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在交流信息时也未能理解存量和流量,并且对于在系统进化过程中可能改变反馈回路强度的非线性特征不敏感。因此可能产生‘系统思考缺乏症’。”

——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H. Meadows)

本章学习目标

●理解网络传播的系统性。

●了解网络新媒体产品的基本构成和形态。

●了解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和演变。

●具备创新地看待媒介系统及分类的思维。

●了解复杂系统理论和网络新媒体的复杂属性。

导读

互联网技术加持下的新媒体传播系统,其演变表现为传播载体“从原子到比特”,传播渠道“从线性到网络”,传播关系“从固态到液态”的变革式发展。众所周知,如今的传媒领域已经与信息系统须臾不可分。所谓“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行为模式相互影响。在互联网技术为个人的公开传播并选择是否接受公开传播提供更多可能的现实条件下,个人传播系统就成了决定整个信息传播是否有效触达的“最后一公里”。

在移动互联网支持下,个人智能终端的接触方式将更多的“个人差异”指向理解之前的“接触与选择”。个人传播系统的边界性构成了对整体社会信息系统的框选效应,并随着复杂的社会性因素不断流动,尽管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个人传播系统的变迁有其特有的逻辑性、异质性和不确定性。研究表明,人们用来指导自己决策的心智模式,在应对系统的动态行为方面具有天生的缺陷。这将导致个人传播系统的建立是盲目的、有缺陷的、有限理性的。二者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当下网络新媒体系统多维特征的基本逻辑起点。

反观被置于这个系统中的新媒体,便不应再以生产者立场上的物理介质为入口对媒介系统进行行业化分类,而应不断引入消费者立场上的观念,理解媒介系统作为人与信息系统之界面的基本特质。进而,人们对信息系统的分类也可以理解为,以产品为使用界面、以平台为关系界面所组成的网络新媒体系统。这一划分本身建立系统性思维,并对动态系统纳入不断组织、变迁和演进的基本观念。

以此视角理解网络新媒体产品与平台。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的物质载体,网络新媒体系统的基本单元是“产品”,传播系统以产品为用户接触信息的界面。“产品”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其价值在于为某一特殊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不同的产品划分方式决定了产品的不同特性。作为使用界面的产品具备三个层次的特质——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开放的信息边界与永久性的迭代升级;而作为关系界面的平台媒介在网络效应的加持下,实现以关系为基础的增值。新媒体传播系统是强吸聚性的信息传输渠道,具有多重的信息服务价值,同时与用户实现“价值共创”。